姬長卿與王安石在書房閑聊,王安石也被姬長卿留在桃園小住。


    在桃園小住的這段時間內,王安石終於放開了,與仰慕已久的桃君先生暢談學問、國家。


    當談及大宋現狀時,王安石認為大宋國勢已經出現了頹勢,他滿懷抱負,準備再科舉之後,大展宏圖,改變大宋武力不彰、百姓積弱的頹勢。


    而姬長卿卻對此並不看好。


    “介甫可曾研究過我朝稅製?”


    “桃君先生,學生也曾思考過,隻是在先生麵前,不敢妄談。”


    “介甫,你我既是閑聊,無須顧忌身份,我雖在蜀中略有薄名,但與你等真心為國、心懷大誌,想要一番作為的實幹家麵前,卻也隻是紙上談兵罷了……”


    “在我看來,你與希文先生才是大宋管樂、鮑叔牙,而我隻是苟延殘喘,龜縮一地的山野村夫。


    須知懷才當躬行,言者無功不在書。”


    “先生……”


    姬長卿自然知道王安石想要勸諫自己出仕,卻是擺手打斷了王安石,並讓王安石闡述自己對大宋稅製的理解、看法。


    “先生詢問,學生便不敢隱瞞,隻是學生學識淺薄,望先生指正。”


    “昔我朝太祖高皇帝,文成武德,承天順命,太祖皇帝鑒於五代十國時期藩鎮割據、君弱臣強的教訓,采取先相趙普提出的“稍奪其權,製其錢糧,收其精兵”的方針,削弱了州郡長官的事權,收繳了武將和州郡的兵權、財權,以強國權。


    我朝之前的曆代朝廷盡管有關市之征收、鹽鐵之榷,但一般來說,這些賦稅在整個賦稅仍以農稅、丁賦為主。


    自太祖高皇帝英明,又設專賣收入、商稅、礦稅等收繳國倉,設置三司使,管理財賦,宰相不管財政之意。


    可惜時至今日,我朝的稅製複雜而混亂。各地賦稅不僅正稅稅率不一,征收辦法各異,而且稅收日益繁重,苛雜百出。更有當地官吏將假借稅製之名,盤剝百姓。


    學生以為,當今稅賦擾民而使民不得生息,官家仁德,勤政愛民,自即位以來,雖數次罷免宮中采買,縮減用度,然百姓仍苦於貪官汙吏盤剝。


    每至夏、秋稅時,百姓常賣田借貸以應官府征稅,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此時的王安石還是一個心懷理想的,他至遊學以來,也見過許多地方官吏盤剝百姓,隻是他一介白身,終是想為百姓做些什麽,可在滿朝諸公充耳不聞的形勢下,他隻能默默在心中下定決心,自己要改變一切,使天下百姓在不用繳納這些苛捐雜稅。


    人是渺小的,現實是很殘酷的,大宋的官員雖還算清廉,可大宋的稅收製度,卻沒讓百姓少交一文錢。


    逃稅輕鞭笞緝捕入獄,重則家產充公發配充軍。


    士大夫們有稅賦優惠,就算是逃稅,地方官吏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姬長卿長長歎了一口氣:“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大宋的百姓實在太苦了,昔日我曾遊曆過宋遼邊境,那裏的百姓不堪困苦,沉重的稅賦,使得不少百姓。”


    王安石聞言隨即怒斥道:“這些百姓怎麽如此無君無父,背棄祖宗!”


    姬長卿搖了搖頭:“介甫有所不知,此地百姓並無選擇,若是大宋沒有這些沉重的賦稅,他又怎肯背棄祖宗世代生存的祖地呢?


    此中原因,我了解過,此事還要從頭說起,此地地處處於我朝和遼國之間的邊境地帶。


    你或許會奇怪,一般來看,兩國之間的邊境地帶都是最容易受到戰爭衝擊,或者說最易受到戰亂之苦之地,為何這兩個縣不但沒有受到戰亂之苦,或兩國士兵的雙向侵略,反受到雙方爭奪民心呢?


    這主要跟我朝和遼國的方略有關,不過若追溯源頭,倒是要追到五代時期,五代之時戰亂頻仍,諸侯更替的速度也特別快,導致了割據勢力和政權紛紛並立於世,當時漢賊石敬瑭給遼國割讓燕雲地區的時候,這容城縣和歸義縣就在其中。


    到了周世宗時,軍事勢力強大了,就把容城縣的南部和歸義縣的南部都給收了迴來,還專門設立了一個雄州,以管理這兩個縣。


    自我朝始,這一問題就屬於曆史遺留問題,但是我朝初心沒有更改,而是繼續實施舊策,也以雄州統管容城縣和歸義縣作為和遼國對峙的方式。


    既然我朝如此作為,那麽遼國方麵自然也不示弱,照著我朝的做,他們在拒馬河的北邊,即容城縣和歸義縣的另外一部分,也設立容城和歸義。


    這樣以來,在拒馬河的兩邊就出現了兩個容城縣和兩個歸義縣。


    遼人對拒馬河北岸的容城縣和歸義縣有實際控製權,而我朝對拒馬河南岸的容城縣和歸義縣具有實際控製權。


    但是對外喊的時候,雙方都對容城縣和歸義縣的老百姓說他們才是全部容城縣和歸義縣的統治者。


    這樣以來,這兩個地方的老百姓一時間反而變得異常重要,因為我朝和遼人都在爭取此地的民心。


    及至檀淵之盟後,定下了以拒馬河為界限,拒馬河之北屬於遼人,拒馬河之南則屬於我大宋。


    因此以來,拒馬河兩邊的地區便成了緩衝區,這兩個地方的老百姓被稱為“兩屬戶”,即同時要向我大宋和遼人繳納稅賦,同時要為兩國服徭役。後來,我朝方麵還對自己管轄內的容城縣、歸義縣老百姓做出更為苛刻的限製,比如禁止和遼人通婚,比如不準私自離開本州界。遼人方麵也有限製,跟我朝大同小異。


    但相比於遼人而言,我朝稅賦比遼人更加沉重,百姓們兩相比較之下,加之我朝一直遲遲未收迴燕雲,故而才大舉遷徙至遼境的荒唐事。”


    王安石聞言,臉色極為沉重,隻是重重感歎道:“真是恥辱啊!”


    姬長卿對此也很無奈,趙家皇帝的恥辱此後還有很多,隻怕說出來,會讓王安石、範仲淹等人,氣得當場想自殺,又複活指著趙頡這些敗家子罵。


    “民趨安,士趨名,商趨利,此天道也,介甫不必介懷,若是等到我朝革除舊弊,廢除苛捐雜稅,百姓自然會迴歸,沐浴王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文華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子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子夢並收藏大宋文華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