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使者在梓州府尋了兩日,又命梓州知州在山裏尋了幾日,終不見姬長卿的蹤跡,隻能迴京複命。


    使者迴去稟報趙禎後,隻是歎息,還是曹丹姝深知似姬長卿這種大才,一般不喜朝堂爭鬥,隻是寬慰道:“官家勿憂,似丹文這般人物,一向不願在俗世中混跡,當初太宗也無法挽留陳摶老祖嗎?”


    趙禎深感後悔,自關閉西北邊貿榷場以來,黨項人內部問題不斷,本以為穩操勝券,卻沒有想到事情的發展正如姬長卿所說,黨項人不顧國中動亂,發動一切攻擊邊疆。


    如今戰火波及到鳳翔路,這不是趙禎想最看到的結局。


    趙禎從右手邊拿起姬長卿贈送的《大國策》細細品讀,這本書已經被趙禎翻閱了很多次,可他還是不明白書中所言“兵乃政之延伸”“未有戰先曰製”“大國者,政、經濟、民、武、文之合也”


    雖然趙禎也多次請教學士、大臣,可他們對此都有不同的理解,且都認為君王應該從“仁義、禮法、祖製”上效法先王,才能達到所謂“國泰民安”。


    趙禎自認為自己奉行的“仁政”,乃是聽從了聖人的教誨,可為何國家還是隨意被人欺淩。


    趙禎非常的失望,他原本以為經過自己施政,還民生息以來,大宋軍隊的實力已經有了一個長足的進步,此時就算和蠻族的軍隊戰鬥也不應該有這樣沉重的損失,但是,事實擺在麵前,讓他不得不重新認識一下自己的軍隊。


    他本身就不是意誌堅強之輩,在姬長卿的建言獻策之下,黨項人應該逐步走向衰弱,大宋軍隊完全可以以逸待勞,慢慢蠶食收複河西走廊,邊軍實在是不應該給自己交上來這樣的一份答卷,這一戰幾乎將他已經生起的雄心壯誌差點給打沒了。


    趙禎不由自主的將目光放在陳執中的身上,想聽聽他怎麽說。


    陳執中,字昭譽,以父恕任,為秘書省正字,累遷衛尉寺丞、知梧州。上《複古要道》三篇,真宗異而召之。帝屬疾,春秋高,大臣莫敢言建儲者,執中進《演要》三篇,以蚤定天下根本為說。翌日,帝以他疏示輔臣,皆讚曰“善”。帝指其袖中曰:“又有善於此者。”出之,乃《演要》也。因召對便殿,勞問久之,擢右正言。逾月,遂立皇太子。明年,坐考禦試進士卷差謬,貶衛尉寺丞、監嶽州酒務。稍複殿中丞、通判撫州,複右正言。


    曹利用婿盧士倫除福建運使,憚遠不行,利用為請,乃改京東。執中嚐劾奏之,利用挾私忿,出執中知漢陽軍。及利用得罪,乃召為群牧判官、權三司鹽鐵判官、知諫院、提舉諸司庫務,以尚書工部員外郎兼禦史知雜、同判流內銓,遷三司戶部副使。


    明道中,安撫京東,進天章閣待製。使還,知應天府,徙江寧府、揚州,再遷工部郎中,改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拜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


    元昊寇延州,手詔諮訪輔臣攻守方略,執中既上對,退,複奏疏曰:“元昊乘中國久不用兵,竊發西垂,以遊兵困勁卒、甘言悅守臣,一旦連犯亭障,延安幾至不保。此蓋範雍納詭說,失於戒嚴;劉平輕躁,喪其所部。上下紛攘,遠近震駭。自金明李士彬族破,而並邊籬落皆大壞。塞門、金明相距二百裏,宜列修三城,城屯兵千人,益募弓箭手。寇大至則退保,小至則出鬥。


    選閣門祗候以上為寨主、都監,以諸司使為盧關一路都巡檢,以兵二千屬之,使為三砦之援。熟羌居漢地久者,委邊臣拊存之;反覆者,破逐之。至於新拊黠羌,如涇原康奴、滅臧、大蟲族,久居內地,常有叛心,不肆剪除,恐終為患。今軍須之出,民已愁歎,複欲遍修城池如河北之製,及夏須成,使神運之猶恐不能,民力其堪此乎?”


    陝西地險,非如河北,惟涇州、鎮戎軍勢稍平易,若不責外守而勞內營,非策之上也。宜修並邊城池,其次如延州之鄜、同,環慶之邠、寧,不過五七處,量為營葺,則科率減、民力蘇矣。今賊勢方張,宜靜守以驕其誌,蓄銳以挫其鋒,增土兵以備守禦,省騎卒以減轉餉。然後徐議蕩平,改張節度,更須主張,將臣橫議不入,則忠臣盡節而捐軀矣。”


    宰輔陳執中是位賢相,他曾在梧州任知府16年,政績斐然,聲譽卓著,對梧州情意殊深,對國事更有卓識。他在梧州任職期間,真宗年事已高,且染病在身,“大臣莫敢言建儲者”。他上奏《複古要道》3篇和《演要》3篇,“以蚤(早)定天下根本為說,真宗異而召之”。在朝廷上,真宗要陳執中從衣袖裏拿出《複古要道》,讓群臣提意見,大家都齊聲讚好。真宗又指陳執中衣袖笑問:“你還有更精彩的在裏頭麽?”執中又從袖間拿出《演要》,輔臣們讀後也齊聲讚好。原來陳執中遠在遙遠蒼梧,心憂其君,心懷天下,上奏勸其及早確立太子,以定天下大計,穩定民心。此諫說出公卿大臣想說又不敢說的心裏話,又欣然納諫,皆大歡喜。因此這位蒼梧知府在朝廷上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陳執中後來果然一帆風順,步步高升。


    迴望陳執中的人生軌跡,自授官開始,進天章閣待製,知應天府,徙江寧府、揚州,再遷工部郎中,改龍圖閣直學士、知永興軍,拜右諫議大夫、同知樞密院事。又以資政殿學士知河南府,改尚書工部侍郎、陝西同經略安撫招討使。


    逾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集賢殿大學士兼樞密使。加昭文館大學士、監修國史,逾月複官。遷吏部、觀文殿大學士。久之,拜集慶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大名府。以吏部尚書複拜同平章事、昭文館大學士。鎮海軍節度使、同平章事、判亳州。逾年辭節,改尚書左仆射、觀文殿大學士,封英國公,徙河南府,又徙曹州,皆不赴。過都,以疾賜告,就第拜司徒、岐國公致仕。


    陳執中確實是個好官。陳執中現為宰相。“身居寶馬三公位”的陳執中雖為一品大官,權傾朝野,但他從不以官高自恃,更不以權謀私,而是處處嚴於律己,為官清廉。


    由於陳執中為人正直,勤於政務,所以深得趙禎的垂青。對此,有些人心懷不滿,攻擊陳執中呆板固執,處事太死板,說他不是當宰相的料。對此,陳執中嗤之以鼻,仍不改初衷。一次,一個諫官對趙禎說:“陛下之所以看重陳執中,是不是因為他曾在先皇麵前請求立陛下為太子?其實,他不說太子也是非陛下莫屬,他有什麽功勞可稱道的呢?”


    趙禎道:“並不是為了太子的緣故,而是陳執中為相,堅持以國家為重,從不以權謀一己之私,從不做欺騙瞞哄的事,所以我才這樣信任他。”這個諫官聽皇上這麽說,就無言以對了


    陳執中為相,確實是於公於私都是如此磊落光明。他決不允許以私害公,不允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的事在他的親朋中存在。陳執中的一個女婿找他想為自己安排一個好差使,就遭到了陳執中的拒絕。他說:“官職是國家的,並不是個人居室抽匣中的東西可以隨便取用。你雖是我的女婿,但也不能把官職作為私人財物那樣輕易拿取呀!”


    “陳卿,如今西北形勢嚴峻,可有何建議?”


    陳執中聞言,躬身行禮參拜,趙禎看著陳執中行禮一絲不苟,心中的鬱悶減少了不少。


    “臣添為樞密使,本應盡職盡責以報官家之信賴,然賊子元昊不顧黎民蒼生,倒行逆施,喪心病狂扣我邊關,實乃大罪,官家仁厚,念及國事民生艱難,不願興兵討伐,大動幹戈,誰知元昊賊子欺人太甚,竟率軍來犯,冒犯天威,依臣鄙見當調集永興軍、太原府馳援,加固城防邊關,以防敵人再次突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文華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姬子夢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姬子夢並收藏大宋文華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