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聖八年,春正月,命資政殿學士晏殊權知禮部貢舉。
甲戌,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曹瑋卒。瑋將兵幾四十年,未嚐少失利,契丹使過天雄,部勒其下曰:“曹公在此,毋縱騎馳驅也。”渭州有告戍卒叛入夏國者,瑋方對客弈棋,遽曰:“吾使之行也。”夏人聞之,即斬叛者,投其首境上。環慶屬羌田多為人所市,致單弱不能自存,因沒敵中。瑋盡令還其故田。後有犯者,遷其家內地。所募弓箭手,使馳射較強弱,勝者予田二頃,再更秋獲,課市一馬,馬必勝甲,然後官籍之,則加田五十畝。至三百人以上團為一指揮,要害處為築堡,使自塹其地,為方田環之。立馬社,一馬死,眾為出錢市馬。屬羌降者既多,因署其首領為軍主,使統其族帳,止於本軍敘進,以其習知敵情與地利,不可徙他軍也。瑋為將不如其父,寬猛自成一家。
春三月,陳希亮經過半年的準備苦讀,總算是等到了春闈。
天聖八年這個璀璨的時間,這一年,距北宋開國剛好70年。
這一年,歐陽修在兩次科舉失利之後,終於中了二甲第十四名進士,從此開始步入政壇,也正式登上文學舞台。
姬長卿在希望書院上課,陳謹自小便跟隨在自己身邊,他如今也十三歲了,完全可以獨擋一麵。
可陳謹認為自己在學問上還需要師父指點。
姬長卿門下又多四個學生,分別是陳忱、陳恪、陳恂、陳慥,陳忱年十三,早年跟隨陳希亮啟蒙過,陳恪年十二歲也讀過,陳恂年十歲,陳慥年九歲,
在他伯父那裏不僅吃不飽,還被伯母當做奴仆一般驅使,稍有不順心之處。
姬長卿接到陳公弼兒子後,小心翼翼對待陳忱四兄弟,姬長卿也尊重他們的意見,為他們在書院安排了房間,並派了幾個負責灑掃的仆役。
李吟梅很快就加入了姬長卿師徒幾人,楊夭夭現在也開始整天圍著李吟梅轉,兩個人親密的就像是姐妹,陳謹為這事還吃了些幹醋。
問了楊夭夭才知道,李吟梅打算大力支持楊夭夭的投資事業,並且給李吟梅即將開業的繅絲作坊想方設法的從李家弄迴來四個高手匠人,還手把手的教導李吟梅怎麽記賬,所以向來把事業看得比感情重要得多的楊夭夭,果斷的就把陳謹這迴事扔到了腦後。
自從陳忱來後,陳謹也開始找同齡人玩:“忱弟弟,來這麽多天還習慣嗎?”
“陳謹哥哥還習慣,今天長卿伯伯上課嗎?”
“上,今天師父要講經濟學。”
陳忱還是第一次聽這麽有趣的學問,弱弱地問道:“我可以去聽嗎?”
陳謹笑道:“忱弟弟想聽自然可以,師父沒有這麽多的規矩,下午博聞樓我帶你去。”
是日下午,陳謹、陳忱、陳恪搬著椅子坐在後排。
“諸位,還記得上次講到什麽地方了嗎?”
劉繼起身行禮道:“迴夫子,您上次講到三國時期的屯田製。”
姬長卿點點頭,看見三個小子搬著椅子悄悄坐著後排,不由駭然一笑,繼續道:“我們都知道,東漢末年中原一開始有著眾多的諸侯,隨著時間的流逝,最後留下的僅僅隻有曹操、陶謙和袁術。而曹操勢力在最一開始的發展中,阻礙其發展的最大的因素不是別的就是因為糧草的不足。雖然曹操占據了兗州和部分豫州,但是豫州在黃巾之亂後賊寇叢生,除了少數郡縣,其他都是荒蕪一片,再加上袁術的橫征暴斂和日常入侵,豫州可以說是極其貧窮。而兗州不久前遭遇青州黃巾和黑山軍的席卷,就連兗州牧劉岱都死於黃巾之手,可見黃巾軍的危害。
曹操在接手兗州後,收降了黃巾,可以說將兗州平定,之後還兩度東征徐州,但是都是因為缺糧而還。在與呂布爭奪兗州的時候,同樣是因為糧食問題,雙方同時停止了軍事活動。
因此,糧草問題時曹操不能不麵對同時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種糧就需要土地,早前的土地事實上都是聚集在那些地主豪族的手中,但是因為黃巾之亂,大量的地主豪族死於非命,使得眾多的土地成了無主之地。因此如果曹操不能將如此多的資源好好利用的話,就不可能是一個合格精明的政治家。
《置屯田令》: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並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正如曹操發出的屯田令中提到,對於當時的曹操來說,要想戰勝強敵,鞏固政權,甚至到後來可以統一,屯田是一個必然的舉措。
事實上,在此之前,公孫瓚也屯田過,但隻是一個臨時性行為,而曹操將屯田作為一個國策,並力行了幾十年之久。
形式
曹操在建安元年開始正式屯田,我們一般稱為“許下屯田“,其形式主要有民屯和軍屯兩種。
顧名思義,軍屯就是利用軍隊閑暇時間進行屯田的形式。薑維在三國後期就是稱去遝中屯田來避禍。而當時因戰爭頻繁,臨時性較強,規模較小,因而終曹操統治一代,沒有什麽發展。
民屯就是有百姓形成的。民屯的發展不僅快而且規模大,許下屯田不僅是最早的民屯,而且成就影響最大,對曹操推行屯田具有示範作用。
在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時候,棗袛和任峻立下了巨大而對功勞。棗祗被任命為屯田都尉,全麵負責許下屯田的具體工作。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棗祗身體力行,帶領僚屬具體籌劃,精心安排,使屯田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同時不斷完善各項製度,最重要的是確定了如何收取地租的問題。
在曹操的大力支持下,和棗袛等人的努力下,許下屯田獲得了巨大的成果。
《三國誌·武帝紀》注引魏書: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穀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穀。
因為許下屯田的成功,曹操第二年便把它作為一項製度推廣到其統治的其他地區。同時任命任峻為典農中郎將,負責全國的屯田事務。
製度經過棗袛和任峻打下的基礎,再加上後來繼任者國淵的發展,形成了一套具體的行之有效的製度。
首先,設置了一套屯田機構,從中央到地方,分級設定,自成體係。”
說著姬長卿停頓了一下,便在黑板上畫出來了結構圖:“朝廷中央以大司農為最高負責人,郡下設典農中郎將、典農校尉,縣下設農典農都尉,基層設屯司馬負責管理屯田農夫。”
“其次,明確了屯田農民的責任和義務,即明確規定了屯田農民耕種田畝的具體數量和屯田農民的具體負擔。
第三,實行“樂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強“的政策,即不采取強迫的手段募民屯田。
作用和影響
屯田的效果十分顯著,僅在第一年的許下屯田就獲得了巨大的成果。之後是連年豐收,確保了許都的糧食供應和軍隊的需要。各州郡也出現了公家的存糧倉庫沒幾年就裝不下收獲的糧食的現象。
到了建安中期,出現了天下糧食充足,百姓衣食不缺的局麵。這些描述雖然略帶誇張,但還是客觀反映了當時屯田取得的成就,可以說從根本上解決了糧食問題,對曹操政權的穩定,軍事鬥爭的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後來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許下屯田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雖然我們看在官渡曹操與袁紹對峙的時候,一度因為糧草問題要退兵,但是正是因為之前的屯田才可以讓曹操能夠堅持那麽長時間,並最終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屯田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這個舉措使大量的流民和黃巾起義歸降士卒的百萬家屬有組織的進行屯田活動,穩定了社會秩序。
同時使長期在戰亂中被迫離開土地的農民重新從事生產,既解決了流民無家可歸、無業可從的問題,也解決了大量土地荒蕪閑置的問題。不但緩和了階級矛盾而且調整了生產關係,對恢複和發展社會經濟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屯田政策的影響下,原來關中之亂中,流亡到荊州的10多萬戶百姓,聽說家鄉恢複了秩序,都希望迴來。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們重新恢複了生產和生活,關中地區又呈現了生機。可以說屯田活動是一舉雙得的舉措,即解決了政府的糧食問題,又穩定了部分農民的生活;基本上解決了兩漢以來的流民問題,進而使整個社會的秩序得到了穩定。”
劉繼舉手,起身向姬長卿行禮發問:“夫子,既然您說,曹操的屯田作用如此之大,為何司馬家還能篡取其曹魏政權?”
姬長卿很喜歡學生們提問:“曹魏政權雖然屯田作用極大,可雖著孫吳、劉漢三方戰事的僵持,地方世家門閥開始不斷蠶食、擠占基層屯田,導致司馬等門閥世家不斷壯大,甚至曹魏軍中三分之二皆是門閥世家子弟。”
甲戌,真定府定州路都部署曹瑋卒。瑋將兵幾四十年,未嚐少失利,契丹使過天雄,部勒其下曰:“曹公在此,毋縱騎馳驅也。”渭州有告戍卒叛入夏國者,瑋方對客弈棋,遽曰:“吾使之行也。”夏人聞之,即斬叛者,投其首境上。環慶屬羌田多為人所市,致單弱不能自存,因沒敵中。瑋盡令還其故田。後有犯者,遷其家內地。所募弓箭手,使馳射較強弱,勝者予田二頃,再更秋獲,課市一馬,馬必勝甲,然後官籍之,則加田五十畝。至三百人以上團為一指揮,要害處為築堡,使自塹其地,為方田環之。立馬社,一馬死,眾為出錢市馬。屬羌降者既多,因署其首領為軍主,使統其族帳,止於本軍敘進,以其習知敵情與地利,不可徙他軍也。瑋為將不如其父,寬猛自成一家。
春三月,陳希亮經過半年的準備苦讀,總算是等到了春闈。
天聖八年這個璀璨的時間,這一年,距北宋開國剛好70年。
這一年,歐陽修在兩次科舉失利之後,終於中了二甲第十四名進士,從此開始步入政壇,也正式登上文學舞台。
姬長卿在希望書院上課,陳謹自小便跟隨在自己身邊,他如今也十三歲了,完全可以獨擋一麵。
可陳謹認為自己在學問上還需要師父指點。
姬長卿門下又多四個學生,分別是陳忱、陳恪、陳恂、陳慥,陳忱年十三,早年跟隨陳希亮啟蒙過,陳恪年十二歲也讀過,陳恂年十歲,陳慥年九歲,
在他伯父那裏不僅吃不飽,還被伯母當做奴仆一般驅使,稍有不順心之處。
姬長卿接到陳公弼兒子後,小心翼翼對待陳忱四兄弟,姬長卿也尊重他們的意見,為他們在書院安排了房間,並派了幾個負責灑掃的仆役。
李吟梅很快就加入了姬長卿師徒幾人,楊夭夭現在也開始整天圍著李吟梅轉,兩個人親密的就像是姐妹,陳謹為這事還吃了些幹醋。
問了楊夭夭才知道,李吟梅打算大力支持楊夭夭的投資事業,並且給李吟梅即將開業的繅絲作坊想方設法的從李家弄迴來四個高手匠人,還手把手的教導李吟梅怎麽記賬,所以向來把事業看得比感情重要得多的楊夭夭,果斷的就把陳謹這迴事扔到了腦後。
自從陳忱來後,陳謹也開始找同齡人玩:“忱弟弟,來這麽多天還習慣嗎?”
“陳謹哥哥還習慣,今天長卿伯伯上課嗎?”
“上,今天師父要講經濟學。”
陳忱還是第一次聽這麽有趣的學問,弱弱地問道:“我可以去聽嗎?”
陳謹笑道:“忱弟弟想聽自然可以,師父沒有這麽多的規矩,下午博聞樓我帶你去。”
是日下午,陳謹、陳忱、陳恪搬著椅子坐在後排。
“諸位,還記得上次講到什麽地方了嗎?”
劉繼起身行禮道:“迴夫子,您上次講到三國時期的屯田製。”
姬長卿點點頭,看見三個小子搬著椅子悄悄坐著後排,不由駭然一笑,繼續道:“我們都知道,東漢末年中原一開始有著眾多的諸侯,隨著時間的流逝,最後留下的僅僅隻有曹操、陶謙和袁術。而曹操勢力在最一開始的發展中,阻礙其發展的最大的因素不是別的就是因為糧草的不足。雖然曹操占據了兗州和部分豫州,但是豫州在黃巾之亂後賊寇叢生,除了少數郡縣,其他都是荒蕪一片,再加上袁術的橫征暴斂和日常入侵,豫州可以說是極其貧窮。而兗州不久前遭遇青州黃巾和黑山軍的席卷,就連兗州牧劉岱都死於黃巾之手,可見黃巾軍的危害。
曹操在接手兗州後,收降了黃巾,可以說將兗州平定,之後還兩度東征徐州,但是都是因為缺糧而還。在與呂布爭奪兗州的時候,同樣是因為糧食問題,雙方同時停止了軍事活動。
因此,糧草問題時曹操不能不麵對同時不能不解決的問題。
種糧就需要土地,早前的土地事實上都是聚集在那些地主豪族的手中,但是因為黃巾之亂,大量的地主豪族死於非命,使得眾多的土地成了無主之地。因此如果曹操不能將如此多的資源好好利用的話,就不可能是一個合格精明的政治家。
《置屯田令》:夫定國之術,在於強兵足食。秦人以急農並天下,孝武以屯田定西域,此先代之良式也。
正如曹操發出的屯田令中提到,對於當時的曹操來說,要想戰勝強敵,鞏固政權,甚至到後來可以統一,屯田是一個必然的舉措。
事實上,在此之前,公孫瓚也屯田過,但隻是一個臨時性行為,而曹操將屯田作為一個國策,並力行了幾十年之久。
形式
曹操在建安元年開始正式屯田,我們一般稱為“許下屯田“,其形式主要有民屯和軍屯兩種。
顧名思義,軍屯就是利用軍隊閑暇時間進行屯田的形式。薑維在三國後期就是稱去遝中屯田來避禍。而當時因戰爭頻繁,臨時性較強,規模較小,因而終曹操統治一代,沒有什麽發展。
民屯就是有百姓形成的。民屯的發展不僅快而且規模大,許下屯田不僅是最早的民屯,而且成就影響最大,對曹操推行屯田具有示範作用。
在曹操實行屯田政策的時候,棗袛和任峻立下了巨大而對功勞。棗祗被任命為屯田都尉,全麵負責許下屯田的具體工作。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棗祗身體力行,帶領僚屬具體籌劃,精心安排,使屯田工作得以順利進行。同時不斷完善各項製度,最重要的是確定了如何收取地租的問題。
在曹操的大力支持下,和棗袛等人的努力下,許下屯田獲得了巨大的成果。
《三國誌·武帝紀》注引魏書:是歲乃募民屯田許下,得穀百萬斛。於是州郡例置田官,所在積穀。
因為許下屯田的成功,曹操第二年便把它作為一項製度推廣到其統治的其他地區。同時任命任峻為典農中郎將,負責全國的屯田事務。
製度經過棗袛和任峻打下的基礎,再加上後來繼任者國淵的發展,形成了一套具體的行之有效的製度。
首先,設置了一套屯田機構,從中央到地方,分級設定,自成體係。”
說著姬長卿停頓了一下,便在黑板上畫出來了結構圖:“朝廷中央以大司農為最高負責人,郡下設典農中郎將、典農校尉,縣下設農典農都尉,基層設屯司馬負責管理屯田農夫。”
“其次,明確了屯田農民的責任和義務,即明確規定了屯田農民耕種田畝的具體數量和屯田農民的具體負擔。
第三,實行“樂之者乃取,不欲者勿強“的政策,即不采取強迫的手段募民屯田。
作用和影響
屯田的效果十分顯著,僅在第一年的許下屯田就獲得了巨大的成果。之後是連年豐收,確保了許都的糧食供應和軍隊的需要。各州郡也出現了公家的存糧倉庫沒幾年就裝不下收獲的糧食的現象。
到了建安中期,出現了天下糧食充足,百姓衣食不缺的局麵。這些描述雖然略帶誇張,但還是客觀反映了當時屯田取得的成就,可以說從根本上解決了糧食問題,對曹操政權的穩定,軍事鬥爭的勝利,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為後來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許下屯田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雖然我們看在官渡曹操與袁紹對峙的時候,一度因為糧草問題要退兵,但是正是因為之前的屯田才可以讓曹操能夠堅持那麽長時間,並最終取得官渡之戰的勝利。
屯田的作用不僅僅體現在軍事上,這個舉措使大量的流民和黃巾起義歸降士卒的百萬家屬有組織的進行屯田活動,穩定了社會秩序。
同時使長期在戰亂中被迫離開土地的農民重新從事生產,既解決了流民無家可歸、無業可從的問題,也解決了大量土地荒蕪閑置的問題。不但緩和了階級矛盾而且調整了生產關係,對恢複和發展社會經濟也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屯田政策的影響下,原來關中之亂中,流亡到荊州的10多萬戶百姓,聽說家鄉恢複了秩序,都希望迴來。在政府的幫助下,他們重新恢複了生產和生活,關中地區又呈現了生機。可以說屯田活動是一舉雙得的舉措,即解決了政府的糧食問題,又穩定了部分農民的生活;基本上解決了兩漢以來的流民問題,進而使整個社會的秩序得到了穩定。”
劉繼舉手,起身向姬長卿行禮發問:“夫子,既然您說,曹操的屯田作用如此之大,為何司馬家還能篡取其曹魏政權?”
姬長卿很喜歡學生們提問:“曹魏政權雖然屯田作用極大,可雖著孫吳、劉漢三方戰事的僵持,地方世家門閥開始不斷蠶食、擠占基層屯田,導致司馬等門閥世家不斷壯大,甚至曹魏軍中三分之二皆是門閥世家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