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真的過去了,看來他們不歷覽完所有景點是不會罷休的。其他人也開始三三兩兩地閑遊。白太太向錢鵬谘詢股票上的事情。汪老闆在小客廳鑑賞一隻青瓷花瓶。白偉對汪太太盡述新推出的幾個樓盤。宋麗萍跟鄭先生在一起,鄭先生向她偏轉半張臉,靜靜聽著她的恭維話。裴靜也不甘示弱,她握杯而前,以她父親的名義,邀請鄭先生到她家中作客,據傳她父親是市委離休幹部,官位不低。一句話,她們倆平分秋色,各有各的一套辦法,而且做得這樣露骨,鄭先生不可能沒有感覺。不過我的注意力並不在她倆身上。聽了汪太太和裴靜的話,我的目光沒法不尋覓肖菁。我坦然四顧,尋到了肖菁。她介於林醫生和黃剛之間,談興甚濃。我不認為她是個愛慕虛榮的人,她的脾性不慍不火,是一個性格平和的女人。我設想,以她現在的處境,她不可能不聞曉別人在她背後的閑言碎語,可她從不把這些謠諑放在心上,可見問心無愧,就可以做到置之不理。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十二點鍾,開宴的時間到了,大家魚貫入座。碩長的餐桌上,珍饈名饌,美不勝收。牡蠣、鵝掌、龍蝦、海參、沙蟲、樟茶鴨、廣東風味的鹽鋦雞、醬汁鮑魚和豬肚、炸鵪鶉和乳鴿、芙蓉蟹肉、菲律賓蛤蜊、加拿大鮭魚、越南春卷、長白山人參燉土雞湯、燕窩魚翅煲烏雞湯,輔以六種顏色各異的蔬菜沙拉,其間還有蛋絲、蘑菇、紫菜、腰果、板栗、桂圓這些叫人胃口大開的東西。盤式精美,刀功精絕,每一道菜均可謂藝術極品。鄭先生坐主位。在他的左邊,依次坐著的是裴靜、白偉、白太太、錢鵬、肖菁、我、杜曉雨、小崔。在他的右邊,依次是宋麗萍、杜德滿、朱開源、顧墉、汪得利、汪太太、黃剛、馮誌。林醫生與鄭先生對坐。由於這張餐桌足有六米長,所以大家圍坐其旁,也不覺得怎麽擁擠。因為人多,餐桌上的氣氛非常熱鬧。
雖然筵席上的精饌佳肴已經多得可以招待一連人,服務人員還是不斷地奉上芬蘭魚子醬、馬來西亞蝦醬、泰國檸檬醬、海南蕃茄醬;自然也少不了酒,一瓶貴州茅台、一瓶法國紅葡萄酒、兩瓶德國黑啤酒。
在座的賓客中,朱老闆對喝酒最有研究。他把紅酒倒入杯子裏後,並不馬上喝,先盯著杯子看兩眼,看看顏色對不對;輕輕搖一搖,聞聞杯中的酒香,然後才慢慢地品嚐。
“開源兄,”杜老闆說。“你對喝酒最在行。依你看,這瓶法國紅酒味道如何?”
“簡直是瓊漿玉液。西方人如果喝到這種佳釀,一定會配一道上等鵝肝。”
“說到吃,外國人哪裏比得上我們中國人。”顧老闆說。“我從來不吃什麽肺呀、肝呀、腎呀,要吃我也吃龍蝦——這道菜做得真是不錯,絕了。”
“是鳳凰飯店師傅的廚藝好。”林醫生說。
“除了牛奶,用茶葉鋦蝦,味道也不錯。去年在杭州,我就吃過一次。”錢鵬說。
“我要是到了杭州,一定嚐嚐正宗的西湖龍井——一萬元一兩的那種。”汪太太說。
“這好辦。”鄭先生慨然說。“我這裏正好有一聽西湖龍井,一萬八千元一兩。”
聽聞這個價格,眾人都表示有興趣試一試。
“澤峰,”汪太太親親切切地說。“從今往後,你一定要常請我們過來,大家多走動走動。”
“我也想請大家多來坐坐。”鄭先生說。“可諸位生意纏身,想必抽不出時間。再說,這條路並不好走,人跡罕到,恐怕你們也不想多來這裏。”
“哪裏的話,”汪老闆說。“在這條路上多走走,身價也提高幾倍。誰不知道,在這方土地有房產的,都是全城最富有的人。”
“這一帶特別之處就在於,這條路隻有轎車才能駛,而且來往車輛又不多。”馮誌說。
“我不是一開始就說了嗎?”顧老闆一邊吃著鮑魚一邊說。“幸福不幸福,看看有錢沒錢,就什麽都知道了。”
說到這兒他們都來了精神。
“這話一點沒錯。”汪老闆稱許道。
“這個世道沒有什麽錢辦不到的。”顧老闆公然道。“隻要能搞到錢,什麽路數我都要試一試。”
“古往今來,有錢就能出風頭。”馮誌隨聲附和。
“出不出風頭倒是其次。”錢鵬說。“關鍵是,如果你比別人有錢,就可以成為受重視的人。”
“那當然,衝著我們年年納稅,對社會作出貢獻,社會也要尊重我們。”珠寶商說。
“可不是嗎?”藥店老闆說。
“而如果沒有錢,就連阿貓阿狗,也敢不冷不熱給你兩句。”馮誌說。
鄭先生腮邊掛起一線唯他獨有的微笑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建議你們聽聽植小姐的觀點。”
在此之前,我似乎是化作空氣待在這裏的。經鄭先生這麽一說,我的存在倒眾所矚目起來。宋麗萍擺出優美的坐姿,睥睨了我一眼。
“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她心裏在想什麽。”這位靚女嬌裏嬌氣地說。
“我不知道,她心裏在想什麽?”杜老闆問。
“林醫生,她就是你新請來的護理員吧?”白偉問。
林醫生告訴他我就是。
“那她就是那個大學生羅?”白太太說。
林醫生又應答說是。
“那我們這些女的當中,要數植小姐學歷最高了。”肖菁說。
“植莉姐不僅學歷高,還會寫一手好文章呢。”小崔說。
“真的?”杜曉雨不失時機地跟小崔說話。
“舞文弄墨有什麽大不了的。”錢鵬說。“當今之世,即使寫成了作家,也沒多大意義了。——文學已然邊緣化,再怎麽寫,也寫不出什麽名堂來了。”
“世界上作家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裴靜嗤笑道。“能在國際上造成影響的,卻鳳毛麟角。”
“好像這就是中國的特色似的。”馮誌接口奚落。“養他們,純粹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就是。現今大學生也不稀奇了,”汪太太說。“——真是幹什麽的都有。要我說呀,沒什麽比大學生當保姆更諷刺的了。”
“人家植莉姐可沒有這種想法,對吧?”杜曉雨問我。
“講到保姆,澤峰,”汪太太又說。“一個月你給三千元去,你若不是這樣富有,準會破產。”
“就是,給得太多啦!”顧老闆說。“像這種活計,現時的市場價格,也就四五百塊,我家就給這個數。”
“我給四百,包她吃住。”汪太太說。
“我們也是。”白太太笑道。
“我家給六百。”杜曉雨告訴小崔。
“我和杜老闆家一樣。”宋麗萍蔫不唧地冒出一句。
</br>
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十二點鍾,開宴的時間到了,大家魚貫入座。碩長的餐桌上,珍饈名饌,美不勝收。牡蠣、鵝掌、龍蝦、海參、沙蟲、樟茶鴨、廣東風味的鹽鋦雞、醬汁鮑魚和豬肚、炸鵪鶉和乳鴿、芙蓉蟹肉、菲律賓蛤蜊、加拿大鮭魚、越南春卷、長白山人參燉土雞湯、燕窩魚翅煲烏雞湯,輔以六種顏色各異的蔬菜沙拉,其間還有蛋絲、蘑菇、紫菜、腰果、板栗、桂圓這些叫人胃口大開的東西。盤式精美,刀功精絕,每一道菜均可謂藝術極品。鄭先生坐主位。在他的左邊,依次坐著的是裴靜、白偉、白太太、錢鵬、肖菁、我、杜曉雨、小崔。在他的右邊,依次是宋麗萍、杜德滿、朱開源、顧墉、汪得利、汪太太、黃剛、馮誌。林醫生與鄭先生對坐。由於這張餐桌足有六米長,所以大家圍坐其旁,也不覺得怎麽擁擠。因為人多,餐桌上的氣氛非常熱鬧。
雖然筵席上的精饌佳肴已經多得可以招待一連人,服務人員還是不斷地奉上芬蘭魚子醬、馬來西亞蝦醬、泰國檸檬醬、海南蕃茄醬;自然也少不了酒,一瓶貴州茅台、一瓶法國紅葡萄酒、兩瓶德國黑啤酒。
在座的賓客中,朱老闆對喝酒最有研究。他把紅酒倒入杯子裏後,並不馬上喝,先盯著杯子看兩眼,看看顏色對不對;輕輕搖一搖,聞聞杯中的酒香,然後才慢慢地品嚐。
“開源兄,”杜老闆說。“你對喝酒最在行。依你看,這瓶法國紅酒味道如何?”
“簡直是瓊漿玉液。西方人如果喝到這種佳釀,一定會配一道上等鵝肝。”
“說到吃,外國人哪裏比得上我們中國人。”顧老闆說。“我從來不吃什麽肺呀、肝呀、腎呀,要吃我也吃龍蝦——這道菜做得真是不錯,絕了。”
“是鳳凰飯店師傅的廚藝好。”林醫生說。
“除了牛奶,用茶葉鋦蝦,味道也不錯。去年在杭州,我就吃過一次。”錢鵬說。
“我要是到了杭州,一定嚐嚐正宗的西湖龍井——一萬元一兩的那種。”汪太太說。
“這好辦。”鄭先生慨然說。“我這裏正好有一聽西湖龍井,一萬八千元一兩。”
聽聞這個價格,眾人都表示有興趣試一試。
“澤峰,”汪太太親親切切地說。“從今往後,你一定要常請我們過來,大家多走動走動。”
“我也想請大家多來坐坐。”鄭先生說。“可諸位生意纏身,想必抽不出時間。再說,這條路並不好走,人跡罕到,恐怕你們也不想多來這裏。”
“哪裏的話,”汪老闆說。“在這條路上多走走,身價也提高幾倍。誰不知道,在這方土地有房產的,都是全城最富有的人。”
“這一帶特別之處就在於,這條路隻有轎車才能駛,而且來往車輛又不多。”馮誌說。
“我不是一開始就說了嗎?”顧老闆一邊吃著鮑魚一邊說。“幸福不幸福,看看有錢沒錢,就什麽都知道了。”
說到這兒他們都來了精神。
“這話一點沒錯。”汪老闆稱許道。
“這個世道沒有什麽錢辦不到的。”顧老闆公然道。“隻要能搞到錢,什麽路數我都要試一試。”
“古往今來,有錢就能出風頭。”馮誌隨聲附和。
“出不出風頭倒是其次。”錢鵬說。“關鍵是,如果你比別人有錢,就可以成為受重視的人。”
“那當然,衝著我們年年納稅,對社會作出貢獻,社會也要尊重我們。”珠寶商說。
“可不是嗎?”藥店老闆說。
“而如果沒有錢,就連阿貓阿狗,也敢不冷不熱給你兩句。”馮誌說。
鄭先生腮邊掛起一線唯他獨有的微笑說:“關於這個問題,我建議你們聽聽植小姐的觀點。”
在此之前,我似乎是化作空氣待在這裏的。經鄭先生這麽一說,我的存在倒眾所矚目起來。宋麗萍擺出優美的坐姿,睥睨了我一眼。
“她不說,我們也知道她心裏在想什麽。”這位靚女嬌裏嬌氣地說。
“我不知道,她心裏在想什麽?”杜老闆問。
“林醫生,她就是你新請來的護理員吧?”白偉問。
林醫生告訴他我就是。
“那她就是那個大學生羅?”白太太說。
林醫生又應答說是。
“那我們這些女的當中,要數植小姐學歷最高了。”肖菁說。
“植莉姐不僅學歷高,還會寫一手好文章呢。”小崔說。
“真的?”杜曉雨不失時機地跟小崔說話。
“舞文弄墨有什麽大不了的。”錢鵬說。“當今之世,即使寫成了作家,也沒多大意義了。——文學已然邊緣化,再怎麽寫,也寫不出什麽名堂來了。”
“世界上作家最多的國家,就是中國。”裴靜嗤笑道。“能在國際上造成影響的,卻鳳毛麟角。”
“好像這就是中國的特色似的。”馮誌接口奚落。“養他們,純粹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就是。現今大學生也不稀奇了,”汪太太說。“——真是幹什麽的都有。要我說呀,沒什麽比大學生當保姆更諷刺的了。”
“人家植莉姐可沒有這種想法,對吧?”杜曉雨問我。
“講到保姆,澤峰,”汪太太又說。“一個月你給三千元去,你若不是這樣富有,準會破產。”
“就是,給得太多啦!”顧老闆說。“像這種活計,現時的市場價格,也就四五百塊,我家就給這個數。”
“我給四百,包她吃住。”汪太太說。
“我們也是。”白太太笑道。
“我家給六百。”杜曉雨告訴小崔。
“我和杜老闆家一樣。”宋麗萍蔫不唧地冒出一句。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