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振正統道教,弘揚龍門派道統方麵,王常月、劉一明和閔一得這三位可以說勞苦功高,成績突出,夠資格頒發突出貢獻獎。下麵就具體看看閔一得在這方麵所做的工作有哪些。


    姓名:閔思澄,名苕旉(敷),字補之,號懶雲、小艮,道號一得


    籍貫:浙江吳興(湖州吳興區)


    出生時間: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十二月初二


    去世時間:道光十六年(1836年)十一月初十


    主要貢獻:擴大了龍門派在江南的規模和影響力,開創龍門方便法門


    主要著作:《金蓋心燈》《古書隱樓藏書》


    閔一得祖上是吳興的望族,雖然這並不是他事業成功的關鍵,但是道友們都清楚,沒有經濟基礎在多數情況下是真不行的,上品無寒士嘛。按慣例,因為閔一得是名人,所以出生的時候也得有異象,就算沒有也得有,反正這件事早晚有人負責……等等,閔一得是哪一年出生的?


    之所以有這一問,是因為閔一得是哪一年生的還沒有定論,學術界主要有兩種說法,一是乾隆十三年(1748年),二是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相差了十年。雙方引經據典,各有大量證據,有的是通過各種資料分析推斷而來,有的則稱是直接證據,但是都不怎麽令人信服,因為在一些細節方麵都有解釋不通的地方,搞得閔一得的生平寫起來都有些困難。


    這裏暫且按照他生於1758年來講吧,當然並不是意味著他就是這一年出生的。


    書歸正題,那麽閔一得出生時有什麽特別的事兒發生呢?據他自己說,當然他肯定是聽家裏人說的,他出生那天,母親夢見一盞三尺多高的紅燈籠從天而降,於是趕緊小心接住捧住,打算拿進屋裏麵,結果肚子一疼,閔一得就降生了。


    當時他爹閔大夏正在書房裏看書,火盆烤著暖洋洋的,就有點兒犯困。突然書房門被人推開了,進來一老兩少三個道士。老閔同誌還有點發懵,心說這三人怎麽這麽不懂禮貌,進別人屋怎麽不敲門啊。再說了下人們都哪去了,看來工作紀律得抓抓了,明天都得開除幾個。還沒等開口問呢,一個小道士遞過來一張大紅的名貼,上麵地址、電話、職務什麽的全沒有,就一個名字“貝懶雲”,顯然就是這個老道士了。


    姓貝的這個老道挺著急的樣子,什麽話也沒顧上說,行了個禮轉身就往臥室裏闖。老閔同誌一看真急了,哎哎,這可不行啊,我老婆還在屋裏呢,雖然你是個方外之人,年紀也不小了,那也不能往裏闖啊!於是也不顧桌子翻椅子倒就要去拉老道,此時恰好仆婦來敲門,這才發覺原來是做了一個夢。仆婦進來給老爺道喜,說夫人剛生了,恭喜老爺喜提大胖小子一枚。


    等到前前後後都忙完了,安穩下來以後,這一天夫妻二聊起了兒子出生前做的夢,老閔同誌感覺此事不簡單,我們這兒子可能、大概、說不定大有來曆,我得去查查。經過仔細查找,虧得老閔上學時基本功紮實,平時又喜歡看書,終於查到了這位貝懶雲的資料。那是一本很小眾的《洞霄宮誌》的書,裏麵記載了一位南宋高道貝大欽,號懶雲,奉詔主持洞霄宮這件事。夫妻二人最終達成共識,嗯,我們的兒子一定是這位洞霄宮的貝懶雲投生來的,這就是閔一得那個懶雲名字由來。


    閔一得從小就體弱多病,而且膝蓋發育不良,到9歲時還“弱於行”,每天看著別的小夥伴在陽光下奔跑打鬧,他卻隻能在家裏讀書,所以他看的書比一般人要多得多,後世給他的評價中有一個關鍵詞:博學。


    因為家裏不差錢,兒子的病肯定是要四處求醫問藥想辦法治療的,雖然一直沒有治好,父母一直沒有放棄。這一天,老閔聽說天台山上的桐柏宮裏有仙人,隻要心誠,這點小病絕對能治。於是,閔大夏就滿懷希望地帶著兒子來到了桐柏宮,燒香、磕頭一套流程下來,恰好遇到了龍門派第十代傳人高東籬。


    接下來具體經了哪些劇情沒有記載,總之閔一得就拜在了高東籬門下皈依了龍門派,從這一年開始計算“道臘”,就是當道士的年齡。


    因為孩子還小,總得先把身體治好了才有力氣學習高深的道法嘛,所以高東籬先傳給了閔一得一套導引術,也有人說是一套服食撟引術,總之初一練就感覺強身健體效果很好,而且對治療腿病也有效果。山上的條件比家裏要差很多,為了早日養好身體,父子二人先下山迴了家,意思是等病好了,身體壯了再上山學習。


    第二年,閔一得10歲時,時間應該是1758年,卻傳來了高東籬快要羽化的噩耗,閔一得便急忙返迴桐柏宮。此時他的身體雖然還沒有大好,腿已經好多了,見到師傅後,高東籬便把他托付給自己的弟子沈一炳,由他代師傳道,不久便羽化了。從此,閔一得就留在山上,跟隨師兄沈一炳(沈輕雲,1708-1786年)學習,他對師兄也異常敬重,完全以師禮對待。


    為什麽閔一得的生平難講呢,細心的道友可能發現了,如果閔一得是生於1758年,高東籬也是這一年羽化的,何來9歲拜師一說?但是文獻記載高東籬羽化後,就由弟子沈一炳代師傳藝,這是沒疑問的。當時沈一炳60歲,閔一得20歲,顯然是按照高東籬1768年羽化,閔一得1748年出生計算的。於是有人說閔一得9歲上山治病,並沒有皈依,而是20歲的時候又一次上山皈依的。不過,包括閔一得自己,很多文獻都稱他“九歲皈道”,同時又有文獻說“弱冠”時“得待東籬老師於桐柏山”,和高東籬的羽化時間又難以對上。當然,還有說高東籬活到了151歲,顯然很多問題更不好解釋了。


    總之無論是按照閔一得生於1748年,還是1758年生人,都有一些地方解釋不通,道友們清楚就好。這裏就按照他是1758年出生來講,主要原因是《吳興閔氏宗譜》中記載就是這一年,而且這宗譜是1833年寫的,當時閔一得還在世,相對來說更可信一些,道友們忽略這些細節吧。


    高東籬羽化後,閔一得又堅持修煉兩年以後,病終於痊愈了,算是重獲新生了。當然這兩年包括以後數十年他是在山上,還是迴家修煉的沒有記載,臆測應該還是迴家裏了吧。


    1786年,師兄沈一炳羽化了,閔一得專門寫了《沈一炳律師傳》,然後外出遊曆,據他自己說在江楚曾遇到過一些同道,還和閔鶚元、朱石君參加呂祖鸞壇,得到了呂洞賓的神諭,對大道有所悟。有些學者還說閔一得還遇到過王常月,而且得傳戒律,當然這麽講的人基本上就是文抄公,屬於抄東西習慣了都不過腦子的一類。道友們看本卷的第二十章,王常月是1680年羽化的,閔一得出生的時候,人家都羽化好幾十年了,遇到個鬼啊。不過王常月曾經向南方發展全真教的勢力,專程來到江南傳戒這倒是事實,閔一得通過沈一炳傳戒,對王常月的持戒,重五倫、八箴這些東西有研究是符合邏輯的,但不能就讓一位死了幾十年的人再從地下爬上來讓閔一得遇到吧?


    此外,在吳、楚、燕、趙等地雲遊時,閔一得還遇到過龍門西竺心宗的金懷懷(王清楚)、白馬李(李清純)、李蓬頭等高人,相互論道切磋,使他對西竺心宗有了很大的興趣,這也埋下了幾年後他拜訪黃守中的伏筆。總之他所到之處,群賢畢至,就和現在明星到哪都有粉絲團圍觀一樣,可見他在江湖上已經有些名氣和聲望了。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閔一得“及壯”,老閔同誌找他來談話,意思是你這麽多年總在外麵浪也不是件長久的事兒啊,正好我這有點路子,給你安排了個位置,雖然離家遠點,也是個機會,你就先去曆練幾年吧。父為子綱,老爹的話是不能否定的,所以閔一得就到了滇南出任州司馬。當然這裏又有一點小問題,如果按照閔一得1758年生人,1790年他三十出頭,“及壯”是就合理的,但是如果按1748年生人計算,40出頭了再說“及壯”就不恰當了吧。


    其實從閔一得當官這件事也可以推測出,閔一得皈依後應該是住在家裏的,假如他一直在山上打坐,修煉,二三十年下來,早就是一位資深道士了,老爹哪還會再讓他去當官啊。要知道閔一得加入的是龍門派,而全真教是清修的,是要入觀修行的,並不是和正一道那樣可以在家修行,所以猜測閔一得雖然皈依了,但是並沒有長期住在觀裏修行,至少是在家裏住的時間更久一些。可能有道友不理解了,既然皈依了全真教,為什麽允許他不在觀裏修行呢?其實這是另一個話題,涉及金蓋山的方便法門了,後麵還會講到。


    總之,閔一得真的去了雲南,並且在雲南的那幾年,他遇到了一位外國人,一個佛道兼修,對他有傳道授業之實的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