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對明朝的家國情懷是真摯的,對滿清肯定不會有什麽好感,所以有人說傅山是以遺民身份入道的,是為了利用道士身份,掩護反清活動,保持明人的氣節和操守,至少可以保住一頭長發,因為留發不留頭嘛。
其實傅山入道有很多原因,除了在改朝換代這樣的曆史洪流麵前感到自己的無力和渺小以外,比如前麵講到他父親久病不起時,最後是去文昌廟裏求問仙藥才治好病的,從小就對道教產生了崇拜。父親英年早逝以後,傅山一直渴望自己能有仙術仙藥,讓老母延年益壽,自己學道不就有能力煉藥了嘛。還有,傅山很早就開始反感宋明理學那種滅絕人性的禁欲思想,所以開始研究道教的符籙、典籍,特別喜歡老莊,就算是外出時手裏也會帶本老子,由老莊進而喜歡道家的思想是必然的。而道家那種超然物外、順應自然的灑脫顯然比死板的理學更具吸引力。
當然了,傅山入道避世的思想應該是占著主導作用,為什麽這麽說呢?請道友們注意1陸44年這個特殊的年份。
這一年有四個年號: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大西天命元年,老話講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崇禎、順治、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四位在這一年都是皇帝,一個老牌皇帝加三個新皇帝,四個政權並存,意味著國家不再完整,人命不如草芥,所以史學家把這一年稱為甲申國難年。傅山曾有句詩:“本自才情人,遭際令獨立”,可以反映出他麵對當時的天災人禍時的心境。
很多人喜歡研究明末這段曆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否定明朝,把主要責任推給崇禎的有,為崇禎開解,把責任推給小冰河期的有,把責任推給東林黨的有,把責任完全推給李自成的更多,特別是現在有大量的穿越明朝的網絡小說,大多都完全否定李自成的農民軍。至於滿清入關,那是因為你太弱,人家打你反而是正常的了。也許有道友會說,戰國、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不比明末亂?三國時期也很亂,怎麽沒有評個國難級別?您不能忽略一個重要的方麵,最後是不是漢人掌握了天下。無論如何,明末清初,對於整個漢民族來說的確是國難,在這樣的大勢下,就算傅山是神仙又能起多大作用,當然他更希望自己能修成神仙,能夠打跑滿清人吧。
接著說這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這裏主要說兩件。其一是李自成一月在西安宣布我就是老大了,不久就很興奮地率領著一幫子興奮地農民軍兄弟們沿著山西一路向北京打過來,就是從傅山家路過的。農曆三月十八,李自成打進了北京的外城,第二天崇禎自縊。第二件大事是6月5日多爾袞打進北京,接著9月順治來到北京,清軍開始攻略中原。
這兩件事分別發生在上半年和下半年,而這一年恰好是傅山進山拜師入道的時間,所以,他是上半年進山的還是下半年進山的,一春一秋進山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說傅山是春季入山的,所以推斷出他是為了躲避李自成的軍隊。更多的人則認為他是秋季進山的,那麽這就意味著他入山是為了躲避清軍。當然了,兩方麵都有一些證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這裏不多講。那麽同樣都是為了躲避軍隊才進山修道的,這裏麵又有什麽區別呢?有人分析了,如果是傅山是為了躲避李自成而入山的,那麽加入道門就和反清複明沒什麽關係了,純粹是為了自保,又喜歡道教。如果他是為了躲避清軍入山,那麽肯定是為了暫避,為了將來能夠重出江湖,反清複明,是一種不忘故國,決心效仿張良為國複興的信念。至於加入道教,則是為了有個身份當掩護,也為了不被強製剃頭,否則他也不會以軒轅道士自稱了。
相對來說,支持後者的學者占多數,可以通過對傅山的一些詩作分析他的心路曆程加以佐證。在這樣的背景下,加上父親、妻子及家族很多親人相繼離世,對他的打擊非常大。特別是崇禎十五年(1陸42年)流行的大瘟疫,傅山幾乎死去,全靠哥哥傅庚照顧才挺了過來,但是哥哥不久就病故了。這種末世般的現狀,親人的離世,使傅山對郭靜中的道門生活非常向往。
傳說傅山入道以後還曾經得到過龍門派丹亭真人的金丹傳承,不過相關的記載很少,真偽不辨,不過他對丹亭真人的功法,特別是養生方麵的東西做過整理,並親自手書記錄,包括《丹亭真人養真秘籍》《丹亭悟真篇》《傅青主丹亭問答集》《丹亭真人盧祖師玄談集》等,所以從這方麵推測的話,這件事應該是真的,也是傅山在內丹學方麵成就的一個證明。
傅山入道後,平時也會抄錄些道經、佛經,有時也會給人家做些法事,暗底下聯絡各地的反清誌士,但是總體上反清大業一直沒有什麽成績。
順治五年十二月,大同總兵薑鑲起兵,打出了反清複明的大旗,很快就一路南下打到汾州。不過因為薑總兵這事弄得太過突然,包括傅山在內的各地誌士們都有點沒反應過來。傅山聽說以後就感覺這次行動結果不樂觀,主要是這一幹大小頭目都沒什麽水平,都不是那種會玩權謀的人,更不知道利用士人的重要性,要不早就過來先問問他,或者請他出山共襄大計,唉,這點眼界怎麽可能走得遠。果然很快薑鑲就兵敗了,傅山也失去了幾位反清的同道,恢複明朝的重任更加艱難了。
幾年以後,到了順治十一年(1654年),就發生了朱衣道人案。大致是這樣的,當時有個叫宋謙的人,曾經以道士身份到各地聯絡反清誌士,聽說傅山以後便兩次到山西來見他。順治十一年三月,宋謙在河南被抓,這家夥骨頭也不怎麽硬,三下兩下就把什麽都招了。他的供詞中有一段是這樣的:“傅青主,太原人,生員,今已出家作道人,身穿紅衣,號為朱衣道人,年五十歲,在汾州一帶遊食訪人,係知情”。
遊食訪人的意思就是負責聯絡反清複明的人,有了這份供詞,傅山還能有什麽好下場,結果六月傅山便被關進了太原大獄,兒子傅眉在老家陽曲縣也被關了起來。好在經過親朋好友們多方奔走,又有一些官紳暗中發力,第二年七月傅山便無罪出獄了。
在獄中的一年時間,傅山也靜下心來想了想自己的以往和未來,整理了自己的理論思想,抄了不少經書,有道經,有佛經,特別是《三官真經》和《金剛經》,結果抄出了體會,說這些經書都有神異,更加堅定了敬神禮佛的信念。
由於有了這次朱衣道人案,出獄後的傅山行為就有點敏感了,官府對他的監控也比以前多了些,所以要想仍然和以前那樣自由地行那反清複明的大業基本上不行。於是傅山動了出去看看的念頭,也許富庶的江南更有反清的群眾基礎,不過還是要親自看看才有數。
全真派是鼓勵弟子外出遊曆的,所以傅山外出也是一種修行,以前出去的次數也不少。順治十三年,傅山南下江南,主要活動在江蘇一帶,結果大失所望,江南的人民生活較北方好得多,這年頭隻要有飯吃,誰會提著腦袋造反去啊。在南遊期間,他還拜訪了不少高僧、名道,和他們交流些性命雙修的學問,也算有所收獲吧。
一般來說,學術界也認為這次南下迴歸後,他對反清複明就失去了信念,於是隱居在太原東山下的鬆莊,自號鬆僑,表示自己是明亡後的無家國的僑民,開始了僑隱生活。僑有僑寓的意思,傅山在不同時期有幾個與僑有關的號,他自己稱是“不大不小”的隱。
當然了,無力反清並不是說傅山從心理上接受了滿清,認可是清人的身份,所以他開始寫些詩文來表達自己反清誌向未變的想法。在隱居的那段時間,好多文人誌士來到山西拜訪他,其中就包括顧炎武。
有一次,顧炎武又來看傅山,此時他已經59歲了,卻一直沒有子嗣,傅山便給他看了看,說你沒問題,隻要努力,隻要有信心,兒子肯定會有的。出於對亦師亦友的傅山的信任,更主要的是傅山的醫術是極高的,在當時有醫聖的美稱,於是顧炎武就納了一個18歲的小妾。以後的事就不清楚了,反正民間有好多傳說,比較多的一個版本是老顧最初沉迷女色,搞得身體受不了,於是遷怒了傅山,要兒子的事情也就半途而廢了。
其實傅山也是出於好心,古人對於無後這件事是很看重的,他本身就是醫道高手,要不怎麽會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這樣的傳世醫書呢,所以應該是真想為老朋友解決傳宗接代的大事。
除了上麵這兩部醫書以外,傅山還有《產後編》《傅青主小兒科》《大小諸證方論》和《黃帝內經素問批注》等醫書傳世,他曾經說過:“醫家之術,神仙之道,天地之運,思過半矣”,在他看來醫術和內丹學是相通的,都可以放大到宇宙這個層級理解,用陰陽二字解釋。
行醫方麵,傅山在民間有很多傳奇性的故事,隨便舉一個小例子:“一婦妒,惡夫有所昵,忽患服痛,展轉地上,不可忍。其夫求先生,令持敝瓦釜,置婦床前,搗千杵,服之立止”,意思比較簡單,不過這是一個典型的心理療法的病例,醫聖一句話不但把病治好了,而且還處理了夫妻感情。
其實傅山入道有很多原因,除了在改朝換代這樣的曆史洪流麵前感到自己的無力和渺小以外,比如前麵講到他父親久病不起時,最後是去文昌廟裏求問仙藥才治好病的,從小就對道教產生了崇拜。父親英年早逝以後,傅山一直渴望自己能有仙術仙藥,讓老母延年益壽,自己學道不就有能力煉藥了嘛。還有,傅山很早就開始反感宋明理學那種滅絕人性的禁欲思想,所以開始研究道教的符籙、典籍,特別喜歡老莊,就算是外出時手裏也會帶本老子,由老莊進而喜歡道家的思想是必然的。而道家那種超然物外、順應自然的灑脫顯然比死板的理學更具吸引力。
當然了,傅山入道避世的思想應該是占著主導作用,為什麽這麽說呢?請道友們注意1陸44年這個特殊的年份。
這一年有四個年號:明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大順永昌元年、大西天命元年,老話講天無二日,國無二主,崇禎、順治、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四位在這一年都是皇帝,一個老牌皇帝加三個新皇帝,四個政權並存,意味著國家不再完整,人命不如草芥,所以史學家把這一年稱為甲申國難年。傅山曾有句詩:“本自才情人,遭際令獨立”,可以反映出他麵對當時的天災人禍時的心境。
很多人喜歡研究明末這段曆史,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觀點,否定明朝,把主要責任推給崇禎的有,為崇禎開解,把責任推給小冰河期的有,把責任推給東林黨的有,把責任完全推給李自成的更多,特別是現在有大量的穿越明朝的網絡小說,大多都完全否定李自成的農民軍。至於滿清入關,那是因為你太弱,人家打你反而是正常的了。也許有道友會說,戰國、南北朝和五代十國不比明末亂?三國時期也很亂,怎麽沒有評個國難級別?您不能忽略一個重要的方麵,最後是不是漢人掌握了天下。無論如何,明末清初,對於整個漢民族來說的確是國難,在這樣的大勢下,就算傅山是神仙又能起多大作用,當然他更希望自己能修成神仙,能夠打跑滿清人吧。
接著說這一年,這一年發生了很多大事,這裏主要說兩件。其一是李自成一月在西安宣布我就是老大了,不久就很興奮地率領著一幫子興奮地農民軍兄弟們沿著山西一路向北京打過來,就是從傅山家路過的。農曆三月十八,李自成打進了北京的外城,第二天崇禎自縊。第二件大事是6月5日多爾袞打進北京,接著9月順治來到北京,清軍開始攻略中原。
這兩件事分別發生在上半年和下半年,而這一年恰好是傅山進山拜師入道的時間,所以,他是上半年進山的還是下半年進山的,一春一秋進山的目的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說傅山是春季入山的,所以推斷出他是為了躲避李自成的軍隊。更多的人則認為他是秋季進山的,那麽這就意味著他入山是為了躲避清軍。當然了,兩方麵都有一些證據來證實自己的觀點,這裏不多講。那麽同樣都是為了躲避軍隊才進山修道的,這裏麵又有什麽區別呢?有人分析了,如果是傅山是為了躲避李自成而入山的,那麽加入道門就和反清複明沒什麽關係了,純粹是為了自保,又喜歡道教。如果他是為了躲避清軍入山,那麽肯定是為了暫避,為了將來能夠重出江湖,反清複明,是一種不忘故國,決心效仿張良為國複興的信念。至於加入道教,則是為了有個身份當掩護,也為了不被強製剃頭,否則他也不會以軒轅道士自稱了。
相對來說,支持後者的學者占多數,可以通過對傅山的一些詩作分析他的心路曆程加以佐證。在這樣的背景下,加上父親、妻子及家族很多親人相繼離世,對他的打擊非常大。特別是崇禎十五年(1陸42年)流行的大瘟疫,傅山幾乎死去,全靠哥哥傅庚照顧才挺了過來,但是哥哥不久就病故了。這種末世般的現狀,親人的離世,使傅山對郭靜中的道門生活非常向往。
傳說傅山入道以後還曾經得到過龍門派丹亭真人的金丹傳承,不過相關的記載很少,真偽不辨,不過他對丹亭真人的功法,特別是養生方麵的東西做過整理,並親自手書記錄,包括《丹亭真人養真秘籍》《丹亭悟真篇》《傅青主丹亭問答集》《丹亭真人盧祖師玄談集》等,所以從這方麵推測的話,這件事應該是真的,也是傅山在內丹學方麵成就的一個證明。
傅山入道後,平時也會抄錄些道經、佛經,有時也會給人家做些法事,暗底下聯絡各地的反清誌士,但是總體上反清大業一直沒有什麽成績。
順治五年十二月,大同總兵薑鑲起兵,打出了反清複明的大旗,很快就一路南下打到汾州。不過因為薑總兵這事弄得太過突然,包括傅山在內的各地誌士們都有點沒反應過來。傅山聽說以後就感覺這次行動結果不樂觀,主要是這一幹大小頭目都沒什麽水平,都不是那種會玩權謀的人,更不知道利用士人的重要性,要不早就過來先問問他,或者請他出山共襄大計,唉,這點眼界怎麽可能走得遠。果然很快薑鑲就兵敗了,傅山也失去了幾位反清的同道,恢複明朝的重任更加艱難了。
幾年以後,到了順治十一年(1654年),就發生了朱衣道人案。大致是這樣的,當時有個叫宋謙的人,曾經以道士身份到各地聯絡反清誌士,聽說傅山以後便兩次到山西來見他。順治十一年三月,宋謙在河南被抓,這家夥骨頭也不怎麽硬,三下兩下就把什麽都招了。他的供詞中有一段是這樣的:“傅青主,太原人,生員,今已出家作道人,身穿紅衣,號為朱衣道人,年五十歲,在汾州一帶遊食訪人,係知情”。
遊食訪人的意思就是負責聯絡反清複明的人,有了這份供詞,傅山還能有什麽好下場,結果六月傅山便被關進了太原大獄,兒子傅眉在老家陽曲縣也被關了起來。好在經過親朋好友們多方奔走,又有一些官紳暗中發力,第二年七月傅山便無罪出獄了。
在獄中的一年時間,傅山也靜下心來想了想自己的以往和未來,整理了自己的理論思想,抄了不少經書,有道經,有佛經,特別是《三官真經》和《金剛經》,結果抄出了體會,說這些經書都有神異,更加堅定了敬神禮佛的信念。
由於有了這次朱衣道人案,出獄後的傅山行為就有點敏感了,官府對他的監控也比以前多了些,所以要想仍然和以前那樣自由地行那反清複明的大業基本上不行。於是傅山動了出去看看的念頭,也許富庶的江南更有反清的群眾基礎,不過還是要親自看看才有數。
全真派是鼓勵弟子外出遊曆的,所以傅山外出也是一種修行,以前出去的次數也不少。順治十三年,傅山南下江南,主要活動在江蘇一帶,結果大失所望,江南的人民生活較北方好得多,這年頭隻要有飯吃,誰會提著腦袋造反去啊。在南遊期間,他還拜訪了不少高僧、名道,和他們交流些性命雙修的學問,也算有所收獲吧。
一般來說,學術界也認為這次南下迴歸後,他對反清複明就失去了信念,於是隱居在太原東山下的鬆莊,自號鬆僑,表示自己是明亡後的無家國的僑民,開始了僑隱生活。僑有僑寓的意思,傅山在不同時期有幾個與僑有關的號,他自己稱是“不大不小”的隱。
當然了,無力反清並不是說傅山從心理上接受了滿清,認可是清人的身份,所以他開始寫些詩文來表達自己反清誌向未變的想法。在隱居的那段時間,好多文人誌士來到山西拜訪他,其中就包括顧炎武。
有一次,顧炎武又來看傅山,此時他已經59歲了,卻一直沒有子嗣,傅山便給他看了看,說你沒問題,隻要努力,隻要有信心,兒子肯定會有的。出於對亦師亦友的傅山的信任,更主要的是傅山的醫術是極高的,在當時有醫聖的美稱,於是顧炎武就納了一個18歲的小妾。以後的事就不清楚了,反正民間有好多傳說,比較多的一個版本是老顧最初沉迷女色,搞得身體受不了,於是遷怒了傅山,要兒子的事情也就半途而廢了。
其實傅山也是出於好心,古人對於無後這件事是很看重的,他本身就是醫道高手,要不怎麽會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這樣的傳世醫書呢,所以應該是真想為老朋友解決傳宗接代的大事。
除了上麵這兩部醫書以外,傅山還有《產後編》《傅青主小兒科》《大小諸證方論》和《黃帝內經素問批注》等醫書傳世,他曾經說過:“醫家之術,神仙之道,天地之運,思過半矣”,在他看來醫術和內丹學是相通的,都可以放大到宇宙這個層級理解,用陰陽二字解釋。
行醫方麵,傅山在民間有很多傳奇性的故事,隨便舉一個小例子:“一婦妒,惡夫有所昵,忽患服痛,展轉地上,不可忍。其夫求先生,令持敝瓦釜,置婦床前,搗千杵,服之立止”,意思比較簡單,不過這是一個典型的心理療法的病例,醫聖一句話不但把病治好了,而且還處理了夫妻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