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看武俠小說的道友肯定看過梁羽生的《七劍下天山》吧,裏麵有三位劍術大家,傅青主、楚昭南和石振飛。當然,這裏不研究這本小說,要說的是其中的傅青主,一位不但劍術冠絕天下,而且醫術精湛,還是書畫名家,可以稱得上是一位文武雙全、大智大勇的宗師,他在曆史上是真實存在的,並且他的才華比小說中還要精彩。


    傅青主就是傅山,山西太原人,一位明末清初傳奇性人物,三晉人的驕傲。有人說他是當時的第一牛人,有人說他就是一個“學海”,武學、書法、丹青、詩文、醫術、金石等等很多方麵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後世對他好評如潮,諸如“蕭然物外,自得天機”,“學究天人,道兼仙釋”,“擅皇甫元晏之重名,秉司馬子微之高節”。這句話簡單解釋一下,“皇甫元晏”是說的晉代的皇甫謐,“司馬子微”是說的唐代的司馬承禎,都是牛人中的牛人。


    近代有兩位名人對傅山的評價更加直觀一些,梁啟超把傅山與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李顒、顏元一起稱為\"清初六大師\",魯迅的評價則是:“傅青主在中國社會上的名聲第一是醫生,第二大約是書家吧”。這二位對傅山的評價顯然更接地氣,老百姓的認可度更高。那麽傅山有什麽精彩的人生和成就呢,和道教又有什麽關係呢?


    姓名:傅山,字青竹、青主,號……很多,後麵再講


    出生時間: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閏六月十九日


    去世時間: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也有學者認為是1685年)


    籍貫:山西陽曲縣(今太原市尖草坪區)


    主要成就:醫學、書法等


    主要著作:《霜經龕集》《辯證論》《石室密錄》《洞天粵旨》《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傅氏拳譜》……


    傅山出身名門,書香門第,從小就有很好的學習條件。從他的六世祖傅天錫以來,家族一直生活在山西,祖父輩出了三個兄弟成功通過高考入仕,被傅氏家族尊稱為“三鳳”,因為這三位為整個家族的興盛值加分很多,此後家族中成功通過科舉的子弟越來越多,名門望族的地位愈加鞏固。


    有很多文獻記載說傅山幼時,大約是六七歲時就想長生,於是偷著吃了不少黃精,後來幹脆連飯都不吃了,拿這些東西當飯吃,當然這是不了解實情的人八卦出來的罷了。實際上傅山那時候得了怪病,既然是怪病就是沒人會治,而且可能是要危及生命的大病,所以包括幼小的傅山在內全家都有了“悲生死”的情緒。想盡了辦法給愛子治病無果後,老爸傅之謨就托人買迴來了黃精,也希望這些傳說中的神藥能夠有奇效,給自己帶來點驚喜。至於傅山最後病是怎麽好的沒有記載,但是這件關乎生死的事對於傅山還是有很大的影響。


    我們總認為古人迷信,程度可能存在不同,相對來說山西的地方信仰一直比較濃厚,比如從明代開始的文昌信仰。傅山的老家陽曲就有六座文昌廟,他從小就受到這些影響。天啟四年(1624年)冬天,傅之謨得了傷寒,反反複複總也醫治不好。在古代,這類病也是要死人的,心急之下傅山便跑到文昌廟替父求藥。道士,特別是修煉內丹的道士往往醫術都不錯的,所以傅山希望這些神秘的道士能給自己帶來點驚喜。據傅山晚年迴憶這段經曆說,幾十年前的種種細節曆曆在目,為什麽呢?因為給他帶來了很大的震驚,因為父親吃了他求來的藥以後,“自是日就平泰也”,所以他對那位道士,對他們敬奉的文昌帝君自然就產生了崇拜,“尊神靈異”。


    其實傅山小時候不僅僅受到道教的影響,他出身讀書世家,儒學經典肯定是學得最多的,另外就是爺爺傅霖和老爸還都喜歡佛教和道教,這些同樣對他有很大的影響。就這樣,在種種內因和外部環境的影響下,傅山從小就對道教有了濃厚的興趣和信仰。


    天啟元年(1621年),文翔鳳赴任山西提學,他在任的十幾年間,一直想提振山西人的文風,所以付出了相當大的努力去構建起以王通為代表的河汾之教的儒學道統。河汾道統和王通就不多講了,這是一個龐大的課題,不過需要提出來一點,從王通開始就主張在三教可一的基礎上建立學術體係,所以雖然總體上是儒家內部的話題,多少還是與道教有些關係的。


    在這期間,15歲的傅山就被文翔鳳選拔為補博士弟子員,所以文翔鳳對傅山的影響很大,傅山也相當尊敬文翔鳳,這一點可以從傅山的一首《大音》詩中窺得一二:


    大音彌一統,日出海隅間。


    著急援邢魏,陽浮敵謝顏。


    景陵自楚楚,風氣習珊珊。


    得不文三水,教人笑《嚇蠻》。


    詩裏麵不但涉及了謝靈運他們這元嘉三大家,還有北地三才,晚明的公安派、竟陵派等新流派所追求的性靈風格等,所以展開講也不簡單,大體就是傅山把文翔鳳的才華和貢獻比作了北地三才,對他所倡導的新文學很佩服。


    天啟六年(1626年),傅山升級為廩膳生,就是每月可以免費領糧食的學生。從小就接觸百家典籍,又經過了幾年的係統學習後,傅山發現自己對程朱理學的舉業實在是提不起興趣,這些東西的確是太過壓抑,稍有點想法的人就不會喜歡,於是他開始把大把的時間和精力花到了對經、史、子、集、詩、書法等這些方麵了。


    27歲時,傅山的愛妻愛子不幸離世,對他的打擊相當沉重,發誓不再續娶,專心陪送才5歲的愛子傅眉,從此邊讀書,邊教育兒子。


    崇禎七年(1634年),袁繼鹹出任山西提僉,看到以前山西的最高學府三立書院衰落的現狀後,便大力整頓,重振書院,並在全省選拔了二百多位優秀的學員安排進書院深造,傅山就是其中之一,而且是相當出色的之一,所以傅山可以說是袁繼鹹的弟子。


    袁繼鹹是個比較正直的人,兩年後一個叫張孫振的家夥誣告他貪汙受賄,被崇禎派人逮到北京,而且還被放大,先後牽連出來100多人。這件事對於書院的學生來說就是晴天霹靂,於是傅山就聯絡了薛宗周等103位同學,聯名為袁繼鹹寫了份鳴冤的狀子,跟著囚車到北京“伏闕訟冤”給袁繼鹹喊冤。


    具體經過就不多講了,傅山到北京後多方奔走,引發了千多人的響應,節奏是帶了起來。傅山兩次出庭為袁繼鹹抗辯,再加上各方的努力,最終使他無罪並官複原職,而誣告人張孫振被流放,還把那位著名的奸相溫體仁也罷了。經過這件事,傅山在首都圈子裏可謂名聲大噪,在全國範圍也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1陸44年八月,傅山來到了壽陽五峰山龍泉池畔,正式拜郭靜中為師,皈依道門。


    郭靜中在北方江湖中名氣是相當大的,特別是一手掌中雷法和醫術享譽天下。從一些方誌資料及傅山的文字中,大致可以推斷出郭靜中是全真道士。傅山小時候,他父親因為好道曾請郭靜中來家中做客,並且向郭真人學習過導引術等養生功夫,所以二人早就相識。此次入道,按全真教內的輩字傅山取道號為真山,自稱朱衣道人,專心修習金丹五雷法。


    龍門派是按照“道德通玄靜,真常守太清”的名號排序,郭靜中為靜字輩,傅山為真字輩,對此事《傅山全書》裏記載說:“道家龍門派以‘道德通元靜,真常守太清……’四十字為號,還陽名靜中,曆時從遊,常守已有人,‘真’字虛一座,征君至,始屬之,故稱‘真山’”。


    傅山原名傅鼎臣,他有詩說“為願青山做主人”,所以後來改叫傅山,字青主。另外有人說傅山皈依道教以後一直穿著紅色道袍,所以才自號“朱衣道人”,經分析家研究後,認為朱衣就是朱姓之衣的意思,暗含著他對亡明的懷念。這種說法還是有些問題的,實際上朱衣二字來自《黃庭經》,“黃庭中人衣朱衣”。另外,傅山還有個號叫丹崖道人,朱和丹都有紅色的意思,其中包含著他對明朝朱氏的懷念和追思應該是對的。


    傅山還有一個別號“紅花石道人”,有些人認為和另一部武俠小說有點關係,就是金庸的《書劍恩仇錄》,裏麵的“紅花會”的名字就和他這個道號有關,具體是不是真的就不清楚了。


    有人大概統計了一下,傅山一共有54個號,而且每個號都有特殊的寓意,比如他有一個酒肉道人的號,有學者分析後認為這是他在表明並非真心入道教,而是以遺民入道的一個證據。這些號中約一半是和道教有關係的,還有一些含有反清的意思,比如濁道之人、濁翁、濁堂等,這些和反清有關的。其他的道號就不一一列舉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