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講過,林兆恩創教的初衷是三教歸儒,為什麽呢,主要是他發現佛、道二教的問題較儒學問題更大一些,比如“道氏者流隻求煉丹,輕視明倫嗣續;釋氏者流隻知頑空枯坐,不求導引階梯”。當然儒家的問題也不小,既然三教都存在著不足,那麽以問題最少的儒家為基礎加以改造、完善顯然是最符合情理的了,所以他希望以彼家之長補儒家之短,這就是他的初心,這一思想同樣表現在他的《九序心法》中。


    先學會明倫處世,再修身煉性,最終明心見性,這是建立在三教歸儒基礎上的最正確的修行姿勢,而這也是林兆恩創作《九序心法》的目的。


    其實林兆恩有這樣的思想並非個例,前麵剛剛講完的伍、柳同樣一直在想辦法向儒家表達善意。儒家千百年傳承下來的,道士們出家前接受的也是儒家的教育嘛,從開蒙到科舉考試,必須生活在這個被儒家思想統治著的社會,不受儒學影響根本就不可能吧。


    在這種背景下,三一教要求先學習三綱五常,學會做人,然後才可以煉性明心,是不是一點也不感覺奇怪了?至於以後能否修成正果,成聖成仙成佛,達到極則之境,然後去拯救地球,不能實現又怎麽樣,反正先接受了一番儒學的洗腦,所以,看到這部絕世秘籍《九序心法》中還要背四書五經就不會再奇怪了。


    三一教的教內秘傳,曆來是口口相傳,心心相授的,所以教外就鮮有人知,但是由於代代相傳下來,因人施教,分別授法,循序漸進,所以師傅的水平就成了決定性的因素。每個人的資質不同、理解不同、功夫的進境也不可能相同,於是在給門人弟子們傳授功夫的時候自然就有了各種不同的地方。經過一代代的傳承,特別是進入清代以後逐漸轉入地下傳播以後,對這部心法的解釋就更加多了,甚至出現了上麵所說的邪修,所以下麵隻能大概講一講。


    林兆恩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綜合了三教的很多東西,設計了九層,稱為九序心法。道友們都知道,九是極數,也是極陽,意味著這套功夫最終要達到純陽境界,也和他的夏教配套。


    林兆恩說過:“以明倫為立本,以見性為入門,以虛空為極則。”這是九序的總綱。按他的這個總綱,九序可以分成三大境界:立本、入門和極則,每個境界各有三個小境界,修煉的過程就是要一步一步打怪升級,和現代修真小說相似。


    下麵簡單講一講每一級的內容,多少會講一點具體的功法方麵的東西,當然醜話先說在前麵,隻是個人的理解,不保證和林教主的心法一樣。


    先看立本境界,林教主說過:“立本者,莫先於孝、悌、忠、信、禮、義、廉、恥”。不用解釋也知道了,前三序主要是洗腦的,堅定儒家的三綱五常之類的信念。前麵講過,入三一教不用拋家棄子,那樣的話就與儒家的思想相背了,隻要心裏有堅守,什麽人都可以入教,在哪都可以修行。


    第一序艮背


    這一序要多講一點。首先得先簡單解釋了一下艮背的意思。


    艮背這個詞出自易經中艮卦的卦辭:“艮其背,不獲其身;行其庭,不見其人,無咎”。第一序艮背,第二序就是行庭,都是源自這句卦辭。


    這句卦辭就不解釋了,估計道友們都明白,林兆恩把艮背作為整套功法的第一序,入手的功夫,


    顯然是有自己的理解和目地的。


    易經中艮的本義為山為止,林兆恩就是取它的不動如山的意思,用來表示心念不動的靜的功夫。隻有艮山才能夠使人真正脫離對財色的貪欲,當然凡俗界的其他各種誘惑也算。艮山,就是山其心,是要把心練得和山一樣穩,心在山林間,保持正念,不被迷所迷,不被惑所惑,而不是說讓你人跑到深山老林裏,心裏卻還想著外麵的花花世界。


    仔細想的話,林兆恩也沒有什麽創新,這不就是前麵講的坐忘嗎,隻不過用艮山、艮心、山心解釋了一番。


    艮背的背字林兆恩是這麽理解的,它由北和月組成的,月不管了,隻用這個北就行了。北方屬水,背就是水,就是後天八卦的坎位。而心屬火,是南方的離卦,如果把心火放到北方水中,再用南方的火溫養,這就是洗心退藏於密。


    比如要想修煉必須先有一個好身體,這和道門前輩的觀點是一致的,否則也就沒有所謂的築基功夫了。前麵講過,林兆恩的醫術相當高,對傳統中醫非常推崇,他認為人的健康最重要的有兩方麵,一是心理,要恬淡虛無,二是生理,要經絡氣血正常。反過來說,如果心病、氣逆,身體自然就會生病,所以健康的前提就是“神定而氣順”。


    丹經裏的心火是指的是念頭、心神,心神本是正的,但會受到外邪的影響,要達到內外兩忘,就需要用內心的念止外念,忘了外念以後再忘內念,以妄離妄,以幻滅幻,先忘其外,再忘其內,這就是順序,不能亂。這樣的結果,或者說要達到的目標是什麽呢?當然就是使內心清淨,這就是艮背的功夫,是一種以念止念,以妄離妄,把念頭逐於外返於內的靜心功夫。


    那麽怎麽神定?答案就是艮背。人受到外界的各種誘惑和刺激,自然就會產生出各種欲望,熱血上腦、心跳加快,估計誰都有過體會,這樣的結果就是心火熾盛,水火也就失去了平衡,身體自然就會生病了。艮背就以念止念,使你的心火下降,腎水上升,易經裏講水火既濟,洗心養心,就消除邪念,重新恢複水火的平衡,身體就沒問題了,ok,下麵就可以修煉了。


    具體怎麽行功就不多講了,這些也沒有文字記載。


    有興趣的道友可以看看《九序心法》,說實話,大約是為了盡量和儒家思想聯係上,傳達三教歸儒的思想,林兆恩往道教內丹修煉的那套東西裏麵摻進了太多東西,所以艮背的功夫搞得又囉嗦又玄忽,程序也過於繁雜。


    第二序行庭


    上麵講了,行庭也是出自易經,不過與本意就完全不同了,林兆恩的解釋是周天。這裏的周天和前麵內丹理論中的大、小周天有所區別,不過基本的原理是一致的。


    “效乾法坤以立極”,這一點和道家傳統觀念是相同的,就是人體的結構、變化和天地宇宙的結構、變化是一致的,有陰陽、四時、五行等,“四時以序,寒暑以調,而七政不忒矣。心運則百脈流通,水火既濟,金木交並,而性命混合矣。”總體上和傳統道家、中醫的理論是一致的。


    三一教的行功方法是秘傳的,不過也有一些功法流傳了下來,比如意守心臍之間,大概就是在中脘穴的位置,這裏就是太極中心。在這裏立極,左旋向上達到心髒再右旋向下迴丹田,再右轉向上,這樣左旋右轉稱為小周天,又稱為南北周天。與小周天對應的,還有卯酉周天,又稱為東西周天,兩個周天在體內構成了一個立體的空間循環。


    具體行功過程中,小周天功法守的位置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可以守臍,也可以守病灶位置,然後再按小周天的功法左旋右轉,達到練功、治病、強身的功效。


    林兆恩的大周天功夫也是一種太極的循環,大致是從尾閭開始左旋,經左八髎、左夾脊、玉枕到頂門,注意,如果此時氣息再向下就會通到任脈了,也就是傳統的打通任督二脈,神功大進,不過九序中則是右轉向下,迴玉枕、從右夾脊、右八髎到尾閭,這樣循環往複,因為是對應四時變化,所以稱為大周天。


    小周天也好,大周天也好,實際上都是為了煉藥、煉神,體內水火既濟,口津不斷,雖是初級功夫,養生效果相當不錯,主要是為下麵的通關打基礎。


    第三序通關


    通關就是要打通關鍵的穴竅,貫通任督二脈,所以說在修煉功法方麵無論林兆恩怎麽變化,怎麽設計,最終還是要迴到任督二脈上麵來。前麵也講到過,其實每個穴竅都是一關,都需要打通的,不過相對來說,尾閭、夾脊、玉枕(也有一種說法是泥丸)這三關打通的難度最大,所以有三關的說法。為什麽這三關這麽難打通呢,因為有大boss守關嘛。誰呢?就是著名的三屍。


    這一序的流傳出來的功法很多,各經脈都有不同的行功路線,也是通關時要打通的穴竅順序,具體不展開講了。總之,完成通關以後,內息不僅走任督二脈,實際上奇經八脈,十二正經全部打通了,此時體內的正氣流布,經絡疏通,氣血調和,百病不生,達到所謂的“形神俱妙”的境界。


    為什麽前三序是立本呢?因為在修煉過程中,用現在的話說都要洗腦的,心裏默念也好、存想也好,或者嘴裏反複念誦也好,或者“三教先生”,或者四書五經中的一些經典語句,每天修煉幾個小時,年複一年一直念這些東西,就算這些儒家思想不能刻到骨子裏,估計隨便拉出一個門人來四書五經都可以倒背如流了,潛移默化的影響力到底有多大,誰也不敢輕視。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