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伍、柳的這一思路下來,佛道不但修行方法是一致的,修行的體驗、境界乃至於果位也都是相同的,非要說有區別,那隻不過是命名規則上的不同。既然如此,那些總是在說仙佛有別,試圖割裂仙佛大團結的人就需要和你談談心了,甚至劈麵斥責你一頓也不為過吧。


    包括對有些和尚道士非要爭個你低我高之類的無聊現象,伍守陽也表示了這是眼光太過淺的原因,本來就是“了在一性,何必差別分於外相”。比如有人曾經宣揚“仙言虛無,佛言寂滅”,伍道長毫不客氣地送上四個字:“淺見寡聞”。你還別不服氣,迴去找本《道德經》好好學學,老子早就講過寂滅了,連《道德經》都沒讀懂,還好意思妄言什麽仙佛?


    再比如伍、柳強調的佛道追求是相同的,那些說不同的隻不過是外行。還是以長生無生為例,道教的長生,和佛教的無生,就被他們解釋成為了性命雙修過程中的起點和終點。無生見性,還要修命,才能長生、無生。見性和還虛、無念和無心,都是丹道的根本,要做到無心於境、無心於我、無心於心、無心於一切,或者簡單理解成成仙成佛,要先做到無念於一切外物,這對內外境界是一樣的。有人說了:“仙言性命雙修,佛則單言見性”,伍道長迴應是:“不見性者不成仙”。所以說,伍、柳認為佛道在理論方麵一致,具體功夫方麵也是相同,之所以還有人說佛道本就不同,那隻是因為他是個外行,“非聖真得道者言”,自然說不出內行話來。


    伍、柳二人對後世的影響還是頗深的,理論也有大量的擁躉。比如安慶的副將孫廷璧說:“遵楞嚴之漏盡,表華嚴之奧旨,合諸經之散言,明此雙修之天機,不墮旁門,一片婆心盡在此書矣。”洪都無霞道人高雙景是這麽說的:“發前聖之未發,啟後人之未啟,使苦誌之好道者且得升堂入室而後超彼岸,複還無極,豈不快哉。……讀之者無不謂之仙佛之舟梯,修真之簡徑。”靈台庵妙悟和尚對柳華陽表達了敬意:“惟華陽禪師……會同元釋,吐露慧命之真傳……將慧命、壽命、佛性、真性和盤托出……其功豈小哉。”


    粉絲是有的,黑粉當然也不可能不存在。仙佛合宗認為性命雙修是佛道一致的根源,既然大家都是性命雙修的,那麽在此基礎是不是就可以說道是佛,僧是仙啦。還是拿長生和無生來說,無生是一種智慧的認識,通過明心,獲得的是最終的正確認知,長生則是追求一種永恆的、不滅的東西,那是一種精、氣、神達到完全合一的境界的東西,這麽看來二者顯然是不能畫等號的吧。所以,無論伍、柳從什麽角度展開論證,但是說到底,佛、道還是不同的,不僅僅限於二者對頓悟的定義,還包括諸如慧命、佛性、漏盡、漏盡通、舍利、菩提、摩尼、涅炁、圓覺、轉法? 輪等等方麵,甚至於有很多東西從根本上就是不相同的,這可不是勉強找出幾個共性、牽強出幾個術語來就可以宣布佛道是一致,就可以把兩個分別發展了兩千多年的宗教等同起來的。


    看不上伍、柳的理論的人並不少,所以他們也遭到了很多批評,特別是一些和尚甚至於全盤否定,並且大力駁斥他們的理論。比如佛教六神通中有一個“漏盡通”,伍守陽在講丹道時曾用它來解釋陽精不漏的狀態。佛教中這個漏是說的影響智慧的煩惱,本來是一種消除了煩惱的狀態,大概就是把煩惱都漏沒了的意思,伍守陽拿過去這麽用顯然不會令和尚們滿意。


    類似的還有,佛教界有一個術語是“馬陰藏相”,也稱為陰藏相,它本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具體就不詳細說了。伍、柳拿過來用於解釋修煉一百天時陽根不再有變化的那種境界。雖然在那個時代知識產權意識還不是那麽強,但是把人家用於神通、佛祖的術語講性器官方麵的內容,和尚們怎麽可能高興。


    再比如在《慧命經》的序中柳華陽說過:“禪師語錄、和尚語錄,乃妄語也。”特別是柳華陽在講內丹時,本身就是和尚,佛教經義懂的也多,所以佛禪心性學那是信手拈來,這本是好事,說明人家學問深嘛。可是有時候就可能出現隨意比附,有曲解或違背佛教原義的情況出現,總之其大膽借鑒的程度比伍守陽更甚,如此一來,難免有些漏洞被善於辯論的佛教界拿來說事兒了。


    前麵提到過印光大和尚,他就曾經這麽說過伍守陽:“你不就是看過兩本佛經嘛,怎麽就不知天高地最妄自解釋佛祖的經義,這麽做無非是為了蹭點名氣,抬高自己的丹道理論罷了。更令人氣憤的是,居然敢誣謗我們的神聖佛法,不可寬饒。”


    這還不算,印光還直言,你一個煉丹的不好好研究自己的火怎麽燒,怎麽賺錢去買藥就算了,非要掩耳盜鈴,拿我們高尚的佛法解釋你那些邪術,而且還一知半解,用得文不搭義。這是個嚴肅的問題,因為你一個人不懂,搞得大家都跟著當糊塗鬼,你一個人眼睛瞎沒關係,會連累一些眼好的人走上邪道,是拉著一幫人往火坑裏跳。還有你們那部所謂的《仙佛合宗》,就是一本詆毀佛法的邪書,“鳩毒甘露貯一缽”,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全都是在破壞佛法啊。


    伍、柳的仙佛合宗思想不僅受到了佛教界的抗議甚至抨擊,學術圈子中也有很多不認同的聲音,可以說是是非非一直就沒斷過。當然了,這些大和尚的反應是有點過激了,措辭也有點過分,好在伍守陽的胸襟還是有的,佛學水平可能比不上那些高僧,但是他這種行為是利於宗教間的相互融合的。雙方能夠取長補短,就能夠共同發展,這本身就是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更加符合社會需要,符合當時的現狀的。


    和佛教鬧出來的矛盾糾紛,講起來還是挺困難的,很多東西如果不從頭講肯定不行,除了上麵講到的那些,還比如打七、六識、禪七等等,類似這些都是被伍、柳用到的佛學術語,道友們真有興趣可以找找相關的文獻,這方麵研究的人不少,就不詳細講了。


    說到這裏,又想起來南懷瑾大師對伍、柳一派的評價。當年什麽也不懂,感覺南大師學識淵博,令人高山仰止,所以對他所講的東西也就深信不疑。印象中南大師是非常認可伍柳仙宗的,對他們的丹法也有相當深入的研究。不過現在迴想起來,他也有不少偏頗的地方,比如他在《禪宗與道家》《道家?密宗與東方神秘學》中也講到過馬陰藏相,可能還有其他的一些書裏麵也講過,記不太清了。他常說伍、柳有很多功夫是在生殖方麵的器官、精蟲、房中術等方麵入手的,大約就是類似這種觀點吧。其實這麽說還是有些誤導讀者的,會把一門達到了相當高度的清修派的內丹學功法誤以為是雙修派了。之所以這麽說,意思是就連南大師這種層次的學者對伍、柳的丹法在理解或解釋上都存在偏頗,更何況普通人呢。


    瑕不掩瑜,雖然佛教界對伍、柳的內丹理論有所貶低,也有些學者從中找出各種瑕疵加以批駁,但是都不能否定它在內丹學領域的成就和地位。


    最後還有個問題說一下,這是曆代高道修行過程中避不開的、現實的問題,自然也是伍守陽和柳華陽需要麵對的,它就是財、侶、法、地,道家修煉的四大條件。


    這四個字前麵沒有提到過,不過相信道友們都不會陌生。


    先說財,很簡單就是說的錢財。修道嘛,有錢不一定能夠修成金丹大道,但是沒有錢是絕對不行的,這沒什麽好說的。細分的話,財又可以分為內財和外財,外財就是黃白之物,保證修行過程中的衣食住行,問道訪友的花費,如此等等。內財是說的資質,身體強健比體弱多病好,年輕的比年老的好,這都是說的內財。


    侶,則是指伴侶、道侶,也可以說是一起修行的同伴、同門之類的。對於清修派來說,侶也可以指外護。仙路漫漫,並不是一個人苦修是最合適的,有時候身邊有個人當提款機不是更舒服些,當然還可以有保安、保姆、生活助理……。另外,修行過程中,有同門好友相互交流、相互印證,有諸多好處,所以有“三人同誌謹防危”的說法。


    法,就是指功法、丹法。功法不同就產生了各種門派,南派、中派、少陽、文始等等,這些都是曆經了千百年,無數大能的心血結晶。功法對於修道者來說是最重要的,因為隻有在明師的指點,口傳心授下才能學到口訣、秘法,才能不走彎路。千年流傳下來的功法不是憑一己之力就可以從無到有創造出來的。


    最後這個地,就是指的洞天福地。如果能夠占據三十六洞天或七十二福地這樣的好地方,修煉效果是有很大加成的,意味著修煉的時間會縮短,未來達到的高度會更高。當然了,不是所有人都有條件占據一座洞天,至少要找個條件好些的地方才能專心修煉。有人總結了一下,初期時,有個生氣旺盛的地方,有助於補充自身的生氣,比如幽靜的山莊、園林等地方就可以了。功夫深厚以後,就得尋找靈氣充盈之地了,這一般就需要洞天福地才可以了。最後,達到陽神出竅的境界後,就得尋找更為特殊的地方了,或兇煞之地、或者極寒極熱之地,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修煉。


    這四個字的先後順序並不固定,不過一般還是會把財放在第一位的,因為有了錢,才有條件追求另外三個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