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具體說一說仙佛合宗到底是如何體現三教合一的,先簡單說一說伍、柳丹道中都融入了哪些儒家的內容。


    雖然仙佛合宗所表現出來的是佛、道的聯係更親密一些,但是絕對不是無視儒家的存在甚至排斥儒家的,否則自己怎麽死的都不知道。往嚴重裏說,親近儒家不是願不願意的問題,而是關係到道教能否繼續生存發展下去的問題,因為儒家背後可是站著統治階級呢。


    在當時的社會大環境下,理學的太極思想,中庸的天命觀,忠孝倫理觀等對佛、道二教是有著天然的影響和壓力的,這是千百年來形成的,不可避免的。伍守陽以政治覺悟無疑是非常高的,他說:“修仙的朋友們注意了,告訴你們一個秘密,要修仙必須先修人道。”


    於是就有修仙愛好者請教:“聽起來挺有意思的,那麽怎麽修人道呢?”


    “很簡單,隻要把五倫的事情做好就可以了。”


    您想想,統治階級也好,正統儒家也好,聽到這話有可能不會有多麽欣慰,但是至少不會討厭伍守陽吧,這就足夠了。當然了,伍守陽這話聽起來好像很簡單,實際做起來卻並不容易。五倫要求忠君,要盡孝,兄弟間要和睦,朋友間要講信義,人德合天,這樣的人才是正統儒家喜歡的,認可的標準。人如果不守倫常,就不會得到正統儒家的認可,不會被當時的社會所接受,這樣的人如果還能夠修成仙,那豈不是對傳統儒家的挑戰嗎?真要是那樣的話道教也就成了統治階級打擊的對象了。


    在這樣一個前提下,如從五倫的角度出發挑不出毛病來,就可以獲得一個“全德者”的認證,不但能夠收獲社會的認可,更重要的是有了修仙資格。就這樣,伍守陽巧妙地把儒家的五倫作為一個修仙基礎的、必備的道德標準和前提擺了出來,不但給道士們貼上了一個道德模範的標簽,而且還進一步緩和了道家的出世與儒家的入世之間的矛盾。就這樣,在儒家和統治階級眼中,道士們是成了遵守儒家規範的人了,這樣的道士自然都是“好人”,所以伍、柳無疑是在為道教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


    此外,伍守陽進一步強化儒、道的聯係,他提出,儒家所追求的最高的境界實際上就是仙道,換句話說就是儒、道最終追求的一樣,都是道家的仙道。


    為什麽這麽說呢,比如儒家以\"執中\"為心法,有著名的中庸之道,而道家呢,老子早就提出過“守中”,這是沒有疑問的吧。伍守陽還說,我們所說的還虛其實就是用的執中的功夫,或者說你們的執中就是我們的還虛,還虛又是最後“複歸無極”的功夫,那是相當高級了,所以這麽看來,儒家的執中不就是為了追求仙道嗎?如果伍守陽的這一觀點能夠被儒家接受的話,那麽儒、道是不是就在人道方麵就有了共識,在至高的追求方麵又是相同的。


    當然,想把儒、道之間畫上等號顯然是不現實的,大儒們絕對不會同意的,會提出嚴重抗議的。這方麵伍、柳顯然也是明白的,所以伍守陽表示,儒、道雙方應該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眼光要放長遠一些,不要總盯著細枝末節。二者的確還存在一些不同的地方,比如道士們修人道,最終是為了追求更高的仙道,而儒士們追求的卻是全人道,反而不怎麽在意天道。二者一個要知天,一個為的是要知人,這些不同之處,伍、柳嘴上可以不承認,但是心裏不可能不清楚,否則儒和道也就沒有區別了。


    那麽佛道之間呢?如果說對於儒家還需要有方方麵麵的考慮放話,對於佛教,伍、柳就沒有多少顧忌了,很放心地直言仙道和佛道就是相同的。


    當年伍守陽自稱是“盡學三教”,所以說自己是“三教逸民”。他所說的“盡學”是有精通的意思,正是因為三教都很精通了,他才認識到三教的學問單獨擺出來都存在不足,無法令人滿意,而合在一起才能夠互補,成為一個完善的體係,於是才有了他的龍門教外別傳的天仙正理的丹法,才有了仙佛合宗。


    仙佛合宗聽起來似乎很簡單,無非就是把佛、道合起來,不過仔細想一想,合的是什麽佛,又是怎麽合起來的,真能合起來嗎?佛、道在修行方麵的不同大家都很清楚,非要說明佛、道相同顯然是很有難度的。那麽伍守陽是怎麽做的呢?


    首先,既然伍、柳稱仙佛合宗,自然在佛、道方麵研究得更加深入一些,必須要深入到宗教的本質層次。伍守陽說,道家修仙,為的是長生,佛家修佛,為的是無生,而長生是命功,無生是性功,所以仙佛合宗本質上還是前麵一直在講的性命雙修。不用往前追溯太久,從鍾呂開始就在講性命雙修吧,向下的分支也都在研究它,這就是仙佛合宗的理論基礎。


    簡單說,我們不應該把眼光放在具體的功法這些細節上,而是要看到事物的本質,佛也好,道也好,“學者當知仙佛同一工夫,同一景象,同一陽神證果”。您瞧,大家最終都是為了跳出三界,超脫生死,“仙宗果位,了證長生。佛宗果位,了證無生”,歸根到底,無生也好,長生也罷,實則互為宗旨,互為始終,無非就是性命雙修。和尚、道士都修性,都是為了複歸本性成仙成佛,或者說都是為了陽神證果。性功一般來說還是以道家的為主,而還虛命功方麵,伍守陽說“麵壁還虛”或者說虛丹法,則是以佛家心性論的宗旨來解釋煉性複性的功夫。“仙道簡易,隻神、炁二者而已”,神就是心性,氣是有形有質的人身,包括生命力。


    前麵也講過,伍守陽認為傳統的精氣神三寶中,精和氣是相同的,所以他隻說神和氣,所以雙修也就是修這個神和氣,“雙修之理少一不得,少神則炁無主宰不定,少炁則神墮頑空不靈。是炁也、神也,仙道之所以為雙修性命者也。”總之,伍守陽就是從性命雙修上來使佛、道二者從本質上達成一致。認識達不到這個高度,那是沒資格談什麽仙佛有別的。


    另外,前麵講到過道家本來是用“炁”這個字的,不過現在一般都改成了“氣”字,而這兩個字本質意思上是不一樣的,為了統一,這裏就直接用氣字,道友們明白就好。


    當然了,就算大家追求的是一個共同的目標,但是所選擇的道路不一定非要相同,就算在道教圈子裏大家走的路也不一樣嘛,要不然哪來那麽多門派,所以,仙佛肯定是存在不同之處的。既然大家共同的理想是相同的,那麽走的道路存在些許差別就不重要了,反正都是性命雙修,都是為了跳出三界。世上道路千萬條,條條大路通羅馬嘛,反正能夠自圓其說就可以了。


    在講自己的丹法時,伍守陽會把每一階段、每一步功法和佛修一一印證,從中找出二者的共通之處。比如境界上,道教煉精化氣對應佛教出欲界,佛教走的是一條戒淫修梵走出欲界的路,道士們則大多選擇了煉精化氣的路。道教的煉氣化神對應的佛教的出色界;道教的煉神還虛對應佛教的無色界,佛教對應就有超出無色界的路,大概就是從七地菩薩修上八地等覺菩薩,再加持九地、十地、十一地等覺,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吧。


    在《伍真人丹道九篇》中,從最初還虛第一、真意第二到最後還虛第九,都一一把仙佛相互印證。比如真息、凡息、調真息、悟真空實性、大周天火候等都用了佛學思想、名詞加以解釋,更把丹道的概念與佛教的概念等同起來。如果不是看到他說道教比佛教修行時的齋戒更加嚴密的說法,都有點懷疑他是佛修而不是道士了。


    柳華陽以一個禪僧的身份尊伍守陽為師,在道家人看來,他實際上是個披著和尚袍子的道士罷了,就連同為和尚的弟子了然都經常說:“餘身釋教,實在是龍門傳留,邱祖龍門派也。”柳華陽也一直說:“釋道原本一法,大則同,小則異……一道坦坦,有何此何彼之分別乎?”我一個和尚,這麽研究金仙大道,不是很正常的嗎?顯然對於伍守陽的觀點是完全讚同的,他的身份說仙佛合宗,比道士更有說服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