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在哪個朝代,龍虎山都不可能繞開,明清時期最具代表性的天師就是張宇初,在前麵講道藏的時候簡單講到過他。


    姓名:張宇初,字子璿,號耆山


    籍貫:江西貴溪龍虎山


    出生時間:1359年或1360年或1361年


    去世時間:1410年


    主要成績:整頓教規,規範戒律;援儒入道,傳承老莊,發展道教理論


    主要著作:《峴泉集》《道門十規》《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通義》《龍虎山誌》


    張宇初是42代天師張正常的長子,出生就意味著是下一任天師。史書對張宇初不吝讚美之詞,說他自幼穎悟好學,博覽群書,涉獵諸子。為了襯托他的成就,還說他是雙瞳,麵交二鬥,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所以學什麽都簡單,精通詩詞歌賦這隻是基本技能,其他的比如還擅長詩墨,寫了不少詩,畫技也很高。總之,學習對於張宇初來說就不是事兒,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餘年未冠,知嗜學,有誌儒,先君子之言,凡詩、書、六藝之文,悉嚐記誦之”,可謂“學通百氏,道貫三才”。後人對他評價也都不錯,宋濂曾稱他“穎悟有文學,人稱為列仙之儒”,還有蘇伯衡、王仲縉、王朱植等很多人對其均不吝溢美之詞。


    作為一個出生前就注定了未來的富二代,哦,應該是n代、官n代的人來說,張宇初的生平實在沒有什麽多講的,隻要按照經過幾十代固定下來的生活、學習模式做就行了。


    簡單把幾個時間節點列舉一下吧:


    洪武十年(1377年)十二月,老爸張正常英年早逝,作為長子的張宇初升級為天師,序號為43,開始了掌門人的生活。


    洪武十一年(1378年)應朱元璋之約訪問南京,見麵禮收了不少。第二年二月,被老朱敕封為“正一嗣教道合無為闡祖光範大真人”,領道教事,正式成為公務員。


    洪武十六年(1383年),因公出差來到南京,主持紫金山的玉籙大齋。


    洪武十八年(1385年),再次因公出差來到南京,在神樂觀主持祈雨。


    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再次因公出差來到南京,成功忽悠朱元璋出資重修龍虎山上清宮。這可不是千年天師之家修不起一座道觀,而是由皇帝出錢那叫敕造,皇帝是後台,根本不是錢的事兒,那是榮譽,倍有麵子。


    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主持重修道藏,前麵講過了,這裏就不再講了。


    永樂五年(1407年),在朝天宮建玉籙大齋。


    永樂四年和永樂七年,受朱棣所托曾經兩次去找張三豐,前麵也講到過,結果自然是無功而返。


    關於張宇初的生平,時間上有一兩年的誤差,各種文獻上記錄的時間不一致,在前麵也提到過這個問題,道友們清楚就好。


    下麵主要通過《峴泉集》粗略地講一講張宇初的道學思想,總結起來就是以天人一致的宇宙觀為基礎,以老子的虛無思想為核心,“貫綜三氏,融為一途”,主要分享一下他對道、心、性三個方麵的理解。


    張宇初生活在三教融合的唿聲最高的時代,當然主要是在道教界,佛儒可沒什麽強烈的需求。對於道教來說,隻有三教融合,才能改變現狀,這也是涉及道教生存的話題,特別是宋、明儒學思想的巨大發展轉型期,原來是選修課的儒經、佛經成了必修課,煉丹養性都得蘊含禪理,再加點忠孝倫常當作引子或輔藥。作為道教界兩大龍頭之一的龍虎山的帶頭大哥,張宇初自然不能違背這種大勢,就算他從小聰明,過目不忘,也很辛苦的,真有點同情他。


    經過唐代的重玄,宋儒的理、氣思想的加入以後,特別是張載以氣言道、二程以理言道、朱熹進一步把道升級為客觀精神體,陸九淵也不示弱,說道在心中,是主觀精神體,總之江湖上都在研究道、解釋道,按理說這是好事,道家也說萬物均可以納入道中嘛,這正好是一個證明。可是,這樣一來大家對道反而更難理解了,本來就是個虛、無的,形而上的東西,再經過這些大人物加上了各種不同的,甚至矛盾的解釋,別說升鬥小民了,就連學曆低點的道士都一臉懵。


    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張宇初出手了,對道的研究進行了迴歸本源的試探,重新用老莊的思想來解釋道。


    係統地理論就不多講了,咱水平有限,這裏也不是搞學術研究的,簡單講幾句,核心的內容道友們了解一下就好。比如他說:“夫天地之大,以太虛為體”,所以道就是“虛無恬淡,寂寞無為,乃吾道之本”,熟悉莊子的道友應該看得出來,這本來就是莊子的思想。至於太虛,他依然用莊子的“唯道集虛”來解釋:“道集則神凝,神凝則氣化,氣化則與太虛同體”。另外,老子說過:“衝道,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張宇初說“衝猶虛也”,這就把太虛和道,老子、莊子的道等同起來,簡單的數學公式:道=衝道=太虛,這就是張宇初對道的迴歸本源。


    氣也好,太虛也好,本就是二而一,一而二的關係,都是無形的,而又和有形的宇宙萬物有體用關係,有生成關係,當然這種關係是必需的。僅僅用虛實、有無來解釋道還遠遠不夠,還要加入了張載他們的儒學思想,然後還要把握好方向盤最終要迴歸於宗教,這些變化的背後是有人,哦是有神在操控的,這才算成功。張宇初在《峴泉集》中說“宰製之神亦無方”,明確肯定了鬼神才是造化的主宰,否則加入了儒學的道教也就不是道教了。


    當然了,這是在哲學層次上解釋道,總之就是形而上,不如一個東西擺在那好理解。說你看到一切都是道,道存在一切之中,自然也包括宋儒所說的理,“所謂道也,理也”,至於心性,當然也不能丟下,“性稟於命,理具於性,心統之,之謂道”,這也算是順應理學強勢的一種表現吧。


    當唐代重玄思想者提出“無心之心”時,佛教界緊隨道說心就是一切,什麽萬法唯心、心為法本。發展到宋朝,先是二程說主體的心和本體的理一致,張載則表示你們說的不對,因為心是沒有本體性質的。等到朱熹和陸九淵時,翻過來又說心可以認識主體,當然,朱熹和陸九淵對心的認識也有不同,二人互相不服。


    總之,這種唯心的東西本來就是公說公的,婆說婆的,隻要能來一通解釋,能夠自圓其說就可以了,當然能把別人說暈了更好。


    張宇初非常尊重邵雍,他的那套先天理論的確令人仰止,張宇初認為先天之學就是心法,這個切入點完美地把儒、道結合了起來:心=太極。


    太極是什麽,當然就是道了,所以,加上道以後,公式就變成了:心=太極=道。等號的含義小學生都知道,這三個東東可以互相為代表嘛。另外,張宇初對心的認識和陸九淵是一致的,他讚成理在心中,心就是理的觀點,心才是本體,宇宙萬物化歸於心,也就是說心才是世界的本源,這也很道教,符合他是道教大哥大的身份。


    既然張宇初說道是虛的,而道=太極=道,簡單的數學關係式可以推導出心也是虛的,沒毛病吧。當然,這裏不是說虛心這個詞,而是為了把心的本體和虛的本體二者關聯起來,玄之又玄才是道嘛。


    接下來是關於性的話題,這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了,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有人在討論。當然不要誤解,這裏不是指兩性的那個性,雖然這也是個古老的話題。唐宋以來,各家對性的理解有很大的發展,呈百家齊放之勢。比如道家指本性,真我,佛教則講佛性、覺悟,而儒家則說先天本性,仁義之性。各家內部,也有不同的理解,如理學家總是說窮理盡性,至於二程、張載、朱熹、陸九淵對性的解釋則更有側重。


    張宇初同樣也是在廣泛吸收不同門派的思想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思維體係來理解性,而他的基礎是孟子的性善論。


    關於人性的善惡,道友們都知道,孟子說人性本善,荀子則說人性本惡,後世擁躉們互不服氣,吵了千年,這裏不摻和了。張宇初的心性是陽光的,所以他說:“人性無不善”,這是天然的,本能的。至於那些出現的壞蛋,是因為被後天的欲望、情愫這類壞東西汙染了。而且他說,如果能得到淨化,這些汙染還是有機會去除的,壞人就可以再變迴好人。甚至這一思想,他把人的本性善叫做天命之性,是天生的,而把壞的、惡的那些東西叫做氣質之性。由於人們不明白這些,不知道天理和人欲的區別,也就不知道怎麽盡心,更不懂得如何盡性,這顯然又受到了張載的影響。


    對於道家來說,如果不能盡性,就意味著被外物所汙染,會被欲念蒙蔽,這樣當然不可能達到至虛至靈、至清至明的境界。話又說迴來了,如果本性的善沒有被汙染,這就是先天具有的盡性狀態。


    盡心而知性以後就是知天了,也就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此時有點一通百通的境界,從物性到己性,從身外之天到身內之天都通了。童真、本我,和前麵講到過的築基的目標是一致的,是一種去除後天的影響,返還先天的狀態。張宇初也沒有忽視用儒家的思維來解釋這一逆而成仙的思路,具體的方法就是:觀物知性,摒棄凡人的名祿,迴歸自然本性,接著隻要努力踐行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張宇初建立起來的一套心性修煉的理論,不得不說,對於融合儒家的思想,完善天師世家的哲學思想上,張宇初取得了不小的成就,所以後人評價他“承傳老莊,窮究天人”,相當中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