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麵說過,張三豐的著述非常多,講丹道的也不少,可是好多人說張神仙的本領的確非常大,寫的論文水平也很高深,可是我們看不懂啊。比如這篇《大道論》,可以說是窮盡性命歸真之道,發微聖賢仙佛之理。再看這篇《無根樹》,更可以稱得上是言盡千百年來道家理論之玄奧。可惜,都寫得都太過晦澀,小白表示看不懂啊。
舉個例子,修道修道,任何人要修道首先要明白什麽是“道”吧?儒家解釋過道、老子解釋過道,曆代高道也對道發表過自己的理解,如果研究一番就會發現,各種解釋都抽象,可見把一個道字解釋明白就不是一件明白事。
按照正常的套路,張三豐會這麽解釋道:“具造化玄微之理”,或者這麽說:“夫道者,統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
這麽說,不但小白搞不明白,水平稍低一點的道士都理解不了,這裏涉及了道和化生萬物的關係,和老子說過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一個量級的。
在此基礎上,張三豐又接著說:道不但生萬物,而且還負責萬物的演化,什麽意思呢?假如道隻管化生萬物,後麵就不管了,一不小心生出一個來永恆不滅的……,不管它是什麽吧,這種存在不是又化身成為另一個“道”嗎?
也許有道友會問,這也沒什麽吧,多一個就多一個唄。可是道是一種至高的存在,可以生萬物的,再生出一個至高的存在算怎麽迴事?所以,張三豐說道不但要管生的問題,還要管死的問題,比如規定宇宙萬物有生、有成長、有衰老、有滅亡的過程,簡單說得有生老病死的過程才可以。
同時,張三豐還給道加入了一個“含和抱中”的屬性,強調“守中”,這是結合修煉來說的,就是要守玄關。
以前沒有過多地講守中,實際上這也是內丹發展體係中的一個分支,被學者們定義成為“中派”。
張三豐相當重視“中、和”的概念,他說過:“天地大道,含和抱中”。這個“中”是相對於內、外而言的,就是一種不內不外的狀態。大道就是要從這個“中”字裏麵去找,先找到身中之中,就是丹田,就是“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接著才可以守中,才可以製外。這個“不在身中之中”是什麽呢?自然就是心性,所以又迴到了性命雙修。
所以說,要把“道”講明白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包括了從理論認識到內丹修煉功法的任何一個環節中,這讓沒有基本功的小白們怎麽聽得懂?聽不懂的後果就會失去信心,沒了興趣,也就堅持不下來,從而出現了“道不遠人,人遠道”的現象。
為了照顧小白們的情緒,也為了道教事業能夠發揚光大,張三豐也認識到了一本初級教材的重要性,於是一篇可以讓更多人看得懂,能夠讓更多人有信心加入修道大家庭的《道言淺近說》出爐了。
如果說《大道論》《無根樹》是給博士生看的,自然是非常玄奧的,而《道言淺近說》的定位則相當明確,給小學生看的,是小學教材。文如其名,《道言淺近說》沒有講那些高深的、玄奧的、係統的理論,僅用了短短三千餘字講了修煉方麵的最基本的、最簡單的東西,可以說是通俗易懂,堪稱業界的良心之作。
在《道言淺近說》中,張三豐沒有單純地從理論上講什麽是道,而是結合了修煉來解析道的概念。開篇就明確說道有三候三關,就是兩句話:“無為之後,繼以有為;有為之後,複返無為而已。”
注意張三豐在這裏說的無為並不是前麵講過的無為、坐忘,如果這麽講其實就不是淺近說了。這裏所說的“無為”就是指修道的前提必須要看破紅塵,拋棄名利,總之放下一切誘惑你的東西,這就是無為。如此解釋起來,是不是誰都理解得了了?
在這部短短的經書中,張三豐同時告訴了修道者一個核心思想,就是“道不遠人,人遠道”。
其實類似的思想儒家也有,在《中庸》中有“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的說法。在道教界也不是張三豐最早這麽說的,鍾、呂就曾明確提出過這一思想。在當今的所謂末法時代,這一思想同樣被修道界所認可,比如南懷瑾說過:“道不遠人,而人自遠道矣”。
總之,圍繞著這一中心,張三豐說大道是公平的,誰都可以修煉,誰都有權去追求,根本不需要排隊,也不需要走後門、跑關係。但是,每個人的資質、條件是不同的,對道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有的人能夠堅持不懈,有的人則知難而退,所以最終的結果自然就會各不相同。成功的人得道,失敗的人則會抱怨天道不公,而影響修道成敗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對道是什麽還沒有形成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從而直接影響到後續修行的過程和結果。
當然了,道理這麽一講是很好理解了,但是什麽也放下不也照樣一事無成,就算告訴你修煉的功法,什麽抱元守一、致虛極、守靜篤等等,也不可能修成大道。所以,理解了道的本質後,還要知道怎麽去做,然後再去修煉肯定要比懵懵懂懂地去修煉強很多。
大道既然是公正的,“道不遠人”,那麽為什麽有的人會遠道?張三豐認為本質是多數人在入門階段做不到凝神靜心。這一步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既考驗一個人的資質,又考驗一個人的心性。
坐幾個月也沒有一點進境,原因是坐那就睡著了,要不就想家想老婆,總之就是向道之心不堅,如果不能心輕於事,心淡於事,談什麽存神,坐在那睡不著才怪呢。
“修心者,存心也,煉性者,養性也。存心者,堅固城廓不使房屋倒塌,即築基也。養性者,澆培鄲鄂各使內藥成全,即煉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幹,無思無慮。心與性內外坦然,不煩不惱,此修心煉性之效,即內礬也。”
另外就是有些人太過急功近利,總想著快點修煉出本事去撩妹,去賺錢,或者為了治病,這些都可以用功名來代表,“功名多出於意外,不可存利祿之心。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修煉的效果是自然出現的,是一個逐漸的過程,絕對不能急於求成,“必須心靜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
正是因為很多人不明白這些道理,看不懂道書,聽不懂師傅的課,當然更多的情況是根本沒有師傅,所以自己學習怎麽也理解不了,於是才會灰心而放棄修道的。
對道有了簡單的認識以後,有了追求心誌以後,接下來就要明白這個道怎麽才能追求到手。張三豐給了四個字:窮理、盡性。感覺還是挺深奧的樣子,比起追求女朋友難多了。
何謂窮理?不用糾結名詞解釋,你隻需要“讀真函,訪真訣,觀造化,參河洛”,這就是在窮理。
何謂盡性?“趁清閑而保氣,守精神以築基”,“性者內也,命在外也。以內接外,合而為一,則大道成矣。”
所以,不用理會概念,隻要先按照上麵說的功夫去做,“一麵窮理,一麵盡性,乃有不壞之形軀,以圖不死之妙藥。”
前麵一直在講性命雙修,張三豐在這裏還引入了儒家的理和性的概念。易經裏講“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有了儒學的基礎,再理解道家的內丹會更容易。
理論講完以後,張三豐說內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積精累氣為初候,開關展竅為中候,築基煉己為三候。下手於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閉外三寶,養其內三寶而已。”具體這些功夫,後麵再講。
張三豐百多歲時才開始收徒傳道,為什麽?因為他對自己幾十年的求道經曆體會太深,道難求,前人的丹經實在是太晦澀難懂,沒有明師指點基本上就沒戲。道友們可以迴想一下,前麵講過的高道,基本上都是小時候就極為聰明,修道有成也都要經曆幾十年,早期還講頓悟,後來為什麽看不到了?沒有幾十年的積累,哪裏有頓悟?所以,就算有了明師指點,自己也是苦修多年才能最終悟道,這種人又有幾個?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自古有一手絕活的都當命根子一樣守著,傳男不傳女,就怕別人學會了自己沒飯吃,在道門也是有這樣的壞習慣,張三豐也一樣。比如他可以為普及內丹功夫的入門知識把基本思想寫出來,也寫了《無根樹》這些高深的丹道理論,可以說上承老莊、鍾呂,下啟劉一明、李涵虛,對中國的道教發展貢獻是相當大的。可是,在丹道功夫方麵,核心的功夫也是口授的,而且已經湮沒在曆史中了。
舉個例子,修道修道,任何人要修道首先要明白什麽是“道”吧?儒家解釋過道、老子解釋過道,曆代高道也對道發表過自己的理解,如果研究一番就會發現,各種解釋都抽象,可見把一個道字解釋明白就不是一件明白事。
按照正常的套路,張三豐會這麽解釋道:“具造化玄微之理”,或者這麽說:“夫道者,統生天、生地、生人、生物而名。”
這麽說,不但小白搞不明白,水平稍低一點的道士都理解不了,這裏涉及了道和化生萬物的關係,和老子說過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是一個量級的。
在此基礎上,張三豐又接著說:道不但生萬物,而且還負責萬物的演化,什麽意思呢?假如道隻管化生萬物,後麵就不管了,一不小心生出一個來永恆不滅的……,不管它是什麽吧,這種存在不是又化身成為另一個“道”嗎?
也許有道友會問,這也沒什麽吧,多一個就多一個唄。可是道是一種至高的存在,可以生萬物的,再生出一個至高的存在算怎麽迴事?所以,張三豐說道不但要管生的問題,還要管死的問題,比如規定宇宙萬物有生、有成長、有衰老、有滅亡的過程,簡單說得有生老病死的過程才可以。
同時,張三豐還給道加入了一個“含和抱中”的屬性,強調“守中”,這是結合修煉來說的,就是要守玄關。
以前沒有過多地講守中,實際上這也是內丹發展體係中的一個分支,被學者們定義成為“中派”。
張三豐相當重視“中、和”的概念,他說過:“天地大道,含和抱中”。這個“中”是相對於內、外而言的,就是一種不內不外的狀態。大道就是要從這個“中”字裏麵去找,先找到身中之中,就是丹田,就是“以在身中之中,求不在身中之中”,接著才可以守中,才可以製外。這個“不在身中之中”是什麽呢?自然就是心性,所以又迴到了性命雙修。
所以說,要把“道”講明白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它包括了從理論認識到內丹修煉功法的任何一個環節中,這讓沒有基本功的小白們怎麽聽得懂?聽不懂的後果就會失去信心,沒了興趣,也就堅持不下來,從而出現了“道不遠人,人遠道”的現象。
為了照顧小白們的情緒,也為了道教事業能夠發揚光大,張三豐也認識到了一本初級教材的重要性,於是一篇可以讓更多人看得懂,能夠讓更多人有信心加入修道大家庭的《道言淺近說》出爐了。
如果說《大道論》《無根樹》是給博士生看的,自然是非常玄奧的,而《道言淺近說》的定位則相當明確,給小學生看的,是小學教材。文如其名,《道言淺近說》沒有講那些高深的、玄奧的、係統的理論,僅用了短短三千餘字講了修煉方麵的最基本的、最簡單的東西,可以說是通俗易懂,堪稱業界的良心之作。
在《道言淺近說》中,張三豐沒有單純地從理論上講什麽是道,而是結合了修煉來解析道的概念。開篇就明確說道有三候三關,就是兩句話:“無為之後,繼以有為;有為之後,複返無為而已。”
注意張三豐在這裏說的無為並不是前麵講過的無為、坐忘,如果這麽講其實就不是淺近說了。這裏所說的“無為”就是指修道的前提必須要看破紅塵,拋棄名利,總之放下一切誘惑你的東西,這就是無為。如此解釋起來,是不是誰都理解得了了?
在這部短短的經書中,張三豐同時告訴了修道者一個核心思想,就是“道不遠人,人遠道”。
其實類似的思想儒家也有,在《中庸》中有“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的說法。在道教界也不是張三豐最早這麽說的,鍾、呂就曾明確提出過這一思想。在當今的所謂末法時代,這一思想同樣被修道界所認可,比如南懷瑾說過:“道不遠人,而人自遠道矣”。
總之,圍繞著這一中心,張三豐說大道是公平的,誰都可以修煉,誰都有權去追求,根本不需要排隊,也不需要走後門、跑關係。但是,每個人的資質、條件是不同的,對道的理解也就有所不同,有的人能夠堅持不懈,有的人則知難而退,所以最終的結果自然就會各不相同。成功的人得道,失敗的人則會抱怨天道不公,而影響修道成敗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對道是什麽還沒有形成一個非常清晰的認識,從而直接影響到後續修行的過程和結果。
當然了,道理這麽一講是很好理解了,但是什麽也放下不也照樣一事無成,就算告訴你修煉的功法,什麽抱元守一、致虛極、守靜篤等等,也不可能修成大道。所以,理解了道的本質後,還要知道怎麽去做,然後再去修煉肯定要比懵懵懂懂地去修煉強很多。
大道既然是公正的,“道不遠人”,那麽為什麽有的人會遠道?張三豐認為本質是多數人在入門階段做不到凝神靜心。這一步是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既考驗一個人的資質,又考驗一個人的心性。
坐幾個月也沒有一點進境,原因是坐那就睡著了,要不就想家想老婆,總之就是向道之心不堅,如果不能心輕於事,心淡於事,談什麽存神,坐在那睡不著才怪呢。
“修心者,存心也,煉性者,養性也。存心者,堅固城廓不使房屋倒塌,即築基也。養性者,澆培鄲鄂各使內藥成全,即煉己也。心朗朗,性安安,情欲不幹,無思無慮。心與性內外坦然,不煩不惱,此修心煉性之效,即內礬也。”
另外就是有些人太過急功近利,總想著快點修煉出本事去撩妹,去賺錢,或者為了治病,這些都可以用功名來代表,“功名多出於意外,不可存利祿之心。孔子曰:學也,祿在其中矣。修道亦然。”修煉的效果是自然出現的,是一個逐漸的過程,絕對不能急於求成,“必須心靜神凝,一毫不起忖度希冀之心。”
正是因為很多人不明白這些道理,看不懂道書,聽不懂師傅的課,當然更多的情況是根本沒有師傅,所以自己學習怎麽也理解不了,於是才會灰心而放棄修道的。
對道有了簡單的認識以後,有了追求心誌以後,接下來就要明白這個道怎麽才能追求到手。張三豐給了四個字:窮理、盡性。感覺還是挺深奧的樣子,比起追求女朋友難多了。
何謂窮理?不用糾結名詞解釋,你隻需要“讀真函,訪真訣,觀造化,參河洛”,這就是在窮理。
何謂盡性?“趁清閑而保氣,守精神以築基”,“性者內也,命在外也。以內接外,合而為一,則大道成矣。”
所以,不用理會概念,隻要先按照上麵說的功夫去做,“一麵窮理,一麵盡性,乃有不壞之形軀,以圖不死之妙藥。”
前麵一直在講性命雙修,張三豐在這裏還引入了儒家的理和性的概念。易經裏講“窮理、盡性,以至於命”,有了儒學的基礎,再理解道家的內丹會更容易。
理論講完以後,張三豐說內丹功夫“亦有小三候。積精累氣為初候,開關展竅為中候,築基煉己為三候。下手於初候求之,大抵清心寡欲,先閉外三寶,養其內三寶而已。”具體這些功夫,後麵再講。
張三豐百多歲時才開始收徒傳道,為什麽?因為他對自己幾十年的求道經曆體會太深,道難求,前人的丹經實在是太晦澀難懂,沒有明師指點基本上就沒戲。道友們可以迴想一下,前麵講過的高道,基本上都是小時候就極為聰明,修道有成也都要經曆幾十年,早期還講頓悟,後來為什麽看不到了?沒有幾十年的積累,哪裏有頓悟?所以,就算有了明師指點,自己也是苦修多年才能最終悟道,這種人又有幾個?
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自古有一手絕活的都當命根子一樣守著,傳男不傳女,就怕別人學會了自己沒飯吃,在道門也是有這樣的壞習慣,張三豐也一樣。比如他可以為普及內丹功夫的入門知識把基本思想寫出來,也寫了《無根樹》這些高深的丹道理論,可以說上承老莊、鍾呂,下啟劉一明、李涵虛,對中國的道教發展貢獻是相當大的。可是,在丹道功夫方麵,核心的功夫也是口授的,而且已經湮沒在曆史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