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問張三豐是誰,上至九十九,下到剛會走,估計沒有人不知道吧。他是一代道教大宗師,文學大家,武學大家,武當內家拳祖師,公園裏隨處可見的打太極拳的身影都能讓人想到張三豐。


    前些年的《少年張三豐》《太極張三豐》這些影視劇可能有些人看過,張三豐的故事估計大家都聽過一些,關於張三豐的故事有真有假,有些是傳奇,有些是史實,不是專門搞研究的大概也分不清真假。不過話又說迴來了,就算是專門研究張三豐的專家,也有很多東西還講不清楚,甚至連張三豐這個人到底是虛構出來的,還是真實存在過還是個疑問,更毋庸其他了。


    關於張三豐的記載最詳細的是後世著名的西派祖師爺李涵虛寫過的一部《張三豐全集》,其中不但收錄有張三豐的絕大多數著述,並且還對張三豐的丹法做了注解,留下了自己的心得體會和西派的思想,同時表示西派決定尊張三豐為隱仙派老祖。


    下麵簡單講一講張三豐的生平和主要丹道思想,更多的內容道友們可以看看《張三豐全集》。


    姓名:張三豐,名全一


    籍貫:遼東懿州


    出生時間:元定宗二年(1247年)四月初九子時?


    去世時間:?


    主要成就:太極拳祖師、內家拳祖師、武當派祖師、內丹大家、文學家……


    主要著作:《大道論》《無根樹》《玄機直講》《金丹直指》《金丹秘訣》《上天梯》《大道歌》《道要秘訣歌》《道言淺近說》……


    《明史·方伎》卷二百九十九是這麽說的:“張三豐,遼東懿州人,名全一,一名君寶,三豐其號也。以其不飾邊幅,又號張邋遢。”


    對於張三豐的形象則是這麽講的:身高體偉,象形鶴背,圓目大耳,須如劍戟,是個相當有男子氣概的一個人物。看破紅塵後,特別是得道以後則一身破衣服不再離身,上麵油汙厚得可以當雨衣,總之就是個極為不注重外表的高人。


    一些影視作品、小說,特別是武俠小說給我們塑造了一位武林泰鬥形象的張三豐。少林、武當是執武林牛耳的門派,都是武林老大,江湖內外從古到今一直不乏粉絲,所以崇拜張三豐並非現代人的專利。大概正是因為從古至今太多人太過於崇拜他了吧,免不了要誇張一些,比如說他有過目不忘的能力,有日行千裏的能力,還有很多異於常人的地方,慢慢地就越傳越離譜,結果就慢慢地有些不靠譜,有些神化了。比如傳說他有後知五百年的能力,還能死而複生。事實上呢,這種誇張、神化,搞得人們聽起來感覺太假了,最終連張三豐是不是真實存在過都讓人產生疑慮了,相應的他究竟是哪裏的人、名字是什麽,哪年生的哪年死的等等,這一係列的問題也都搞得虛虛實實的,害得還得一一去考證。


    首先需要搞明白張三豐的名字、生卒年、籍貫這些基本問題。


    為什麽要先講張三豐的名字?因為他有很多名字,各種文獻劃拉劃拉後發現至少有二三十個。這裏麵有後人傳的、抄的過程中多出來的,更主要的原因出在張三豐自己身上。據張三豐自己交代,他行走江湖時先給自己取了一個名字,不久後發現怎麽已經有人在用了,不可不行,所以他就重新改了一個。可是改來改去,總會用不了多久又發現“多與古今人同”,於是每次都感覺心裏很不爽,於是“知之即改,於心乃安”。就這樣且行且改,改來改去,反正也不用去派出所改戶籍,easy!結果就有了好多名字,“以故渺渺無定也”,其實比起有一百八十多個筆名的魯迅先生來說還真不算多。那些曾經用過的那些名字就不一一列舉了,反正張三豐自己都決定不用的,不過對於研究曆史的人來說,這些都要知道才可以。


    別的名字不理會,“三豐”這個名字需要解釋一下,這個名字來曆也還是有故事的,有兩種說法。


    其一是張三豐自己說在研究八卦和修煉的關係時來的靈感。乾坤兩卦,一個三連,一個三斷,一個代表純陽,一個代表純陰,這些道友們應該都知道的。張三豐想到坤三斷是無法迴歸純陽乾卦的,便想著如果能夠在坤土中間養一股浩然之氣,“補其斷而全其一”,這不就是金丹大道嘛。於是張三豐就有了全一的名字和三豐的字,好在以後也沒發現和別人同名。


    另一種說法是他在寶雞的時候,看到前麵有一座三個尖的山很漂亮,要知道張三豐是懂地理風水的,風水上這種山也叫文筆峰,於是就給自己取了“三峰”的號,後來慢慢被人改成了“三豐”。


    相對來說,第一種說法更靠譜一些,因為這很符合內丹流派中後天返先天的丹道理論。


    接著就是張三豐的出身、生卒年和籍貫告示,這也是個基本的、沒有定論的問題。


    張三豐是哪一年生的,又是哪一年死的,這就真是個大問題了,至今還沒有確定。上麵那個1247年出生的說法實際上是來自清代道士汪錫齡的《三豐先生本傳》,也就是說是汪錫齡說的,當然有一定的可信性,所以暫且先用著。至於卒年更沒有辦法確認,隻知道他肯定是高壽,很可能活過了一百二十歲甚至一百三十多歲。


    張三豐家庭出身還不錯,先人自稱出自龍虎山,他的祖父張裕賢是三十代天師虛靖先生張繼先的孫子,所以告訴道友們張裕賢會一手星算術就不會奇怪了吧。早年間因為爺爺算出南宋小朝廷氣數已盡,“天下王氣將從北起”,便舉家闖關東搬到了懿州,所以張三豐出生在東北。


    蒙古人打下東北以後,張三豐的父親張仲安還曾經參加過科舉,不過卻沒有出仕,迴家隱居。以上可以看出,張三豐家境應該不錯,也是一個詩禮之家。


    好了,這些問題不好考證就暫且先放下,總之,張三豐的身上全是傳說,哪個真哪個假其實也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這個人已經公認是真實存在過的,留給我們的太極功夫是真的、丹經是真的、詩歌也是真的就夠了。


    接著看一看張三豐的主要經曆。


    張三豐兄弟二人,他小時候名叫張通,弟弟叫張達,不過在家實際上是排行老五,因為前麵還有四個早夭的哥哥。


    張三豐出生時也有異象。傳說他媽媽林氏夢到一隻元鶴從海天之外飛來家裏,不久就發現懷孕了,這就是張三豐的異於常人之外。


    有道友可能奇怪,這個好像不算是什麽異象吧,就是一隻鶴罷了。這裏的元和玄是通的,玄就是黑色,所以這不是一隻普通的鶴,而是一隻黑鶴,也就是說黑鶴才是關鍵。這又是為什麽呢?


    自古鶴就有長壽的美好寓意,是白色的。鶴本身經常和神仙聯係在一起,仙鶴嘛,年畫裏的鬆鶴主題,要不就是福、祿、壽和仙鶴的組合,對了還有騎鶴下揚州之類的說法,當然這些全是白鶴。古人還認為,白鶴如果超過一千歲以後就會慢慢變成黑色,所以黑鶴是比白鶴更高一級的仙鶴,所以張三豐出生時有元鶴飛來的寓意就非常好了。


    張三豐出生成長的懿州自古文風就極為昌盛,有“家癢戶序,學校如林”和“當衣冠之會”之稱,他從小就接受了儒家文化的熏陶。可惜好景不長,在張三豐5歲時候不幸降臨了——他的眼睛生病了。經過多方求醫問藥一直不見好轉,眼看著就要完全失明了,父母便把希望交給了道門,把他送到了一座叫碧落宮的道觀。


    觀中道士見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就有一派“仙風道骨,自非凡器”,便欣然收下了他,並且答應給他治療眼疾。


    經過道士的精心調理,張三豐的眼疾奇跡般地痊愈了,接下來的日子他便安心在道觀中住了下來,每天不但學道,還讀了大量的儒家經典,不論什麽經書,“過目便曉”,“隨手批閱”。


    轉眼便是7年,張三豐辭別師傅迴到家裏,繼續研究儒學。兩年以後,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張三豐中了秀才。1264年秋,又因“茂才異等”應詔去了元大都,18歲便出任了中山博陵(今河北定州)縣令,不過這個縣官他當得其實並不怎麽滿意,這一點可以從一首《甲子秋遊燕京作》的詩中看得出來:


    我不願登黃金台,我隻願飲黃花杯。


    醒裏昏昏忘天地,古今名利總塵埃。


    休馳驟,且徘徊,早將壯歲塵緣了,五嶽三山歸去來。


    對不對?一腦子都是滿滿的想放下包袱,不要束縛地走四方的心態。果然,張三豐最終因為不習慣受官場約束,性格上又不喜被羈絆,恰好父母又相繼過世,便借機丁憂迴到懿州老家。安葬父母後,張三豐“製居數載,日誦洞經”,就是邊守製邊研究道經,沒有了家的羈絆後,他對於道士的生活越來越向往,漸漸產生了追求仙道的想法,立下了“我欲雲峰煉大丹”的誌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