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友們都知道康熙是個漢學迷,尤其是喜歡程朱理學,對佛教和道教卻不怎麽感興趣,宗教政策無非就是沿續順治舊製罷了,相對來說對道教的管理還是更加嚴格一些。


    想當年順治加封張應京時明確了一品大員的工資標準。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五十四代天師張繼宗來覲見討封的時候,封賞顯得很多,比如除了正一嗣教真人的封號外,還加賜了一個“碧城”的號,賞下了乾坤玉劍,送了一套北京二環內的四合院,還親筆禦書了“大真人府”的匾額掛在小院門口,順便又給龍虎山上清宮寫了幅“大上清宮”的匾額。看起來賞賜很豐厚,但是卻少了一個重要的東西,就是那個一品銀印,也就是說隻給張繼宗掛了一個虛名。


    直到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在加封五十一、五十二和五十三代天師為光祿大夫的時候,順便才給張繼宗封了光祿大夫的官,總算明確了他的正一品的待遇。康熙雖然對道教管理相當嚴格,但是縱觀整個清代的皇帝,他對龍虎山的張天師真的算是挺照顧的。


    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張繼宗再次入朝覲見時死在了揚州瓊花觀,五十五代天師張錫麟承襲爵位,也被誥授光祿大夫之銜。雍正五年(1727年)張錫麟入京朝覲途中,在杭州病逝。張錫麟的兒子張遇隆接任五十六代天師,前麵提到過他。由於張遇隆當時還太小,不能襲爵嗣教,所以基本上就是他叔叔署理教務,直到乾隆七年(1742年)才奉旨襲爵入覲,帶著一塊“教演宗傳”的匾額迴到了龍虎山。


    在張遇隆掌教期間,發生了梅轂成彈劾張天師的天師降格事件,後麵會講到,這也導致了張天師降級,也就是從那時起,龍虎山正一道才開始真正的走向了衰落。張遇隆死後,僅被誥贈為通議大夫,此時已經從正一品降到了正三品。


    康熙對於龍虎山張天師的優待並不表示他對道教尊崇,對道教的危害認識得相當清楚,在禦批《資治通鑒》中康熙對於宋真宗當年動不動就玩下天書雨的遊戲很不以為然,說:“天書之醜,人人得而非之”。進而說:“自古人主好釋老之教者,無益有損。梁武帝酷好佛教,舍身於寺,廢宗廟之血食,以麵為牲,後竟餓死台城。宋徽好道,父子皆為金虜,此可鑒也。”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他諭吏部官員們說:“一切僧道,原不可過於優崇。若一時優崇,日後漸加縱肆,或別致妄為,爾等識之。”在《大清會典》中還記錄了康熙的這樣一段話:“釋道二教,亦王化所不廢,惟嚴其禁約,毋使滋蔓。”康熙帝甚至認為“至於僧道邪教,素悖禮法,其惑世誣民尤甚。愚人遇方術之士,聞其虛誕之言,輒以為有道,敬之如神,殊堪嗤笑,俱宜嚴行禁止。”已經把道教視為了邪教,非常想禁掉了,這些話無疑是表達了清王朝對於宗教的基本態度。


    在《清朝野史大觀》記載康熙這樣說:“今日之僧道,實不比昔日之橫恣,有賴於儒氏辭而辟之。蓋彼教已式微矣,且藉以養流民,分田授井之製,既不可行,將此數千百萬無衣無食遊手好閑之人,置之何處。”顯然經曆過幾十年的穩定發展,大清朝已經逐漸改變著四處風煙,到外不安定的局麵了,而道教也被打壓得隻適合“留資畫景與詩材”,禁不禁的都沒什麽影響的地步了。


    總體來說,順治、康熙二帝期間清政府逐漸鞏固了統治,在初期的道教的休養生息的思想還是值得推廣的,“道法自然,為天地根,老氏之學,能養其根。流而成弊,刑名放蕩……”這也是道教沒有被一棍子打死的原因之一。


    對於黃老之道的認可,這二位皇帝都對《道德經》作過批注,可見還是比較認可這部經典的。但人家心裏很清楚,《道德經》是黃老之學,道教是道教,根本就不是一迴事。黃老之道的確有用的,而道教則是流而成弊,於世無補,所以說道教還是算了吧。


    時光荏苒,轉眼喜歡結交道士的胤禛接班成為了雍正皇帝,道教迎來了可以說是最後一次轉機,可惜隻是刹那芳華。


    雍正還是胤禛的時候就比較喜歡和道士、和尚們來往,甚至還流傳下來不少和這些人交往的詩文。比如有一首《贈羽士》是這麽寫的:


    身在蓬瀛東複東,道參天地隱壺中。


    還丹訣秘陰陽要,濟世心存物已同。


    朱篆綠符靈寶錄,黃牙白雪利生功。


    一瓢一笠浮雲外,鶴馭優遊遍泰嵩。


    這首詩當然是雍正還沒當皇帝的時候所作,可以看出他對道教教義的肯定,對道家的外丹、內丹、符籙等等也是有所了解的,對道士的生活也有那麽一點向往。


    雍正還寫過兩首《碧霞祠題寶旛步虛詞》,其中一首是這樣的:


    瓊宇璿宮日月長,奇花瑤草總飄香。


    琉璃作殿蒼龍衛,雲霧裁帷青鳥翔。


    拂露霓旌珠燦爛,禦風鸞駕玉鏗鏘。


    常將天福人間錫,獎孝褒忠佑萬方。


    這同樣是雍正未登基前所作,大概是希望道士們要好好學習,端正三觀,愛國講奉獻,為大清統治添磚加瓦。


    影視劇中皇子們爭著上位的戲碼很多,有點實力參加競爭的王府裏都有不少狗頭軍師。據說雍正家裏也有一個叫戴鐸的家臣,也是一直操心主子的未來,不知道聽哪個遠房親戚說的,福建有個世外高人,於是就千裏迢迢跑到武夷山找到了在那隱居的賈士芳賈道長。


    得知戴鐸的身份後,賈道長也不敢慢待,好煙好茶招待著便問來意。戴鐸也不遮掩,就是想替主子胤禛問問前程如何。大老遠的來了,戴鐸怎麽也不順便問問自己的前程呢?隻要知道了自己所依附的這位主子的前程就足夠了,自己就是大樹上的藤,前程如何完全取決於胤禛能不能當皇帝。


    當時賈道長是如何算的無從可考,隻是非常莫測高深地寫了一個“萬”字,問什麽意思?你猜。


    現在看來,賈道長是深知天機不可輕泄、話不可說滿的算命真髓。反正這個字不錯,怎麽猜怎麽解都不會出問題。等到胤禛真的成了雍正皇帝,戴鐸再迴想起這個萬字時,噢,當年賈神仙就知道主子未來要當萬歲爺的啊,真他娘的準!


    民間關於賈士芳的傳說不少,在電視劇裏這位也出場過,不過有點反麵人物的意思。雍正八年時,雍正病了,應該屬於疑難雜症,常規手段怎麽也治不好的。於是雍正便在全國尋名醫,同時也訪高道,看來也希望有道法高深的道士能治病。結果浙江總督李衛向他推薦了賈士芳,而這位賈神仙的確是有水平,雍正的病很快就好了。按理說這是好事,皇帝病好了,賈神仙升官發財,皆大歡喜,可是沒兩個月雍正就把賈神仙殺了,弄得大夥都有點懵圈。特別是李衛,前幾天皇帝批迴來的奏折裏還說“朕安,已痊愈矣。朕躬之安,皆得卿所薦賈士芳之力所致”,這怎麽轉眼就把人給哢嚓了呢?


    經過多方分析,有人發現雍正在批閱的奏折中有這麽一句話:“一月以來,朕躬雖已大愈,然起居寢食之間,伊欲令安則安,伊欲令不安則果覺不適。”什麽意思?賈神仙有點不知深淺,讓雍正覺得自己這病好與不好就是賈士芳的喜好,想讓他好就好,想讓他犯就犯,自己這一國之老大,卻受一個妖道掌控生死,這怎麽能忍?這件事的真假暫且不論,這種行事風格倒是挺符合對雍正評價的“雄猜陰鷙”的。


    實際上雍正對儒、釋、道都挺有興趣的,也比較讚成三教合一的思路。


    婁近垣在《龍虎山誌》中稱雍正曾經說:“域中有三教,曰儒、曰釋、曰道。儒教本乎聖人,為生民立命,乃治世之大經大法。而釋氏之明心見性,道家之煉氣凝神,亦於吾儒存心養氣之旨不悖。且其教皆主於勸人為善,戒人為惡,亦有補於治化,道家所用經錄符章,能祈晴禱雨,治病驅邪,其濟人利物之功驗,人所共知”,雖然主要是表達雍正對道教的認同,不過從中也可以看得出來雍正對於儒家和佛教的重視。可以說雍正是清代前期幾個帝王中,對道教態度最友好的一位,至少能肯定道教的治世上還是有作用的,可以拿過來利用一番。


    雍正與佛教界的來往,很大原因是因為康熙。當年和康熙關係緊密的達賴、章嘉等,出入後宮就和自己家似的,而這位二世章嘉和胤禛的關係就是最好的,在交往過程中自然會談一些佛法之類的內容。


    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胤禛曾經到柏林禪寺坐禪,至於為什麽去那裏,熟悉佛教的道友可能有所了解。


    柏林禪寺在河北趙縣,就是有著名的趙州橋的那個趙縣。趙縣古稱趙州,早在唐代就出了一個著名的高僧,從那時起趙州禪師就出名了。而柏林禪寺早在漢代就有了,金代時更名為柏林禪院,曆史是相當悠久了。至今柏林禪寺西北角還保留著當年雍正的行宮,實際上就是一個小四合院,當皇帝之前常在這裏住,包括後來還安排屠滅江夏鎮的年羹堯在這裏麵壁思過。


    胤禛在柏林禪寺住的時候,經高僧迦陵性音的點化而開悟,不過胤禛感覺自己開悟得還差那麽點,於是第二年又來開悟了一次。對於胤禛這種親近佛教的態度章嘉非常欣賞,所以在康熙麵前沒少說胤禛的好話。


    總體來說,雍正在沒有當上皇帝之前,還是比較注意與和尚、道士的交往的,各方也都比較注意,生怕有什麽不好的名聲影響到自己將來爭取上位的大事。等到胤禛變成雍正以後,就變得沒什麽顧忌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