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麵每當講到一位帝王時,除了要講一講他們對道教的態度,一般還會提一下對佛教的態度。佛道千年的糾葛傳承下來,能夠真正融洽相處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貫穿始終的還是爭鬥,而封建帝王的態度可以直接影響雙方的強弱對比甚至是左右某一方的生死,那麽道教的迷粉嘉靖對於佛教持什麽樣的態度呢?


    嘉靖對宗教的指導思想總體來說就是四個字“崇道抑佛”。還在湖北老家的時候,小嘉靖除了對道教有親切感,還沒有實力對佛教表示什麽,不過從登基開始就漸漸表現出了對佛教的打壓傾向,發展到後來則更是“於佛則絀,於道則崇”,崇道抑佛可以說是不忘初心,貫徹始終沒有改變。其實要說變化還是有的,那就是對道教從崇到迷,從迷到不能自拔。


    本來,老祖宗們製定的宗教政策還是挺不錯的,以朱元璋和朱棣為表率,給後代子孫們做出了好榜樣,總體上就是嚴格管理、限製發展,後代們執行得也算不錯,結果嘉靖一上來就創造了一日度道士二萬四千人的記錄,祖宗那一套根本就沒考慮過,至於後代們會不會也任性更不會操心。


    對道教是優待了,那麽對佛教是不是隻是稍稍壓製一下就算了呢?非也,嘉靖說了,既然祖宗說要限製佛教,那麽就應該遵祖製好好地限製限製,所以嘉靖對佛教奉行了越來越堅決的打擊政策。


    嘉靖很缺錢,而且是從上台那一天開始就一直缺錢。國家打仗要錢、各地受災要花錢,自己修仙更要花錢,一直處於財政危機狀態的大明連公務員的工資都發不起了,逼得嘉靖天天想從哪裏弄點錢先應應急。


    嘉靖元年(1522年)三月,這位皇帝請搬家公司派來幾個人,把玄明宮裏的佛像給搬了出來,正好有個天天在小區裏騎個三輪車收廢品的老大爺路過,於是湊上來二人一番討價還價之後,把這些總重達一千多兩的佛像賣了,嘉靖拿到錢後就去還了債。


    賣佛像的這點錢簡直就是蚊子腿,根本就打不起一個小水花,於是嘉靖又盯上了各地寺院占有的土地。無論是搞房地產開發,還是搞農業種植,土地都是硬通貨,是可以做大文章撈大錢的,而寺院占有的土地數量偏偏又達到驚人的、令人不得不起貪心的程度,這在前麵也講到過多次了。比如宣府有隆福、清泉和時恩三寺,共有良田1300多頃,嘉靖二年四月,嘉靖直接命令:“三寺田土各給寺僧三分之一,其餘召佃起科”。為什麽是這三座寺廟呢?這還不好理解?因為離的近嘛。嘉靖二十二年,“凡釋氏必盡廢之為快,如大慈恩寺,先朝最盛梵刹,憲、孝、武曆朝法王國師居停者萬人”,類似大慈恩寺這樣的大型佛寺照樣“毀之,寸椽片瓦不留”。


    為了撈更多的錢,嘉靖進一步開始打擊寺院經濟,不但強行向和尚們收稅,也要他們服徭役,對於藏地來的和尚更加嚴厲,他曾經把京城裏的藏僧一次性打包全部發配到兩廣那些未開化的地方充軍,而且是“遇赦不宥”。


    從嘉靖五年(1526年)五月開始到掛掉之前,嘉靖曾經三次發布禁止和尚設壇傳戒說法的命令。佛教設壇傳法是為了宣揚戒法,這種活動不但屬於和尚自己修行的一部分,還有弘揚佛法,宣傳佛教的作用,很多人出家當和尚就是因為參加了這些活動才決定的,而且這些活動在嘉靖之前政府是一直鼓勵的。那麽嘉靖為什麽卻一再禁止呢?這裏麵並不僅僅有限製或打壓佛教的原因,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和白蓮教有關。白蓮教也經常要做宣傳推廣,每次活動“晝夜傳法誦經,男女雜遝”,用來宣揚教義、吸收信徒,各地官員對此是相當警惕的。而和尚設壇傳戒說法時的情景又和白蓮教的活動差不多,“四方緇衣集至萬人,瞻拜伏聽,晝聚夜散”,地方官們一看大牙都疼,這到底是和尚們在搞促銷呢還是白蓮教在搞破壞啊,於是按照傳統寧殺錯不放過,誰也別搞再促銷活動了,安全第一。直到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秋,嘉靖臨死前還不忘記再次禁止京師參禪禮佛集會,“嚴禁僧尼至戒壇說法,乃令廠衛巡城禦史通查京城內外僧寺,有仍以受戒寄寓者,收捕下獄。四方遊僧悉聽所司遞迴原籍當差”。這一禁令實際上被後麵幾代皇帝一直執行到了明末,對佛教的發展影響甚大。萬曆年間曹洞宗湛然圓澄和尚寫過一部《慨古錄》,裏麵有這樣一句話:“自嘉靖間迄今五十年,不開戒壇,而禪家者流,不無可憑據,散漫四方,致使玉石同焚,金鍮莫辨”。這裏所說的嘉靖年間就是指嘉靖四十五年,期間透露出佛教的衰退也是毫不誇張。


    嘉靖六年十二月,嘉靖宣布了一條命令:從此不允許再給沒有身份證的和尚、道士發度牒了,也就是說不給那些沒辦手續的和尚道士們轉正機會了。這還不算,嘉靖還鼓勵和尚還俗,尤其是尼姑和女冠則強製還俗,顯然是打算讓這些女人早點迴家嫁人,多生孩子、照顧孤老,為大明的經濟建設做貢獻。


    在打壓佛教限製佛教招收新成員加入的同時,嘉靖對道教則不但不限製,反而先後幾次大規模的開度道童,毫不掩蓋自己的崇道態度和區別對待的行徑。


    嘉靖六年十二月,嘉靖宣布禁止修複已經廢棄的寺院,嚴禁無證私建寺院,同時查抄全國私建的寺院,隻要沒有營業執照的全都拆的拆、賣的賣。比如當時有座大隆興寺被毀,結果一直申請不下來重修的許可證,一拖就是十幾年。到嘉靖二十四年,由於當時有一個琉璃河工程恰好缺錢,其實是一直缺錢,於是嘉靖順手就把這座大隆興寺的地皮拍賣了,錢正好拿去修河道。


    嘉靖十五年五月,嘉靖又把宮裏的大善佛殿拆了,小道消息說是皇太後嫌住的房子太舊了,又窄又陰的,想換個房子換換心情。嘉靖拿著故宮的地圖研究了一遍,發現實在沒有合適的空房間給太後了,隻能是拆舊蓋新,於是就開始研究拆哪裏。最後的結果就是佛殿了,誰讓它位置不錯呢。當太監過來請示殿裏那些佛頭、佛牙、佛骨以及各種金銀法器什麽的應該放到哪去時,嘉靖略一思量就說:“全都搬到十字大街,那地方場子大,把這些東西都融化了就行了”。這可不是我在這瞎編排,史書記載“乃燔之通衢,毀金、銀像凡一百六十九座,頭、牙、骨等凡三千餘斤”。


    說到這裏不禁又想到了一個問題,嘉靖不可能不知道把這些東西化成金屬塊價值會成千百倍的下降,也就是說寧可缺錢,他也不願意讓這些東西流出去。


    當然,嘉靖期間還有很多打擊佛教的政策和行為就不再一一列舉了,總之嘉靖對於佛教的態度應該是很鮮明的,打擊的力度也可以說很嚴厲。


    突然想起了《紅樓夢》裏的一個人物賈敬,相信道友們都知道這位大爺,諸位把賈敬的名字反複念幾遍會發現什麽?研究紅學的人很多,裏麵的人物也被研究得相當深刻了,這位賈大爺就被一些紅學專家視為影射嘉靖的角色。為什麽這麽說呢,這二位有著很多相同點,比如這位放著美女如雲的豪華別墅不住,天天住在道觀裏,府裏大事小情一概不管,而嘉靖也是二十多年刻苦修仙不上朝。再比如嘉靖不喜歡佛教,《紅樓夢裏》雖然沒有明確講賈敬不敬佛,但是崇道是真的。當然可能最直接的證據應該就是賈敬和嘉靖聽起來就一樣。另外在《西遊記》車遲國那段中,猴子說過一句話,大概意思是說道士做了皇帝,其實應該也是在諷刺當今天子不好好當皇帝,卻比道士更像道士。


    嘉靖既然崇道,那麽就是鐵定了相信神仙是真實存在的,同樣就應該相信佛祖是存在的,而他這麽打擊佛教難道就不怕佛祖生氣找他的麻煩來?


    道友們注意到沒有,上麵說嘉靖曾經三次下詔禁止和尚設壇傳戒說法,為什麽不是一次?顯然是執行過程中效果不怎麽樣,這裏麵有下麵人的執行力的因素,也有嘉靖自己的態度是否堅定的因素,如果真的鐵了心地要這麽做,想必一次就夠了。另外,嘉靖十五年才拆除的大善佛殿意味著什麽?如果想徹底滅佛,大善佛殿能在多那立十五年?嘉靖並不比別人差根筋,宗教問題可以影響國家的穩定,處理起來不慎重怎麽行?自己可以不喜歡佛教,為了向道祖道君表示自己的專一可以打壓佛教,但是還有大量的佛教信徒,包括廣大百姓,甚至包括大量的皇親、官員和太監等,無論是拆廟還是收稅,隻能禁而非毀,步子絕對不可以過大,這樣也不至於真惹怒了滿天佛祖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