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孔子的弟子們集結《論語》啟發,白玉蟾的弟子們把平時的學習筆記加以整理,又絞盡腦汁,集思廣益,幾乎薅光了所有頭發胡子,總算把師傅平時言傳身教以及說過的一些話記錄下來,從而為後人留下了一部《海瓊白真人語錄》,成為後人研究白玉蟾思想、學術的一部重要的參考文獻。


    在這部語錄中,有很多類似“菩提本無樹”之類的機鋒對答,比如:


    問:“大道本無物,如何可譬喻?”


    答:“談河不濟渴。”


    問:“大道無情,因甚卻運行日月?”


    答:“雲來山裹帽,風起樹搖頭。”


    問:“如何是太上第一義?”


    答:“急急如律令。”


    問:“疑殺天下人?”


    答:“為有五湖無範蠡,致將幾杖賜吳王。”


    是不是深得禪宗三昧?


    在三教融合這條路上,白玉蟾走得比陳楠、比張伯端還要遠。他說:“道融於心,心融於道也;心外無別道,道外無別物也”。熟悉佛法的道友應該知道,慧能曾經說過一句“本性是佛,離性無別佛”,是不是相近?不僅僅這一點,再比如白玉蟾還說過:“煉形以養神,明心以合道”,這是他的性功的重要思想,是不是暗合慧能說過的“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


    道友們迴憶一下,張伯端是非常讚同佛教的頓悟的,特別是誇雪竇禪師“可因一言而悟萬法”,白玉蟾在這方麵是和師祖們的觀點一致。實際上這並沒有什麽好奇怪的,古人無論是入仕,還是求仙問道,前提條件不是有個聰明的腦袋,而是有個好的經濟基礎,其次才是遠超旁人的腦袋或者堅定的向道之心。張伯端、白玉蟾本就是極為聰明之人,諸位可以再想想,其他在曆史上留下痕跡的,又有幾萬是普通人?所以,這麽聰明的人,觸類旁通,一通百通,沒事就玩個頓悟,自然就支持頓悟這套學說,多少瞧不起凡人苦苦漸修希望證道的那撥人了。


    天資極高的白玉蟾不僅讚成頓悟說,他還說隻有天資高的人才有資格學習天仙之道,言外之意不就是說你們那些凡人渣渣要認清自己有幾斤幾兩啊,自己不能頓悟就別說葡萄酸了。


    白玉蟾說,上品丹法和禪宗頓悟之法差不多,這一點完全不用糾結,因為佛、道本就是相通的,因為“天下無二道,聖人無兩心”嘛,和尚能頓悟,我自然也可以頓悟,要不我怎麽能三十幾歲就取得了別人到一百歲才可能取得的成就。假如真的如此,也可以解釋一下紹興說一方說他三十幾歲不可能取得那麽高成就的質疑了。


    白玉蟾是個極聰明的人,他自信是能修成天仙大道的,但他又是個極負責任感的人,為了把南宗發展起來,就必須照顧那些常人資質的弟子,特別是有錢有權的,否則自己一脈還會如師祖他們一樣,弟子大貓小貓兩三隻。內丹修煉有很多高級功法,很複雜,很神秘,這是可以傳授給資質高的弟子,用來傳承本派的心法的,這是根本。為了壯大門派,還得研究出一些簡單點的,甚至要非常簡單的功法,重要的是這些功法也必須是金丹大道,這樣就可以讓普通弟子增強門派歸屬感,一門心思為門派出錢出力,為門派發展做貢獻。


    南宋有一部典籍《修仙辨惑論》,內容主要是白玉蟾向陳楠質疑問道的對話,是他深奧道學理論的體現,裏麵就有他對三品內丹的觀點:上士可學天仙之道,中士可學水仙之道,庶士可學地仙之道。


    書寫成後,白玉蟾拿著請蘇森幫著批閱,指正指正。蘇森拜讀之後大為讚賞,對他的評價很高:“及見《修仙辨惑論》,披讀之餘,知先生骨已仙矣”。嘉定丙子年,就是1216年中元日,潛心靜坐後為它作跋。在蘇森眼中,當時的白玉蟾已是仙人般的存在了,否則哪能有如此深刻的認識。“心通三教,學貫九流,多覽佛書,研究禪學,參受大洞法籙,奉行諸家大法,獨於雷法尤著驗焉”,想來蘇森也想不出更多的溢美之詞了。


    首先,白玉蟾提出來一個簡單易行的辦法——清修。


    在認識了三教的本質的基礎上,白玉蟾極為造成鍾呂、潘師正他們的清修法門,道法自然嘛,深山老林裏才是修煉的地方,天天在世俗紅塵裏打滾,整天求名追利,哪還有心情修道。不過他這種觀點並不是要人絕對脫離世俗,隻要做到拿得起、放得下、開心快樂就好,這就是他提出的簡單的修道方法。於是便有一些弟子跟隨他到深山裏去修庵建觀,當保安、保潔,在後廚做飯。


    全都去山裏也不行啊,要不誰還給宗門賺錢、發展下線,哦,是招收新弟子啊,於是,白玉蟾又為留在俗世中的弟子們提供了第二條道路——無為。


    白玉蟾在蘇森眼中是一位仙人,那麽在其他人眼中自然更不一般了,所以弟子們對他的教導自然會深信不疑,對他給出的簡單的修煉法門也會當成師門秘訣加以修煉的。於是白玉蟾對弟子們說,條條大路通羅馬,噢,不,是通仙界,隻要你們做到“終日無思慮”就行了。


    白玉蟾自己本來就是一個自由隨性的人,天天蓬頭跣足,嗜酒倦狂,別人笑話他也不放在心上,“跣足蓬頭破衲衣,悶來飲酒醉吟詩。廛中走遍無人識,我是東華大帝兒。”這是在為弟子們做榜樣,也為那些資質普通,但對南宗發展有大用處的弟子們增強了信心。


    無思無慮,契合了禪宗的“無念無為”,不過,通過前麵講無為、坐忘,講鍾呂、張伯端的功法就會發現,最簡單的也是最難的,真的做到無思無慮很容易嗎?


    張伯端在《悟真篇》後序中是以體用關係來解釋心與道的,大概就是說心是道體,道是心用,明心見性,圓明自顯。白玉蟾繼承了他的思想,也是用體和用來講自己對心和道的理解。在心性、道的理解上,心與性、神本就來就是一體,最終也全是要歸於那個道的,所以說無論什麽塵心、妄心,還是照心,最終還不是“心外無法,萬法歸心”?白玉蟾給出了很直接、明確的一個點,金丹大道,就是在心,“心即性,性即神,神即道”,想要超越生死,成仙長生,最終還是要治心。為了把心性講透,白玉蟾還注解了《道德經》,這就是《道德寶章》,又稱《蟾仙解老》,細讀來可以體會到白玉蟾的心性理論,“至道在心,心即是道”,借《老子》講心性,認為這是超越生死而得道的方法和途徑。


    正是由於心學的成功引入黃老思想中,進而能夠形成了一套超越了心性的理論。在白玉蟾看來,前輩們太過注重、追求長生久視了,當然他也不是不追求長生,而是指出來,前輩們對心性的修煉有所不足。比如老子他老人家雖然把“道”上升到了宇宙本原的高度了,但卻忽視了心性的重要地位,前輩們固然提出了虛心止念,物我兩忘,在“止”和“忘”上也下了很大的功夫,但還不夠,所以他在注釋《道德經》時,主要從心性方麵,總結南宗的前輩的思想,融會三教思想,提出了心為道之體的觀點。也就是說,在白玉蟾看來,心才是天地萬物的本原、本體,萬物是因為有心才存在的,心才是萬法現象的根本,“即心即道,即道即心”。


    現代修真小說裏有這樣一套體係,修行到一定高度以後,會在體內,具體是丹田、識海之類的哪裏不重要,總之就是自己會構造出一方世界,達到極致以後就會演化成一方真正的世界,或者稱為宇宙,有日月星辰,有生命演化,也許當年的白玉蟾還沒有這麽大的腦洞,但他的觀點也近似可以理解為心才是萬物存在的根本,人要是沒了,對於人來說萬物也就談上不存在與否了。


    原來的道,是一種形而上的東西,白玉蟾說心就是道,道也是心,二者本就是合一的,沒有差別的,所以心就是萬物根本,造化源泉,道並不是不能體悟的。


    內丹修煉中的止、忘,是物我兩忘,即止物又要止念。特別是止念,知念之所起和念之所止,最終還是要歸於純一。忘我、忘形、忘心、忘物,照見天心,在修煉時,忘形以養炁,忘炁以養神,忘神以養虛。忘我也好,忘物也好,不是什麽都忘了,而是達到不執著於外物,獲得一種大自在。知足也好,知止也好,止是有動、靜兩方麵的,白玉蟾稱為止止,凡事凡物都可用止止來證得。現在看白玉蟾親自重視武夷山設計修造止止庵,就是他參悟止止的心路裏程的標誌。


    白玉蟾的內丹心性理論較張伯端有所發展,所以“萬化而歸於一道”,更把心與道等同了起來。“心者,造化之源”,“一心本存,包含萬象”,更深入理解就是“我即天地,天地即我”,把小我融入大我,這樣就不再有身心、物我、內外的差別,從而證得大道,長生久視。


    從唐朝以來,禪宗和內丹派可以說都是以心性和道性為宗教理論的根本。比如慧能“三界唯心”的本體論和“自性般若”的方法 論,把心性和自性上升到了佛理的至高無上的地位。《鍾呂傳道集》中反映出來的內丹理論,則是以窮理盡性,從而保生全命,達到與天地同壽的目標,所以說,心體、道體實際上終究還是返本歸原。宋代理學的“窮理盡性”思想,佛教的無生涅盤,白玉蟾的止止觀思想,三教所表現出來的相似的學理風格,是何等相似。所以,有些學者就說了,從白玉蟾以後,三教合一的認識已經從民俗層次上升到了主流意識層次了。


    要不說萬法歸一呢,同時代的陸九淵也提出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的觀點,所以白玉蟾在三教的形而上的心性上有了新的發展,從哲學層次分析了心、性、神、道的關係,心性神三合一等同於道,“心是道,神亦道,性亦道”。所以,心如果是道的本源,那麽道自然就在心中了,所以佛家的明心見性豈不就是見心了?既然明確了心是修行的核心了,那麽內丹功法就可以有針對性了,“即心求道”,“丹者,心也”。


    白玉蟾說,既然金丹就是心性,就可以把丹和道視為一迴事,所以煉丹就是修道。進一步來說,心神,陽神也好,陰神也好都是心性都是金丹,總之你就一直煉心就沒問題了,把塵心變成真心,通俗說就是把後天的心變成先天的心,把後天受了塵俗汙染的心變成無心之心,就是“心性無染,體露真常”的境界。這一點,顯然是吸收了唐代的重玄思想,“忘物、忘我、忘心、忘性、忘神,神全、性全、心全、我全、物全”,可以說白玉蟾最終完成了南宗幾代宗師想要完成的心性論的理論提升。


    讓弟子們靜修也好,無為也好,貌似最簡單,實則最難,天下哪有不勞而獲的美事。


    白玉蟾雖然同樣的三教合一,但他對三教一直沒能真正合一有著清醒的認識,他說過:從兩周以來三教具興,當然細考證的話,佛教要晚一些的。孔子高舉四端五常,佛教對應就有了三乘四諦,道教自然不會落後,也有了三洞四輔。三乘四諦前麵提到過,這是佛教的基本教義和修行的道路了,不再多說。四端是孟子提出來的,惻隱之心、羞惡之心等,實際上和仁義禮智信差不多,都是儒家的倫理思想的核心。在白玉蟾看來,無論三教舉什麽旗,喊什麽口號,歸納一下,儒門就是一個誠字,佛教就是一個定字,而道教則是一個,嗯兩個字:清靜。


    這就是白玉蟾對三教的本質的概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