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道教典籍的大量錯漏缺失、自相矛盾、考證困難等諸多問題相比,佛教的典籍相對來說就要嚴謹得多,很多道教的無頭公案反而是在佛教典籍中得到解答的。就說這部《佛祖統紀》吧,誌磐和尚編寫耗時十年,真的是夜以繼日,五易其稿,最後又請了五位高僧仔細校正以後才最終定稿,所以全書錯漏極微。誌磐所說的張伯端少年時學到了混元道,而《仙鑒》中則說他是晚傳混元道,個人感覺還是和尚的說法更可靠一些,也和張伯端的生平經曆相符。如果張伯端是晚年才去天台山找張無夢去的話,顯然應該是從成都遇真人以後迴天台山的事情了,而張無夢1044年就不在天台山了,時間上顯然對不上了,所以張伯端很可能是在獲罪南下以前見到過張無夢。


    對了,這個混元派又是怎麽迴事呢?


    混元派其實就是金丹派或內丹派,包括太上老君、八仙、王重陽、陳摶等等這些人全是混元派的,直到元世祖加封趙虛靜為“混元大宗師”為止,一直有混元這種說法,以後就少有人用這個詞了。


    說張伯端和陳摶有關係,還有一個關鍵人物可以側麵證明,他就是張無夢的弟子陳景元,一位在老莊易學方麵的成就極高,一生著述也極多的大才。有人說陳景元的易學成就或許比邵雍還要高一些,這一點可以從宋代研究老莊的人大多數都會參照陳景元的著述有所體現。陳景元是用元氣生成論來解釋內丹修行的,他的明體、無為體道等觀點,在張伯端的《悟真篇》的後序中曾經提到過,這就足見他是吸收了陳摶一脈的明體達用學說的,所以,一些學者才會認為張伯端的老師就是陳摶。


    實際上這種說法還是有點問題的,因為張伯端的《悟真篇》裏可不僅僅隻有陳摶的思想,還有儒學呢,他還在老莊之學中融入了禪學呢,難道就可以說他的老師是位大儒或者是某位高僧嗎?


    為什麽說《悟真篇》中有禪學呢?簡單舉一個例子。禪宗對戒、定、慧的解釋中有“三者相須而成,互為體用。或戒之為體者,則定慧為其用;定之為體者,則戒慧為其用;慧之為體者,則戒定為其用”的說法,張伯端的內丹理論中同樣是注重體用的。


    當然了,雖然還不能確定陳摶就是張伯端的師傅,但是在他的丹道思想中,核心內容或者說最重要的東西還是來自陳摶一脈的。


    最後是呂洞賓。前麵專門講過他,其人自古至今一直以神仙身份在民間流傳,詩、酒、劍聞名於世,而且他還是道教外丹轉內丹的關鍵性人物。關於他寫的《指玄篇》雖然僅有二千餘字,但正如張伯端說的,簡而不繁。呂洞賓的真人封號雖然是到了宋徽宗(1119年)才封的“妙通真人”,也可以證明呂洞賓無論在民間還是在皇族中都有極高的知名度和認可度,受到張伯端的尊重就不奇怪了。


    另外,在《呂祖全書》中有《指玄篇小序》一文,其中有“第繼《參同》之後,開《悟真》之先,有呂祖之《指玄篇》”的說法,不過這也隻能說明張伯端學習過呂洞賓的《指玄篇》。不過有好事者仔細研究了呂洞賓的《指玄篇》和《悟真篇》以後發現,兩者之間有很多相似甚至相同的語句,甚至可以說是“篇篇仿佛,句句旨同”。不止如此,“再索其數,純陽《指玄》上卷律詩一十六首,紫陽《悟真》上卷亦是一十六首,俱合二八一斤之數。呂洞賓的《指玄篇》下卷三十二首,而紫陽《悟真》卷末亦作歌頌樂府雜言三十二首,以應仙佛同源,其本之妙毫發無差”。由此是不是可以推斷,張伯端是得了呂洞賓的真傳,並且效仿《指玄篇》作了《悟真篇》?


    但是,我們說了,道教的典籍的真實性真不敢盡信,上麵還真說明不了什麽。為什麽呢,南宗第三祖陳楠就曾很瞧不起鍾呂內丹經典《靈寶畢法》《西山會真記》等,所以,如果張伯端傳自呂洞賓一脈,那麽他的一脈傳人就不太可能如此看不起本門前輩的經典了,天地君親師,在古代可不是隨便說的,所以這樣看來,似乎真人並非呂洞賓。


    最後我們總結一下,如果確定是陳摶、呂洞賓,或者是劉海蟾,再或者是其他人的話,那麽以張伯端對此人的敬重,稱其為真人是合理的,但更合理的是應該說出來是誰,至少得告訴自己的弟子咱們的祖師是誰吧。可是張伯端卻偏偏就沒有說出來,隻是用春秋筆法的一個真人代替,那麽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換個思路來分析,就是這個真人並不是指某一個人。後麵我們會總結張伯端的成就,他是三教合一的,吸收了呂洞賓、陳摶、劉海蟾等人的內丹理論是肯定的,同時也引入了儒、釋的思想,所以很可能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典籍傳承。


    張伯端在學習整理了前人的理論,提煉了自己的理論,包羅萬象,以陳摶一脈為主體,綜合了老莊、易學、《參同契》、鍾呂、儒、釋思想,所以,他就用真人一詞代表給了他傳承的各路前輩們。有以前的學習積累,加上在成都的某時某地,或許是一夢,或許是一朝頓悟,對了,他是很讚成佛教的頓悟的,也或許是聽了路人甲的一句無心之語,總之就是在那一刻他把內丹理論悟透了,悟到了真仙之術,才有了以後的《悟真篇》的問世。張伯端自認為能夠學有所成,主要是他“夙誌不迴,初誠愈恪”,於是有感於真人的丹訣,而並非感動了真人。


    以上僅代表個人觀點,自然也是全憑推斷,無史料佐證的,是是非非,希望以後能有新的佐證,了結這段公案吧。


    張伯端的師承就馬馬虎虎分析到這個程度了,下麵再簡單說一說他的傳承。


    前麵講全真教時提到了南宗北宗,北宗的體係已經講清楚了,從王重陽創教開始,到全真七子一路傳下來非常清晰,至於向上尊鍾呂、東華帝君、太上老君,這個不提了。


    南宗和北宗本質上都屬於鍾呂金丹派,隻不過由於兩宋時期的南北對峙造成的隔絕而各自發展所致,由此可見,和北宗全真教相比,南宗實際上隻是在丹法上形成一個和北宗並列的體係,而並非是形成一個和全真教相比的龐大的教派。後來,陳致虛合並了南北二宗以後,把南宗五祖加上白龍道人劉永年和彭耜後統稱為南七真,和全真的北七真並列排在了王重陽之下,劉海蟾則和王重陽並列,再向上則是鍾呂、東華帝君。


    據現在考證研究成果看,南宗之稱最早出自明初宋濂,在丘處機給弟子宋道安的一封書信上有他的題跋,其中最後有一句“世所號南宗”。按照宋濂的說法,在他之前就應該有了南宗的說法,隻不過大約僅僅是在民間流傳。事實也相去不遠,在宋濂時期開始,南宗北宗的叫法就流行了起來,由此可見,至少在南宋時期,南宗在教團發展規模上應該不是很大。


    綜上所述,南宗是尊張伯端為教祖的,主要有兩大分支,其一是張伯端-石泰-薛道光-陳楠-白玉蟾,稱為南宗五祖,為清修派。另外,從陳楠起這一派又兼修雷法了。南宗清修派幾代傳下來,各位老大基本上都是喜歡自己清修,要不就四處旅遊,既不占山為王,哦是修宮觀,又不廣傳教義,興致所至就收個把弟子傳下衣缽了事,似乎都沒有成立一個教派當老大的想法。真正創建南宗的是五祖白玉蟾,是他開始把南宗發展壯大並正式立教的,不過有的學者認為白玉蟾一生中,多數時間也是四處雲遊的,雖然收了彭耜為徒,也主持過齋醮法事,卻沒有組織起大教團的記載。事實如何,後麵講到白玉蟾時再交代。


    兩宋時期,南宗還有劉永年、翁葆光、若一子、龍眉子等陰陽雙修一脈,他們自稱也是傳承自張伯端,這個陰陽派後世還會發展壯大,後麵還會再講它。


    此外,南宗還有一些其他支脈的記載,比如馬默一脈,就不再詳細講了。


    順便說一句,南宗五祖的中間三祖我們就不再開單章介紹了,這裏提一下他們的年齡。張伯端的年齡就算放到現在,也算是高壽了,至少是九十多甚至近百歲了。二祖石泰壽高137歲,三祖薛式壽高114歲,而四祖陳楠更誇張,他的生年考證不足,但推算至少是活了一百六十歲,甚至一百八十歲以上。如果說道教發展到宋朝,追求煉養、延壽是一個重要的方向,那麽從壽命上看,南宗無疑從實際上證明了他們的煉養方向似乎更為正統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