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麵就先聊一聊張伯端的生卒時間和籍貫方麵的問題,這些方麵研究的學者相當多,因為時間研究一個人的最重要的信息,準確的生平時間是把一個人放在一段曆史當中的前提,無論是社會的影響還是對社會的影響,失去了社會,人就沒有存在的基礎了,而且,看看這方麵的研究還是挺有意思的。
雖然多數人勉強認可了張伯端的生年和卒年,但通過上麵所講的他的簡單生平,裏麵還是有一些在時間上不甚合理的地方。
上麵說過,康熙年間的《臨海縣誌》中的記載是多數學者認可的,也就是說張伯端應該是生於雍熙四年,就是987年,住世九十五歲。
翁葆光在《悟真直指詳說》中說張伯端是在元豐五年三月初五屍解,閱世九十六歲,同樣可以確定他是生於987年,這與《臨海縣誌》記載的是一致的。
翁葆光還寫過一部《悟真篇注疏》,不過開始沒有流傳。據元代的戴起宗說,這篇注疏直到1204年才開始在圈子裏流傳。如果張伯端1082年過世的話,時間也僅僅過了一百多年,所以推測這個翁葆光和張伯端年齡差距並不太大。這麽說的意思很簡單,一是二人有淵源的,翁葆光是張伯端的再傳弟子,師承上的關係注定了翁葆光應該比較了解張伯端。二是二人生活的相隔時間並不算久,所以,翁葆光的記載會更可信,或者說更準確一些。那麽翁葆光是怎麽說的呢,他說:“真人享年九十六,自太宗丁亥,至神宗壬戌”,查了一下時間同樣是987年到1082年。
那麽是不是就可以確定了張伯端的生卒時間了呢?非也。
記載了張伯端出生時間的典籍還有《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的第四十九卷張用成傳,裏麵稱張伯端是在元豐五年(1082年)三月十五日坐化,住世九十九歲,那麽向前推算他應該是生於984年。
實際上,隻要知道張伯端的準確的卒世時間及年齡就可以確定他生於何年,那麽是不是可以確定張伯端去世時間就是1082年呢,也不一定。
翁葆光在《張真人本末》中還提到,張伯端在政和年間(1111-1117年)“謁黃冕仲”,按照他前麵所說的張伯端死於1082年元豐五年,到政和年間已是張伯端死後的三十多年了,所以就不敢保證翁葆光的記載的可信性了,恐怕他自己都沒有弄清楚這個時間。
另外,據陸思誠的《悟真篇記》中說,張伯端去成都以後,曾到河東轉運使馬默手下打過一段工,先不說八十多歲的人了是不是還有打工的心情,單說據《宋史》記載,馬默是在1086年以後才去當了這個轉運使,所以如果張伯端是在1082年去世的話就明顯有問題了。那麽是不是說陸思誠的記載就一點也不靠譜了呢,也不能這麽簡單斷言。關於陸思誠其人前麵也提到過,他是陸師閔的兒子,陸詵的孫子。據說當年馬默先是把《悟真篇》傳給張坦夫,張坦夫接著傳給了陸師閔,所以陸思誠和《悟真篇》也是極有淵源的。同樣,他和張伯端生活時間也很相近,所以,按理說他說的可信度也相當高,雖然和翁葆光的記載有出入,還真不敢說哪個是對的。
當然,不符合邏輯的記載還遠遠不止上麵這些,還有一些典籍上也有一些線索,總之多參考一下,也許對考證張伯端的生卒時間有價值。
對於張伯端的生卒時間,有的學者經過仔細推敲、反複論證後認為,如果張伯端是生於慶曆年間,大約就是1045年,卒於1145年左右是最為合理的。這樣他去成都遇到異人時二十幾歲,當然了,認為這個異人是劉海蟾的話那是另一個不合理的地方,下麵再分析。接下來他三十歲左右開始寫《悟真篇》,四十多歲時事馬默,約七十歲時謁黃冕仲,貌似這樣非常完美了。但是僅僅貌似合理肯定是不可以的,前提是安排給張伯端的一係列履曆都是真實的才行。
綜合一下上麵的資料,張伯端是在1082年卒世的基本上還是取得了一致認同,生年則可以確定為983、984、986或987年,如果不考慮因為虛歲差一年的情況,他的生卒年就有984年到1082年,或者是987年到1082年兩組數據。
大家不要以為我們考證張伯端的生卒年多此一舉,因為對於研究南宗一脈的傳承有重要的價值。
接下來再研究一下張伯端的籍貫問題,也挺有意思的。
關於張伯端的籍貫問題,其實在《悟真篇》的序中很明確記載:“天台張伯端平叔序”。平叔是張伯端的字,根據這句話,按理說可以確定他是天台人應該沒有疑問的才對。大家應該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之類的小說中,每當兩軍對壘開始廝殺之前,雙方大將一般都要先單挑,正常情況下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挑戰一方大將催馬殺到兩軍陣前,是否需要跑上兩圈或練上一套刀法那是自選動作,然後衝對麵敵軍來一嗓子,注意一定要有氣勢,如:“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誰敢來戰!”
接下來,如果對方有大將應戰,那就催馬出去,如果被人家叫住了,那就……不管這種情況,應戰的大將來到陣前,也會照著對方的套路來上一次,同樣會來一句:“吾乃燕人張益德是也,來取你項上人頭!”至於關雲長那種不通名,上去就斬顏良、誅文醜的那種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是例外,不必理他。
古人這種通名報號時帶上自己的家鄉地址還是很常見的,所以張伯端在序裏說的“天台張伯端”實際上就是告訴大家我是天台人。
現在很多地方都喜歡把曆史名人拉到自己這裏來,以提升當地的文化底蘊和知名度,所以有一些名人會被兩個甚至更多的地方爭搶的情況發生,比如董仲舒被人爭過,西施被人搶過,李淳風、老子、諸葛亮也有若幹個故裏,甚至連孫悟空、牛郎之類的也有好多地方爭,弄出不少故裏來。
張伯端也被浙江的臨海市和天台縣爭搶過,所謂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嘛,總是要爭一下才行。前麵講的《臨海縣誌》是最早記載張伯端老家是台州的文獻,不過宋朝的台州府並不是今天的台州市,而是在位於臨海市的臨海古城,所以兩個地方才會發生爭奪張伯端故裏的事情。
有大量學者在張伯端籍貫的問題上進行過探究,執不同意見者之間甚至發展到了發文相互攻詰的程度,有興趣的道友可以了解一下。這裏特別推薦了一篇文章,就是天台山桐柏宮中國道教南宗研究所的鄭為一先生在2014年完成的台州市社科聯係的專項課題成果《張伯端籍貫考辯的正本清源》,他還有一篇文章《張伯端籍貫考辯的幾個關鍵問題》,裏麵對張伯端的籍貫研究的現狀有比較全麵的講解,同時也有自己的結論,這裏就不多講了。
總之,經過一波三折以後,最終大家勉強取得了共識,張伯端就是天台人。就我個人而言,做學問是一定要嚴謹,這是最基本素質,不過有些對學術研究幾乎沒有價值的雞毛蒜皮的問題,如果實在不好考證,暫且放下不管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就張伯端的籍貫問題來說,天台和臨海兩縣本就相鄰,遠在宋代時,自然、人文、風土、文化等等之間的區別不太可能大得影響張伯端的學術思想的程度吧,所以,這個問題難得糊塗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雖然多數人勉強認可了張伯端的生年和卒年,但通過上麵所講的他的簡單生平,裏麵還是有一些在時間上不甚合理的地方。
上麵說過,康熙年間的《臨海縣誌》中的記載是多數學者認可的,也就是說張伯端應該是生於雍熙四年,就是987年,住世九十五歲。
翁葆光在《悟真直指詳說》中說張伯端是在元豐五年三月初五屍解,閱世九十六歲,同樣可以確定他是生於987年,這與《臨海縣誌》記載的是一致的。
翁葆光還寫過一部《悟真篇注疏》,不過開始沒有流傳。據元代的戴起宗說,這篇注疏直到1204年才開始在圈子裏流傳。如果張伯端1082年過世的話,時間也僅僅過了一百多年,所以推測這個翁葆光和張伯端年齡差距並不太大。這麽說的意思很簡單,一是二人有淵源的,翁葆光是張伯端的再傳弟子,師承上的關係注定了翁葆光應該比較了解張伯端。二是二人生活的相隔時間並不算久,所以,翁葆光的記載會更可信,或者說更準確一些。那麽翁葆光是怎麽說的呢,他說:“真人享年九十六,自太宗丁亥,至神宗壬戌”,查了一下時間同樣是987年到1082年。
那麽是不是就可以確定了張伯端的生卒時間了呢?非也。
記載了張伯端出生時間的典籍還有《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的第四十九卷張用成傳,裏麵稱張伯端是在元豐五年(1082年)三月十五日坐化,住世九十九歲,那麽向前推算他應該是生於984年。
實際上,隻要知道張伯端的準確的卒世時間及年齡就可以確定他生於何年,那麽是不是可以確定張伯端去世時間就是1082年呢,也不一定。
翁葆光在《張真人本末》中還提到,張伯端在政和年間(1111-1117年)“謁黃冕仲”,按照他前麵所說的張伯端死於1082年元豐五年,到政和年間已是張伯端死後的三十多年了,所以就不敢保證翁葆光的記載的可信性了,恐怕他自己都沒有弄清楚這個時間。
另外,據陸思誠的《悟真篇記》中說,張伯端去成都以後,曾到河東轉運使馬默手下打過一段工,先不說八十多歲的人了是不是還有打工的心情,單說據《宋史》記載,馬默是在1086年以後才去當了這個轉運使,所以如果張伯端是在1082年去世的話就明顯有問題了。那麽是不是說陸思誠的記載就一點也不靠譜了呢,也不能這麽簡單斷言。關於陸思誠其人前麵也提到過,他是陸師閔的兒子,陸詵的孫子。據說當年馬默先是把《悟真篇》傳給張坦夫,張坦夫接著傳給了陸師閔,所以陸思誠和《悟真篇》也是極有淵源的。同樣,他和張伯端生活時間也很相近,所以,按理說他說的可信度也相當高,雖然和翁葆光的記載有出入,還真不敢說哪個是對的。
當然,不符合邏輯的記載還遠遠不止上麵這些,還有一些典籍上也有一些線索,總之多參考一下,也許對考證張伯端的生卒時間有價值。
對於張伯端的生卒時間,有的學者經過仔細推敲、反複論證後認為,如果張伯端是生於慶曆年間,大約就是1045年,卒於1145年左右是最為合理的。這樣他去成都遇到異人時二十幾歲,當然了,認為這個異人是劉海蟾的話那是另一個不合理的地方,下麵再分析。接下來他三十歲左右開始寫《悟真篇》,四十多歲時事馬默,約七十歲時謁黃冕仲,貌似這樣非常完美了。但是僅僅貌似合理肯定是不可以的,前提是安排給張伯端的一係列履曆都是真實的才行。
綜合一下上麵的資料,張伯端是在1082年卒世的基本上還是取得了一致認同,生年則可以確定為983、984、986或987年,如果不考慮因為虛歲差一年的情況,他的生卒年就有984年到1082年,或者是987年到1082年兩組數據。
大家不要以為我們考證張伯端的生卒年多此一舉,因為對於研究南宗一脈的傳承有重要的價值。
接下來再研究一下張伯端的籍貫問題,也挺有意思的。
關於張伯端的籍貫問題,其實在《悟真篇》的序中很明確記載:“天台張伯端平叔序”。平叔是張伯端的字,根據這句話,按理說可以確定他是天台人應該沒有疑問的才對。大家應該都知道,在《三國演義》之類的小說中,每當兩軍對壘開始廝殺之前,雙方大將一般都要先單挑,正常情況下流程是這樣的:首先挑戰一方大將催馬殺到兩軍陣前,是否需要跑上兩圈或練上一套刀法那是自選動作,然後衝對麵敵軍來一嗓子,注意一定要有氣勢,如:“吾乃常山趙子龍是也,誰敢來戰!”
接下來,如果對方有大將應戰,那就催馬出去,如果被人家叫住了,那就……不管這種情況,應戰的大將來到陣前,也會照著對方的套路來上一次,同樣會來一句:“吾乃燕人張益德是也,來取你項上人頭!”至於關雲長那種不通名,上去就斬顏良、誅文醜的那種不按套路出牌的打法是例外,不必理他。
古人這種通名報號時帶上自己的家鄉地址還是很常見的,所以張伯端在序裏說的“天台張伯端”實際上就是告訴大家我是天台人。
現在很多地方都喜歡把曆史名人拉到自己這裏來,以提升當地的文化底蘊和知名度,所以有一些名人會被兩個甚至更多的地方爭搶的情況發生,比如董仲舒被人爭過,西施被人搶過,李淳風、老子、諸葛亮也有若幹個故裏,甚至連孫悟空、牛郎之類的也有好多地方爭,弄出不少故裏來。
張伯端也被浙江的臨海市和天台縣爭搶過,所謂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嘛,總是要爭一下才行。前麵講的《臨海縣誌》是最早記載張伯端老家是台州的文獻,不過宋朝的台州府並不是今天的台州市,而是在位於臨海市的臨海古城,所以兩個地方才會發生爭奪張伯端故裏的事情。
有大量學者在張伯端籍貫的問題上進行過探究,執不同意見者之間甚至發展到了發文相互攻詰的程度,有興趣的道友可以了解一下。這裏特別推薦了一篇文章,就是天台山桐柏宮中國道教南宗研究所的鄭為一先生在2014年完成的台州市社科聯係的專項課題成果《張伯端籍貫考辯的正本清源》,他還有一篇文章《張伯端籍貫考辯的幾個關鍵問題》,裏麵對張伯端的籍貫研究的現狀有比較全麵的講解,同時也有自己的結論,這裏就不多講了。
總之,經過一波三折以後,最終大家勉強取得了共識,張伯端就是天台人。就我個人而言,做學問是一定要嚴謹,這是最基本素質,不過有些對學術研究幾乎沒有價值的雞毛蒜皮的問題,如果實在不好考證,暫且放下不管也不失為明智之舉,就張伯端的籍貫問題來說,天台和臨海兩縣本就相鄰,遠在宋代時,自然、人文、風土、文化等等之間的區別不太可能大得影響張伯端的學術思想的程度吧,所以,這個問題難得糊塗一下也不是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