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教的掌教在內部是稱為祖師的,後任掌教依次是二祖陳師正,三祖張信真,四祖毛希琮。三祖張信真掌教時期,弟子邢希德在平穀縣修建了延祥觀,舉師趙希元在奉先縣(北京房山)修建靈泉庵,說明大道教已經從河北山東一帶開始向北部發展了。四祖毛希琮掌教時間大約是在1218-1223年,而這時金已經從中都遷都到了開封,當時稱為南京。


    從有限的史料中,大體可以推斷那一時期的大道教的活動主要還是河北山東一帶,並沒有過多向外擴張。那段時間正是金元更替時期,河北、山東一帶正是金人和蒙古人的主戰場,大道教的發展不受影響是不可能的。


    到了五祖酈希成的時候,已經是金國滅亡以後了,大道教得到了元朝皇帝的認可,重新公開傳播,不久後就派出了舉師盧德清去了河南傳教,開始了向南的擴張。


    不過在五祖時期,大道教卻鬧了分家,分成了由李希安主持的玉虛宮和酈希成主持的天寶宮兩撥人,至於為什麽分裂,原因不詳。如果大膽猜測的話,可能是這麽迴事,四祖毛希琮有兩大弟子,分別是李希安和酈希成,有道友可能會說,這三位都是“希”這字輩,會不會是師兄弟關係?這個嘛,也不是不可能。總之,李希安當時是住在玉虛觀,當時規模還不大,所以還不是玉虛宮,1227年和1228年兩年,玉虛觀進行了兩次修葺,以後逐漸升級成了玉虛宮。而酈希成則是居住在天寶宮的。師兄弟兩個勢力不相上下,憲宗蒙哥和世祖忽必烈在元初時都采取了兩邊都扶植的政策,上位者都喜歡玩平衡嘛,勢均力敵比一枝獨秀強多了,所以大道教就分裂了。如果再大膽猜測的話,裏麵是不是還有師兄弟二人迫於蒙元的壓力故意而為之的就不好說了。


    《至元辯偽錄》卷六記載,至元二十一年,即1284年的《焚毀偽道藏經碑》中記載,至元十八年時,佛道第二次辯論,道教一方有大道教掌教李德和、杜福春兩人,李德和是大道教天寶宮的七祖,杜福春很可能就是玉虛宮一脈的七祖。而史料能考證出玉虛宮一派傳了三代,五祖李希安,六祖劉有明,其後是否還有其他掌教暫時不明,所以杜福春暫定為第七祖。


    天寶宮一脈的五祖酈希成(誠)和皇帝關係不錯,也是他把大道教發展到了河南一帶並向全國擴張的,所以為了證明自己才是正統,酈希成就找到當時的皇帝元憲宗,說您看哪,玉虛宮那幫人天天鬧分裂,搞獨立,讓外人知道了不一定腦補些什麽出來呢。我也不想給皇帝添麻煩,就想請求您同意我們把教名改一下。皇帝一聽不是來要錢要槍的,改個名字那算什麽事,於是就問你想改成什麽名啊。


    酈希成就說:“我們是真正的、正牌的大道教,所以就改成真大道教,他們自然就是假大道教了。”


    於是在1254年,憲宗“特降璽書,賜名真大道”,從此大道教正式改名為真大道教,這件事也成為大道教發展中的一個重要的節點。


    此後,天寶宮一脈便一枝獨秀了,傳六祖孫德福,七祖李德和,八祖嶽德文。


    到第八祖嶽德文時,真大道結束了分裂狀態,二宮又合二為一,真大道也更加興盛。據《崇應廣化真人嶽公碑》記載,此時的大道教進入了全盛時期,“西出關隴至於蜀,東望齊魯至海濱,南極江淮之表”,如果不是再向南就出國到了南宋,估計一直會傳到嶺南了。


    但是意外總是在不經意時發生,原本形勢一片大好的真大道應該騰飛了,但本應接班成為第九祖的張清誌卻在給八祖辦完喪事後不辭而別,據說是跑華山隱居去了。國不可一日無君,教也不可一日無主,於是在接下來的五年間,先後有三位掌教犧牲在工作崗位上,這可不是什麽好兆頭啊。


    這三位掌教中,可以考證出第九祖是一位姓趙的真人,名字不清楚,但有個封號是“崇真廣道真人”,十祖則是趙德鬆,十一祖為鄭進元。近代,在河南民間發現了1305年天寶宮舉師王清貴立的一座石碑,其中有“明照湛然普化十祖真人趙德鬆靈閣”,由此確定真大道教的十祖是趙德鬆。其後十一祖是鄭進元,葬在大都路昌平縣,弟子又把他的衣冠葬了兩處,所以考證有困難,不多講了。


    這三位掌教不多講了,真大道的眾道士們從華山連拉帶拽地把出走的張清誌請了迴來,這個教主非你當不可了,這都連著死了三位了,別人可震不住了。


    張清誌當時提了個條件,讓我掌教可以,不過得聽我,真大道到了必須得徹底改改了,眾人哪還有不同意的。於是,張清誌首先廢除了教內的刑罰,接著對大道教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然後深居簡出,潛心著書立傳。


    有些學者提出張清誌是大道教的第九祖,其原因是因為九、十、十一這三祖在位的時間太短了,可以認為是一個特殊的過渡期。不過根據《明真廣德大師道行碑》記載,張清誌的封號是“凝神衝妙玄應真人”,明確記載了他的十二祖身份,所以關於八祖以後的傳承,各方麵的記載有所不同,這裏麵的原因道友們清楚即可。


    在張清誌掌教的二十多年裏,皇帝對他是非常尊崇並且還封了好多頭銜,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就是演教大宗師,真大道也終於走上了正常發展的道路。


    簡單解釋幾句張清誌就被封的這個“演教大宗師”。元朝的宗教政策後文還要再講,總體來說是兼容,包括佛、道、伊斯蘭等在元朝都並存的,但是必須為我所用。演教大宗師這是專門對真大道教的掌教加封的,對於正一,則統一封為正一教主,分出去的張留孫一派則是被封為玄教大宗師。


    張清誌什麽時候死的,何人繼承掌教的,大道教以後又如何了等等均無可考證了,或許那時就並入了全真道教。


    關於大道教的曆代教祖考證,有興趣的道友可以看看陳垣先生的《南宋初河北新道教考》及陳知超的《金元真大道教史補》二文。


    經曆過曆代掌教的經營,大道教在各州縣修建了大量宮觀,特別是在元代,教派規模更加龐大。至於這些宮觀的來路,總結起來有三種,一是亂世中被荒棄的佛寺改造而來,二是對其他門派的道觀改造,這比改造佛寺簡單多了,第三則是自己修建了,比如天寶宮。關於天寶宮,差不是大道教的專屬名字了,因為元始天尊的地盤是玉清境,又叫天寶君,所以大道教不但在大都、許州修了天寶宮,其他諸如鳳翔、薊州等很多地方也都有天寶宮,為了顯示地位,大都的天寶宮在教內又叫大天寶宮。


    鐵打的宮觀流水的道士,曆經風雨,真大道教最終還是消失在曆史中了,唯一留下的隻有今天許昌的天寶宮遺址及碑刻,近年來經過修繕,香火也不斷,可以留給我們去懷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