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的阿城區有一座鬆峰山,主峰煙筒峰險峻靈秀,支峰狀如雙乳,所以當地人又稱其為乳峰山。在這座漂亮的乳峰山上有一座有八百多年曆史的太虛古洞,想當年,太一教的創派教主蕭抱珍就是在這個山洞裏傳經布道,盛極一時。當時北方還處在金國統治下,金熙宗(1135-1149年)時期的阿城叫金源,是目前考證出來的在東北建立道觀最早的地方,素有“金源道教聖地”的稱號。


    姓名:蕭抱珍


    曾用名:韓元升


    籍貫:衛州(河南汲縣)


    出生時間:?


    去世時間:1166年


    主要成就:創立太一教


    主要著作:太上蓬壺煉度津濟法食真科


    據《元史·釋老傳》記載,蕭抱珍在金天眷年間(1138-1140年)橫出江湖創立了太一教,尊五福太一神為主神,主張以老子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禦世。1266年,元朝王鶚在《重修太一廣福萬壽觀碑》中說,蕭抱珍得到了仙人的傳授後,仙法大成,於是創立太一教,並從1138年開始大行天下。再根據其他一些史料分析,太一教至少是在1138年的時候已經有了相當規模和影響力。


    首先解釋一下為什麽蕭抱珍給自己的門派起名為太一教。釋老傳中有“道士蕭抱珍傳太一三元法籙之術,因名其數曰太一”的記載,而太一是從“元氣沉淪,太極未判,至理純一”中提煉出來的,這個詞在道教中是早就在用的。和真大道的劉德仁、全真教的王重陽不同,蕭抱珍創教之前就是個道士,具體是哪個門派、師承之類的不可考,但理論功底總歸是要有一些的,所以他能想到並拿“太一”來當作教名也就沒什麽奇怪的,當然了,他肯定是第一個想到用這兩個字的,所以“則自蕭抱珍始”。


    蕭抱珍說自己受神仙的啟發,“極稱太一之神靈,至擬為天神下降,則其術有異人者”,無論是蕭抱珍,還是後來的劉德仁和王重陽,這些位創教的大佬們都會舉起神仙的招牌,抬高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神仙代言人的身份行走人世間,拯救蒼生,拯救世界,反正思想覺悟達不到這個程度的,也不適合開創教派這個有難度的工作。


    白手起家事業初創時條件當然不會太好了,蕭抱珍隻能在衛州老家的茅屋裏傳教,地點就在現在的衛輝舊城東門外,可惜物是人非了。逐漸地,蕭抱珍就借周圍人之口,把自己遇仙的故事傳播開來,接下來所利用的無非是替人治病那老一套,而且是符水治病,“以符藥濟人”,這是和南方的正一天師道相同的,也是和北方的真大道、全真教不同的地方。加上他善於“祈禱訶禁”的術法,就是能替人驅除附體的妖怪,有妖怪附體這種說法至今在北方還有人相信,在那時候市場更大,另外他還會施法求雨、驅除蝗災,這些特別接地氣的法力,對於在金人統治下的、渴望被精神救贖的底層民眾來說,蕭道長天然就有一種高人的感覺,還有點親切感,於是相信他的人越來越多。


    隨著門派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了,信眾們捐些香火錢也聚沙成塔,於是蕭道長就翻蓋了那間小茅屋,還在邊上新修了一座更大的茅屋,沒辦法,來個雕梁畫棟的全實木質大殿,還是那個條件呢,何況那樣門檻高了,老百姓就進不來了,脫離群眾的事情是不能幹的。


    萬事開頭難,開了頭就不難,俗話說酒好不怕巷子深,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總之,蕭抱珍經過了六七年的苦心經營,太一教發展了大量信徒,“歲無慮千數”,終於在山東的真定、趙州等地方修起了太一堂,從此不用在茅屋裏傳道了,草雞也變成了飛天的鸞鳳。有弟子悄悄問蕭掌教,太一堂修得如此金碧輝煌,大門檻都快一米高了,您怎麽不怕脫離群眾了?蕭掌教斜睨了這個不招人喜歡的弟子一眼,此一時彼一時,懂不?


    1140年南宋和金國開始議和,1142年簽訂了“皇統和議”後以淮水為界,進入了南北對峙期,於是女真人開始消化戰爭成果,專心搞起了內務。其他不表,單說道教,女真人看到了它對於緩解民族矛盾,麻痹百姓還是很有用的,於是就安排了道司、道錄、道正等官員來負責管理道教,這也相當於官方認可了道教存在的合法性,前提是得在金國的管理下才可以。太一教則是在當時被管理的,也是被扶植和利用的典型代表。


    根據《重修太一廣福萬壽觀碑》記載,1148年,金熙宗完顏亶派了使者召見蕭抱珍,此時蕭抱珍已經把自己的太一教從山東發展到了哈爾濱,足見它的發展速度是何等迅速,規模之大了。這次召見主要是因為悼平皇後得了怪病,據小道消息說是被鬼附身了,而驅鬼正好是蕭抱珍的拿手活兒,所以等蕭抱珍手到病除以後,悼平皇後極為感激蕭抱珍,除了金銀財寶賞下來以外,還請熙宗給太一教賜個觀額。熙宗同樣也很高興,所以很痛快地賞給他”太一萬壽“四個大字,讓他迴去掛在汲縣太一堂上,算是官方認可的正規建築,太一教也成了皇帝認可的正規道教了。此外,還封蕭抱珍為“一悟真人”,後來元憲宗還特意追贈了一次,變成了“太一一悟真人”。這次進京治病,有了後台的太一教從此奠定了二百多年的昌盛。


    1162年,金國正處於財政赤字時期,原因是“邊事未定”,打仗就要花錢,所以“財用闕之”,地主家也沒了餘糧,於是也學著宋朝皇帝賺和尚道士的錢,“凡釋道之居無名額者,許進輸賜之”,“命民進納補官,及賣僧道尼女冠度牒,紫褐衣師號,寺觀名額”。花點錢就能給違章建築辦個正式的不動產證,怎麽看都劃算,於是蕭抱珍的弟子侯澄的侄子侯元仙上報了兩座太一道觀的名額,“以在州道院為太清觀”,“以在府者為迎祥觀”,解決了趙州和真定府的兩座道觀的被官方認可的問題。這位侯元仙是河北趙州人,所以先解決了趙州太清觀的官方認可。另外就是現存《太一三代度師侯公墓碣》中的這位侯公也是指的侯元仙,所以研究他和他的文獻對於研究太一教有很高的價值。


    隨著太一教的興盛,蕭抱珍把勢力發展到了金人的大後方金源,帶動著以鬆峰山為中心的道教蓬勃發展起來,並在金代發展到了頂峰,金亡以後才逐步衰落。直到清代道光年間,由一位叫王教參道士在遺址上修建了海雲觀,鬆峰山道教才又得以複興。1934年,日軍說鬆峰山裏有抗日武裝總想打我們,於是炮轟鬆峰山,道觀、道士墓地等大量毀壞,道士們也早就跑光了。那場運動時期道士墓進一步被徹底破壞,可用的石料也都被拿去修學校了,鬆峰山的道教痕跡就越來越淡了。


    1166年,金世宗大定六年,蕭抱珍駐世百年在老家汲郡萬壽觀辭逝,弟子蕭道熙接任教主大業。這座萬壽觀就位於現在的衛輝西關。


    二祖蕭道熙本來是姓韓,和蕭抱珍是衛州老鄉,掌教後改為蕭姓。這種改姓可不是自願的,而是當教主必須要做的,有一種說法是太一教是仿效佛教的傳統,後任教主必須改為初祖同姓,還有一種說法是蕭抱珍生前就留下遺囑,說以後的教主不姓蕭的必須改姓蕭才可以,具體真實原因還沒有明確下來。


    據元朝王惲的《秋澗集》所說,蕭道熙幾乎是個完美無缺的人,風度翩翩,顏值極高,絕對是大帥哥一級;品德高尚,樂善好施,平時開個粥場救濟流民,撫養孤寡老人比親兒子都用心;學識淵博,言辭優美,做得一手好文章;能言善辯,張嘴就是一通大道理,絕對演講、辯論高手;eq極高,喜歡結交四方賢士及高官貴族,長袖善舞,談必精妙;更有一手好書法,畫技又高,大有魏晉風流……,這些優點,隨便哪一樣拿出來都不是一般人能比的,偏偏這些都是副業,人家的專業是道士,那麽蕭道熙在專業領域又如何呢?“持行法籙,捕逐鬼物,風聲肅肅,除治戶庭間,殆古之能吏然”。


    關於《秋澗集》的作者王惲王秋澗先生和二祖蕭道熙還有點親戚關係,他的祖母韓老夫人是蕭道熙的親侄女,而且這位秋澗先生同樣是才名冠絕汲郡,所以《秋澗集》記載的太一教的掌故極有參考價值。


    在這樣一位幾近完美的老大的帶領下,在蕭抱珍辭世三年後的1169年,太一教發展到了巔峰,金世宗敕在觀內建“萬壽”額碑,令太一教“聲教大振,門徒增盛”。蕭道熙死於1186年,世宗追贈為“重明直人”,太一萬壽觀也改名為太一廣福萬壽宮。


    三祖名叫蕭誌衝,本姓王,也是改了蕭姓的,據說是逃婚來到衛州後拜入蕭道熙門下的,除了老莊以外,兼通諸史諸書,尤精於《左氏春秋》,壽66歲。


    四祖則是蕭抱珍的後人,叫蕭輔道,他經曆了金亡和大元朝一統天下的曆史。《秋澗集》中記載了元世祖忽必烈曾經“安車來聘”這位蕭輔道先生,並賜號“中和仁靖真人”。


    五祖叫李居壽,改名為蕭居壽,是蕭輔道的弟子,也是汲郡人。史料記載他和元世宗關係也非常密切,寵幸甚厚。六祖為蕭全佑(本姓李),七祖為蕭天佑(本姓蔡),以後的傳承史料目前還沒有考證,也就是說太一教最後的結果至今不詳。


    有一種說法是太一教最後並入了正一教,為什麽會有這種說法呢?其一是太一教和正一教都是很重視符籙和齋醮的,其二是蕭天佑曾在1315年以“太崇玄體素演真人”的角色和正一教的張留孫、全真教掌教孫德彧等人在大都的長春宮,就是現在的北京白雲觀中設經籙普天大醮,所以我們有理由懷疑,太一教和正一教的這兩位大人物是有很多時間和機會私下裏交流一些道法、發展規劃之類的,而當時的正一教已授三山符籙,與全真派並列南北,太一教並入正一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了。當然,純屬個人猜測,留待考證。


    前麵講到過,由於在女真人統治下,新道教必須在符合異族人的想法才允許存在的,所以太一教在教義上必然與舊道教有所不同。蕭抱珍從《道德經》裏總結出了一條真理:“弱者道之用”,在《秋澗集》裏記載了太一教的教旨,“做仙佛不難,隻依一個弱字便是,曰弱者道之用也”,一個弱字裏麵透露出何等多的信息,看著都是淚啊。太一教是建立在老莊道學的基礎上,“蓋以老氏之學修身,以巫祝之術禦世者也”,要清靜,要無為,要向統治者宣布我追求的是“弱”,甘心成為一個“弱者”,甚至提出了弱才是真正能成仙成佛的大道。當然了,這裏的弱不是想當個弱者,而是一種內修的功法,但是把它當作為核心教義,可見在女真人的統治下,要想生存下去是有多難啊。


    考證存世的《蕭真人碑》,其中有這麽幾個字,“本之以湛寂,而符籙為之輔”,由於太一教一直是極重視符籙之術的,所以可以劃入道教的符籙派。發展成熟的太一教形成了以內煉修身為主,符籙治病消災為輔,拯救世界,幫助窮苦人,向女真人表現柔弱無爭的意願,從另一個方麵也是讓統治階級看到了它在於籠絡民心,緩解階級矛盾方麵的作用,任由其存在無非是想著沒準以後用得到罷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