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七任老大宋哲宗趙煦是1085-1100年在位,雖然在位達15年之久,但是隻活了25歲,雖有大誌可惜命短,連個兒子都沒有留下,於是向太後就強行立了哲宗的異母弟弟端王趙佶。


    按照封建禮法,這個皇位本來輪不到端王趙佶的,他是神宗的第十一個兒子,還不是太後生的嫡子,年齡上他沒有申王大,血緣上又沒有簡王近,除了會風花雪月,政治上相當於白癡,當時被宰相章惇評價為“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的他又是為什麽得到了向太後和一幹權臣的支持的,總是讓人感覺裏麵有不可見人的貓兒膩。說到底,徽宗的皇位來得終究是不合禮法,行祖宗之意也好,兄終弟及也罷,怎麽也得搞來一個冠冕堂皇的、說得過去的理由掩住天下的悠悠眾口,這就為他以後的崇道埋下了伏筆。


    要說這位徽宗除了不會當皇帝,諸事皆能:書法一絕,一手瘦金體藝術價值極高;擅長於花鳥畫,尤其是鷹和鶴,自成院體;喜歡體育運動,特別愛踢足球,當然那時候是叫蹴鞠;喜好詩詞,傳世宋詞頗有李煜之風……奈何,上天和華夏人民開了一個玩笑,偏偏把他擺到了最不擅長的工作崗位當了宋朝的皇帝。


    可想而知,他在位期間,內部奸臣當道不用說了,著名的六賊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把持朝綱,基本上是和《水滸》裏講的差不多,官民矛盾激化,黑暗程度自不必言,要不然也不會有方臘、宋江的起義。


    外部呢,不但沒能把握金滅遼的大好時機想著去收複幽燕,在金國立國進而消滅了遼國後大舉南侵,徽宗同樣全然不當迴事,以至於最後靖康之恥,父子兩個打包被金人擄到了東北,直到五十四歲時死於五國城,就是現在的哈爾濱東部,至今還有五國舊城遺址。


    就是在這樣內憂外患的背景下,這位皇帝依然沒有想過治理國家,一直沉迷於崇道之中,和一幹權臣、太監和道士們玩起了神道設教的遊戲,幻想著通過神化自身來“厭服天下”。


    徽宗崇道可以粗略地劃分成兩個階段,1102-1110年,就是崇寧、大觀時期為第一階段,1111-1125年,政和、宣和年間為第二個階段。


    徽宗雖然很早就崇道了,但是直到第一階段他還沒有過度的佞道,隻是與一些道士有著密切的來往。


    當他還是端王的時候,有一次下朝,在太史局供職的道士郭天信神秘兮兮地拉住他的袖子,還遮住了天空對他說:“王當有天下”,弄得端王心裏七上八下的,不過感覺這位道士還蠻親切的。等到徽宗真的稱帝以後,對這位預言準確的郭道長自然是青睞有加了,“不數年,至樞密都承旨、節度觀察留後”,連他兒子也得到了特殊提拔。要知道,在這麽多不可能,而且沒有一點可能的情況下,能預測徽宗未來當皇帝,這位郭天信當真有兩把刷子。


    那位道友可能說了,也許是他是為了巴結徽宗呢?這其實不太可能,因為後來郭天信看不慣蔡京亂國,經常借著天文異象來攻擊蔡京,蔡京被罷黜很大程度上與他有關,而且郭天信最後也是因為蔡京的黨羽誣告而被貶後死於廣東的。當時蔡京已經又重掌相位了,聽說郭天信已死,一直都不敢相信,怕這位是玩假死,不一定密謀什麽手段對付他呢,所以還專門派人去開棺驗視了一番,確認事實後才長出了一口氣。所以,郭天信的為人應該還算正直,至少能站在蔡京的對立麵上,怎麽也算是一個清官了,要說他為了自己的未來提前巴結一個隻會玩的端王,怎麽也說不過去吧。


    還有一位道士叫劉混康,他也是早期與徽宗有著密切關係的道士。這位劉道士別看名字不怎麽樣,實際上也是位名道,上清茅山宗一脈的第二十五代宗師。劉混康一直與皇室有密切的來往,早在哲宗時期就是皇帝的座上客,哲宗還曾經給他賜號洞元通妙先生。等到徽宗上台以後,對劉混康也非常尊敬,曾經多次詔進京來幫他化解難題,每次送他走的時候,不是賜印、賜劍,就是賞下大筆的土地田產、財貨寶物。


    據說徽宗當了皇帝以後,子嗣一直不旺,這對於國家來說是件大事,也成了徽宗的一個心病。不久,劉混康來了,可以說是專程來為徽宗解決沒兒子的難題而來的。徽宗一聽大喜,趕緊請劉混康入座虛心求教:“老神仙可有辦法為朕解憂?”


    “陛下莫急,貧道正是為此事而來,而且已經先觀風望氣,推算良久,要想解決陛下的子嗣問題並不難,須用貧道的廣嗣之法即可。”


    徽宗自然極為高興,而劉混康的辦法的技術核心就是把宮城東北角稍加高一點。道友們易學、風水學水平應該有所提高了,東北為艮位,為幼子的位置,西北增高是為了形成砂,風水裏講究高一分為砂,砂管人丁水管財嘛,這樣就是在增加子嗣的氣運,當然了,細節肯定不會這麽簡單。據說經過風水改造,廣嗣之法果然有效,因為“已而後宮占熊不絕,上甚喜”。


    占熊出自《詩經》,道友們應該也能猜出來,隻是古人比較喜歡賣弄,意思是說後宮連連傳來生兒子的好消息。


    也有道友提出過這樣一個觀點,分析徽宗有如此高的才華卻少子嗣,他的八字極可能是傷官透出為用神,這種命格克製子孫,所以劉混康才通過艮位加高來製傷官,這樣雖然徽宗有了兒子,但江山卻受到了影響。可惜劉混康死的比較早,否則應該會在徽宗子嗣問題解決了以後,及時恢複艮位的風水,這樣北宋的江山就不應敗得如此早了。當然了,四柱八字命理一說比較玄奇,信與不信道友自己體會,至於傷官、用神之類的術語,也不是幾句話能講明白的,有興趣的道友可以再交流。


    因為屢屢為徽宗解決難題,1103年,徽宗賜劉混康為“葆真觀妙先生”,又在他的老家給他修了座華麗的道觀。三年後又加封“葆真觀妙衝和先生”。1108年,劉混康羽化後又加封太中大夫,同期受到徽宗加封的道士還有不少,比如龍虎山三十代天師張繼先,泰州有神翁之稱的道士徐守信等。


    史料記載,徽宗和劉混康書信往來非常頻繁,有記載的就有七十二封,差不多一個月一封信,劉混康羽化後,徽宗還掉了幾滴傷心淚,專門下詔修建藏真觀以祭祀他,還命令蔡京寫了篇作文,題目是《茅山華陽先生解化之碑》,可見徽宗和劉混康的關係是何等密切了。


    當然,第一階段時期,關於徽宗與道士交往的記載還有,就不再一一列舉了,總之,宋徽宗對於道教還是很喜歡的,也願意讓道教發展好一點,所以,在大觀元年(1107年)二月批示:道士序位在僧,女冠序在尼上,盡管如此,也隻是表示他更喜歡道教罷了,還沒有十分明顯的政治投機的苗頭。


    到了政和元年(1111年)以後,外有邊患,內有新舊勢力之爭,蔡京、童貫這幫子人打著變法的旗號把持軍政大權,大肆排擠異己,盤剝民財,極力迎合這位徽宗皇帝,把一個本來就昏庸的皇帝培養得愈加荒淫。


    要說徽宗一點也沒有想著這個國家也有點冤枉他,但生活在一個隻會欺下媚上的圈子裏,他所能想到的隻有利用道教來神化皇權,從而達到懾服人民、安定社會、威壓外族的作用,夢想著那時候天下太平,外敵不敢犯邊,這是多麽美麗而又愚蠢的願望啊。


    無論如何,今後工作的基調確定了,蔡京團隊和道士組成聯合工作組,共同為徽宗策劃實施,開啟了史上最狂熱的一次佞道活動。


    工作小組雖然是蔡京一手組建起來的,不過他並沒有凡事都親自出馬,而是由兒子蔡攸和兩個道士為主力。蔡攸就不多講了,簡單介紹一下兩個道士:王老誌和王仔昔,這二位分別被徽宗尊稱為大王先生和小王先生,徽宗手裏有這小大二王,要是玩鬥地主,王炸在手,倒是一手好牌啊。


    王老誌是濮州臨泉人,頗有些傳奇色彩,曾經是個轉運小官,後來自稱得到了鍾離權傳授內丹仙法,也有人黑他說是有個叫花子給他吃了顆丹藥後瘋了,於是拋家棄子當了道士。傳說他善於給人治病、卜算,“老誌所居地必生花,謂之地錦”,很快就在江湖上闖出了很大名聲,於是被王亶招攬過來,送給了蔡京,再推薦給了徽宗。開始時,有人向他問卜,他隻是寫上幾句話就打發了,開始大家都不明白怎麽迴事,可是過一段時間就發覺他寫的東西十有八九都靈驗,於是在首都圈子紅了起來。


    1113年,徽宗賜他安泊處士的稱號,後又加封洞微先生,1114年加封觀妙明真洞微先生。眼看王老誌如此得寵,朝中大臣們就紛紛登門拜訪,隻要讓這位滿意了,能夠在皇帝麵前無意間美言兩句,就一定能夠官運亨通了,所以一時間門庭若市。


    據說後來鍾離權來找王老誌,對他說不要再貪戀紅塵,追求權力享受了,所以王老誌便向徽宗請辭,此時大小王的地位已經被林靈素取代了,徽宗也就沒有強留。王老誌死後,徽宗加封他為正議大夫。


    王仔昔是洪州人,原來本是個儒士,後來自稱在嵩山隱居時得到了許遜的傳承,得授《大洞隱書豁落七元之法》,從此學會了算命,能夠輕易知道你的未來,同樣被蔡京招攬以後推薦給了徽宗,賜號衝隱處士。


    有一次徽宗派小太監來找王仔昔,說最近天旱總也不下雨,皇帝打算祈雨,請道長給畫個符。第二天,小太監又來了,王仔昔掐指一算,就在符籙上寫了幾個字,讓徽宗用符水洗洗就行了,原來他已算出徽宗哪裏是祈雨,天上掉爆裂火球,隻要燒不到他就不操心的人,心裏怎麽可能有天下百姓,他是想用符給自己的妃子治紅眼病。等妃子的紅眼病好了以後,徽宗大喜,加封王仔昔為通妙先生。


    王仔昔為人倨傲,對大小太監唿來喝去不說,還老想著當天下道門的大當家的,徽宗也不當迴事,照樣尊重他。不過等林靈素得寵以後,就被林靈素和太監合夥把他安排到監獄裏弄死了,在這方麵他的確不如大王先生有眼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