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是中國曆史上最混亂的時代之一,一般來說亂世宗教反而會得到更大的發展,但實際上佛教也好,道教也罷,受戰亂波及是極為嚴重的,真正的亂世哪有桃源。在前麵曾多次提到三武一宗滅佛,最後這一宗,就是說的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周世宗柴榮。
實際上三武一宗滅佛也好,毀佛也好,隻是一個統稱,四位帝王的滅佛行動在程度上、性質上還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是滅佛,有的是禁佛,有的是抑佛,有的是限佛。那麽柴榮的滅佛是什麽樣的呢,道友們可以通過下麵的分析,特別是對一些數字的分析判斷一下,順便也可以簡單迴顧一些五代十國的曆史及佛教和道教的發展情況。
首先,明確一下個人的觀點,我把“柴榮滅佛”明確為是限佛或抑佛,而不是滅佛,具體原因稍後再分析,柴榮的生平需要先簡單交代一下。
947年,劉知遠建立後漢稱帝,由於大將郭威出力不少,所以連連高升,很快就權傾朝野了。郭威的養子柴榮升遷很快,當然柴榮並非完全是靠郭威的關係才被擢升的,人家也是真有才幹的。一年後兒子劉承佑就接了劉知遠的班成為ceo,剛坐上皇帝的位子總是擔心兵權在握的郭威會造反,也不全是劉承佑多心,五代時造反的事太常見了。反正最後劉承佑把郭威的全家殺了個一幹二淨,連隻老鼠都沒有放過,柴榮也受牽連,老婆孩子一家人也被殺光了,所幸他和郭威正好領兵在外才躲過了一劫。於是郭威就造了反,建立了後周稱帝。
由於郭威的親生兒子全都被殺了,郭威死後,柴榮很順利地接班稱帝了,實際上他當時還是有競爭對手的,比如郭威的女婿、外甥之類的,主要是柴榮各方麵能力都不錯才接了郭威的班。道友們應該知道,五代時期認幹兒子特別流行,朱溫啊,李克用啊等等都認了不少幹兒子,郭威和柴榮還不是那種簡單的認幹兒子的關係,柴榮的老爹柴守禮是郭威的大舅哥,管郭威叫一聲妹夫的,柴榮從小就表現“謹厚”,是過繼給郭威當的養子,郭威一直非常喜歡他的。
柴榮老家在今天的河北邢台,921年生,954年正月繼位,959年去世,在位六年,年僅39歲。柴榮在位期間,整飭綱紀,修訂法律,內修仁政,外拒北漢,恢複生產,勸客農桑,鼓勵商業,發展經濟,繁榮文化,直言納諫,在位雖然僅僅六年,兩次北伐,一次西討,三次南征,打仗就像開了掛一樣,戰略、戰術都堪稱大家。
對於他的英年早逝,後世普遍表示惋惜,假如他能多活些年,中國的曆史會走出一條完全不相同的路,當然了,沒有假如的。
人非完人,在五代那個惡人當道的時代,柴榮這樣的明君也有缺點,後人記錄了他的兩件主要過錯:其一是他在攻打楚州時,因為傷亡代價太高大怒而失去理智,城破後“六軍大掠,城內軍民死者萬餘人,廬舍焚之殆盡”;還有一件是他放任包庇紈絝的老爹,是親爹柴守禮,不是郭威,不知道這位老爹以前品性如何,不過自從兒子當了皇帝以後那就抖了起來,在洛陽和幾個朝中重臣的老爹們建了個老爹群,那叫一個橫行霸道,目無國法,甚至敢當街殺人,百姓名之為“十阿父”,柴榮對此事學起了貓頭鷹。
無論如何吧,這些缺點並沒有影響柴榮成為五代時期最為傑出的帝王,成為一位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勤政愛民的亂世明君,在五代十國的幾十年裏,他和郭威二人執政共十年,百姓享受到了難得的太平世界,也正是他們父子的成就,奠定了宋朝統一的基礎,最後就是讓柴榮一手提拔起來的趙匡胤摘了桃子。
總體來說,後世對柴榮的評價很高,很少有負麵的,比如宋朝人的評價:
宋神宗:“世宗,誠創業造功英主也。”
司馬光:“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薛居正在《舊五代史》中評價他:“……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評價他:“……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複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納延儒學文章之士,考製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其為人明達英果,論議偉然”。
還有很多評價,就不一一列舉了,下麵再講講柴榮限佛的事情。
按照主流學者,包括古代和現在,他們研究的結論,都認為經濟因素是導致柴榮限佛的主要原因。五代時期,佛教延續了唐代的繁盛,而且是更甚,佛寺、和尚多得對國家的賦稅、兵役等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舉個例子,由於民間崇佛日盛,出現了大量私毀銅錢鑄造佛像及與佛教有關的物品的風潮,這就造成了金融問題,市麵上連銅錢都嚴重不夠用,這不僅影響了百姓的生活,對商業流通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還有佛門收容逃避徭役、兵役的人,甚至罪犯,占有大量良田等等,總之佛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所以,柴榮最終采取了滅佛的行動。
這些學者的觀點對嗎?是滅佛還是限佛,真正的原因又是什麽?
實際上如果稍稍細心一點去考證而不是僅憑史料中一個可能是錯誤的數據就想當然的話,就不會得出上麵那樣的結論。
在《舊五代史》《五代會要》和《資治通鑒》等史書中可以找到一些數據,後周國土麵積約一百萬平方公裏,人口總數約一千四百萬,柴榮廢寺院座,保留下來的僧尼是人,保存下來的寺院2694。當然,這些史料中個別數據稍有誤差,基本上可以忽略。
具備小學數學水平,就可以用這些數據簡單推導出後周當時的僧尼總數:通過保留下來的僧尼數量和寺廟數量可以大概知道每座寺廟裏平均的僧尼數量,約23人,還知道廢除的寺廟是座,可以得到被強製還俗的僧尼約69萬人,所以當時全國的僧尼總數就差不多有75萬人。
約110年前,唐武宗滅佛前國土麵積約四倍於後周,當時有近5萬座寺廟,和後周的3.3萬相差還不算太大,但僧尼總數後周卻比唐朝當時的29萬多了近46萬,要知道經過晚唐、五代的的戰亂,僅四分之一的國土麵積和人口總數,後周能多出如此多的僧尼顯然不是那麽合理。如果有道友感覺這樣分析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好,我們接著分析。
可以再參考一下宋朝的數據,宋朝開國後經過前三代皇帝的禮佛崇佛,到六十年後的宋真宗時期,全國僧尼總數約46萬,寺院約3.9萬所。也就是說,無論是唐武宗時期還是宋真宗時代,國土麵積都約四倍於後周,當然黃河流域人口密度大這也是事實,如果佛教興盛程度和後周時差不多的話,把後周的寺廟和僧尼總數都乘以四,應該就是這兩個時期的大體的數據,道友們可以自己算一下,僅從數據上推斷的話,顯然無論是唐武宗時期還是宋真宗時期,佛教興盛程度遠遠還沒達到後周時期,這合理嗎?那麽是哪些數據出了問題?
再看另外一組數據。《新五代史》中記載柴榮廢寺3336座,和上麵的座相差懸殊,當然不是中間差了一個0那麽簡單,因為史書中是用的漢字記數的,三萬和三千不是簡單的一句抄寫錯誤就能解釋得了的。在《佛祖統紀》《釋氏通鑒》等文獻中基本上也記載的是3336,其他數據和上麵記載的基本上一致。
那麽,如果把三萬多改成三千多的話,再用上麵的邏輯推導,結果就比較合理了,還是道友們自己算一下吧。
實際上這個推導並不難吧?可惜看了大量現代學者的專著、論文,絕大多數都直接用了《舊五代史》中的這個數字,其中不乏道教研究的知名學者、教授,不好評價,因為自己的推論也並不是絕對正確嘛。
但是,引用的不同的數據,後麵得到的結論可就背道而馳了。如果是廢掉了三萬多座寺廟,留下不到三千座,這個力度就不比唐武宗小了,說是滅佛不過分吧?如果是廢掉了三千多座,那力度可就是相差懸殊了,用抑佛或限佛似乎更恰當吧?
所以,用了三萬多這個數據的學者們,就按照佛教的過度發展嚴重影響了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等發展,嚴重影響到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這一思路,想當然地一路寫了下去。如果這些學者再看到《佛祖統紀》《僧史略》《釋氏通鑒》《佛祖曆代通載》等佛門典籍裏對柴榮滅佛表達出的那種極度的痛恨,就會更加相信自己的想當然的正確性,所以結論就是柴榮對佛教舉起了屠龍大刀,是在滅佛。
實際上三武一宗滅佛也好,毀佛也好,隻是一個統稱,四位帝王的滅佛行動在程度上、性質上還是有所不同的,有的是滅佛,有的是禁佛,有的是抑佛,有的是限佛。那麽柴榮的滅佛是什麽樣的呢,道友們可以通過下麵的分析,特別是對一些數字的分析判斷一下,順便也可以簡單迴顧一些五代十國的曆史及佛教和道教的發展情況。
首先,明確一下個人的觀點,我把“柴榮滅佛”明確為是限佛或抑佛,而不是滅佛,具體原因稍後再分析,柴榮的生平需要先簡單交代一下。
947年,劉知遠建立後漢稱帝,由於大將郭威出力不少,所以連連高升,很快就權傾朝野了。郭威的養子柴榮升遷很快,當然柴榮並非完全是靠郭威的關係才被擢升的,人家也是真有才幹的。一年後兒子劉承佑就接了劉知遠的班成為ceo,剛坐上皇帝的位子總是擔心兵權在握的郭威會造反,也不全是劉承佑多心,五代時造反的事太常見了。反正最後劉承佑把郭威的全家殺了個一幹二淨,連隻老鼠都沒有放過,柴榮也受牽連,老婆孩子一家人也被殺光了,所幸他和郭威正好領兵在外才躲過了一劫。於是郭威就造了反,建立了後周稱帝。
由於郭威的親生兒子全都被殺了,郭威死後,柴榮很順利地接班稱帝了,實際上他當時還是有競爭對手的,比如郭威的女婿、外甥之類的,主要是柴榮各方麵能力都不錯才接了郭威的班。道友們應該知道,五代時期認幹兒子特別流行,朱溫啊,李克用啊等等都認了不少幹兒子,郭威和柴榮還不是那種簡單的認幹兒子的關係,柴榮的老爹柴守禮是郭威的大舅哥,管郭威叫一聲妹夫的,柴榮從小就表現“謹厚”,是過繼給郭威當的養子,郭威一直非常喜歡他的。
柴榮老家在今天的河北邢台,921年生,954年正月繼位,959年去世,在位六年,年僅39歲。柴榮在位期間,整飭綱紀,修訂法律,內修仁政,外拒北漢,恢複生產,勸客農桑,鼓勵商業,發展經濟,繁榮文化,直言納諫,在位雖然僅僅六年,兩次北伐,一次西討,三次南征,打仗就像開了掛一樣,戰略、戰術都堪稱大家。
對於他的英年早逝,後世普遍表示惋惜,假如他能多活些年,中國的曆史會走出一條完全不相同的路,當然了,沒有假如的。
人非完人,在五代那個惡人當道的時代,柴榮這樣的明君也有缺點,後人記錄了他的兩件主要過錯:其一是他在攻打楚州時,因為傷亡代價太高大怒而失去理智,城破後“六軍大掠,城內軍民死者萬餘人,廬舍焚之殆盡”;還有一件是他放任包庇紈絝的老爹,是親爹柴守禮,不是郭威,不知道這位老爹以前品性如何,不過自從兒子當了皇帝以後那就抖了起來,在洛陽和幾個朝中重臣的老爹們建了個老爹群,那叫一個橫行霸道,目無國法,甚至敢當街殺人,百姓名之為“十阿父”,柴榮對此事學起了貓頭鷹。
無論如何吧,這些缺點並沒有影響柴榮成為五代時期最為傑出的帝王,成為一位雄才大略,勵精圖治、勤政愛民的亂世明君,在五代十國的幾十年裏,他和郭威二人執政共十年,百姓享受到了難得的太平世界,也正是他們父子的成就,奠定了宋朝統一的基礎,最後就是讓柴榮一手提拔起來的趙匡胤摘了桃子。
總體來說,後世對柴榮的評價很高,很少有負麵的,比如宋朝人的評價:
宋神宗:“世宗,誠創業造功英主也。”
司馬光:“若周世宗,可謂仁矣!不愛其身而愛民;若周世宗,可謂明矣!不以無益廢有益。”
薛居正在《舊五代史》中評價他:“……神武雄略,乃一代之英主也”。
歐陽修在《新五代史》中評價他:“……區區五六年間,取秦隴,平淮右,複三關,威武之聲震懾夷夏,而納延儒學文章之士,考製度,修《通禮》,定《正樂》,議《刑統》,其製作之法皆可施於後世,其為人明達英果,論議偉然”。
還有很多評價,就不一一列舉了,下麵再講講柴榮限佛的事情。
按照主流學者,包括古代和現在,他們研究的結論,都認為經濟因素是導致柴榮限佛的主要原因。五代時期,佛教延續了唐代的繁盛,而且是更甚,佛寺、和尚多得對國家的賦稅、兵役等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舉個例子,由於民間崇佛日盛,出現了大量私毀銅錢鑄造佛像及與佛教有關的物品的風潮,這就造成了金融問題,市麵上連銅錢都嚴重不夠用,這不僅影響了百姓的生活,對商業流通造成的危害更為嚴重。還有佛門收容逃避徭役、兵役的人,甚至罪犯,占有大量良田等等,總之佛教已經嚴重影響到了國家的穩定和發展,所以,柴榮最終采取了滅佛的行動。
這些學者的觀點對嗎?是滅佛還是限佛,真正的原因又是什麽?
實際上如果稍稍細心一點去考證而不是僅憑史料中一個可能是錯誤的數據就想當然的話,就不會得出上麵那樣的結論。
在《舊五代史》《五代會要》和《資治通鑒》等史書中可以找到一些數據,後周國土麵積約一百萬平方公裏,人口總數約一千四百萬,柴榮廢寺院座,保留下來的僧尼是人,保存下來的寺院2694。當然,這些史料中個別數據稍有誤差,基本上可以忽略。
具備小學數學水平,就可以用這些數據簡單推導出後周當時的僧尼總數:通過保留下來的僧尼數量和寺廟數量可以大概知道每座寺廟裏平均的僧尼數量,約23人,還知道廢除的寺廟是座,可以得到被強製還俗的僧尼約69萬人,所以當時全國的僧尼總數就差不多有75萬人。
約110年前,唐武宗滅佛前國土麵積約四倍於後周,當時有近5萬座寺廟,和後周的3.3萬相差還不算太大,但僧尼總數後周卻比唐朝當時的29萬多了近46萬,要知道經過晚唐、五代的的戰亂,僅四分之一的國土麵積和人口總數,後周能多出如此多的僧尼顯然不是那麽合理。如果有道友感覺這樣分析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好,我們接著分析。
可以再參考一下宋朝的數據,宋朝開國後經過前三代皇帝的禮佛崇佛,到六十年後的宋真宗時期,全國僧尼總數約46萬,寺院約3.9萬所。也就是說,無論是唐武宗時期還是宋真宗時代,國土麵積都約四倍於後周,當然黃河流域人口密度大這也是事實,如果佛教興盛程度和後周時差不多的話,把後周的寺廟和僧尼總數都乘以四,應該就是這兩個時期的大體的數據,道友們可以自己算一下,僅從數據上推斷的話,顯然無論是唐武宗時期還是宋真宗時期,佛教興盛程度遠遠還沒達到後周時期,這合理嗎?那麽是哪些數據出了問題?
再看另外一組數據。《新五代史》中記載柴榮廢寺3336座,和上麵的座相差懸殊,當然不是中間差了一個0那麽簡單,因為史書中是用的漢字記數的,三萬和三千不是簡單的一句抄寫錯誤就能解釋得了的。在《佛祖統紀》《釋氏通鑒》等文獻中基本上也記載的是3336,其他數據和上麵記載的基本上一致。
那麽,如果把三萬多改成三千多的話,再用上麵的邏輯推導,結果就比較合理了,還是道友們自己算一下吧。
實際上這個推導並不難吧?可惜看了大量現代學者的專著、論文,絕大多數都直接用了《舊五代史》中的這個數字,其中不乏道教研究的知名學者、教授,不好評價,因為自己的推論也並不是絕對正確嘛。
但是,引用的不同的數據,後麵得到的結論可就背道而馳了。如果是廢掉了三萬多座寺廟,留下不到三千座,這個力度就不比唐武宗小了,說是滅佛不過分吧?如果是廢掉了三千多座,那力度可就是相差懸殊了,用抑佛或限佛似乎更恰當吧?
所以,用了三萬多這個數據的學者們,就按照佛教的過度發展嚴重影響了當時的政治、軍事、經濟等發展,嚴重影響到了統治階級的利益這一思路,想當然地一路寫了下去。如果這些學者再看到《佛祖統紀》《僧史略》《釋氏通鑒》《佛祖曆代通載》等佛門典籍裏對柴榮滅佛表達出的那種極度的痛恨,就會更加相信自己的想當然的正確性,所以結論就是柴榮對佛教舉起了屠龍大刀,是在滅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