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道葉法善和司馬承禎相識,關於葉法善後麵再講,有一次二人共同參加一個千秋齋節,晚上儀式結束後,二人各自安睡。半夜時,葉法善聽到隔壁司馬承禎的房間裏有孩子誦經的聲音,朗朗上口,頗有神韻,心裏奇怪:“這老道士從哪裏拐騙來個孩子,半夜不讓人家睡覺,還逼著誦經,培養弟子也不能這樣啊。”


    於是就悄悄起來窺視一番,這一看可是大吃一驚,隻見司馬承禎房間裏哪裏有什麽孩子,隻見他的額頭隱隱有個銅錢大小的白光,照得周圍雪亮,誦經的聲音就是從額頭透出來的。後來葉法善常和弟子們談起這事:“據《黃庭經》裏的說法,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圓一寸處此中,左神公子發神語,這正是司馬先生達到的境界啊,真是高人啊。”


    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六月十七日(也有說十八日)司馬承禎羽化,壽八十有九,這麽算他出生在655年,反正是筆糊塗帳,沒準兩個時間都不對呢。


    據弟子說,老師羽化時有兩隻仙鶴繞著他的住處一直盤旋不走,有一團團白氣從房間裏升騰而起,直衝高空,後來進去一看,老師的遺蛻宛如生前。


    玄宗聽說以後,深感惋惜,唉,以後再也見不到這老道士了,於是下詔褒獎了一番以後,加贈銀青光祿大夫,賜號貞一先生,又親自動手寫了篇碑文。到宋朝政和年間,司馬承禎又被著名的徽宗皇帝加了一個“丹元真人”的封號。


    司馬承禎羽化以後,李白專門作了一篇《大鵬賦》:餘昔於江陵,見天台司馬子微,謂餘有仙風道骨,可與神遊八極之表……,這在開頭講到蘇軾的詞裏也曾提及此事。


    和王遠知、潘師正不同,司馬承禎著述很多,不過《舊唐書》並未提及,《宋史?文藝誌》收錄有《坐忘論》一卷,《服氣精義論》一卷,《雲笈七簽》《正統道藏》等道門典籍中大多收錄此二書。


    經考證,司馬承禎的其他著作還有《修真秘旨》《修真秘旨事目曆》《修身養氣訣》《采服鬆等法》《修真精義雜論》一卷,《太上升玄消災護命妙經頌》一卷,《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圖讚》一卷,《上清含象劍鑒圖》一卷。《全唐文》還收錄了他的奏疏、辭賦、天宮地府圖、神仙可學論等作品。


    需要說明的是,《天隱子》是道教一部極為重要的著作,其思想與司馬承禎的坐忘論相輔相成,是研究司馬承禎哲學思想的重要文獻,雖然把它列在了司馬承禎的名下,但很多學者認為並不是他的著作。


    司馬承禎一生收了不少弟子,約有七十餘位,其中不乏李含光、薛季昌、焦靜真(女)等成就很高的弟子。下麵簡單講一下接他衣缽的弟子,茅山十三代宗師李含光。


    姓名:李含光


    籍貫:廣陵江都(揚州)


    出生時間:693年


    去世時間:778年


    主要成就:茅山十三代宗師


    主要著作:仙學傳記、三玄異同論、真經、本草音義


    李含光本來是姓弘的,有道友可能會問,百家姓裏有姓弘的嗎?以前肯定是有的,現在可能也有,但比較少,主要是因為武則天的長子李弘太子的名字有個弘字,所以天下姓弘的都要避諱弘字了,於是有的改姓國姓李,有的改姓洪,李含光就是改成李姓了。等到可以不用諱這個弘字以後,據說隻有極少人改迴了弘姓,所以這個姓氏比較少。當然,關於避諱的事,很多史籍有記載,卻多有不同,這裏就不糾結了。


    李含光出身淳儒,老爸叫弘教威,是個大儒,還喜歡研究彭、聃之道,就是彭祖和老子這二位,老先生還有個正隱先生的雅號,和司馬承禎挺熟悉,有機會二人還能論論道,所以李含光後來能拜入司馬承禎門牆,父輩相識應該有一定的原因。


    李含光從小就受到父親影響,不喜歡出去瘋跑,而是喜歡在家裏找個清靜地方看父親收藏的那些墳典。705年,十三歲的李含光就跑去洛陽的龍興觀做了道士,他出生時間就是據此推斷出來的。


    729年,李含光來到王屋山,拜在了司馬承禎的門下,司馬承禎一看見他就說“真玉清之客也”,於是授之以大法,悉得其真傳。


    司馬承禎羽化以後,李隆基請李含光來京時對他說:“看到含光你以後,就感覺司馬真人還活著呢。”於是下詔讓李含光接管王屋山陽台觀,不到一年,李含光看到茅山一脈日漸衰落,就以身體不行,得迴南方休養為由,向皇帝請辭迴了茅山,致力於發展茅山道教,以後皇帝再請他去京城就再也不願意去了,轉眼就過了十幾年。


    745年,李隆基終於把李含光請到了首都,六十歲的皇帝感覺身體不行了,希望他能給自己傳點道法,主持道教科儀,李含光卻推辭說:“陛下啊,我腳有病,走不了路了,形象太差,不能出任要職,您另請別人吧。”


    然後又說:“我得迴去了,我那小山頭沒人打理都荒敗了,老師傳下的真經秘籙也丟得哪都是,必須得收集整理啊。”


    李隆基就敕令在他的小房子邊上修了座紫陽觀,說:“等新道觀修成以後您再迴山吧,這還有時間,您能不能傳授點三洞真經啊?”


    這次李含光總算同意了,在748年三月十八日,李隆基於大同殿受了經誥,並正式拜李含光為度師,作為弟子,送了件法衣當了拜師禮。


    史書記載,李隆基和李含光關係是非常親密的,李含光曾經十三次上表,沒事也要問問冬天來了,您冷不冷,夏天到了,您熱不熱。李含光早年曾四處搜求許謐、楊羲、陶弘景等人所傳的經法,整理後獻給李隆基,李隆基發現經書有所缺損的,一般也請他用楷書補齊。


    李含光所修纂的經書除上上麵講到的以外,還有《老莊學記》《周易義略》《內學記》等,但是很多作品都沒能傳世,隻能從一些史料中尋得一鱗半爪。這些著述中,論三玄異同方麵的思想對後世的影響相當深遠,以後有機會了再單獨聊聊這方麵的話題。


    769年,李含光於紫陽觀別院無疾羽化,壽八十七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