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人間自有,赤城居士,龍蟠鳳舉。清淨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向玉霄東望,蓬萊暗靄,有雲駕、驂風馭。


    行盡九州四海,笑紛紛、落花飛絮。臨江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八表神遊,浩然相對,酒酣箕踞。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一首蘇東坡的水龍吟定場,書歸正傳。


    下麵要講的是一位比較重要的高道,也和上麵這闕詞有關,他就是司馬承禎。蘇軾在這首詞的序中稱,“天台有司馬子微,身居赤域,名在絳闕,可往從之……”,至於詞中的八表神遊,則是指的李白拜見司馬承禎的事情了,這些暫且不表。


    為什麽說司馬承禎比較重要呢,首先是他的身份,茅山宗的第十二代宗師,潘師正的弟子,身份地位在這裏擺著呢;其次,在中國道教史上,他是一位上承老莊、下啟鍾呂,在道教的外丹向內丹轉型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過渡作用;此外,他在重玄思想研究上也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當然還有其他的一些方麵的原因,下麵將逐一講到,所以,司馬承禎在唐代,乃至整個中國道教曆史上確實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姓名:司馬承禎,字子微


    籍貫:洛州河內溫縣(河南溫縣)


    出生時間:647或655年


    去世時間:735


    主要成就:上清茅山宗第十二代宗師


    主要著作:坐忘論、太上升玄消災護命經頌


    司馬承禎字子微,號道隱,為了表示尊重,圏內圈外的後人們一般都尊他為司馬子微。司馬承禎生卒年大約是647-735年,出生官宦,祖上做過北周刺史,琅琊公,到爺爺司馬晟時,做過大隋的親侍大都督,任過唐朝的常史,大約相當於現在的副市長,但古代是沒有實權的。


    司馬承禎從小就聰明好學,但很不喜歡官場功名,也看不起那些官吏,反而喜歡研究各種經書,尤其喜歡道教,所以最終於乾封二年(667年)二十一歲時就服巾褐,拜在了嵩陽潘師正的門下,正式入了道籍。此時的潘師正已經年過八旬。如果按這個時間點計算,司馬承禎應該是出生於647年,但也有資料上說他是生於639年,還有人說他生於655年,當然都有理由,就此就不糾結了。


    另外,不知道友們是否發覺了,這些高道有些共性可尋,比如一般出身都不錯,而且從小就聰明好學,這些似乎是未來是否有所成就的一個必要條件。


    潘師正在世時,司馬承禎基本上一直跟隨師傅在嵩山修道,潘師正又特別喜歡他,對於他在道學方麵的天賦極為讚賞,於是把所學傾囊相授,“受符籙、辟穀、導引、服食之術”,名師高徒,很快就在上流社會的圈子裏有了司馬承禎的一席之地。


    在《舊唐書?隱逸?司馬承禎》中記載,潘師正曾對司馬承禎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自陶隱居傳正一之法,至汝四葉矣”。


    這裏暫且引出一個小話題來,這裏說的陶隱居就是陶弘景,想必道友們都清楚了,上清茅山宗一脈傳下來,陶弘景—王遠知—潘師正—司馬承禎,正好四代,這沒問題,但是為什麽潘師正說是從王遠知那裏學習了陶弘景的正一之法?


    道友們都知道,正一經法那是天師道的看家本領,後麵還會講天師道改為正一盟威道及其詳細發展。天師道早期的經法主要有《三天正法》《正一科術要道法文》《正一盟威妙經》《三業六通之訣》等,由此,學者們,特別是現代學者們就開始了考證,為什麽上清一脈學的正一功法,多好的題材啊,隨便就可以出篇論文刷刷名氣了。於是就出現了很多觀點,其中主的有三種觀點:


    一些學者說是《舊唐書》記載錯了,應該是上清經法,論據當然也有一堆了;


    另一些學者則認為《舊唐書》沒有記錯,因為後麵的吳筠傳中同樣有一句“依潘師正為道士,傳正一之法”,你說司馬承禎那裏是記載錯了,那怎麽吳筠這裏也這麽說,難道也錯了?當然了,後麵還會重點、詳細講吳筠,他在道教史上地位同樣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在這裏還是先研究“正一之法”的問題。


    《舊唐書》的吳筠傳是依據當時的禮部侍郎權德輿的《吳尊師傳》的內容而寫的,當時權侍郎很明確地說是“傳正一之法”。如果您說那樣的話,可能根源就出在了權德輿身上了,是他沒搞清道教門派的問題搞錯了,才導致後麵大家都跟風一路錯了下去。這其實真不太可能,首先權侍郎的地位還影響不到司馬承禎,其次,在大唐舉國崇道的大環境下,禮部侍郎本人對道教應當是極為熟悉的,至少不會連少林、武當這類區別還糊塗,而且他還曾經為吳筠的文集作序,所以,權侍郎本人對道教、對高道,特別是對吳筠的熟悉程度估計很少有人比他更深了,因此不能太武斷得就斷定是從他那裏就記載錯了。


    所以,這就是說,很多人還是讚成陶弘景傳下了正一之法這種說法的,經王遠知、潘師正一直傳到了司馬承禎。


    第三個觀點是以日本的早稻田大學道教研究所所長小林正美在2002年8月13日在中國社科院曆史研究所演講時提出的:上清派不僅不是唐代道教的主流,而且到了唐代上清派是根本不存在的。那麽唐代是哪個道派存在呢?答案是唐朝的道士全是天師道的。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顯然就不用再糾結正一之法這個問題了,當然其他方麵是否就解釋不通了,暫先放下。


    那麽問題就歸結到了上清、天師是否在唐代涇渭分明,是否上清道士也學正一心法或者二者本就互通有無?這些問題留待日後再研究了。


    接著講。


    司馬承禎年輕時就喜歡四處轉悠,好山好水看了不少,不過因為要多陪潘師正,因為前麵說過,潘道長歲數大了,還不怎麽喜歡寫書,所以司馬承禎就得多在師傅身邊聽聽講,出去轉悠的時間相對就少了很多。


    永淳元年(682年)師傅潘師正羽化後,學業有成,年輕力壯的司馬承禎便開始了驢行天下,茅山、天柱山、衡山等風景區去了不少,基本上都是aaaa級以上的地方。這一天來到了浙江的天台山,一看這裏風景真的不錯啊,非常適合我,於是就找個山頭住了下來。


    司馬承禎隱居天台山的準確時間不太好考證了,大約就是在696到699年間吧。在今天的天台山玉霄峰上有一座著名的桐柏宮,一種說法桐柏宮是孫權當年為葛玄所建,另一種說法是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為司馬承禎敕建的,而且還在方圓四十裏內禁止打柴放牧,以免衝撞了老道士的清修。不管是什麽人給誰建的吧,總之司馬承禎在這裏修道四十多年是真的,他同時利用睿宗給修的藏經殿,收藏整理了大量前輩們留下的經書和他自己的著述,為《桐柏道藏》或者稱為《天台道藏》的編纂打下了基礎。


    開元初年時,唐玄宗搞《開元道藏》時,開始大肆搜羅天下道書,就是在這一時期,司馬承禎於721年,帶著300餘卷的《桐柏道藏》進京,玄宗一看大喜,也是在這次受了法籙,並把《桐柏道藏》收錄進了《開元道藏》,也稱《三洞瓊綱》。後來,唐玄宗還親自寫了篇新聞稿宣揚司馬承禎的貢獻,文章名為《桐柏觀碑記》,皇帝的文章自然要重視,於是書法大家韓擇木親自操刀,就是書丹啊,最後這塊碑就立在了桐柏宮裏麵,從此桐柏宮名聲就更大了。到宋朝時,張伯端在這裏開創了南宗,所以桐柏宮正式成為南宗的祖庭,下一篇中我們再詳細講。


    當然上麵講的這些都是後話了,司馬承禎剛隱居天台山時,武則天就經常聽人說起他,所以為了請他來到長安,699年專門下了份手詔,裏麵讚美之詞反正也不要錢寫了不少。此時司馬承禎可能在天台山還沒把椅子坐熱呢,等到他迴天台山時,武則天派了人專門給他餞行,總之是非常尊重他就對了。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皇帝派了司馬承禎的哥哥司馬承禕去請他,為了打動這位老道士,睿宗在聖旨中同樣吹捧了他一通,然後說:“……欲遣使者專迎,或慮煉師驚懼,故令兄往,願與同來”,看人家皇帝多會說話。司馬承禎還算給哥哥麵子,最終來到長安,也真夠難為這兩老頭兒的了,沒有飛機火車,來迴幾千裏奔波。


    見到司馬承禎以後,睿宗首先向他請教了關於陰陽術數方麵的一些問題。司馬道長告訴皇帝那些是異端,不要沉迷,你當皇帝的應該想想怎麽讓老百姓吃飽穿暖,還用《道德經》中的“為道日損”為中心開導了一番。損己之道是他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後麵再單獨講一講。皇帝一看既然您老用《道德經》來應付我,那我就請教一下怎麽治國才算是無為而治,司馬承禎又用《莊子》的“遊心於澹,合氣於漠”一段應對,還把《易經》中關於“聖人者與天地合其德”這些觀點拿出來。還是很佩服古人的,引經據典,隨口就來,你要和別人辯論,每句話都得有來源有出處,要不很沒麵子不說,人家也不承認你說的對。總之,最後皇帝是不是真的聽明白了無為的真諦呢,誰知道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