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悟性有高低之分,開蒙也有早晚之別,修道升級、進階同樣有快有慢,你要是聰明就可以任性點,不用管什麽戒條,天天吃喝玩樂睡大覺就可以修成正果。前麵講過很多修道的科儀、齋醮,在傳統的齋戒的基礎上,“即《太玄真經》所謂三戒、五戒、九戒、百八十戒、三百大戒之例是也”,就是在這些所謂的三戒、五戒、三百大戒等以外,潘師正又提出了無得戒,“無得戒者,即謂上機之人靈識惠解,業行精微,離諸有心,不嬰塵染,體入空界,跡蹈真源……,故謂為真”,說這是“上機”的人才能持的戒,不用專門遵循各種戒律,一切都發乎自然,這才能與大道相合。


    當然了,他也知道這種上機人太少了,所以一般人嘛,還得老老實實的按照道門階次,經法深淺加以開導,指導學習,就像網遊中的一步一步打怪升級,武俠小說裏麵的搞到本秘笈再一點一點修煉內功,功夫到了同樣可以位登上乘,這就是“有得戒”。


    這是潘師正對道教的戒目的一種新的劃分,有得戒和無得戒理論和佛教的頓悟漸修思想近似,不但修正和發展了葛洪的神仙理論,同時又援佛入道,把上清煉養理論進一步完善起來。


    從魏晉南北朝以來,很多道士都吸收佛教的思想援佛入道,比如前麵講到的寇謙之、樓觀道派、陸修靜等人,唐代的佛道之爭,也刺激、加速了道教對佛教思想的研究和吸收,所以,潘師正的思想吸收了一些佛教思想就毫不奇怪了。


    限於個人的學識,特別是對佛教的思想研究幾乎為零,很多時候想把一些東西講明白很困難,比如這裏講到了潘師正的有得、無得兩戒和佛教的頓悟、漸修相比較。前麵講唐武宗滅佛時,提到過一句禪宗,說那次毀佛對禪宗的影響要小一些,主要是禪宗“不立文字”和“教外別傳”的特性,本就沒什麽可毀的,恰好躲避了典籍被毀的厄運。實際上禪宗就是主張頓悟的,而頓悟這個詞看網絡小說的道友肯定不陌生,頓悟是講機緣的,因為很難所以收獲往往是巨大的,主角一次頓悟就會功力大進,或者突破一個大境界,引起圍觀的人豔羨。漸修就好理解了,水磨石的功夫,花時間、精力,一點點積累而突破,所以禪宗的人就不太看得起漸修的宗派。


    事實上呢,也有高人曾經說過,頓悟和漸修是一體兩麵的關係,頓由漸而頓,漸由頓而漸,漸是頓的因,頓是漸的果,最後的一念點破,最後一緣的成熟,哪能離得開每一分的證斷。大家都熟知的那種看山是山的境界,到看山不是山,再到看山是山,這不同樣是一種漸修漸悟嘛。


    李治又問:“天尊名號,有何階級?”


    潘師正的解釋基本上是和靈寶、度人等經書內容一致,比如他說:“道有三清三界。其三清境者,則玉清、上清、太清;三界者,則欲界、色界、無色界。”其他諸如下欲界六天,中色界十八天,上無色界四天,以及大羅天、三十六天等等,這些就不詳細講了。


    李治聽潘師正講得諸天萬界的神妙,神人仙人的逍遙,心甚向往,特別是對天上的老大非常感興趣,於是又問:“天尊有幾身,為弟子已不能苦道上啟天尊,覆護弟子?”


    潘師正把天尊劃分了法身、本身、道身、真身、跡身、應身、分身、化身。法身就是三氣周環八極,可能是元始,也可以是老君,還可能是太上、帝師、玄宗,無所不能,哪都來去自如,真道相體,自然而無形無名,就是很高大上的感覺。


    本身呢是說的道性,“本寂應動,真假有殊”,能生化萬物,所以潘師正認為本身就是萬物的本始。道身是寂體虛無的,生身誕孕形軀,離一切相,正慧成滿,與道為一,不滅不生,無來無去,唯道是身。潘師正的這些理論還是比較有創意的,其他幾身的解釋就不再多講了,有興趣的道友可以找資料看看。


    潘師正在煉養方麵主要是重存思,這也符合上清一脈的教義。主要是存思本身的神,達到混合真假,物我兩遺,空有一貫的境界。當然了,這是上清一派自認的上乘功法,即洞真,其他的太清中乘、盟威下乘,是給那些初級的,中下之資的人學習的,也就是漸漸增進功力,最後自與道合。


    潘師正弟子眾多,其中著名的有司馬承禎、韋法昭、郭崇真等,下麵馬上會講到一脈相承的司馬承禎,他的主靜、坐忘思想,很多是來自潘師正的思想,更多的內容,限於水平,理解有限就不再多講了。


    一代宗師、熱愛自然的老道士於永淳元年(682年)正月羽化,享年98歲,“高宗及天後追思不已”,李治賜下了太中大夫,諡體玄先生,對了,孫思邈恰好同年羽化,想必飛升路上不寂寞吧。


    關於潘師正的卒年,《舊唐書》《玄品錄》《三洞群仙錄》《雲笈七簽》《茅山誌》等文獻相同,都是永淳元年。但是在699年二月,由雍州司功參軍王適撰文,弟子司馬承禎書丹,刻了座石碑,名為“唐默仙中嶽體玄先生太中大夫潘尊師碣”,裏麵則記載了他是在嗣聖元年(684年)羽化,個人感覺還是碑上的記載更準確一些,雖然相差兩年,於我們研究他也沒什麽影響,就不費勁去考證了。


    普及一個小常識,刻碑,也包括摩崖、造像等都要經過三個步驟,即撰文、書丹和勒石,撰文的意思應該都明白是幹什麽,書丹就是先用朱砂在石頭上寫好碑文,所以叫書丹,然後再刻字,這叫勒石。


    這座石碑本來是立在逍遙穀崇唐觀前麵的,可惜不知道在哪個朝代斷成兩截後,也沒有人保護,天天接受自然的洗禮,路過的遊人也都喜歡盤上一會,以至於上麵的二千二百多個字能依稀辨認出來的已經極少了。


    有的道友也許好奇,這位王適是誰啊,怎麽由他給潘師正的碑來撰文?可惜他的資料不多,但可以知道的是文采非常好,曾經是武則天選拔的人才。而繼他之後不久,還有一個叫王適的人,此人卻因為韓愈給他的墓誌銘撰文而出名,道友們不要弄混了。


    好了,書歸正題。這座石碑雖然殘破了,不過雞卵洞保存的不錯,洞高約2米、4米寬,3米多寬,陰暗潮濕,不知道當年這位老道士怎麽能受得了。現在這個小石洞是嵩山的一處著名的景點了,稱為老母洞,也叫老君洞,反正洞外一上一下兩個名字都掛在那裏了。這是一座三進的建築,久遠些的有康熙年間的鍾鼓樓,明代的小房子等等,整個小院不大,卻勝在玲瓏有致。此處海拔約700米左右,向上可以直達海拔1491.73米的峻極峰。至於當年的崇唐觀如今隻保留下來一間清代修的老君殿,嶺上的精思觀也隻有一地瓦礫,仙遊門、尋真門甚至連痕跡都沒有了。沒關係,我們還有詩和遠方,孟浩然《遊精思觀迴望白雲在後》詩雲:


    山穀未停午,至家日已曛。


    迴瞻山下路,但見牛羊群。


    樵子暗相失,草蟲寒不聞。


    衡門猶未掩,佇立望夫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