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3年十二月高宗李治駕崩以後,李顯繼位,大權完全在武則天手裏。武則天一直謀劃稱帝,那段曆史就不多講了,684年二月,廢了李顯,立李旦,此時武則天幹脆學起了呂後臨朝稱製。接著就逼死了廢太子李賢,688年五月,加號聖母神皇,九月開始大殺李氏宗室,準備為稱帝掃平障礙了。所以有一些道士站出來,借助太上老君和道教的影響力反對她稱帝,給武則天帶來了不小的壓力,畢竟和神權、宗教沾上了關係。


    正在發愁的時候,佛教的大和尚們感覺這是個好機會啊,總之不知道是和尚們的政治敏感性提高了,還是背後有高人出謀劃策,在690年七月時,薛懷義、法明和尚等人送來了一部《大雲經》。薛懷義是何許人,應該不用多說吧,實際上多說他我心裏都膈應,嗯這是北方方言,就是感覺惡心難受。


    關於這部《大雲經》的故事不少,和一代女皇牽連上關係了嘛,所以關心的人很多。這部經書在佛教的經書中本來是沒什麽地位的,平時都不見得有人——和尚想得起來,但為什麽就突然冒出來還被巴巴地送給武則天了呢?原因是經書裏麵有一個小故事,傳說有一位淨光天女,您要問她的身世啊什麽的,我也不知道,不過這不是重點,重要的是學習了《大般涅盤經》,就是常說的《涅盤經》,然後想請教佛法也好,還是別的目的也好,天女一直想找機會見見佛祖。她一打聽,有人告訴她說佛祖不在家,正在凡間呢,至於去凡間幹什麽,不清楚,轉世也好,曆練也好,旅遊也好,反正是沒在家,您過幾萬年再來吧。淨光天女一聽,感覺這反而是接近佛祖的最好機會啊,於是果斷投胎成了一個凡人,當然也是位女子,心想這樣就有機會見到佛祖了。看來佛祖真是很不容易見到,為了那一次迴眸要不等幾萬年,要不就得去投胎。不過這種神啊、佛啊什麽的投胎肯定也不會是普通人,這是經過無數小說證實過的,比如我們都熟悉的豬八戒、沙僧等等,所以,淨光天女投胎後就成為了高貴的女王大人——別想歪了,是真的女王——女國王大人。


    女王大人後麵的故事就不說了,實際上成為女王這件事才是重點,和尚們急吼吼地送來這部經書,自然是希望給武則天樹立信心的。您看,在我們老家,女人是可以當國王的,什麽,這個女人不是普通人,是天女轉世的,這都不是事兒,您老人家同樣不是普通人啊。據我們佛祖說,您是彌勒佛轉世的,那可是未來的佛祖,比那天女的身份、法力、地位啊那不知道高了多少級了,她是青銅,您至少都是王者了。“彌勒下生,作閻浮提主,唐氏合微”,您這樣的大人物下凡就是為了當皇帝的,也隻有皇帝的位置才和您的身份相配。


    武則天一聽大喜,既然佛祖都這麽說了,我這也算是順應天命,不當皇帝還不辱沒佛祖?至於為什麽是外國的佛祖這麽說,本國的老君沒說就自動忽視了,沒準老君正好出差了呢。於是武則天就讓手下這批人廣泛宣傳此經,為自己稱帝製造輿論,沒過多久,690年九月改國號為周,自稱聖神皇帝了。唉,感覺似乎應該叫聖佛皇帝才合適吧。


    對於雪中送炭的《大雲經》聖神皇帝是相當喜歡,看著就高興,當然要大大滴宣傳,最好是讓人人都知道,於是下令兩京各修一座大雲寺,專門收藏這部經書。同時讓和尚們多安排人手,內部要緊張起來,擴大宣講的規模和力度,至少把這位女國王的故事讓大家都知道。


    在《新唐書》和《舊唐書》裏,都記載說當時所獻的這部《大雲經》是和尚們為了迎合武則天臨時杜撰出來的偽經,“有沙門十人偽撰《大雲經》”,“懷義與法明等造《大雲經》”,不過經後世學者們考證,很多人認為此經早在422年,就是東晉剛滅亡,劉裕去世那時候,大涅盤經也是在那時候剛譯成中文的。所以,這部經書在武則天稱帝的二百六十多年前就存在了,很可能是和大涅盤經一起傳入並譯成中文的,隻不過正好適用於武則天,所以才被和尚們從不知道哪個塵封的角落裏請了出來的。


    武則天稱帝的前後,太上老君的地位發生了很大變化。在永昌元年(689),此時的武則天雖然還沒有稱帝,但早就一人獨攬大權了,為了能順利當皇帝,就要處理好李家的相關的人和事,所以先取消了老君的皇帝的地位,讓他接著迴去當太上老君,管好道教的事就行了,別再摻和進李家來了。直到神龍元年(705年)二月四日,就是武則天和中宗李顯交接並去世的那一年,才重新變迴了太上玄元皇帝,嗯,不當皇帝十幾年,老君在天有靈,不知道是高興還是生氣。可能是感受到了太上老君的不滿意吧,到天寶二年(743年)正月十五日,李隆基就給太上老君加了個更大的稱號,叫大聖祖玄元皇帝,沒過幾年又升級了,叫大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又過幾年,感覺還有潛力,又升級了,加封為大聖高上大道金闕玄元皇帝,稱號已經夠長了,暫時就這樣吧。


    書歸正傳,接著說《大雲經》的事。和尚們如此貼心,你投給我一個木瓜,我這身份和地位,自然要還你個瓊瑤了,691年四月,武則天說《大雲經》是部好經,正是在它的指引下我才能按照天命代唐,這樣吧,佛教的位置就動動吧,先排到道教前麵,以後和尚、尼姑的位置也就在道士、女冠前麵了。接著,又下詔告訴舉人老爺們也不用再學什麽《老子》了,您說什麽,當年就是我讓你們學《老子》的?你都說了是當年了,當年我還是皇後呢,現在我屁股下麵是龍椅,位置不一樣了,想的和做的還能一樣嗎?另外,這一年武則天的得力助手狄仁傑拜相了,很多事做起來也就更順暢了。


    自此,佛教又煥發了第二春,然後又不知死活地圈人、圈地、圈錢,“十分天下之財而佛有七八”,“出財依勢者盡度為沙門”,隨便畫個圈,裏麵的地都是我的,有權有勢?你還大得過皇帝?搶過來就行了,不服?皇帝是我們的靠山。最後,佛教的泛濫又對國家的財政、人口各方麵造成了衝擊,受到傷害最大的還是窮苦百姓,而這一切,全都被未來的玄宗皇帝看在了眼裏,所以說,nozuo,nodie,時辰到了,報應就到了。


    當然了,佛道的地位發生了變化,變成了和唐初相反的尊佛抑道的政策,並不意味著就把道教當成了階級敵人了,“佛道二教,同歸於善”,整體上還是以調和為主,出發點當然還是為了統治地位。


    實際上,道教界也並不是全都反對武則天稱帝的,這裏就不得不說一說上清茅山宗。唐初時茅山宗就成為了道教的主要門派,這和曆代宗師的政治敏感性很高是分不開的。比如王遠知最初給楊廣出謀劃策,隋末又向李淵密告符命,看到李世民又說他會當天子等等,朝代更替,皇帝換了一個又一個,茅山宗都能穩穩地和皇室保持良好的關係,誰當皇帝都相當重視他們。後麵要講到茅山宗的第十一代宗師潘師正和十二代宗師司馬承禎,這二位同樣是皇室的常客,並且深得武則天的信任。


    當然武則天在高武時期的行為也收獲了道教的好感,當她要改周稱帝時,王紹業(王遠知的兒子)父子積極為她傳播“女主”的預言,所以,武則天稱帝時那號稱六萬勸進人中,道士並不在少數。


    此外,整個武周皇朝時期,道教的科儀仍然經常舉辦,除了茅山道士以外,政治敏感性高的道士也不少,比如孟安排道長就積極向武則天投遞立項申請,得到了資金重修了荊州大崇福觀,《全唐文》中有篇《荊州大崇福觀記》記載了此事。據說這座道觀和武則天的老爸有點關係。


    晚年的武則天和很多皇帝一樣,對長生成仙越來越有興趣了,由於她多次去嵩山祭天,並住過不短的時間,所以對嵩山的一位叫王子晉的仙人非常感興趣,同樣在嵩山還安排一位叫胡法超的高道為她煉金丹。


    也有小道消息說,武則天雖然把佛教擺在了最高的位置,實際上對那些佛啊、菩薩啊之類的並不感冒,也隻是表麵尊敬,在她的心目中,他們還不如道觀裏那些兇神惡煞可愛呢。


    這就是當了皇帝以後的武則天對道教政策的一些改變,實際上她並沒有針對道教進行過多的打壓,隻不過是放鬆了對佛教的抵製,卻也直接影響了道教的發展勢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