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麵一直在說,唐朝是道教發展的鼎盛時期,唐初的李淵和李世民為整個大唐王朝確定了總體的宗教政策,道教在政府的有意識的支持下,的確是有了快速發展。縱觀整個唐朝,國家無論貧富、安定還是混亂,曆代皇帝都基本上遵照了李淵製定的崇道理念,當然,對道教的崇信程度肯定是有的差別的。為了表彰唐朝為中國道教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物,下麵我們要給三位皇帝頒發金雞……嗯,最佳崇道獎,分別是唐高宗李治、唐玄宗——也就是著名的唐明皇李隆基和唐武宗李炎,正是由於這三位皇帝對道教的無比熱愛和辛勤付出,才有了道教發展的三個高峰期。下麵,首先請李治先生發表獲獎感言,大家鼓掌!


    李治:“其實我也沒做什麽,主要還是我的夫人特別支持我,特別是在我病重時期,不離不棄,家裏家外打理得井井有條,對於道教,也主要是她更關心。”


    “李治先生太客氣了,實際上,無論您的夫人作出了多大貢獻,也不能否定您的成績。縱觀道教在整個唐朝的發展曆程,除了湧現出來的那些傑出的道教人物外,這個不急,後麵會一一表彰。不可否認的是,皇室的支持對道教來說,是追求一個又一個高峰的黃金時代的重要的助力,下麵就讓我們先迴顧一下李治夫妻執政期間,道教發展到了什麽高度吧。”


    首先,學者們把李治和武則天共同執政的那段曆史稱為高武時期。高武的意思就是唐高宗和武則天的縮寫,具體就是從660年李治病重到683年駕崩,這二十多年就是唐代道教發展的第一個高峰期。


    關於李治這位皇帝,在唐朝曆史上名氣雖然沒有李世民、李隆基這些人光芒耀眼,但在李淵和李世民確定了崇道的總體政策,並且也完成了對佛教的整頓後,宗教問題基本上已經趨於平衡,本來,相對弱勢的李治蕭規曹隨就ok了。那麽是什麽原因讓一位性格相對文弱的皇帝能夠推動大唐道教發展達到了高峰期的呢?個人感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李治娶了個有能力、有野心又特別強勢的老婆。


    實際上,李治並不是軟弱無能、一無是處的,如果道友們仔細看看唐朝的曆史就會發現,李治除開創了永微之治以外,他在位期間,先後滅了西突厥、百濟、高句麗,把中國的版圖擴大了很多,成為唐朝版圖最大的時期,所以李治一生文治武功,也算是一位難得優秀的帝王了,隻是後期因病最終導致武則天參政、奪了大唐天下。


    關於武則天的傳說就很多了,相信道友們都清楚,從李治堅持要廢王立武,把武則天立為皇後以後,就給大唐種下了一顆野心勃勃的種子。實際上武則天很早就表現出了不甘人下的性格,也是後世那些深陷宮廷鬥爭中的嬪妃們的好榜樣,比如,很快就把已經變成庶人的王皇後弄死,不給對手留下任何翻盤的機會。


    在李治剛接手整個國家時,雖然有唐初的“老先,次孔,末後釋宗”的宗教指導性政策,但道教的發展和解決自身的不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道教在很多地方、很多時候表現得不夠檔次,配不上皇室的高貴地位,特別是被尊為先祖的老子的地位也不穩固,從最早的始祖地位,到後來讓元始天尊搶了老大,這顯然也影響了皇室的威儀。在佛道之爭相當激烈的唐初,和尚們甚至說李氏皇族“妄托老君之後,實是左道之苗”,這還不算,更有醜化老子和他的父母的各種人身攻擊,比如“老聃父姓韓名虔,字元卑,癃跛下賤,胎即無耳,一目不明,孤單乞貸,年七十二無妻,遂與鄰人益壽氏宅上老婢……野合懷胎而生老子。”還比如法琳也說“如舍寶女與婢交通,陛下即其人也;棄北代而認隴西,陛下即其事也”,就是說你本來就是鮮卑後代,為什麽非要說自己是隴西後人呢,你看你們認的這個祖宗,他父母都下賤得沒底線了,還不如胡族呢。和尚們的勇氣值得給一百個讚,這就是直接打皇室的臉,而且是啪啪地打啊。


    所以李治和武則天為了維護皇室的權威,就需要進一步神化老子和《道德經》,於是頻繁製造各種顯聖的神話,極力抬高老子的教主地位,加大了全國範圍內的道觀修建規模,發展更多的道士,同時,組織高道們編修經書。


    當然,提高皇室的權威也並不隻提升老君和道教這一條路,當年李世民就通過編《氏族誌》把李姓排到了第一,那麽李治和武則天是如何做的呢?665年,李治已經病重,武則天實際上已經大權在握,她決定泰山封禪,這樣不僅提升皇室的威望,更能滿足自己的權力欲,於是舉國開始了籌措,國際社會也積極響應,高麗、新羅、倭、波斯等國紛紛點讚並表示我們也很想參與,希望派代表來助興,大家一起熱鬧熱鬧。


    稍解釋一下泰山封禪,在泰山築土為壇,然後在上麵祭天,以表達對天恩的報答叫封,在泰山南邊的梁父山上辟基祭地,表達對大地的報答叫禪,合在一起的儀式就是封禪,當然了,隻能是皇室才可以封禪,就算您再土豪,也去泰山來上這麽一套儀式,那也隻能叫表演。李治主要完成祭天,也就是封這部分,有個學名叫初獻。而武則天就完成祭地,也就是禪這部分儀式,也叫亞獻。皇後亞獻完成以後,妃子們再去祭祀叫終獻。當然了,整套儀式是極為繁複的,比如祭祀獻酒就需要三次,第一次叫初獻爵,第二次叫亞獻爵,第三次叫終獻爵,總稱三獻,諸如此類吧,其他等等就不講了。


    經過各方努力,封禪活動準備好以後,665年十月大隊人馬啟程出發,直到十二月才到達泰山,一路上隊伍綿延數百裏,車馬牛羊不可計數,對了,還有不少駱駝,因為有來自國內外友人嘛。


    據《舊唐書》記載,乾封元年(666年)正月,李治正式登上了泰山南山坡舉行祭天儀式,先在社首山進行了初獻,然後再由武則天出場進行亞獻,一整套繁複的儀式做完以後,李治登上了泰山封玉牒,說白了這個玉牒就是皇帝封禪用的文書,然後大赦天下,改元乾封。說到改元,李治用到的年號很多,沒有細查他是不是年號最多的皇帝,反正是很不少。


    規模盛大的封禪活動終於結束了,武則天也心滿意足,大家終於可以迴家了。迴家的路上,一行人又順便去曲阜祭祀了孔子,李治還尊了孔子一聲太師。二月份隊伍來到了亳州,當然是為了拜謁老君廟了,這可是自己爺爺確定的李家的老祖宗,必須要認真祭拜的。就是在這次祭拜時,李治正式追認了老子為“太上玄元皇帝”,《唐太詔令集》中保存有《追尊玄元皇帝製》一文,文中稱老君為皇室之本係,尊祖追遠,這就更加明確了李氏皇族出自老君一脈的事實。


    另外,李治還下令好好裝修一下老君廟,雖然為了迎接皇帝來視察,道士們早就五講四美,徹底搞了衛生,刷牆、掃地忙了不知道多長時間,但皇帝肯出錢裝修,那肯定是好事了。


    這還不算,為了表示對老祖宗的尊敬,李治又大筆一揮,把穀陽縣改名為真源縣,縣裏的宗姓免賦一年。感覺李治這個皇帝還是有點小氣了,何不把全縣人民的賦稅都免了呢,難道隻是為了要彰顯皇室的高貴?當然,也許這是武則天的主意也說不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