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璞有一個好友叫桓彝,如果道友們不清楚桓彝是誰的話,他的兒子一定都知道,就是兩晉時期著名的權臣桓溫。桓溫和曹操差不多,逼著皇帝給自己加九錫,下一步自然就是上演禪讓那場戲了,雖然讓謝安給攪黃了,但他兒子桓玄卻給他封了個宣武皇帝的尊號,也算死而瞑目了,按這個算,桓彝也算是太上皇了吧。


    桓彝是個不拘小節,大大咧咧的人,每次到郭璞家從來就不知道見外是何物,就算看見他正在女人堆裏也一點不避諱。郭璞對這個好友也沒辦法,但該說的話必須要說,所以某一天,非常嚴肅、正式地對桓彝說:“你平時怎麽不注意都沒關係,就算我正和老婆在床上也沒關係,不過有個特殊情況,就是我在廁所的時候,你千萬不能去找我,切記切記啊”。


    桓彝嘴上答應著,心裏卻很不以為然,心說咱哥們還要顧忌這個,上個廁所有什麽好害羞的。


    有一天,桓彝喝了點小酒,暈忽忽地又來找郭璞,找來找去,哪也沒找到,正納悶呢,忽然一拍腦門,對了,廁所沒找呢。於是直奔廁所,捂著鼻子往裏一看,發現一件怪事,隻見郭璞赤身裸體,散發披肩,嘴裏還咬著把刀,看那樣子是正在開壇做法呢,不過這形象,簡直讓人無語。


    實際上,郭璞這種行為和南方的巫文化是有關係的,也有學者考證過郭璞和巫文化的關係,這方麵的資料不是很多,有興趣的道友可以研究研究,這裏就不多說了。


    郭璞一見桓彝闖進來,大吃一驚,捂著心口說:“告訴你多少次了,來就來,千萬不要來廁所找我,你是不是傻!這下可糟了,不但你害了我,也害了你自己,唉,天意啊,也怪不了誰了,以後我們哥倆一起黃泉路上也有伴”。


    果然,桓彝因蘇峻之難而身死,這段曆史就不多講了,不過這個小故事又從側麵說明郭璞的易學水平非常高了。那麽郭璞呢,他既然成功預測到了自己不久將死,有沒有提前謀劃來化解呢?


    “王與馬,共天下”,麵對這種無奈的現狀,大家都知道王敦造反也隻是遲早的事兒,所以,作為皇帝的心腹,溫嶠和庾亮就想讓郭璞給算算未來路在何方。


    郭璞一聽是這事,心說這可是掉腦袋的事,怎麽說都不得好,於是就推說這兩天內宅不安,吃不好睡不著,狀態不佳,算不出來。


    二人知道郭璞的水平,不可能算不出來,於是就讓他算算二人的吉兇,郭璞說這個可以有,算後說您二位放心,大吉大利。


    郭璞走後,二人頭碰著頭一分析,自然就明白了,郭璞不敢說當今皇帝如何,也不該說王敦未來如何,皆因二人權勢太大,但如果王敦造反最終能成功,他們這些保皇派的人哪會有好果子吃,腦袋早晚得掛杆子上展覽。既然郭璞說我們兩個大吉,自然是王敦不會有好果子吃了,我軍必勝啊。那還等什麽,走,告訴萬歲爺,打他丫的去。


    實際上,很久以前郭璞就經常對人說,我也活不了多久了,會死在一個名字和山宗有關的人手裏。王敦在起兵前,有一個姓崇的人在王敦麵前說郭璞的壞話,王敦就派人把郭璞請來,說我要起兵,你幫我算算能不能成功?


    郭璞幹脆迴答說:“肯定不會成功”。


    王敦心說幹嘛這麽幹脆,就不能說點好話,你這麽說實話連朋友都沒的做你知道嗎?


    “你小子和溫嶠、庾亮那麽好,肯定向他們告發過我吧?”


    “怎麽可能”!


    “那你再幫我算算我能活多久吧”。王敦心裏暗自惱火,又耐著性子對郭璞說。


    “根據剛才的卦象來看,你若起兵,很快就會玩完,現在先準備棺材最好。要是老老實實在武昌老窩裏貓著,那自然會平安無事,要活老長老長的”。


    王敦聽完就壓不住火了:“那你知道你能活多久嗎”?


    郭璞白了他一眼,非常不屑地說:“我嘛,能活到今天中午”。小樣,勸你迷途知返就是不聽,還想殺我,於國於民我也算盡力了。


    於是,王敦就命人:“趕緊綁了,結實點,給我拉到南岡上殺了,氣死我了”。


    進來的人拿著繩子過來綁郭璞,郭璞一看,得,還是個認識的人,你道是誰?當年郭璞帶人逃亡時,曾經路過越城,在那裏遇到過一個人,就叫住了這人,非要把一件衣服送給他,那人肯定不要啊,心說你誰啊,我又不認識你,送我件衣服是幾個意思?郭璞就說,拿著吧,以後你就知道了。如今,進來要行刑的這位恰好就是當年收他衣服的那個人。


    等一行人出了門,郭璞就問這人:“這是要去哪殺我啊”?


    “南岡頭”。


    “噢,那裏有兩棵柏樹,肯定是在樹下”。


    到那一看,果然有兩棵柏樹,郭璞也真是平淡麵對生死,還有心情算了一卦,說樹上有個老大的鳥窩。您老都快掉腦袋了,算出有個鳥窩幹什麽用啊?


    行刑的人也好奇,常聽人說這位是神算,沒有算不出來的事,於是就抬頭在樹上找,找啊找啊找,沒找到。


    郭璞說:“不要懷疑我的能力,你再找找,仔細點”。


    這位也好奇,幹脆爬上樹找,果然在枝葉遮蓋的地方找到個鳥窩。您再能算也沒用啊,腦袋還是得掉啊。可惜,一代風水大師、文學大家,死時年僅四十九歲。


    不久王敦之亂也被平叛,郭璞也因力阻王敦謀逆被殺而被追贈弘農太守。


    郭璞雖然死了,但他生前留下了很多預測的實例,最終都一一應驗,令人扼腕。


    史書評價郭璞“晚抗忠言,無救王敦之逆;初慚知免,竟斃山宗之謀”,郭璞最終能從容赴死,與其說是自己提前算出來了才如此鎮定,不如說是一種政治敏感性,明知這樣做是赴死,但仍放不下對國家的一片忠心,也是儒家的舍身取義的節操吧。比如明代張溥就認為他這種行為是“抗節王敦,讚成大事”,他用“烈士殉義”的舉動,踐行了自己一個儒士的品行。


    和儒家認識不同的是,道家對郭璞赴死的行為有不同的理解。葛洪隻比郭璞小七歲,可以說是同一時代的人,對郭璞的了解和認識相信是最接近事實的。他在《神仙傳》裏給郭璞單獨立傳,對他的生平和道術等作了描寫,並稱他的死是兵解成了水府仙伯,給他在道教上的成就加以肯定。後來,南朝道士見素子在《洞仙傳》裏同樣收錄了郭璞,基本上和《神仙傳》的內容相同,不過稱他是屍解罷了。


    如果按照道教界的這種認識,郭璞的求死就具有了濃厚的宗教色彩,也不排除郭璞在主動追求兵解成仙的動機。如果道友們認為這也隻是葛洪等人的猜測,證據稍顯不足的話,那麽請看一下郭璞的一首遊仙詩,其中的一句是“尋仙萬餘日,今乃見子喬”。子喬就是王子喬,是周朝太子,是《真誥》裏的收錄的一位神仙,道教傳說中的鶴、笙等均與此人有關。通過這句詩,可以看出郭璞的向道之心極堅,一萬日就差不多是三十多年,一直追求神仙世界,如果細算的話,他十幾歲就已經開始修道了。所以,當時的郭璞應該也是想借機,既求仁得仁,全了忠君報國之誌,又能通過兵解或屍解踏出修道成仙的關鍵一步。


    更深層次的研究,這裏就不多講了,有興趣的道友,可以讀一下天津社科院趙沛霖先生的《駕鶴仙去:郭璞之死解讀》一文。


    還需要囉嗦一句,由於郭璞的忠孝品質和儒道雙修,史書大加描寫,名氣那自然是不小了,所以,近千年後的淨明道就把他和張氳、胡慧並稱為“三師”,郭璞是監度師,詳細內容等第四卷再詳細說。


    前麵介紹了郭璞的一些詩賦等文學作品,這方麵的才華已經知道了。在易學方麵,他也有很多作品,如他仿照連山易寫了《周易洞林》三卷,可惜多數亡佚,後人收集整理了一部分,就包括了他生前卜筮的六十幾個例子,上麵所提及的這些卦例,多數都在這部書中收錄。


    這裏再簡單解釋一下連山易,主要是想借機多講一點易學方麵的東西。道友們應該都知道乾隆年間的大才子袁枚吧,晚年隱居在南京小倉山隨園,自號隨園老人,特別喜歡收女弟子。中學語文課本裏好像選用過他的《隨園詩話》裏的作品,在南京的道友可以去瞻仰瞻仰。


    剛搬進去的時候,他在自己的隨園門口掛了幅對聯,對聯這東西在南方那真的是太常見了,大門、二門、客廳、臥室,甚至廁所、雞窩,隻要有個門就得配上個對子,而大門外的對聯尤其重要,那是主人的門麵,所以能被大才子掛在外麵的對聯,應該是他最得意的作品。事實也如此,此聯水平也真的不凡,“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斯人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總體的意思是說我住的地方那是太美了,很符合我的身份和氣質,我讀的書可多了,不客氣地說差不多把能讀的書全讀完了,才學之高那就不言而喻了吧。


    上聯意思很明顯,來自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下聯則需要國學功底更深一點才能看懂了。那麽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到底是什麽呢?孔子、鄭玄、杜預等都講到過這些東西,現代學者們比較認可的說法是這樣的,三墳,就是指三易,即連山易、歸藏易和周易;五典就是五經,也有一種說法是三皇五帝中那五帝的作品;八索一般來說是指八卦;九丘則是九疇,由河圖和洛書演化來的理數,也有種說法是指九州之誌。總之,這些全是指古書。


    所以,這裏所說的連山易就是三墳之一,古人也說三墳是三皇的著作,而連山易相傳出自神農氏,特點是以艮卦為首,艮在易經裏表示山,所以叫連山易。那麽歸藏易呢,出自黃帝之手,以坤卦為首,為什麽叫歸藏易呢,一種說法是皇帝的世係又叫歸藏氏,還有一種說法坤卦是萬物歸藏之意,因為坤為大地,萬物最終歸宿都是大地的意思。最後就是現在流行的周易,作者道友們都知道,伏羲八卦嘛,以乾卦為首。


    可惜的是,連山和歸藏二易已失傳,雖然都在傳說連山易和歸藏易有各種形式的版本問世出土,研究也常有突破,但周易還是易學界的主流。後麵還會講到另一位易學大家邵雍,屆時再和道友們聊易學。


    有點說多了,除了《周易洞林》以外,郭璞的作品還有《新林》《卜韻》《周易林》《周易玄義經》等,在文學方麵的成就,還注釋過《爾雅》《音義》《三蒼》《方言》《穆天子傳》等等約數十萬字,其他的詩賦等作品也有數萬字,可謂作品豐富,質量上佳,可惜英年早亡了。


    另外,郭璞自己說他花了十八年研究《爾雅》,所以,他注的《爾雅音》《爾雅圖》和《爾雅注》等水平很高,甚至成為了儒家經典《十三經注疏》之一,這也從側麵說明了他在儒學上的成就及對儒學的喜愛,也讓我們能體會出千年前,他心底一直揣著的儒士夢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