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道友們是否還有印象,前麵在講葛洪的時候提過一句,在《晉書》中,郭璞和葛洪兩人是單獨在一個列傳中的,主要原因應該是房玄齡認為二人都有道士身份,也就是說在儒家士人的眼中,郭璞的儒士身份是沒有被認可的,至少不是完全認可的,等道友們看完以後也就明白其中的原因了。另外,原來大綱中沒有郭璞這部分內容,是臨時決定加上這一部分內容的,所以更新拖的時間久了些。


    郭璞是位在易學、風水、詩賦等很多方麵的集大成者,而易學恰好也是道教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才想到講一講他。當然了,肯定會有道友說,作為四書五經之一的易經,那是儒家文化好不好?這個就不討論了,沒意義也沒必要。總之就是想通過講講郭璞的故事,借機和大家聊聊風水文化、易學知識,特別是卜筮,順便再把郭璞的詩賦和郭璞之死交代一下。


    姓名:郭璞


    民族:漢


    出生時間:公元276年(晉武帝司馬炎鹹寧二年,就是羊車望幸的那位很會玩的皇帝)


    去世時間:公元324年(晉明帝司馬紹太寧二年)


    籍貫: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聞喜)


    職業:道士


    主要作品:《葬經》《郭弘農集》《江賦》《南郊賦》……


    主要成就:遊仙詩祖師,中興之冠、風水學鼻祖


    郭璞是建平太守王瑗之子,兩晉時期著名的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家傳易學,精研道教的術數學,為兩晉時代著名的方術士,擅長預卜先知和許多奇異方術,並且在這方麵有很大的名氣。


    郭璞的著作很多,其中《江賦》,言辭壯麗,《南郊賦》是晉元帝極喜愛的作品,並且因為他的才華,封他做了著作佐郎,和史學家王隱共同撰寫《晉史》。


    晚期,郭璞在大將軍王敦手下任參軍。熟悉這段曆史的道友應該知道,王家勢力極大,王敦也是膨脹得不行了要造反,所以郭璞就試圖通過卜筮不吉為由勸阻王敦,結果王大將軍不聽勸,殺了郭璞,自己也因為謀反失敗而被殺。


    王敦之亂被平定以後,明帝還不錯,給郭璞追贈了一個弘農太守的職位,和後世皇帝相比,明帝的封賜就顯得小家子氣了,宋徽宗時給出郭璞卦的是聞喜伯,元順帝封的是靈應侯,出手就是爵位顯然比一個太守強多了。


    以上就是郭璞簡單的生平,先有個全麵認識,下麵就詳細講一講他的故事。


    郭璞的老家在河東郡,大體就是現在的山西運城一帶,那裏自古以來名門望族眾多,曆史上也出過很多名人。最著名的是裴、薛、柳、王和司馬這五大家族,出過的名人更加數不勝數了,比如裴鬆之、薛仁貴、柳公權、柳宗元、王勃、司馬光等等,這些位應該都是家喻戶曉的名人了,足見河東是塊人傑地靈的寶地。郭璞雖然不是出身五大家族,但父親也是個公務員,官至太守一職,出身勉強也能算是個小士族吧。


    史書稱郭璞從小就不善言辭,以才學著稱,博學有高才,最喜歡研究經書、數術學問、古文怪字,尤其精通辭賦。


    關於郭璞的詩賦,先簡單說幾句,後麵就不詳細總結了。說起郭璞,就不得不說曹植,二人都是戰國時流傳下來的遊仙詩的重要代表人物,能與曹植齊名,就足見郭璞的才情之高了。郭璞傳下來的遊仙詩隻有19首,其中還有9首是殘篇,具體的詩文就不列舉了,有興趣的道友自己可以找找。


    郭璞的遊仙詩對後世的隱逸詩、山水詩都有很大影響,特別是李白,對郭璞的遊仙詩加以了繼承和發展,終於自成一派。此外,他還有幾十首其他詩賦流傳下來,比如《答賈九州愁詩》三首,《與王使君詩》五首,《贈溫嶠詩》五首等等,均收錄在《文選》《隋書》《舊唐書》《新唐書》《宋史》等史書中。總之,由於郭璞在詩歌創作上的成就,史書評價他“襲文雅於西朝,振辭鋒於南夏,為中興才學之宗”,得了個“中興第一”的美譽。


    早年,郭璞曾經拜在一位叫郭公的門下學習卜筮之學,深得真傳。這位郭公具體是誰不得而知,但經他傳下了《青囊書》,在當今風水界又稱為《青囊經》,是郭璞能夠在風水學上取得成就的直接因素。


    郭璞學成之後,於是就有了洞悉天下陰陽、五行至理、卜筮預測、趨吉避兇的能力,可以說他在這些方麵無所不精,並且名聲也傳了出去,就連著名的京房和管輅也不如他。


    傳說這部《青囊經》被門下弟子趙載偷走了,而且他還沒來得及學呢,就不慎一把火燒了。不過這部風水奇書並沒有失傳,一直流傳到今天,在國內外的風水界它可以說是一部必修的學問,各位道友有興趣的話,可以在後麵單開章節和大家交流一下,不過需要有河圖、洛書、五行、八卦等諸多易學基礎才能聽得懂,最後再說,寫著看吧。


    這裏講到和郭璞相比的京房和管輅二人,管輅道友們應該都知道吧,在《三國演義》裏雖然不是主角,也出現過兩次,比如在第六十九迴“卜周易管略知機,討漢賊五臣死節”,從章節名上就可以看得出他是位精通易學的術士了,實際上他在天文、周易、命理、預測等方麵是位奇才,在最後,還預言過何晏等人的殺身之禍等,當然這是在演義裏的管輅。那麽真實的管輅呢,可以從《三國誌·管輅傳》中了解,總之這是一位富有傳奇色彩的易學大家。


    至於京房,不了解易學的道友可能就不太清楚了,但易學界有一種京房易,就是出自此人之手。京房是西漢人,有大量周易方麵的作品傳世,傳說當今易學界流行的六爻納甲法也是出自京房,同樣也是寫著看,如果可能,也可以和道友們聊聊這方麵的學問。


    總之,能和這樣兩位易學界的泰鬥般,甚至是神仙般的人物相比,而且他們的水平還都不如郭璞,這當然不是隨便說的,肯定要有實際證據才能讓人服氣。


    話說在兩晉交接那段時期,西晉惠帝和懷帝先後被廢,天下動蕩,唉,整個晉朝好像就沒有幾年是安穩的,郭璞的老家河東先亂了起來。


    眼看時局動蕩,亂象紛呈,郭璞也有點心慌,這情況似乎、好像、大概有點不妙啊,起一卦看看吧。卦出來了,仔細看看,長歎一聲,“黔黎將湮於異類,桑梓其翦為龍荒”,心說這下可真是要壞了,北方胡人不久就要打過來了,到時這裏就將成為胡人的地盤,大勢不妙,隻能扯乎。這就是他的一次預測,提前預測了五胡亂華。


    於是,大約在308年,郭璞就悄悄告訴了自己的親戚和好友,湊了幾十家,計劃組團搬家,一路先往東南走,到河南後去哪再議。


    實際上,根據郭璞的作品《流寓賦》,可以大體推斷出他主導的這次勝利大逃亡的行蹤:聞喜→猗氏→南山(中條山)→焦丘→王屋山→解池(運城鹽池)→河北縣(山西芮城)→陝城(河南陝縣)→函穀關→王城(洛陽)。由於一路上觸目的盡是戰亂造成的斷壁殘垣,對這些破壞感觸極深,特別是到達洛陽附近的王城,懷古之情大發,所以創作了《流寓賦》,經考證,時間大約是在308年末或309年初,大冬天的,荒涼更甚啊。


    再以後的行蹤,就需要從史料中加以推測了,基本上是311年到達廬江,然後是宣城,最後約在311年底或312年初,又往迴走,到達了石頭城,就是今天的南京。


    下麵就詳細看一看他的每一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