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麵,反複提及過兩晉南北朝時期的佛道關係並不友好,相互之間的爭鬥持續不斷,南北朝時期又有多次的滅佛禁道的劇情發生,不過這事兒吧,說來話長,下麵就從頭講一下兩教之爭的前因後果。當然了,我們還是簡單了解,不做學術型的研究。


    在此之前,先要介紹一個與佛道之爭有密切關係的教派——樓觀道派。


    從前,有……,嗯,時間需要再往前推一些,我們暫時從南北朝穿越迴春秋戰國時期……


    時間:大約是公元前485年


    地點:成周(大體就是現在的洛陽)藏書室(相當於國家圖書館)


    人物:老子,別想多了啊,迴到春秋戰國,當然說的是道教的,寫《道德經》的老子。


    話說老子雖然天天可以喝著茶看著報,生活得很安逸,不過靜極思動,也有點厭倦了這種生活,便辭去了圖書館長的職務,打算出去踏個青。


    那位道友也許會問,這一日是哪一日?其實我還真知道,是七月十二日。既然已經辭職不幹了,那就幹脆走遠點吧,看看各地的山山水水,所以老子這一走就是好多天。由於風餐露宿的,一直也沒有休息好,現在是又渴又餓,恰好一座雄關遙遙在望,心想終於能好好休息休息了,於是趕緊催動跨下青牛,一路煙塵而去。


    此時,函穀關關令尹喜恰好站在關上,忽然看見遠處一道衝天紫氣自東方而來,天文顯瑞,大吃一驚,知道必有聖人路過西行,於是趕緊命人灑掃街道,安排好總統套房、溫泉spa、山珍海味,對了,那誰,別忘了準備好領導題字用的紙筆,趕緊的都!


    要不說呢,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當尹喜向被招待得異常滿意的老子求教時,老子乘著微醺,揮毫寫下五千言,然後騎上青牛飄然遠去。他老人家這一去,給後世留下了一部《道德經》,也為千年後的佛道之爭埋下了伏筆。當然,還留下了紫氣東來這個書法家喜歡的成語。


    得了真經的尹喜後來就跑到終南山,結草為樓,每天觀星望氣,日日參悟五千言真經,最終得道飛升,被封為文始先生無上真人,留下的座草樓也就因此成名,並得了個樓觀的響亮名字。


    實際上,據樓觀派道士內部小道消息說,當時老子還傳給尹喜一部講三一內修之道的密法和一部西升之訣,最後成為了樓觀內部傳承的秘典,如果能修煉修煉,那就能和尹真人一樣成仙。後來,老子和尹喜二人又在青羊宮,就是今天成都青羊宮有過一次偶遇,說明老子對樓觀一脈還是很關心的。無論如何吧,樓觀道派借助老子的名人效應,“靈源彌遠,仙派彌長”。


    後來,醉心長生的秦始皇來參觀時,看這樓觀也太寒酸了,就那麽個破草房子,還這麽冷清,於是就在樓觀南邊建了座清廟,用來祭祀老子,保佑自己也能長生不死。接著,漢武帝來參觀時,同樣心有靈犀,又在北邊建了座望仙宮,同樣用來祭祀老子。


    這二位的行為,無疑是活廣告,從此,樓觀道派香火鼎盛,並且憑借老子在道教中的地位,最終成為了道教的發祥地和祖庭。


    當然了,以上內容主要是樓觀道派為了提升自己的品牌效應而做的廣告。


    那麽真正的樓觀道派是如何起源、發展的呢?


    關於樓觀的最早的文字記載是魏元帝曹奐(曹操的孫子)時期,有鄭履道和梁諶兩位道士在樓觀開壇演道。


    在古代,如果沒有當過公務員或者與某高官、某名人沒有過什麽交集的人物,在正史上都不太容易找到記載。在那個沒有現代排版印刷技術的時代,像我寫點東西還這麽囉裏囉嗦的那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惜墨如金可不是說著玩的,能用一個字說明白就不會用兩個字,甚至標點符號都舍不得用,更別說不是很重要的人物了。那麽你囉裏囉嗦說了半天,想表達幾個意思啊?其實我隻是想說,梁諶在正史上基本上找不到記載的,所以隻能在道教典籍中找了,嗯,希望諸位還沒氣得摔手機、砸電腦。其實我也無奈,正史的東西咱們拿過來說事,可以讓人底氣十足,道教的一些典籍,想從神話故事,從眾多的神仙真人背後挖出真我,找出事實真相,難度不比給長江裝護欄低多少,這也不是第一次抱怨了。


    在《曆世真仙體道通鑒》第三十卷中,記載了從梁諶開始的樓觀道派的一些重要人物,此書就簡稱《仙鑒》了。一說《仙鑒》,且容我再發發牢騷,實在怕憋出內傷來。這部《仙鑒》是收錄在《正統道藏》中的,有關道藏後麵還會給道友們詳細解說,這裏說的是《仙鑒》的作者趙道一,其人不可考,成書時間也不詳,您說吧,這是多氣人,什麽都不可考。於是乎,後人就不得不發揮神探的技能,借助《爾雅》推測出甲午年,再根據收錄的最晚的神仙的年代等信息,大概知道是在宋末元初時代成書的。您說吧,這都到宋朝末年了,又不是先秦,還沒學會交代清楚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所以,引用道教典籍的資料時,謹慎的態度必不可少,故事性、娛樂性太強了。


    梁諶大概是魏晉時期扶風人,差不多就是在陝西省著名的樓觀台風景區內。那裏真的是地靈人傑,梁諶小時候就有相麵的誇他說,此子目流白光、貌集真氣,非常人也。專業人士的話還是可信的,梁諶從小就表現出了學霸的潛質,誌尚高邈,博通經史,陰陽數術無所不精,大約在264年,十幾歲時就去樓觀拜了法師鄭履道為師。在學習其間,梁諶性格恬淡、待人和氣,人緣極佳。這裏的264年,就是考證樓觀道派起源的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


    那麽鄭法師都教些什麽道術給梁諶呢?學者們普遍認為早期的樓觀道派的宗教理論源於五鬥米道,所以梁諶此時學習的應該是五鬥米道的典籍。為什麽這麽說呢,可以從三個方麵推測,反正是大膽推測,小心求證嘛。


    首先從地域上來說,樓觀處於關隴一帶,恰好是五鬥米道北遷後的活動中心,這在前文已多次提及了。憑借五鬥米道的傳播能力和生命力,不可能打不開關隴的市場。那麽或是關隴本地人,或是長期生活在關隴的樓觀派的道士們,諸如梁諶以及後麵要說到的孫徹、馬儉、王嘉等人,接觸不到五鬥米道幾乎不可能。當然,並沒有直接證據說他們就是五鬥米道的教徒,但憑借張魯的餘威和權勢,他可是和曹操成了親家的,而且四代天師張盛也是封侯的高官,五鬥米道並沒有成為昨日黃花,這些足夠讓教徒們繼續為信仰而戰了。當然了,由於統治階級的嚴格控製,組織嚴密的、統一的、大規模的五鬥米道教團是不可能再出現了,分散到各地的教徒們,限製在相對小的地域裏,就催生出了一個個的小教團,樓觀道派應該就是其中之一。


    其次,樓觀道派是尊奉老子的,以《老子》為根本教典,以老子為尊神,而這正好是五鬥米道的專利。在前文也講過了,太上老君最早是張道陵提出來的,至少現在還沒有發現早於張道陵的。


    最後,就是天師一詞,這也是五鬥米道的專利。梁諶死後被晉元帝封為升玄天師,樓觀道派的另一位重要的人物王嘉也有天師的封號,而天師這種稱唿,除了五鬥米道還未發現其他教派用過。


    如果以上這些全歸於巧合,那就說不過去了。當然,還有一些其他的證據,比如樓觀道派修習的經書等,這裏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經過很多學者考證,大量的證據表明早期的樓觀道派無論是主要的人物,還是經書義理等都和五鬥米道關係緊密,所以推斷樓觀道派是眾多的五鬥道的小教團中的一支,梁諶修習的也就是張天師家的學問了,這方麵的文獻資料內容較多,在此就不一一說明了。


    話說這位梁諶法師應該是在道法研究上過於專注和投入了,俗話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他經常夢到和仙人一起自駕遊,名山大川去了不少,天材地寶也吃了很多,當然仙人偶爾也會傳些道法這也正常,所以他的法力也不錯。


    終於,在對於樓觀道派來說是一個相當有紀念意義的那一年,305年五月五日那一天,太上老君派尹軌真人降臨樓觀,收梁諶為親傳弟子,傳授諸般仙法,什麽煉氣術、隱形術、水石還丹術、六甲符、采服日月黃華法等等一堆。從此,梁諶道術大進,而且還學會了裸眼透視,能看穿地下哪裏埋著寶貝,好幾裏外有人說他壞話也能聽得清楚,基本上就是現實版的千裏眼順風耳,還是帶透視加強plus版的。


    聽著叫令人眼饞啊,別的不說,這個隱形術加上透視術,簡直是我輩行走江湖無往不利的大殺器啊!嗯,想多了。


    這裏還要介紹一下尹軌,不是專門研究道教的朋友可能不太清楚尹軌是誰,因為在我們熟知的神話人物裏沒有這一位。他的堂兄大家都認識,這麽一說道友們也許就猜到了,對,就是恭迎老子出關的尹喜,道教中的尹軌也不簡單,和堂兄一樣,同樣也是位真人。


    梁諶當然不是吃獨食的人,自己參悟學習真經後,自然要傳給眾弟子,讓道法發揚光大,從此,憑借這些經書,真正開啟了樓觀道派的時代。


    梁諶教會了弟子們以後,一看大家學得都不錯,我也就放心了,於是又花了三年時間煉了顆金丹,於318年白日飛升,推測壽70左右。


    基於以上事實,學者們普遍認同了梁諶是樓觀道派的開創人的說法。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