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文,已經或多或少地提及過多次,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在義理上較佛教是處於弱勢的,客觀上促使著道教向義理方向發展。沒辦法,狼來了,佛學發展勢頭太猛,儒學穩坐如山,玄學也不甘落後,所以你再不往前跑就隻能成為別人發展的墊腳石,成為食物,最終還會變成肥料養育更多的牛羊。
陶弘景一生曆經宋、齊、梁三代,人生閱曆不可謂不豐了,所以,梁武帝就算是對你再尊重、再禮遇,再有山中宰相的美名,但當皇帝開始對你的道教不太喜歡,開始喜歡佛教,甚至舉國崇佛以後,你自己還不識時務,還端著自己山中宰相的譜,那樣真的是到最後怎麽死的都不知道了。
陶弘景絕對不是那種看不清形勢的糊塗蛋,而是一個政治敏感性極高的智者,517年,當蕭衍的佞佛狂潮全麵展開以後,他更加小心翼翼地迎合著這位已經是佛教狂信徒的皇帝,在堅守著自己是個道士的這個底限的基礎上,發誓禮佛,佛道雙修這就是他所能做的極限了,也是能向蕭衍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所以,有學者評價,正是由於他的努力,才避免了南天師道如寇謙之的北天師道那樣一世而亡的下場,對道教真可謂殫精竭慮,勞苦功高。
後世,很多人把陶弘景的佛道雙修視作齊、梁時期佛道交融的典型例子來說事兒,卻往往忽視這位道教領袖背後的無奈和苦澀,造成很多人誤以為陶弘景也是位佛教粉,要為佛法弘揚貢獻終身似的,這就有些不求甚解了。
偶然看過一位朋友發的微博,名字、內容都記不太清了,隻是有一種正坐在辦公室裏教訓犯錯的小學生的嚴厲的班主任老師的氣息撲麵而來,所以才有比較深的印象。先不論說他的觀點的對與不對,那種動不動就把提出陶弘景是無奈禮佛觀點的人說成沒腦子、不長眼,動不動就說《梁書》《南史》上是如何如何說的,你們是不認字還是看不懂,哪裏寫了人家是被迫修佛的,真奇怪自己當時為什麽能有耐心把他的文章看完的。
學術上有爭論,這是太正常的事了,無論咱們的觀點是如何正確,論據是如何充足,起碼的文人風骨還是得講究的,起碼的禮貌還是要有的,對觀點不同的人的起碼的人格尊重也是要有的,要是沒有這些,那連起碼的人都沒資格當了,所以,這類人咱們還真不敢懟,主要是咱們不會罵人啊。
為什麽要說這些呢,因為我也是比較支持那種陶弘景不是自願去禮佛的觀點,也沒有幼稚的認為正史說的就是真實的,也是那位朋友罵的沒腦子的人中的一個。先不說所謂的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內容也是要符合當權者的意願的,這東西也是要放到曆史中看,是要用腦子分析著看,而不是隻讀懂那些字麵的意思就行了的。隻說正史裏的前後矛盾、神仙鬼怪等等各種不合理、錯漏之處數都數不過來,您這種隻拿正史來說事就落了下乘,讓圈內人都不忍心笑話。遠的不說,就說陶弘景的身高,兩部正史一部說七尺四寸,一部說七尺七寸,您和人爭辯時引用哪個?您也許會說這個誤差,古代沒那麽精確,好吧,那麽壽命呢,這兩部正史記載也不同,一個算出來85,一個算出來81,這個總不是誤差了吧。
其實咱們也不是非要矯情,隻是說人家觀點和你的不同,並沒有把你家孩子扔井裏,沒那麽大的仇恨,先耐下心來看看人家為什麽這麽認為的,是不是自己的無知,沒準就會發現自己是井裏那隻蛤蟆,幸好沒有張嘴就懟,麵皮還沒讓人在地下摩擦呢。
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儒、釋、道的鬥爭實際上就是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衝突,特別是宗教性質的佛、道之間鬥爭更加激烈。《弘明集》《廣弘明集》中有大量佛教攻擊道教的記載,在《夷夏論》《三破論》《老子化胡經》等,則有道教攻擊佛教的內容。大體就是佛教經書說道教的不是,而道教的經書裏則攻擊佛教。
在北方,這種爭鬥最終演變為太武法難的滅佛,在南方,陶弘景堅持三教調和,佛道雙修,想的是創建一種以道教為主體(道教又是以上清派為主體)的兼容儒、釋的新宗教,最終能調和社會思想矛盾,維護封建的君主專製的社會秩序。但是這種佛道雙修,並不是意味著要同時皈依佛教和道教,陶弘景是通過對佛教的研究,借鑒適合道教義理發展的思想,豐富道教的內涵,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道教的發展,而不是真的去當和尚。所以,陶弘景一手開創的茅山宗不隻讓封建統治者歡迎,也把道教推進了一大步,茅山道士至今還流傳,就能說明了很多問題。
在佛教界還流傳著一個淨土宗開宗法師曇鸞和陶弘景相交的故事。曇鸞是山西人,聽說五台山的文殊菩薩清涼道場很靈驗,反正離家也不遠,就親自到那裏考察了一番,一看,嗯,果然靈異,於是就立誌出家。
曇鸞在四論、佛性方麵造詣極深,四論就是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又稱般若四論。不過當他在研究“大方等大集經”(簡稱大集經)時,深感這書難懂,就想著我這水平都看著費勁,不利於將來發揚光大啊,必須得注釋一番。這大集經應該是大乘經籍,注釋著也挺吃力的,還沒等注釋完,曇鸞就感覺渾身不舒服,差不多就是重度亞健康那種感覺吧,可是求遍了周圍的名醫也沒查出來怎麽迴事,看來是疑難雜症無疑了。
於是,曇鸞隻好外出尋訪名醫。話說這一日來到汾州,就是產汾酒的汾陽,突然看到天門大開,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這欲界六天從天門裏溜達了出來,這兄弟六位往那一站,光芒萬丈,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嗯,不對,是生機頓生,曇鸞也沾了光,所以百病立刻全消,連老寒腿啊、腰椎間盤突出之類的老毛病也都好了。
經此一事,曇鸞卻添了心事,心想佛門經典博大精深,如此多的學問要研究,可人生短短幾十年怎麽夠啊。據說南方有個道士陶弘景,道法精深,有長生仙術,於是就收拾收拾南下了。
曇鸞先來到建康找梁武帝,這從流程上來說沒毛病,自己一個外國人,來到人家地盤,不先和老大通報一下,就私自活動,如果真那樣做了,弄不好給安個間諜身份就麻煩了。
梁武帝起初沒拿這位北方來的和尚當迴事,後來聽說了曇鸞的一些佛學談吐,感覺非常不一般,便對他禮遇有佳了。當聽說這位外來和尚想跟陶弘景學長生的仙術,便幫著寫了封信問陶弘景教還是不教。
陶弘景這情商,自然不可能拂逆皇帝的心意,立刻迴信表示歡迎歡迎,熱烈歡迎。二人相見的時間大約在527-529年間,陶弘景已經七十出頭的年紀了。曇鸞從陶弘景那裏求到了仙方十卷後,高高興興迴國了,原想立刻迴去先解決長生的問題,卻在洛陽遇上了天竺和尚流支。
流支聽說這件事後,對曇鸞作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成功地說服了曇鸞燒掉了仙方,並且說,你看啊,道士們的仙方有可能讓你長生,但那條路太難走了,你不一定能成功,你聽我的,迴去好好學習這本觀無量壽佛經,信仰阿彌陀佛,隻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修出佛力往生淨土,這條路簡直不要太簡單了。
於是,曇鸞就抱著這部觀無量壽佛經迴去,開創了淨土宗,在山西廣收門徒,並且得到了東魏孝靜帝的崇奉,還感動得龍樹菩薩過來現身說法,總之,淨土宗是被紅紅火火地搞起來了。
陶弘景和曇鸞二位可以說都是開創一個教派的宗師,雖然在整體的佛道相爭的大環境影響下,佛道之間的矛盾衝突越來越嚴重,但不可否定的是,佛道有很多共性的地方,二人也相互能夠接受對方的一些思想和觀點。
527年三月,梁武帝舍身同泰寺,改元大通,陶弘景則在這一年,獻上了兩把寶刀,一把名叫“善勝”,一把叫“威勝”,為什麽在這個時候給皇帝送禮,其中是否有更深的含義,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開頭列出的陶弘景的著作裏麵有一部叫做《古今刀劍錄》?裏麵記錄了從夏到三國期間的名刀名劍,而且陶弘景自己也精於冶煉、製作刀劍,可謂興趣廣泛,頗有俠風。這方麵當然也是家傳,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有武力,他自己多年尋山訪道,而且注重體修,武力值應該不會太低,很多學者可能是出於武俠情節,有些過度誇大的陶弘景在冶煉方麵的成就,認為他是一位兵器鑄造大師,是位冶金專家,有興趣的道友可以讀讀《古今刀劍錄》,自然會明白。
536年,即大同二年,陶弘景去世了,終年八十一歲。史書記載他死後臉色不變,關節伸屈如常,香氣數日不散,遍山彌漫。死前留下遺囑說,死後不用沐浴,也不要放在床上,隻用兩層席子往地下一鋪,身下再鋪上我平時穿的舊衣服就行了。要戴頭巾,穿袈裟,左肘懸録鈴,右肘懸藥鈴,在左腋下佩符絡,繞腰穿環在前麵打結,在發髻上再上插一張符。外麵用大袈裟蓋著被子從頭裹到腳,隨葬器具有車馬模型。最後,和尚道士都要在門內,和尚居左,道士居右,百日之內夜裏點長明燈,白天香火不斷。
通過這些喪葬儀式,也可以看到佛、道的共存,蕭衍也感念這位老友,下詔封他為太中大夫,諡號貞白先生。
傳說弘景精通陰陽術數,生前就預知梁朝將亡,便寫了一首詩說:“夷甫任放誕,平叔坐論空,豈悟昭陽殿,遂作單於宮”。這首詩大體是反應梁末玄風大盛,“人士競談玄理,不習武事”,最終會走上西晉那時的清談誤國的老路。不過這首勸誡詩雖然寫了,但可能又不願意再過多介入政治中,他死後才被弟子們在一個箱子裏發現。大同末年,士大夫們競相空談玄理,不習武事,侯景篡弑,果然發生在昭陽殿內,也為陶弘景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
陶弘景一生曆經宋、齊、梁三代,人生閱曆不可謂不豐了,所以,梁武帝就算是對你再尊重、再禮遇,再有山中宰相的美名,但當皇帝開始對你的道教不太喜歡,開始喜歡佛教,甚至舉國崇佛以後,你自己還不識時務,還端著自己山中宰相的譜,那樣真的是到最後怎麽死的都不知道了。
陶弘景絕對不是那種看不清形勢的糊塗蛋,而是一個政治敏感性極高的智者,517年,當蕭衍的佞佛狂潮全麵展開以後,他更加小心翼翼地迎合著這位已經是佛教狂信徒的皇帝,在堅守著自己是個道士的這個底限的基礎上,發誓禮佛,佛道雙修這就是他所能做的極限了,也是能向蕭衍做出的最大的讓步了。所以,有學者評價,正是由於他的努力,才避免了南天師道如寇謙之的北天師道那樣一世而亡的下場,對道教真可謂殫精竭慮,勞苦功高。
後世,很多人把陶弘景的佛道雙修視作齊、梁時期佛道交融的典型例子來說事兒,卻往往忽視這位道教領袖背後的無奈和苦澀,造成很多人誤以為陶弘景也是位佛教粉,要為佛法弘揚貢獻終身似的,這就有些不求甚解了。
偶然看過一位朋友發的微博,名字、內容都記不太清了,隻是有一種正坐在辦公室裏教訓犯錯的小學生的嚴厲的班主任老師的氣息撲麵而來,所以才有比較深的印象。先不論說他的觀點的對與不對,那種動不動就把提出陶弘景是無奈禮佛觀點的人說成沒腦子、不長眼,動不動就說《梁書》《南史》上是如何如何說的,你們是不認字還是看不懂,哪裏寫了人家是被迫修佛的,真奇怪自己當時為什麽能有耐心把他的文章看完的。
學術上有爭論,這是太正常的事了,無論咱們的觀點是如何正確,論據是如何充足,起碼的文人風骨還是得講究的,起碼的禮貌還是要有的,對觀點不同的人的起碼的人格尊重也是要有的,要是沒有這些,那連起碼的人都沒資格當了,所以,這類人咱們還真不敢懟,主要是咱們不會罵人啊。
為什麽要說這些呢,因為我也是比較支持那種陶弘景不是自願去禮佛的觀點,也沒有幼稚的認為正史說的就是真實的,也是那位朋友罵的沒腦子的人中的一個。先不說所謂的曆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內容也是要符合當權者的意願的,這東西也是要放到曆史中看,是要用腦子分析著看,而不是隻讀懂那些字麵的意思就行了的。隻說正史裏的前後矛盾、神仙鬼怪等等各種不合理、錯漏之處數都數不過來,您這種隻拿正史來說事就落了下乘,讓圈內人都不忍心笑話。遠的不說,就說陶弘景的身高,兩部正史一部說七尺四寸,一部說七尺七寸,您和人爭辯時引用哪個?您也許會說這個誤差,古代沒那麽精確,好吧,那麽壽命呢,這兩部正史記載也不同,一個算出來85,一個算出來81,這個總不是誤差了吧。
其實咱們也不是非要矯情,隻是說人家觀點和你的不同,並沒有把你家孩子扔井裏,沒那麽大的仇恨,先耐下心來看看人家為什麽這麽認為的,是不是自己的無知,沒準就會發現自己是井裏那隻蛤蟆,幸好沒有張嘴就懟,麵皮還沒讓人在地下摩擦呢。
眾所周知,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儒、釋、道的鬥爭實際上就是在意識形態領域的衝突,特別是宗教性質的佛、道之間鬥爭更加激烈。《弘明集》《廣弘明集》中有大量佛教攻擊道教的記載,在《夷夏論》《三破論》《老子化胡經》等,則有道教攻擊佛教的內容。大體就是佛教經書說道教的不是,而道教的經書裏則攻擊佛教。
在北方,這種爭鬥最終演變為太武法難的滅佛,在南方,陶弘景堅持三教調和,佛道雙修,想的是創建一種以道教為主體(道教又是以上清派為主體)的兼容儒、釋的新宗教,最終能調和社會思想矛盾,維護封建的君主專製的社會秩序。但是這種佛道雙修,並不是意味著要同時皈依佛教和道教,陶弘景是通過對佛教的研究,借鑒適合道教義理發展的思想,豐富道教的內涵,最終目的還是為了道教的發展,而不是真的去當和尚。所以,陶弘景一手開創的茅山宗不隻讓封建統治者歡迎,也把道教推進了一大步,茅山道士至今還流傳,就能說明了很多問題。
在佛教界還流傳著一個淨土宗開宗法師曇鸞和陶弘景相交的故事。曇鸞是山西人,聽說五台山的文殊菩薩清涼道場很靈驗,反正離家也不遠,就親自到那裏考察了一番,一看,嗯,果然靈異,於是就立誌出家。
曇鸞在四論、佛性方麵造詣極深,四論就是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和大智度論,又稱般若四論。不過當他在研究“大方等大集經”(簡稱大集經)時,深感這書難懂,就想著我這水平都看著費勁,不利於將來發揚光大啊,必須得注釋一番。這大集經應該是大乘經籍,注釋著也挺吃力的,還沒等注釋完,曇鸞就感覺渾身不舒服,差不多就是重度亞健康那種感覺吧,可是求遍了周圍的名醫也沒查出來怎麽迴事,看來是疑難雜症無疑了。
於是,曇鸞隻好外出尋訪名醫。話說這一日來到汾州,就是產汾酒的汾陽,突然看到天門大開,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樂變化天、他化自在天這欲界六天從天門裏溜達了出來,這兄弟六位往那一站,光芒萬丈,所過之處寸草不生,嗯,不對,是生機頓生,曇鸞也沾了光,所以百病立刻全消,連老寒腿啊、腰椎間盤突出之類的老毛病也都好了。
經此一事,曇鸞卻添了心事,心想佛門經典博大精深,如此多的學問要研究,可人生短短幾十年怎麽夠啊。據說南方有個道士陶弘景,道法精深,有長生仙術,於是就收拾收拾南下了。
曇鸞先來到建康找梁武帝,這從流程上來說沒毛病,自己一個外國人,來到人家地盤,不先和老大通報一下,就私自活動,如果真那樣做了,弄不好給安個間諜身份就麻煩了。
梁武帝起初沒拿這位北方來的和尚當迴事,後來聽說了曇鸞的一些佛學談吐,感覺非常不一般,便對他禮遇有佳了。當聽說這位外來和尚想跟陶弘景學長生的仙術,便幫著寫了封信問陶弘景教還是不教。
陶弘景這情商,自然不可能拂逆皇帝的心意,立刻迴信表示歡迎歡迎,熱烈歡迎。二人相見的時間大約在527-529年間,陶弘景已經七十出頭的年紀了。曇鸞從陶弘景那裏求到了仙方十卷後,高高興興迴國了,原想立刻迴去先解決長生的問題,卻在洛陽遇上了天竺和尚流支。
流支聽說這件事後,對曇鸞作了深刻的思想教育,成功地說服了曇鸞燒掉了仙方,並且說,你看啊,道士們的仙方有可能讓你長生,但那條路太難走了,你不一定能成功,你聽我的,迴去好好學習這本觀無量壽佛經,信仰阿彌陀佛,隻要一心念佛,就可以修出佛力往生淨土,這條路簡直不要太簡單了。
於是,曇鸞就抱著這部觀無量壽佛經迴去,開創了淨土宗,在山西廣收門徒,並且得到了東魏孝靜帝的崇奉,還感動得龍樹菩薩過來現身說法,總之,淨土宗是被紅紅火火地搞起來了。
陶弘景和曇鸞二位可以說都是開創一個教派的宗師,雖然在整體的佛道相爭的大環境影響下,佛道之間的矛盾衝突越來越嚴重,但不可否定的是,佛道有很多共性的地方,二人也相互能夠接受對方的一些思想和觀點。
527年三月,梁武帝舍身同泰寺,改元大通,陶弘景則在這一年,獻上了兩把寶刀,一把名叫“善勝”,一把叫“威勝”,為什麽在這個時候給皇帝送禮,其中是否有更深的含義,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開頭列出的陶弘景的著作裏麵有一部叫做《古今刀劍錄》?裏麵記錄了從夏到三國期間的名刀名劍,而且陶弘景自己也精於冶煉、製作刀劍,可謂興趣廣泛,頗有俠風。這方麵當然也是家傳,他的爺爺和父親都有武力,他自己多年尋山訪道,而且注重體修,武力值應該不會太低,很多學者可能是出於武俠情節,有些過度誇大的陶弘景在冶煉方麵的成就,認為他是一位兵器鑄造大師,是位冶金專家,有興趣的道友可以讀讀《古今刀劍錄》,自然會明白。
536年,即大同二年,陶弘景去世了,終年八十一歲。史書記載他死後臉色不變,關節伸屈如常,香氣數日不散,遍山彌漫。死前留下遺囑說,死後不用沐浴,也不要放在床上,隻用兩層席子往地下一鋪,身下再鋪上我平時穿的舊衣服就行了。要戴頭巾,穿袈裟,左肘懸録鈴,右肘懸藥鈴,在左腋下佩符絡,繞腰穿環在前麵打結,在發髻上再上插一張符。外麵用大袈裟蓋著被子從頭裹到腳,隨葬器具有車馬模型。最後,和尚道士都要在門內,和尚居左,道士居右,百日之內夜裏點長明燈,白天香火不斷。
通過這些喪葬儀式,也可以看到佛、道的共存,蕭衍也感念這位老友,下詔封他為太中大夫,諡號貞白先生。
傳說弘景精通陰陽術數,生前就預知梁朝將亡,便寫了一首詩說:“夷甫任放誕,平叔坐論空,豈悟昭陽殿,遂作單於宮”。這首詩大體是反應梁末玄風大盛,“人士競談玄理,不習武事”,最終會走上西晉那時的清談誤國的老路。不過這首勸誡詩雖然寫了,但可能又不願意再過多介入政治中,他死後才被弟子們在一個箱子裏發現。大同末年,士大夫們競相空談玄理,不習武事,侯景篡弑,果然發生在昭陽殿內,也為陶弘景增添了幾分傳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