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南史》記載,陶弘景的老爸是被妾室害死的,這就導致了陶弘景對女人有了更多的偏見,也是他終生沒有娶妻生子的重要原因,正好應了老媽當年做夢後的預言。當然這裏麵應該還有很多其他方麵的原因,比如三年後唯一的親人老媽也過世,從小就對神仙道教的著迷,在仕途上的不如意等等,總之,就是他單身了一生。


    長大以後的陶弘景,《梁書》說他身高七尺四寸,《南史》說七尺七寸,大約就是現在一米八多點,當時可真稱得上玉樹臨風,這點誤差我們就不去驗證了。總之,他應該是從爺爺那裏遺傳下來的好基因,較之長輩來說,外貌也更加不凡,“神儀明秀,朗目疏眉,細形長耳。善琴棋,工草隸,讀書萬餘卷,一事不知,以為深恥”。史書的描寫就不解釋了,反正就是長得好,才華高,學習態度端正,放到現代就是一個典型的三好學生。


    當然了,陶弘景並沒有靠顏值當明星吃飯,憑的是真正的才華給自己賺取了很高的名聲。不到二十歲的時候,“齊高帝作相,引為諸王侍讀,除奉朝請”。查了一下,齊高帝蕭道成是476年任尚書左仆射,相當於宰相,三年後南齊正式代宋立國,那年陶弘景應該正好二十歲。當時的蕭道成可謂位高權重,能認識陶弘景,顯然也是由於他的才名,雖然隻給他爭取了一個沒有實權的閑散官職,但卻可以參加朝會,也是對他的才學極為推崇的表現。


    在這段任職期間,陶弘景每天除了批閱各位王爺們的文章外,從不與其他人交往,隻有蕭道成經常向他請教朝中禮儀和前朝舊事。


    史書這裏的記載與現實應該還是有不小出入的,陶弘景雖然官職並不高,但一直生活在京城,來往的是各位王爺、官員,可以上朝接觸皇帝,所以他的交際圈子的層次是相當高的,自己也不可能拒絕和這些人交往。另外,他以“博學多通,好籌略,有文武才幹”而聞名於名流圈子裏的,否則,以詩賦稱絕當時的劉俁,以高才博洽、名亞遷、董的沈約和才思無窮的任昉、少以文章顯赫的江淹等這些才子們怎麽會對他推許有加呢,這些人可都是陶弘景的知交好友,那是相當的高冷的。


    陶弘景最早進入官場,是在劉俁的父親,丹陽郡尹劉秉手下任職的,所以和劉俁早就相識。蕭道成滅劉宋以後,劉宋的一些故臣們跟著司徒袁粲想要殺了蕭道成,劉秉也參與其中,最後父子二人都因此事失敗而身死。陶弘景雖然最終僥幸沒受太大牽連,但也受驚不小,即便如此,最終卻又敢於冒死給劉俁收屍,這其實也影響到了他在南齊的仕途。多年以後,他還“常懷幽惕”,一直生活在壓抑的心境下,這對於後來隱居修道也有一定的影響。


    從476年開始任諸王侍讀到492年這十幾年間,陶弘景先後出任過巴陵王待郞,各種侍讀,左衛殿中將軍等職位,仕途並不是很順利,但這十幾年裏,他卻有時間出去自助遊,訪了些上清高人,也收集了不少經書,有時一走就是二百多天。其實想想,總這麽不好好上班,也難怪仕途不順啊。


    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那點工資在首都圈子裏太寒酸,又受不了這種壓抑的生活,所以就想申請外放一個縣長,最終卻沒有被批準。所以,在永明十年,492年時,陶弘景終於下決心遠離事非之地,歸隱山木了,於是“脫朝服掛神武門,上表辭祿”。


    對於陶弘景的辭職,皇帝倒是很痛快地批準了,當然此時老皇帝蕭道成已經死了十年了,新皇帝可能也是良心發現,冷落了人家十幾年,連飯都不管飽,這事幹得確實有點太那什麽了,於是命令陶弘景老家的地方官,給他家裏按月供應柴米油鹽,離休幹部的生活還是應該保障的。


    當陶弘景從京城出發時,場麵也極為壯觀,公卿們都約好了似的全來到征虜亭為他餞行,沿路搭設了許多帳篷,車馬把路堵塞得死死的,就跟現在國慶小長假的高速公路似的。路邊老大爺看著這盛況,禁不住對大家說,自從宋、齊以來,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事啊。這似乎不像一個仕途不順,不受重視,不與人交往,連個外放縣長都求不來的小人物的待遇,所以史書我們同樣得分析著讀。


    實際上,《魏書》和《南史》中對陶弘景在南齊這段曆史記載不詳細,而這段曆史正是分析他為什麽會從仕途隱遁道門的原因。


    首先是父親被妾害死,使陶弘景對女人產生了看法,也是他終生不娶的一個重要原因;其次,三年後母親的去世,對他的打擊更大,失去了親人,了無牽掛;第三,就是劉秉、劉俁父子之死,自己也失去了官場的靠山,也看到了皇室的殘酷和官場的殘酷;第四,這段時間的外出遊曆,對道教神仙的生活產生了無限向往。所以,家庭的打擊、仕途的不順,多方麵的原因造成了他的歸隱的事實。


    492年5月,陶弘景到了句容的句容山住下,看來他沒有迴家或者迴家以後又溜達到茅山來了。以前,陶弘景就經常說:“這座山下麵有道教第八洞宮,叫做金壇華陽之天,周圍有一百五十裏。以前漢朝有鹹陽三茅君修煉得道後來掌管這座山,所以又稱它為茅山”。


    這次到了茅山,正好遂了心願,把這地盤占下來吧。於是就在山中大興土木,建起房舍,告訴弟子、朋友們,從此我就叫華陽陶隱居了。想想還是那時候好,看到哪座山好,直接蓋房住進去就行了,都不用批宅基地。


    隱居以後,陶弘景先跟隨東陽孫遊嶽學習符圖經法,空閑時就遍遊名山,尋找仙藥。孫遊嶽前麵提到過幾次,是陸修靜的弟子,所以按傳承,陶弘景的陸修靜的再傳弟子。據《茅山誌》記載,孫遊嶽一生收過弟子過百,沈約也勉強算其中一個,但隻有陶弘景一人是他的入室弟子,經法誥訣,悉數相傳。


    由於身體輕便靈活,喜歡山水,每次經過溪澗山穀,陶弘景必定要在那裏坐一會,再躺一會,感覺一下是不是適合露營,再吟幾首詩,才一步三迴頭地離開。每當遇到這種美景,他就會對弟子們說:“為師我現在看那些朱門廣廈,就算知道住在裏麵是有無盡的享樂,但也不會再有一點點追求的想法了。你們看,這高山大澤,雖然沒有安逸享樂,但這裏空氣多好,一點汙染也沒有,這才是最好的生活環境。想當年,我在永明年間還一心隻求加官進祿,幸虧沒當上什麽大官,要是真當了,放不下那一切可就真的麻煩了,怎麽可能像今天這樣樂山樂水,無拘無束呢。看來我真是個當神仙的料啊”。


    從陶弘景的這番感慨的言語中,可以看出他真的是開始放下官場,歸隱求道了,那麽這是什麽時間呢?推測當時的時間至少應該是在494年以後了,也就是說在茅山隱居的前兩三年,跟隨孫遊嶽學習的。此時,應該恰好是陶弘景為母守孝期,當時孫遊嶽是興世館主,最後也把衣缽傳給了陶弘景。因為494年7月,蕭鸞先殺了蕭昭業,9月大殺諸王,10月廢了蕭昭文以後,幹脆自己當了皇帝,年號最後從永明、隆昌、延興變為了建武,所以陶弘景說自己在永明年間如何如何,顯然當時已非永明年了。當然,也有考證把這時間稍提前,大約是在486年,跟隨孫遊嶽學習,也希望道友們指正。


    當陶弘景真正放下一切修道後,反而有人更希望他能出山當官了,沈約就是其中一個。沈約也是個大才子,二十四史中的《宋書》就是他所著,當時正在東陽任郡守。二人相識也很久了,相互也知道對方才華,也欽佩對方的誌向和情操,對於陶弘景的隱居,沈約感覺人才可惜,於是屢次寫信邀請他出山。


    不過蕭道成的子孫們和劉裕的子孫們差不多,相互算計,兄弟手足間動不動就滅人滿門,所以,就算沈約再心誠,這趟渾水陶弘景也不會去摻和了,自己還沒活夠呢。


    沈約和陶弘景之間的關係實際上相當親密,陶弘景二十多歲時就以一首《水仙賦》得到了沈約的讚賞,特別是沈約還曾和陶弘景一起在孫遊嶽門下學道。當然,陶弘景得到真傳,沈約卻沒學到什麽東西,最後又向陶弘景學道,而且極為尊重他。也是由於二人有這種關係,沈約才會請陶弘景出山。


    永元初年,499年,陶弘景又在茅山建了一座三層小樓,他住上層,弟子們住在中間,賓客來了就在下麵。這樣安排,自然是為了與外界隔絕,自己的三層隻有一個家僮可以上來,其他人都不能上來,不過這還真有點掩耳盜鈴。


    陶弘景還喜歡騎射,據說弓馬嫻熟,上了戰場也能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不過上了年紀以後,馬就不能現地騎了,於是就在院子裏都種了很多鬆樹,平時聽聽風吹鬆響,感覺快樂無比。有時候再獨自到泉邊石畔散散步,此時再看到他的人都以為是看到了神仙了,多年的清修,仙靈之氣十足了。不過史書如此寫,還是問題很大,因為那時他也僅44歲,離晚年還遠呢,至於騎馬,那也根本不是事兒。


    不過自從隱居以後,真的是有大把的時間來研究學問,做些自己喜歡的事了,著書、收集些奇聞異事、研究陰陽五行、風角星算、山川地理、地方物產、醫術藥草,著作一本接著一本。


    史書中特別提到了一部《帝代年曆》,書中陶弘景推算得知,原來記錄的漢代熹平三年丁醜日冬至,加時在中午,而實際上應為乙亥日冬至,加時在半夜,一共誤差了三十八刻,並計算出漢曆比實際時間晚了兩天十二刻。還製造了一台叫渾天象的儀器,三尺來高,大地在中央固定不動,外圈的天用機關控製轉動,和真正的天象運轉完全一致。他說:“這些東西是修道必需的,並不是隻有史官才用得到它”。關於天文曆法,有點高深,我是外行,就不多解釋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