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巢甫雖然通過創作經書,在自己家族葛家道的基礎上創立了靈寶派,但靈寶經係深奧難懂,篡改、偽經同樣是混亂一團,因此沒在葛巢甫手下成功流行起來。實際上,在上清派和天師道大行其道的時代,想去挑戰權威,取得各界認可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所幸,靈寶派遇上了陸修表。靈寶派的義理、修煉思想、齋儀等非常符合陸修靜的思路,而且陸修靜也敏感的意識到,靈寶派的很多思想較其他道派更符合統治階級的利益,如果推行的話,會得到當權者的更多的認可和支持,所以陸修靜對靈寶派的經書極為重視,通過闡釋改變了它們深奧難懂的現狀,甚至齋儀也主要在靈寶派齋儀的基礎上製定的。


    正是因為陸修靜對靈寶派經書的整理和推崇,大幅度地提升了靈寶科儀的影響力,靈寶派才得以在全國推行,所以說靈寶派的發展過程中,陸修靜是相當關鍵的人物,是真正讓靈寶派發揚光大的人,說他是靈寶派的實際開創人也不為過。


    陸修靜共整理了靈寶派經書五十五卷,除了對精粗糅雜,真偽混行的靈寶經書去粗存精,去偽存真,摒棄疑偽經書外,特別對齋儀方麵的內容加以綜合整理,劃分儀式節次,確立各階段的名稱,讓靈寶科儀的結構得以定型。


    根據古靈寶經,陸修靜在《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中修訂了以靈寶科儀為主體的九齋十二法,並且加入了標準的音樂以及靈寶傳授儀典,將傳授儀的規定和文書整理為詳備的程序,讓道士們可按照程序、儀規進行儀式活動。對投簡儀的改革,則整理成《太上洞玄靈寶眾簡文》,並通過對諸如《元始五老赤書玉訣》等經書闡釋,使靈寶經更容易理解和傳播,使“靈寶之教,大行於世”。


    437年,陸修靜在32歲時完成了靈寶經目和靈寶經目序地編撰,接著又完成了一係列的靈寶派經書的整理。如果仔細研究他在這一階段寫的經書,就會發現他的信仰有明顯向靈寶派轉變的傾向,這和他早期作品《道門科略》裏的天師道思想有著明顯的區別。


    例如,在《道門科略》開篇對大道的論說,“夫大道虛寂,絕乎狀貌……”,這明顯是對天師道尊奉的太上老君就是大道教義的認可。《太平經》中有很多關於道、元氣和天之間的關係的論述,把哲學的、唯心的道神化,這種思想是包括天師道在內的後世道教的直接思想來源,所以,早期的陸修靜是肯定天師道的太上老君的創世神的教義的,也是對天師道的宇宙觀的認可。


    但隨著陸修靜對靈寶派的經書的研究及整理後,對靈寶派所說的道則更為認可了。古靈寶派認為道是《靈寶赤書五篇真文》和大梵隱語自然天書,至於在前文提到的元始天尊,太上大道君等,隻是靈寶派所尊崇的最高神靈,是大道的執行者或具體化的表現,靈寶派並沒有賦予他們並創世的能力。在《靈寶經目序》中有“夫靈寶之文,始於龍漢……”等敘述,這已經很明確地說明陸修靜已經承認靈寶派這種《靈寶赤書五篇真文》的創世之說,也認可了元始隻是在不同的劫運期傳播此經,救度天人的觀念,這顯然和天師道的太上老君創世的不同的宇宙觀。


    當然,類似的觀點,在《太上洞玄靈寶授度儀》《洞玄靈寶說光燭戒罰燈祝願儀》《靈寶自然齋儀》等很多的經書上同樣都有所體現,進一步能說明陸修靜從早期對天師道的太上老君即大道的信仰向著靈寶派的大道的轉變。再往深入裏說,其實就是中國道教開始了對經法本身的尊崇,而且是把經法作為至高神、創世神般的尊崇,以前那種對神靈的無上的尊崇,則轉變為他們是掌握經學、傳播經法的存在。


    陸修靜並非隻進行編修文本的工作,他也有能力親自實踐操作。宋明帝泰始七年(公元471年),他在崇虛館為生病的皇帝舉行齋儀,有上百人觀看齋法,皆目睹現場出現的吉祥征兆,不久後,皇帝的病就痊愈了。


    由此可見,陸修靜在整理道經,製定齋儀時,雖然以三洞弟子自稱,實際上他還是最重視靈寶派。


    最後再簡單歸納一下陸修靜的修行方麵的改革內容。


    陸修靜的修行思想,是儒、釋、道三教及玄學思想都包括在內的,如黃老玄學的能靜能虛,則與道合,靜和虛就是忘我,道體虛無,我有故隔,今既能忘,所以玄合。引入儒家仁孝,汲取儒家的封建禮法,講究道、德、仁三事乃得道,行善成德以至於道,所以道、德、仁三者不可缺一。濟生度死,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則源自靈寶派的《度人經》,金籙齋和黃籙齋的濟度思想,同樣包含著倫理道德思想。


    總體上說,就是上麵提及的以持齋奉戒,濟世度人可以升仙的思想,注重內在的精神上的修煉,認為心齋為上士所行的齋法,改變了原來那種外在的身體苦修的煉養方式。


    由於陸修靜總結和改革了天師道,整個南方的道教從內容到形式都以全新的麵貌展現出來,他又行道於南朝,名聲甚大,所以他倡導的以齋儀為主的道教,史稱南天師道。從此,由北魏寇謙之清整的新天師道,也就稱為北天師道了。


    南天師道經過陸修靜及弟子孫遊嶽,再傳弟子陶弘景的傳布,繁衍出了著名的茅山宗,又稱茅山道派,到唐代時開始大行其道,所以元代的茅山宗尊他為第七代宗師。


    南天師道產生之前,當時流行的各派道教義理各不相同,如葛洪一脈以金丹為主,上清派則以存思為主,五鬥米道以符籙為主等等,陸修靜的改革,實質上是以封建倫理道德為準則,約製人心為目的,歸根到底還是為了維護封建君主專製的社會秩序服務的。正因如此,劉宋文帝、明帝都極為尊重陸修靜,常常請他來問道,否則,那麽多得道高人,為什麽陸修靜能坐上道教領袖的位置。


    477年,陸修靜死於建康,壽72,弟子們遵遺願葬迴廬山,諡號簡寂先生,廬山舊居為簡寂觀。當然,也有一種說法是陸修靜大約羽化前兩個月迴到廬山的。死後不久,宋後廢帝賜諡號“簡寂先生”,北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七月一日封他為丹元真人。


    直到隋唐,簡寂觀香火一直非常旺盛,規模最大的時候有五百多位道士,如果那時陸修靜再登高遠眺時,應該不再為看到如此多的光頭而憂慮了吧。


    可惜,南宋時整個簡寂觀被一場大火盡毀,就此衰落。


    最後,用一則流傳很廣的小故事虎溪三笑作結尾,也表達後人對陸修靜在道教、文學等諸多方麵取得的貢獻的敬意。


    小故事實際上是流傳自佛門的,傳說廬山東林寺前有一小溪叫虎溪,大約當時野生動物保護法落實得不錯,老虎經常去那裏喝水而得名吧。晉代高僧慧遠當時就住在東林寺內,有人來拜訪時,送客從來不會送到虎溪對麵。


    有一天,陶淵明、陸修靜二人聯袂來訪,三人本都是具大智慧、才華非凡之人,相交多年,關係不錯的,臨別相送時,還一直相談不斷,也許是興致正酣,不覺送過了虎溪。一邊喝水的老虎看不過去了,心說大哥,今天你要鬧哪樣?你不是從來不送人過溪的嗎?於是大聲吼叫,三人驚覺後大笑而別。


    後人就在這裏建了座三笑亭,清代學者唐英曾經為這座小亭作了副對聯:橋跨虎溪,三教三源流,三人三笑語;蓮開僧舍,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不過,這也隻是個故事罷了。考證時間,慧遠死於416年,壽83歲,陸修靜406年出生,二人相交就有點說不過去了。至於陶淵明則是427年過世的,潯陽人,離廬山極近,和陸修靜有交往還勉強說得過去,但陸修靜應該是晚年才到廬山的,可見三笑之說應為虛構,但作為三教合流的美談,流傳下來也應該是寄托著很多智者的心願吧。


    最後,以蘇軾的一首《佚老堂》作為結束吧。


    我從廬山來,目送孤飛雲。


    路逢陸道士,知是千歲人。


    試問當時友,虎溪已埃塵。


    似聞佚老堂,知是幾世孫。


    能為五字詩,仍戴漉酒巾。


    人唿小靖節,自號葛天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