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看第一個人是誰。


    在中國道教發展的初期,這個人的成就是不可磨滅的,他就是甘忠可,可能大多數人都沒聽說過這個名字。


    首先看一下他的簡曆:


    姓名:甘忠可


    民族:漢


    籍貫:齊(今山東省淄博市東北,又一位山東人)


    出生時間:不詳


    去世時間:約公元前22年


    職業:道士


    主要著作:《天官曆》《包元太平經》十二卷


    甘道人的出身、來曆以及師承都不可考了,就連誕辰也沒記載,他主要活動在漢成帝時期。


    前麵我們已經談到了,當時黃老道很流行,漢成帝當然也是個很追求時尚的人,那是相當迷信鬼神和方術的。俗話說創業容易守業難,祖先們打下了江山,後麵的子孫們漸漸隻有玩樂享受這一個追求了。漢武帝雖然也為了長生努力了幾十年,但還知道治理國家的重要性,而這位成帝卻整天沉迷在鬼神方術之中,甚至午休醒來,都和身邊的人說,又夢到上天仙人下凡了,來幫他治理國家,大漢王朝想不長盛不衰都難啊。至於國家治理這些事,自然就沒時間也沒心情來管了,失去了上層管控是個什麽後果,大家應該不難想得出來,社會動蕩不安,人民在水深火熱裏煎熬,底層百姓再也看不到明天的希望在哪裏了。


    這一篇講得是道教的起源,為什麽我加了一個中規中矩的修飾詞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宗教的產生,差不多就是人在失去了希望時,恰好有一個東西給人以希望或寄托,令人產生對它的依賴和依賴,道教其實也沒有脫離這種模式。在漢末這段動蕩的曆史時期,人民飽受戰爭、自然災害的折磨,活著是一種奢侈,而這時恰恰就為宗教的產生提供了沃土。


    甘道人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博采眾長,潛心多年,把自己精通的老子、莊子、列子等道家思想和陰陽五行相結合,並且加入了當時流行的儒家的讖緯學說,出版了自己的專著《包元太平經》。這部經書共十二卷,是中國道教史上第一部宗教經書,隨著這部經書的問世,標誌著原始的太平道的開創。


    這裏稍囉嗦幾句,在古代,經並不是隨便就能用的,真正稱作經並得認可的書並不多,儒家有四書五經,可以稱為聖賢書。在道教,稱作經的書其實很多,但多數其實是作者故意而為之的,真正公認的經也不多。作為道教認可的第一部經書,《包元太平經》可謂實質名歸,其思想對後世道教的影響極為重要的。


    在古代著書立言可是極重要的事了,作者們自然是希望自己的書能夠流傳百世。甘道人自然也不能免俗,寫完書後便開始了四處推銷、宣講,想把自己的思想傳播出去。在推銷自己的書的時候,甘道人聲稱這是一部能夠讓國家走向真正的太平盛世的真經,這其實就是早期的傳教活動。


    可能有人對書名有些疑問,太平意思還是比較好理解的,這和他四處宣講能夠開創太平盛世是一致的,而包元的意思就有些深奧了。古人對於起名也是極重視的,不論是給孩子起名,還是給作品起名,如果不能引經據典,說出個一二三、甲乙丙丁來,那就是很沒麵子的事,甘道人對自己的著作起名當然也花費了很大的心思。這裏的包元其實很有講究,出自《春秋?元命苞》中的“元氣之苞含,所以含精藏雲”。


    書名起得不錯,已經夠大氣了,那麽書是怎麽來的呢?甘道人在書中有過交代,大致意思就是大漢朝之所以走到現在這樣的地步,是天命如此的,為了救萬民於水火,天帝老大派赤精子真人下凡,傳授了我治國安邦的大道真經。


    赤精子是仙人,我們稍後再解釋。這裏甘道人開創了一個流派,就是托仙人傳授流,就是通過那些高高在上的神仙的影響力,來影響凡人的世界。他結合君權神授的思想,提出了天上的真人奉命於天,給自己和著作穿上了神仙傳授的這件外衣。在後世有很多效仿者,很多道教名著也多是托仙人之名而成書的,後麵自會一一介紹。


    為什麽要這麽做呢,在古代原始的交通、通信條件下,想聞名全村不難,要想聞名全縣都不是件容易事,更別說讓全國都知道你了。既然沒有名氣,那麽隨便寫點東西出來就想讓別人認可,就想成名,顯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但如果是仙人傳授的呢,那麽肯定是高大上,肯定是字字真金,凡人們當然是相信了。


    可惜的是,《包元太平經》並沒有流傳下來。在《漢書》、葛洪的《神仙傳》等史料中有一些《包元太平經》的內容,經過簡單歸納,總結出一些關鍵內容:


    一、經書假托赤精子真人的讖語,首先把經書提升到了一種至高的地位,同時根據五德學說,提出漢朝主火德,這是利用了鄒衍的理論學說。


    二、經書傳達一種要遵從天地自然的思想,認為天地、陰陽以及春夏秋冬四時變化都是上天確定,不可能違背的,宣揚一種天地尊卑的思想。


    三、統治階級在治理國家時,要時刻不要忘記遵守天道,時時注意天文、地理的規律及變化,觀察日月星辰的運行、山川河流的變動,因為一旦它們發生異常時,就說明某些方麵做錯了,上天再給予警告。如果不注意改正,不把上天的警告當迴事,那麽恭喜你,你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四、精確了計時,原文有這麽一句“漏刻以百二十為度”,這裏稍解釋一下。大家知道沙漏計時吧,漏刻差不多就是個沙漏,當然也可以是用水的。漢朝時,這種計時工具一天一夜的刻度為一百,大家算一下,一刻度和現在的15分鍾很相近了。而甘道人把一天的時間刻度進一步精確到了一百二十刻,似乎也沒什麽了不起的,但在當時其難度卻遠超我們想象的,不比在當時把圓周率提高一位小數容易多少。


    其它內容還有後世道士們普遍追求的長生飛升的部分,也有希望天下太平,漢室能永遠統治下去的政治內容。當代學者普遍認可的是,現存的《太平經》中的推陰陽、言災異、論道德、談天讖等部分,極可能就是出自《包元太平經》。


    由於漢成帝這個最大的boss就是一個鬼神學說的超級粉絲,下麵自然就不乏大量跟風者,於是《包元太平經》便有了天然的上層基礎,加之掙紮在生死線上的廣大百姓也渴望太平世界的到來,為經書的廣泛傳播提供了可能。可惜的是,甘道人在經書中除了談長生不老、飛升成仙之外,過分積極地參政議政、宣揚天下太平,漢室能千秋萬代的思想。實踐證明,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政治這條路的,甘道人在政治上的目的性很明顯,並且還收了很多有權有勢的弟子,不可避免得卷入了政治紛爭之中。最後的結局是,甘忠可遭到劉向的彈劾入獄而死,他的弟子也被或殺或流放。


    《漢書》、《資治通鑒》等史書中有很多相關的史料表明,在漢成帝、哀帝時期,是方士們活動的黃金時期,甘忠可為什麽托赤精子傳授,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赤精子在當時的上層社會非常流行,當然還有一位流行的是西王母,不過她是在民間大行其道的。皇帝沉迷鬼神之中不理政事,全國也是神仙在引領潮流,造成國家迅速的衰退,因此,也不乏明智的人士站出來試圖抵製,甘忠可的倒下,自然也就不是偶然了。


    甘忠可雖然倒下了,但是《包元太平經》並沒有消亡,反而被信徒們在民間密傳,而且還有人對其不斷地增補和擴充。到漢末三國時期,傳到於吉手中後,於吉對其進行了係統的加工整理,形成了一百七十卷的《太平青領書》,稍後再講於吉。


    最後,再簡單說一下赤精子。這位赤精子是神仙家們常常稱頌的一位仙人,在有些道書中又叫封寧子,因為道教中還有一位叫寧封子的,名字很像,所以有些人會以為是一個神仙,後麵找機會再和大家說說這兩位的區別。


    讀過《封神演義》的道友,對赤精子應該印象很深,這是一位重要的名人,闡教十二金仙中的一位,而且排名還非常靠前。金仙在道教中,那是僅次於聖人一級的,就是排名在元始、通天、老子、女媧和西方兩位教主下麵,按輩分說相當於仙三代了。為什麽說是三代而不是二代呢,因為這幾位聖人上麵還有一位道祖級人物洪鈞。在很多仙俠小說裏,把開天辟地的盤古和洪鈞是並列為第一代的,就是鴻蒙之初就存在的。總之,如此大咖級仙人的道統,當然是很厲害了,作為赤精子傳下的經書,其權威性也就算頂級了。當然,甘忠可沒有看過《封神演義》這本書,借用赤精子的名頭,也是因為他在上流社會的人氣值比較高。


    這裏之所以囉嗦了這麽多,原因是在道教中,這種借仙人的名氣來提升自己的地位的做法在後麵用得都爛大街了,另一個原因就是涉及了排位問題。從古至今,地位尊卑是個嚴肅的問題,而道教這個多神的宗教體係裏,麵對眾多的神仙,總要分個高低貴賤的,在道教中這個叫神仙譜係,後麵我們還會重點講這個問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中國道教也有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才差八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才差八鬥並收藏中國道教也有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