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一出,就連謝瑤和謝琰都滿心好奇地看向了謝文,想知道他到底經曆了什麽!
畢竟他們現在雖然住在一起,但是對於謝文的身世,也隻是從謝安的嘴裏知道了隻言片語。
對於這位突然進入謝家的堂兄弟,他們還充滿著未知。
隻見謝文悵然久之,然後像是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一般,正色道:“也罷,既然是張家小娘子相問,我便不再隱瞞了。”
說著,他看了看眾人好奇的神情,然後又笑道:“此事說來話長,咱們不妨圍爐而坐,聽我細細道來。”
“文度所言甚是,咱們坐下來聽。”
張玄之連忙附和一聲,招唿著眾人坐了下來。
而且他還特地讓張彤雲坐在了謝文的正對麵,似乎想給謝文一個表現的機會。
眾人坐定,謝文便開口道:“此事還要從永嘉之亂說起……”
他將記憶中“謝文”父祖給“謝文”講訴的家族流落江左的故事緩緩道來。
聽得在座的王愷、王國寶還有謝瑤、謝琰兩對兄弟悲從中來,也想起了當年他們聽過的過江故事。
而張玄之、張羽、張彤雲和顧敷三人本來就是江左大族,對於永嘉之亂造成的禍事,並沒有太大的感觸。
反而他們還時常聽到父祖對“南來北人”各種敵視的言論。
但聽了謝文尋親的事跡,卻也感動莫名。
顧敷歎道:“真沒想到文度兄生於山野之間,還能有如此才氣,足可見謝氏一族家學淵源深厚!”
“孟子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以往我總不以為然,今日聽聞謝文度之際遇,方才明白其中飽含至理!”王國寶也發自內心地感歎道。
他是太原王氏之後,加上又是江左獨步王坦之的兒子,向來自視甚高,目空一切。
但今天,他卻對謝文產生了由衷的感佩。
“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雖說詩以言誌,但大多浮言!以往我聽人說胸中誌向,知其大多空談,每每蔑視其人,但今日聽文度一抒胸中之意,便覺其誌定然可成!”張玄之正色道。
話音一落,張羽也跟著讚歎道:“我與文度日日相處,他的為人,自然不必說了,但時至今日,我才真正佩服他胸中高才!怪不得大司馬會辟他為參軍!”
聽他說罷,謝文頗為不好意思的趕忙搶過話頭道:“諸位你一言他一語,要是把謝某捧到天上去了,摔下來可怎麽得了!我哪有你們說的那般高才,要想實現人生之誌,還不知要經曆多少考驗,說不定到最後還是要落得個壯誌難酬,遺恨江東,引人取笑!諸位就莫要再一味稱讚了,謝某愧不敢當!”
話音一落,謝瑤微笑著點頭道:“文度所言甚是,家父常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謙虛謹慎,方能走的長遠!”
“怪不得父親總讓我多向兄長請教,今日看來,我的確比兄長差遠了!”謝琰也忽然感歎道。
方才聽謝文述說謝家遭難之事,以及他童年艱苦,尋親艱難,謝瑤和謝琰都沉默不言,靜靜傾聽。
而方才眾人由衷誇讚謝文之時,他倆雖感覺不妥,但卻並未發聲,一直觀察著謝文的反應。
見謝文雖然一直麵帶微笑,但眉頭卻在眾人的誇獎聲中越皺越緊,他倆總算放了心。
暗中讚歎:“果然不愧是父親看中的謝家麒麟兒!”
在謝文謙遜發聲之後,也幫起了聲。
而一直聽著一眾男兒說話的張彤雲這時也開口了。
“如此說來,郎君命運,倒真與國家有相似之處!不過郎君如今已經認祖歸宗,有了實現人生之誌的機會,但當今朝廷卻似乎麵臨更大威脅,不知郎君以為朝廷當施行何策,方可扭轉局勢,恢複中原?”張彤雲正色道。
聞言,不僅謝文吃了一驚,就連張玄之和張羽都一臉奇怪地看向了張彤雲。
他們也沒有想到,張彤雲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竟然對天下事如此關心。
若不是從小看她長大,還以為這是個“假小子”呢!
“咳咳……”
謝文尷尬地咳嗽了兩聲,正色道:“或許隻能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了!”
他雖然知道曆史的走向,但也不能改變什麽。
如今晉室的處境,實在是劣勢太大了。
若不是苻堅在淝水之戰一頓讓人看迷眼的騷操作,讓晉室僥幸獲勝,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麽辦法可以幫晉室逆天改命。
現在的晉室,已經走進了死局裏。
“如何屈身守分?”張彤雲仍然不肯罷休道。
“她為什麽非要追根問底呢?難道就這麽想把我看穿?”
謝文腦海裏不由得閃過一絲遐想,然後正色道:“我作個比喻來解釋,可以嗎?”
“那是自然。”張彤雲微笑道。
“譬如兩相鄰之農家,一家有七口人,一家有三口人,兩家雖有矛盾,但尚未發作,七口之家一直挑釁,想尋機相鬥,三口之家要如何才能立於不敗?”謝文看向張彤雲道。
“自然是保持現狀,不讓矛盾激發!”張彤雲想也不想就答道。
“小娘子所言極是,三口之家比之七口之家,實力遠遠不足,隻能忍氣吞聲,不讓矛盾激動!如今我大晉比之苻秦,亦是如此,所以朝廷必須上下一心,刀刃對外,做好防守,不給苻秦大舉進攻的機會,才能保持現狀!”謝文正色道。
“那天時何在?”張彤雲不再糾纏,又提出了下一個問題。
“在人心!”謝文正色道。
短短三個字,其中所蘊含的內涵卻很深厚。
“此言何解?”
張彤雲卻並不買謝文的賬,繼續追問著。
“就像當年季漢偏居蜀中之地,卻能在諸葛孔明執政之時以一州之地對抗中原七州,使得曹魏疲於防守而不敢伐蜀,孔明所恃者,無非蜀中人心可用,則天下可取!”謝文正色道。
如今的晉室,雖然沒有了當年蜀漢的骨氣,但時異勢同,拿來做個比喻,還算是貼切的。
畢竟他們現在雖然住在一起,但是對於謝文的身世,也隻是從謝安的嘴裏知道了隻言片語。
對於這位突然進入謝家的堂兄弟,他們還充滿著未知。
隻見謝文悵然久之,然後像是做出了一個重大的決定一般,正色道:“也罷,既然是張家小娘子相問,我便不再隱瞞了。”
說著,他看了看眾人好奇的神情,然後又笑道:“此事說來話長,咱們不妨圍爐而坐,聽我細細道來。”
“文度所言甚是,咱們坐下來聽。”
張玄之連忙附和一聲,招唿著眾人坐了下來。
而且他還特地讓張彤雲坐在了謝文的正對麵,似乎想給謝文一個表現的機會。
眾人坐定,謝文便開口道:“此事還要從永嘉之亂說起……”
他將記憶中“謝文”父祖給“謝文”講訴的家族流落江左的故事緩緩道來。
聽得在座的王愷、王國寶還有謝瑤、謝琰兩對兄弟悲從中來,也想起了當年他們聽過的過江故事。
而張玄之、張羽、張彤雲和顧敷三人本來就是江左大族,對於永嘉之亂造成的禍事,並沒有太大的感觸。
反而他們還時常聽到父祖對“南來北人”各種敵視的言論。
但聽了謝文尋親的事跡,卻也感動莫名。
顧敷歎道:“真沒想到文度兄生於山野之間,還能有如此才氣,足可見謝氏一族家學淵源深厚!”
“孟子有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以往我總不以為然,今日聽聞謝文度之際遇,方才明白其中飽含至理!”王國寶也發自內心地感歎道。
他是太原王氏之後,加上又是江左獨步王坦之的兒子,向來自視甚高,目空一切。
但今天,他卻對謝文產生了由衷的感佩。
“正所謂:‘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雖說詩以言誌,但大多浮言!以往我聽人說胸中誌向,知其大多空談,每每蔑視其人,但今日聽文度一抒胸中之意,便覺其誌定然可成!”張玄之正色道。
話音一落,張羽也跟著讚歎道:“我與文度日日相處,他的為人,自然不必說了,但時至今日,我才真正佩服他胸中高才!怪不得大司馬會辟他為參軍!”
聽他說罷,謝文頗為不好意思的趕忙搶過話頭道:“諸位你一言他一語,要是把謝某捧到天上去了,摔下來可怎麽得了!我哪有你們說的那般高才,要想實現人生之誌,還不知要經曆多少考驗,說不定到最後還是要落得個壯誌難酬,遺恨江東,引人取笑!諸位就莫要再一味稱讚了,謝某愧不敢當!”
話音一落,謝瑤微笑著點頭道:“文度所言甚是,家父常說,水滿則溢,月盈則虧,謙虛謹慎,方能走的長遠!”
“怪不得父親總讓我多向兄長請教,今日看來,我的確比兄長差遠了!”謝琰也忽然感歎道。
方才聽謝文述說謝家遭難之事,以及他童年艱苦,尋親艱難,謝瑤和謝琰都沉默不言,靜靜傾聽。
而方才眾人由衷誇讚謝文之時,他倆雖感覺不妥,但卻並未發聲,一直觀察著謝文的反應。
見謝文雖然一直麵帶微笑,但眉頭卻在眾人的誇獎聲中越皺越緊,他倆總算放了心。
暗中讚歎:“果然不愧是父親看中的謝家麒麟兒!”
在謝文謙遜發聲之後,也幫起了聲。
而一直聽著一眾男兒說話的張彤雲這時也開口了。
“如此說來,郎君命運,倒真與國家有相似之處!不過郎君如今已經認祖歸宗,有了實現人生之誌的機會,但當今朝廷卻似乎麵臨更大威脅,不知郎君以為朝廷當施行何策,方可扭轉局勢,恢複中原?”張彤雲正色道。
聞言,不僅謝文吃了一驚,就連張玄之和張羽都一臉奇怪地看向了張彤雲。
他們也沒有想到,張彤雲平時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竟然對天下事如此關心。
若不是從小看她長大,還以為這是個“假小子”呢!
“咳咳……”
謝文尷尬地咳嗽了兩聲,正色道:“或許隻能屈身守分,以待天時了!”
他雖然知道曆史的走向,但也不能改變什麽。
如今晉室的處境,實在是劣勢太大了。
若不是苻堅在淝水之戰一頓讓人看迷眼的騷操作,讓晉室僥幸獲勝,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麽辦法可以幫晉室逆天改命。
現在的晉室,已經走進了死局裏。
“如何屈身守分?”張彤雲仍然不肯罷休道。
“她為什麽非要追根問底呢?難道就這麽想把我看穿?”
謝文腦海裏不由得閃過一絲遐想,然後正色道:“我作個比喻來解釋,可以嗎?”
“那是自然。”張彤雲微笑道。
“譬如兩相鄰之農家,一家有七口人,一家有三口人,兩家雖有矛盾,但尚未發作,七口之家一直挑釁,想尋機相鬥,三口之家要如何才能立於不敗?”謝文看向張彤雲道。
“自然是保持現狀,不讓矛盾激發!”張彤雲想也不想就答道。
“小娘子所言極是,三口之家比之七口之家,實力遠遠不足,隻能忍氣吞聲,不讓矛盾激動!如今我大晉比之苻秦,亦是如此,所以朝廷必須上下一心,刀刃對外,做好防守,不給苻秦大舉進攻的機會,才能保持現狀!”謝文正色道。
“那天時何在?”張彤雲不再糾纏,又提出了下一個問題。
“在人心!”謝文正色道。
短短三個字,其中所蘊含的內涵卻很深厚。
“此言何解?”
張彤雲卻並不買謝文的賬,繼續追問著。
“就像當年季漢偏居蜀中之地,卻能在諸葛孔明執政之時以一州之地對抗中原七州,使得曹魏疲於防守而不敢伐蜀,孔明所恃者,無非蜀中人心可用,則天下可取!”謝文正色道。
如今的晉室,雖然沒有了當年蜀漢的骨氣,但時異勢同,拿來做個比喻,還算是貼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