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軟麵團,張四維
大明:當了三年聖孫,稱帝六十載 作者:光頭李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張四維雖然入了閣,進入中樞,位列廷輔,達到了自己的目標。
但他現在的處境實際上並不好。
在入閣的時候,他沒有走張居正的門路,而是走的宮裏麵的,此時,他的排名很是靠後,這兩年幾乎沒有什麽存在感。
雖然他一直積極靠攏皇權,想要緊密的團結在皇帝陛下的身邊,可皇帝陛下明顯比自己這個做臣子的還要忙,平日裏麵幾乎沒有被單獨召見過。
曆史上的張四維,也不是泛泛之輩,他在十五歲的時候考中了秀才,名列優等,當時的蒲州督學也稱讚他必為國家棟梁,可以說他少年得誌,舉世矚目……甚至剛剛為官的時候,也曾有心匡扶社稷,大有作為。
可在仕途上多年之後,他也慢慢的發生了變化。
在性格方麵,張四維與張居正截然不同,他性情較為淡然,軟弱,雖有才能見解,但缺乏剛毅的特質……
除此之外,張四維也能夠洞悉人心、明攬時局,這種性格使他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能夠較為靈活地應對各種情況,善於協調各方關係,避免與他人發生直接的激烈衝突……當然,這是比較高大上得說法,換種表達方式,就是他的頭是軟麵團捏的,不管是皇帝,還是同僚,誰想怎麽捏,便怎麽捏……
此時,張四維雖然入了內閣,當上了大學士,還攀附到了宮裏麵,但他依然表現得謹小慎微,如同張居正的下屬一般,不敢以同僚自居,避免與張居正發生正麵衝突和權力爭奪……
當然,這些都是有先例的,隱忍嗎。
徐階隱忍過,張居正也隱忍過。
但張四維一忍,就能忍一輩子。
在真正的曆史上,張居正去世後,張四維成為了內閣首輔,他主動出讓內閣權限,將張居正時期內閣剝奪的權限還給六部,使得“閣臣自不相擾,事歸六列、言歸台諫”……在麵對官場同僚群情激憤的考成法,也是第一時間廢除……
張四維在乾清宮門口等了許久,也不見皇帝陛下迴來,眼瞅著關閉宮門的時間到了,他也隻能先行離開。
這個時候,內閣的張居正等人早就下班迴府了。
張四維剛剛走出宮門,眼前一亮,他看到了皇帝陛下乘坐的馬車,在錦衣衛的簇擁下,緩緩駛來。
張四維快步走上前去,前麵兩名錦衣衛立即上前阻攔。
張四維急忙喊道:“陛下,陛下,臣張四維有事稟報。”
坐在馬車上的朱翊鈞掀開車簾,看到張四維,微微皺了下眉頭,隨後說道:“讓他到近前迴話。”
錦衣衛這才放行,張四維來到龍輦跟前,恭敬地行禮。
“張卿有何事要奏?”朱翊鈞問道。
張四維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說道:“陛下,臣此次前來,是為寧波水師之事。如今開海貿易,寧波水師責任重大,然其餉銀短缺,長此以往,恐生變故……臣在內閣之中,曾提議閣老,讓臣前往應天,讓南京戶部籌集這份餉銀,運往浙江。”
朱翊鈞聽完張四維的話後,沉思片刻後說道:“此事確需重視。張卿既有此心,朕準了。不過,你走之前去拜訪一下張閣老,好好商量此事,務必妥善處理。”
“臣遵旨,謝陛下隆恩。”張四維再次行禮,心中湧起一股喜悅。
他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能把這件事辦好,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地位肯定能提高一些,在內閣中的話語權,也會增加。
而這個時候,朱翊鈞也放下了簾子,馬車繼續前進,進入了皇宮。
迴到乾清宮後,朱翊鈞讓馮保將塗澤民上的奏疏找來,看完之後,他看了一眼馮保:“朕記得這件事情,朕曾於高拱說過,讓他去辦……”
“陛下,高大人不是首輔了,這銀錢啊,撥款啊,他在內閣中做不了主,日後,陛下可直接找張居正。”馮保輕聲迴複道。
朱翊鈞歎了口氣,即便你是皇帝,也不能做到事事關注,開海的事情一直都是高拱統籌,並且進展也算不錯。
朱翊鈞也算是放開手腳了,可他卻忘了一件事情,張居正首輔的權勢越來越重,而高拱這個前內閣首輔,先帝病榻托孤的顧命大臣含金量,以及在朝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低。
換句話來說,現在的高拱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有些吃力了。
不過,高拱前期的籌備工作,進展成果還是巨大的。
寧波有了成果,登州,天津,上海甚至,遼東的金州衛(大連)海港的建設布局都幾乎完成,隻等著寧波的成果擴大,而後一同進行。
到時候,大明朝的東海便一條線的連接在了一起,大有可為……
朱翊鈞想通這些後,便想著在給高拱加加擔子……
張四維離開皇宮後,沒有絲毫耽擱,直接乘坐馬車前往張居正府邸。
來到張居正府邸,門人通報後,張四維被引入書房。
張居正正坐在書桌前,手中拿著一本書細看,張四維進來,微微抬了抬眼。
“見過張閣老。”張四維恭敬地行禮。
聽到張四維的話後,張居正放下了手中的書本,而後,他點了點頭,說道:“張大人不必多禮,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閣老,我已對陛下說過此事了,陛下準我前去南京督辦,想著,明日一早便出發,早些解決寧波水師軍餉之事,臨行之前,特來請教閣老。”
張居正聽完張四維的話後,才不緊不慢的讓張四維坐下。
張四維先是恭敬道謝,而後坐下身去,張居正並不急著對張四維說什麽,先讓管家奉茶,隨後,才開口道:“少小離家老大迴,高肅卿,確實是我大明朝難得的良相……”
張四維聽到張居正的話後,稍稍一愣,他不明白,為何張居正會突然將話題轉移到高拱的身上。
雖然不解,但他還是點頭附和:“對啊,高大人是良相,閣老也是良相,在嚴嵩之後,我大明連續出了三任良相,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對於張四維恭維的話,張居正隻是一笑了之,忽然,他歎了口氣。
“你沒有發現嗎,今日,高肅卿與我爭吵之時,中氣不足……”
“閣老,您是……”
“少小立誌入朝堂,千裏奔波家國事,往昔歲月匆匆過,霜雪滿鬢心未涼,故園舊景皆如夢,獨對斜陽憶過往……高肅卿,不久矣啊……”
張四維聞言,頗為驚愕的站起身來。
“閣老,您是說,高大人?”
張居正看向張四維:“你願不願意接下高拱的差事,此番去了南京戶部,也算是個機會,到時候,你親自去浙江,找塗澤民好好的聊一聊,朝中無人,難做事,高拱都已經把事情做的十之八九了,你來接手,隻要沒有自己其他的想法,陛下所期待的開海大事,便能功成……”
張四維是越聽越蒙。
張居正到底是什麽意思。
要重新把高拱趕迴老家嗎,可,怎麽聽著卻像高拱命不久矣的感覺呢……
但他現在的處境實際上並不好。
在入閣的時候,他沒有走張居正的門路,而是走的宮裏麵的,此時,他的排名很是靠後,這兩年幾乎沒有什麽存在感。
雖然他一直積極靠攏皇權,想要緊密的團結在皇帝陛下的身邊,可皇帝陛下明顯比自己這個做臣子的還要忙,平日裏麵幾乎沒有被單獨召見過。
曆史上的張四維,也不是泛泛之輩,他在十五歲的時候考中了秀才,名列優等,當時的蒲州督學也稱讚他必為國家棟梁,可以說他少年得誌,舉世矚目……甚至剛剛為官的時候,也曾有心匡扶社稷,大有作為。
可在仕途上多年之後,他也慢慢的發生了變化。
在性格方麵,張四維與張居正截然不同,他性情較為淡然,軟弱,雖有才能見解,但缺乏剛毅的特質……
除此之外,張四維也能夠洞悉人心、明攬時局,這種性格使他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中能夠較為靈活地應對各種情況,善於協調各方關係,避免與他人發生直接的激烈衝突……當然,這是比較高大上得說法,換種表達方式,就是他的頭是軟麵團捏的,不管是皇帝,還是同僚,誰想怎麽捏,便怎麽捏……
此時,張四維雖然入了內閣,當上了大學士,還攀附到了宮裏麵,但他依然表現得謹小慎微,如同張居正的下屬一般,不敢以同僚自居,避免與張居正發生正麵衝突和權力爭奪……
當然,這些都是有先例的,隱忍嗎。
徐階隱忍過,張居正也隱忍過。
但張四維一忍,就能忍一輩子。
在真正的曆史上,張居正去世後,張四維成為了內閣首輔,他主動出讓內閣權限,將張居正時期內閣剝奪的權限還給六部,使得“閣臣自不相擾,事歸六列、言歸台諫”……在麵對官場同僚群情激憤的考成法,也是第一時間廢除……
張四維在乾清宮門口等了許久,也不見皇帝陛下迴來,眼瞅著關閉宮門的時間到了,他也隻能先行離開。
這個時候,內閣的張居正等人早就下班迴府了。
張四維剛剛走出宮門,眼前一亮,他看到了皇帝陛下乘坐的馬車,在錦衣衛的簇擁下,緩緩駛來。
張四維快步走上前去,前麵兩名錦衣衛立即上前阻攔。
張四維急忙喊道:“陛下,陛下,臣張四維有事稟報。”
坐在馬車上的朱翊鈞掀開車簾,看到張四維,微微皺了下眉頭,隨後說道:“讓他到近前迴話。”
錦衣衛這才放行,張四維來到龍輦跟前,恭敬地行禮。
“張卿有何事要奏?”朱翊鈞問道。
張四維深吸一口氣,穩定了一下情緒,說道:“陛下,臣此次前來,是為寧波水師之事。如今開海貿易,寧波水師責任重大,然其餉銀短缺,長此以往,恐生變故……臣在內閣之中,曾提議閣老,讓臣前往應天,讓南京戶部籌集這份餉銀,運往浙江。”
朱翊鈞聽完張四維的話後,沉思片刻後說道:“此事確需重視。張卿既有此心,朕準了。不過,你走之前去拜訪一下張閣老,好好商量此事,務必妥善處理。”
“臣遵旨,謝陛下隆恩。”張四維再次行禮,心中湧起一股喜悅。
他知道,這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能把這件事辦好,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地位肯定能提高一些,在內閣中的話語權,也會增加。
而這個時候,朱翊鈞也放下了簾子,馬車繼續前進,進入了皇宮。
迴到乾清宮後,朱翊鈞讓馮保將塗澤民上的奏疏找來,看完之後,他看了一眼馮保:“朕記得這件事情,朕曾於高拱說過,讓他去辦……”
“陛下,高大人不是首輔了,這銀錢啊,撥款啊,他在內閣中做不了主,日後,陛下可直接找張居正。”馮保輕聲迴複道。
朱翊鈞歎了口氣,即便你是皇帝,也不能做到事事關注,開海的事情一直都是高拱統籌,並且進展也算不錯。
朱翊鈞也算是放開手腳了,可他卻忘了一件事情,張居正首輔的權勢越來越重,而高拱這個前內閣首輔,先帝病榻托孤的顧命大臣含金量,以及在朝中的影響力,也越來越低。
換句話來說,現在的高拱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已經有些吃力了。
不過,高拱前期的籌備工作,進展成果還是巨大的。
寧波有了成果,登州,天津,上海甚至,遼東的金州衛(大連)海港的建設布局都幾乎完成,隻等著寧波的成果擴大,而後一同進行。
到時候,大明朝的東海便一條線的連接在了一起,大有可為……
朱翊鈞想通這些後,便想著在給高拱加加擔子……
張四維離開皇宮後,沒有絲毫耽擱,直接乘坐馬車前往張居正府邸。
來到張居正府邸,門人通報後,張四維被引入書房。
張居正正坐在書桌前,手中拿著一本書細看,張四維進來,微微抬了抬眼。
“見過張閣老。”張四維恭敬地行禮。
聽到張四維的話後,張居正放下了手中的書本,而後,他點了點頭,說道:“張大人不必多禮,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閣老,我已對陛下說過此事了,陛下準我前去南京督辦,想著,明日一早便出發,早些解決寧波水師軍餉之事,臨行之前,特來請教閣老。”
張居正聽完張四維的話後,才不緊不慢的讓張四維坐下。
張四維先是恭敬道謝,而後坐下身去,張居正並不急著對張四維說什麽,先讓管家奉茶,隨後,才開口道:“少小離家老大迴,高肅卿,確實是我大明朝難得的良相……”
張四維聽到張居正的話後,稍稍一愣,他不明白,為何張居正會突然將話題轉移到高拱的身上。
雖然不解,但他還是點頭附和:“對啊,高大人是良相,閣老也是良相,在嚴嵩之後,我大明連續出了三任良相,是社稷之幸,百姓之福……”
對於張四維恭維的話,張居正隻是一笑了之,忽然,他歎了口氣。
“你沒有發現嗎,今日,高肅卿與我爭吵之時,中氣不足……”
“閣老,您是……”
“少小立誌入朝堂,千裏奔波家國事,往昔歲月匆匆過,霜雪滿鬢心未涼,故園舊景皆如夢,獨對斜陽憶過往……高肅卿,不久矣啊……”
張四維聞言,頗為驚愕的站起身來。
“閣老,您是說,高大人?”
張居正看向張四維:“你願不願意接下高拱的差事,此番去了南京戶部,也算是個機會,到時候,你親自去浙江,找塗澤民好好的聊一聊,朝中無人,難做事,高拱都已經把事情做的十之八九了,你來接手,隻要沒有自己其他的想法,陛下所期待的開海大事,便能功成……”
張四維是越聽越蒙。
張居正到底是什麽意思。
要重新把高拱趕迴老家嗎,可,怎麽聽著卻像高拱命不久矣的感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