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深
每天都怕被發現是女扮男裝 作者:梅子留酸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衛恆會對她未出世的兒子有影響?
許姝微微愣怔,她查過這大巫不屬於任何一方的人,他也輕易不為人所用,之前她多次招攬也沒有成功。
這樣說來,大巫說的話的確是事實了。
許姝眉目間閃過隱晦的喜色,管它真的假的,反正能讓衛恆離開衛都,總歸都是一件喜事。
她撫了撫自己平坦的腹部,為難地看向衛王:“可殿下也不過六歲稚齡,哪能讓他離都呢?可若是殿下不去,那王上同臣妾的孩兒,萬一有個不妥又該如何?”
衛王之子離開王都,養在他處,本就會引得人妄自揣測。衛王想到朝堂上那些老臣平淡卻藏著鋒芒的言辭,不由大感頭疼。
大巫此時又道:“稟王上,臣之所言皆為實情,不敢有半分欺上瞞下之語。大殿下確與二殿下命格相撞,若不分開,恐生大患!”
他頓了頓,接著道:“大殿下命格尚水,最應向東而行。衛國以東,多水多河,若是大殿下去了,便不會和二殿命格衝撞。他去後,臣自會設法化解二位殿下命格,待到幾年後,王上再把大殿下接迴王都不遲。”
許姝越發覺得這大巫的話順耳,衛國其餘地方皆比不得衛都,若衛恆去了幾年,目光、見識定是粗淺鄙陋,哪裏比得上她精心教導的孩兒。
介時,王位於她的孩兒可謂是唾手可得。
衛王沉吟,他想起自己剛下令,命林知非去堯城郡任太守一事。堯城郡剛巧在衛國以東,若是把衛恆交於他看護教養,似乎也不差。
難的是要如何說服朝堂上的老臣。
衛王心裏煩躁,側目看到許姝憂愁含淚的眸子,滿含信任的瞧著自己,他心裏的火氣瞬間熄了。
罷了罷了,他在明日早朝之時先提來出看看,指不定那些臣子也是信星象占卜一說的。
再說,他貴為一國之王,想要處理一下家事,難道還要聽他人之言不成?
衛王朝許姝笑了笑:“王後已有身孕,莫為些許小事憂心,此事本王還是做得了主的。”
這是答應了。
許姝淚眼含笑,本就柔婉的麵容仿若帶雨露的梨花:“臣妾就知王上既有雄才偉略,又能體恤人心,實乃當世之雄!”
此話順耳,衛王哈哈一笑,摟過許姝道:“還是王後懂孤!”
大巫與其餘人見此,皆悄悄地退了下去。
大巫走在衛王王宮小道上,漠然地看著遍地盛開的野花,等踏上少有人來的明瀾橋後,他看到衛恆正站在橋上朝他淡淡一笑。
白衣同白皚皚的漢白玉橋梁相互唿應,顯得分外纖塵不染,橋邊有紅豔豔的野花伸出了枝椏,朵朵堆積,豔紅如血,雖顏色不同,但這花同衛恆眼下那顆小小的淚痣一般,此行此景下都讓人感到微妙的壓力。
天氣不好,灰蒙蒙的顏色,讓這一方別樣的色彩越發突目。
大巫唿吸一窒,再仔細看去,卻見衛恆笑容靦腆的朝他行了一禮:“多謝大巫願意助恆,此恩情恆定記在心中。”
大巫目不斜視的走上橋梁,在衛恆麵前道:“殿下隻需好好待蘭生便是。”
蘭生是大巫之子,這事偶然被衛恆知曉。大巫早年同宮中一宮女有了私情,私相授受之下,那宮女珠胎暗結,因她年齡已至,便被放出了衛王宮。
大巫一直托人在宮外在尋她的痕跡,隻是沒想到兜兜轉轉,斯人已逝,他們的兒子卻又成了宮奴。
衛恆點點頭:“恆自是會好好待他,去堯城郡可比在衛都安穩許多,也自在許多。”
大巫不置可否,錯身之際,衛恆隻聽他隻淡聲道:“殿下莫讓他知曉自己的身世。”
“恆知曉了。”
衛恆看著大巫走遠的的背影完全消失不見,才收迴目光,饜足的笑了笑。
看吧,要和阿璿在一起也不是很難的,隻要他站在主動的位置上,能讓別人聽他的話,然後好好謀算一下,他就能得償所願。
*
衛王第三日終於上了朝,隻是他令衛恆拜林知非為老師,又令他隨林知非一同去堯城郡了解民生的命令著實驚到了一殿文武公卿。
正有人要來反對,但是見呂相國同孫太尉都未曾反對,便縮了迴去。
反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也算王上家事,連最應該勸諫的兩位大人都靜默了,他們就更不該出頭。
林知非倒是真心推辭了兩遍,奈何衛王態度堅決,他隻好應了下來。
衛王見此次上朝無人反駁他,心中暢快,倒是沒有再同以往那般拂袖而去。
待到下了朝呂諒便叫住了林知非:“恭喜無愧任太守一職。”
林知非無奈笑笑:“都是沾了相國的光,隻是不知王上怎會無緣無故想起,要殿下隨下官去堯城郡?堯城郡貧苦,殿下尚且年幼,恐受不住。”
呂諒卻低聲道:“本相卻覺得殿下隨你同去更好,在宮中反倒束手束腳。況且,你定能好好教導他,你比衛都那些不著調的老師好多了。”
許姝得寵,下人自是看碟下菜,連給衛恆舉薦的太傅也不大好。
“既然定下,你便迴去好好準備,以待上任便是了。”呂諒拍了拍他的肩膀,“那霍驚風任縣丞,他在客棧住著,待到那日你們一同去堯城郡,路上好有個照應。”
“好。”林知非應道。
今日天氣不好,幾人稍微說了幾句,便忙著趕迴家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剛出了王宮,便飄起了一層細細密密如同絲線的小雨,雨絲勾連這微涼的風,稍解了些燥意。
林知非打著傘,緩步到前廳時,便見林璿站在屋簷下,滴滴答答的雨滴落在青黑的瓦片上有種特殊的韻律。
林璿見到林知非便彎了彎唇,露出一抹甜笑:“阿父終於到家了!”
“璿兒怎在此,你也不怕雨濺到你身上?”林知非合上傘遞給隨侍後,拉住林璿的手往迴走。
林璿心情極好:“自是因母親親手下廚,說要做好吃的給我們吃。璿兒自己呆著無趣,便想來迎一迎阿父。”
林璿眼神期待,笑靨清甜,似是還沉浸在秦氏親自下廚的喜悅中,絲毫沒察覺到林知非腳步可疑的頓了頓。
看向笑容可掬的林璿,林知非道:“到後院了,璿兒先去飯廳,待為父換了衣裳便去吃飯。”
“好。”林璿道,“母親說,小雨打在黛瓦上有如玉碎之音,清清冽冽,此音正好配她燉好的鮮魚湯,所以今晚的晚飯便在聽雨閣用,阿父換完衣裳,直接去那兒便是。”
林知非笑著應下。
林璿轉身便往聽雨閣走,她記憶裏似乎很少有秦氏下廚的經曆,對於從來沒吃過母親做的飯的人來說,林璿心裏是很期待的。
這宅子是祭酒的官邸,聽雨閣是林璿夏季最愛去的地方。
淺褐色的迴廊曲折蜿蜒,伴著碧瑩瑩的湖水上樓。
上樓後視覺開闊,可遠遠看到衛都城內的街道,以及喧嚷的人群,當微風吹來,滿目碧波蕩漾,一身暑意頓消。
而此時正在下小雨,觀雨閣可見到落雨湖中,擾亂一湖平靜的景象,又能聽到碎玉亂珠般的雨聲,著實讓人心下從容喜樂。
林璿和林知非坐下後,便見侍從拿著兩個食盒走了進來。
秦氏坐到今日的主位上,這是往日林知非坐的位置,但今天卻成了秦氏的專座。
林璿見林知非一臉習慣的模樣,也覺得稀奇。
秦氏揉了揉林璿的頭發,笑道:“阿璿以前曾嚐過母親做的飯,隻是時隔已久,恐怕你早已忘記了那味道,今日母親心血來潮,便做了拿手好菜,你可要好好嚐嚐。”
林璿軟軟一笑::“好。”
菜放到了桌上,一盅燉成了奶.白色的魚湯正散發著鮮香,煮過的莧菜綠油油的,看上去很新鮮,外加淡綠的煮豆羮和淺黃色的粟米飯,也算是色彩搭配了。
林璿給麵子的端起碗,先舀了一勺魚湯在碗裏。
林知非同情地看了眼林璿,卻默默無語,臉上帶著意味深長的笑意。
林璿期待地喝了口魚湯,然後笑容僵在了臉上,艱難的咽下魚湯後,林璿已經心如死灰。
誰來告訴她,為什麽這個湯這麽鹹?現在鹽也不便宜啊,這是倒了半罐子的鹽嗎?
秦氏期待地看著林璿:“怎麽樣?味道不錯吧,母親燉了好久,直到你父親迴來才敢盛上來,你看顏色多好看,肉質多新鮮!”
林璿被鹽齁得嘴裏發苦,卻不得不僵笑道:“還……還不錯。”
“就知道我兒有眼光!”秦氏得意地看了眼林知非,然後對林璿道,“璿兒再試試這莧菜,可嫩了!”
林璿這迴忐忑的夾了點莧菜,菜剛進嘴,她就控製不住自己的表情了。
太苦了,那苦意放佛是中藥一般,讓人欲嘔,除了苦還有滿口的澀味。
林知非看她表情實在怪異,忍不住輕笑:“我就知道會這樣。”
秦氏不服,便親自試了試:放鹽太多的魚湯,苦澀怪味的莧菜,生澀腥味的豆湯和半生不熟的粟米飯,每一樣看著都正常,但吃起來卻太毒了。
秦氏嚐完之後,情緒卻很是低落。
“夫人廚藝已有進展,色香味全四字,已占色與香二字。”林知非溫和的笑著安慰了秦氏兩句,然後便習以為常的卷好袖子,讓人把菜收好,然後對林璿道:“璿兒在此好好陪母親,為父重新去弄一下這些菜。”
秦氏烹飪不得其道,每每做飯總是不得其味,但林知非又節儉節約的人,所以他都會進行二次加工。雖秦氏不常下廚,但隻要下廚,林知非便會二次加工。
久而久之,林知非習慣後,便覺得此事尋常。
但在這樣男子為尊的時代,卻是無比難能可貴。
秦氏臉頰泛紅,雙目含情地目送著林知非離開,林知非到了門口還迴頭與她相視一笑。
被忽視林璿感受著嘴裏殘存的苦澀味,心裏一下就把這碗突如其來的狗糧踹翻。
許姝微微愣怔,她查過這大巫不屬於任何一方的人,他也輕易不為人所用,之前她多次招攬也沒有成功。
這樣說來,大巫說的話的確是事實了。
許姝眉目間閃過隱晦的喜色,管它真的假的,反正能讓衛恆離開衛都,總歸都是一件喜事。
她撫了撫自己平坦的腹部,為難地看向衛王:“可殿下也不過六歲稚齡,哪能讓他離都呢?可若是殿下不去,那王上同臣妾的孩兒,萬一有個不妥又該如何?”
衛王之子離開王都,養在他處,本就會引得人妄自揣測。衛王想到朝堂上那些老臣平淡卻藏著鋒芒的言辭,不由大感頭疼。
大巫此時又道:“稟王上,臣之所言皆為實情,不敢有半分欺上瞞下之語。大殿下確與二殿下命格相撞,若不分開,恐生大患!”
他頓了頓,接著道:“大殿下命格尚水,最應向東而行。衛國以東,多水多河,若是大殿下去了,便不會和二殿命格衝撞。他去後,臣自會設法化解二位殿下命格,待到幾年後,王上再把大殿下接迴王都不遲。”
許姝越發覺得這大巫的話順耳,衛國其餘地方皆比不得衛都,若衛恆去了幾年,目光、見識定是粗淺鄙陋,哪裏比得上她精心教導的孩兒。
介時,王位於她的孩兒可謂是唾手可得。
衛王沉吟,他想起自己剛下令,命林知非去堯城郡任太守一事。堯城郡剛巧在衛國以東,若是把衛恆交於他看護教養,似乎也不差。
難的是要如何說服朝堂上的老臣。
衛王心裏煩躁,側目看到許姝憂愁含淚的眸子,滿含信任的瞧著自己,他心裏的火氣瞬間熄了。
罷了罷了,他在明日早朝之時先提來出看看,指不定那些臣子也是信星象占卜一說的。
再說,他貴為一國之王,想要處理一下家事,難道還要聽他人之言不成?
衛王朝許姝笑了笑:“王後已有身孕,莫為些許小事憂心,此事本王還是做得了主的。”
這是答應了。
許姝淚眼含笑,本就柔婉的麵容仿若帶雨露的梨花:“臣妾就知王上既有雄才偉略,又能體恤人心,實乃當世之雄!”
此話順耳,衛王哈哈一笑,摟過許姝道:“還是王後懂孤!”
大巫與其餘人見此,皆悄悄地退了下去。
大巫走在衛王王宮小道上,漠然地看著遍地盛開的野花,等踏上少有人來的明瀾橋後,他看到衛恆正站在橋上朝他淡淡一笑。
白衣同白皚皚的漢白玉橋梁相互唿應,顯得分外纖塵不染,橋邊有紅豔豔的野花伸出了枝椏,朵朵堆積,豔紅如血,雖顏色不同,但這花同衛恆眼下那顆小小的淚痣一般,此行此景下都讓人感到微妙的壓力。
天氣不好,灰蒙蒙的顏色,讓這一方別樣的色彩越發突目。
大巫唿吸一窒,再仔細看去,卻見衛恆笑容靦腆的朝他行了一禮:“多謝大巫願意助恆,此恩情恆定記在心中。”
大巫目不斜視的走上橋梁,在衛恆麵前道:“殿下隻需好好待蘭生便是。”
蘭生是大巫之子,這事偶然被衛恆知曉。大巫早年同宮中一宮女有了私情,私相授受之下,那宮女珠胎暗結,因她年齡已至,便被放出了衛王宮。
大巫一直托人在宮外在尋她的痕跡,隻是沒想到兜兜轉轉,斯人已逝,他們的兒子卻又成了宮奴。
衛恆點點頭:“恆自是會好好待他,去堯城郡可比在衛都安穩許多,也自在許多。”
大巫不置可否,錯身之際,衛恆隻聽他隻淡聲道:“殿下莫讓他知曉自己的身世。”
“恆知曉了。”
衛恆看著大巫走遠的的背影完全消失不見,才收迴目光,饜足的笑了笑。
看吧,要和阿璿在一起也不是很難的,隻要他站在主動的位置上,能讓別人聽他的話,然後好好謀算一下,他就能得償所願。
*
衛王第三日終於上了朝,隻是他令衛恆拜林知非為老師,又令他隨林知非一同去堯城郡了解民生的命令著實驚到了一殿文武公卿。
正有人要來反對,但是見呂相國同孫太尉都未曾反對,便縮了迴去。
反正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這也算王上家事,連最應該勸諫的兩位大人都靜默了,他們就更不該出頭。
林知非倒是真心推辭了兩遍,奈何衛王態度堅決,他隻好應了下來。
衛王見此次上朝無人反駁他,心中暢快,倒是沒有再同以往那般拂袖而去。
待到下了朝呂諒便叫住了林知非:“恭喜無愧任太守一職。”
林知非無奈笑笑:“都是沾了相國的光,隻是不知王上怎會無緣無故想起,要殿下隨下官去堯城郡?堯城郡貧苦,殿下尚且年幼,恐受不住。”
呂諒卻低聲道:“本相卻覺得殿下隨你同去更好,在宮中反倒束手束腳。況且,你定能好好教導他,你比衛都那些不著調的老師好多了。”
許姝得寵,下人自是看碟下菜,連給衛恆舉薦的太傅也不大好。
“既然定下,你便迴去好好準備,以待上任便是了。”呂諒拍了拍他的肩膀,“那霍驚風任縣丞,他在客棧住著,待到那日你們一同去堯城郡,路上好有個照應。”
“好。”林知非應道。
今日天氣不好,幾人稍微說了幾句,便忙著趕迴家去。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剛出了王宮,便飄起了一層細細密密如同絲線的小雨,雨絲勾連這微涼的風,稍解了些燥意。
林知非打著傘,緩步到前廳時,便見林璿站在屋簷下,滴滴答答的雨滴落在青黑的瓦片上有種特殊的韻律。
林璿見到林知非便彎了彎唇,露出一抹甜笑:“阿父終於到家了!”
“璿兒怎在此,你也不怕雨濺到你身上?”林知非合上傘遞給隨侍後,拉住林璿的手往迴走。
林璿心情極好:“自是因母親親手下廚,說要做好吃的給我們吃。璿兒自己呆著無趣,便想來迎一迎阿父。”
林璿眼神期待,笑靨清甜,似是還沉浸在秦氏親自下廚的喜悅中,絲毫沒察覺到林知非腳步可疑的頓了頓。
看向笑容可掬的林璿,林知非道:“到後院了,璿兒先去飯廳,待為父換了衣裳便去吃飯。”
“好。”林璿道,“母親說,小雨打在黛瓦上有如玉碎之音,清清冽冽,此音正好配她燉好的鮮魚湯,所以今晚的晚飯便在聽雨閣用,阿父換完衣裳,直接去那兒便是。”
林知非笑著應下。
林璿轉身便往聽雨閣走,她記憶裏似乎很少有秦氏下廚的經曆,對於從來沒吃過母親做的飯的人來說,林璿心裏是很期待的。
這宅子是祭酒的官邸,聽雨閣是林璿夏季最愛去的地方。
淺褐色的迴廊曲折蜿蜒,伴著碧瑩瑩的湖水上樓。
上樓後視覺開闊,可遠遠看到衛都城內的街道,以及喧嚷的人群,當微風吹來,滿目碧波蕩漾,一身暑意頓消。
而此時正在下小雨,觀雨閣可見到落雨湖中,擾亂一湖平靜的景象,又能聽到碎玉亂珠般的雨聲,著實讓人心下從容喜樂。
林璿和林知非坐下後,便見侍從拿著兩個食盒走了進來。
秦氏坐到今日的主位上,這是往日林知非坐的位置,但今天卻成了秦氏的專座。
林璿見林知非一臉習慣的模樣,也覺得稀奇。
秦氏揉了揉林璿的頭發,笑道:“阿璿以前曾嚐過母親做的飯,隻是時隔已久,恐怕你早已忘記了那味道,今日母親心血來潮,便做了拿手好菜,你可要好好嚐嚐。”
林璿軟軟一笑::“好。”
菜放到了桌上,一盅燉成了奶.白色的魚湯正散發著鮮香,煮過的莧菜綠油油的,看上去很新鮮,外加淡綠的煮豆羮和淺黃色的粟米飯,也算是色彩搭配了。
林璿給麵子的端起碗,先舀了一勺魚湯在碗裏。
林知非同情地看了眼林璿,卻默默無語,臉上帶著意味深長的笑意。
林璿期待地喝了口魚湯,然後笑容僵在了臉上,艱難的咽下魚湯後,林璿已經心如死灰。
誰來告訴她,為什麽這個湯這麽鹹?現在鹽也不便宜啊,這是倒了半罐子的鹽嗎?
秦氏期待地看著林璿:“怎麽樣?味道不錯吧,母親燉了好久,直到你父親迴來才敢盛上來,你看顏色多好看,肉質多新鮮!”
林璿被鹽齁得嘴裏發苦,卻不得不僵笑道:“還……還不錯。”
“就知道我兒有眼光!”秦氏得意地看了眼林知非,然後對林璿道,“璿兒再試試這莧菜,可嫩了!”
林璿這迴忐忑的夾了點莧菜,菜剛進嘴,她就控製不住自己的表情了。
太苦了,那苦意放佛是中藥一般,讓人欲嘔,除了苦還有滿口的澀味。
林知非看她表情實在怪異,忍不住輕笑:“我就知道會這樣。”
秦氏不服,便親自試了試:放鹽太多的魚湯,苦澀怪味的莧菜,生澀腥味的豆湯和半生不熟的粟米飯,每一樣看著都正常,但吃起來卻太毒了。
秦氏嚐完之後,情緒卻很是低落。
“夫人廚藝已有進展,色香味全四字,已占色與香二字。”林知非溫和的笑著安慰了秦氏兩句,然後便習以為常的卷好袖子,讓人把菜收好,然後對林璿道:“璿兒在此好好陪母親,為父重新去弄一下這些菜。”
秦氏烹飪不得其道,每每做飯總是不得其味,但林知非又節儉節約的人,所以他都會進行二次加工。雖秦氏不常下廚,但隻要下廚,林知非便會二次加工。
久而久之,林知非習慣後,便覺得此事尋常。
但在這樣男子為尊的時代,卻是無比難能可貴。
秦氏臉頰泛紅,雙目含情地目送著林知非離開,林知非到了門口還迴頭與她相視一笑。
被忽視林璿感受著嘴裏殘存的苦澀味,心裏一下就把這碗突如其來的狗糧踹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