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今日要太子趙寬跟他一起去見一下董太妃,順帶說一說董太妃輔佐太子一事。


    太子趙寬本不想見這個董太妃的,趙寬認為這個深居後宮的女人沒什麽能耐,不值得去見。


    林哲不得不跟趙寬講了一通大道理,連陸知心都在拉攏董太妃,足見這個董太妃有過人之處,再說多一個幫手總比多一個對手好。


    太子趙寬勉強答應,林哲正是因為做太子的工作才耽擱了不少時間,以至於讓龐賢東糾纏住了皇帝。


    董太妃對於林哲和太子的到訪有些意外,為免引起誤會,董太妃將見麵地點移到了花園邊,這樣就不至於有閑言碎語了。


    林哲看時間緊急,他也不廢話了,直接要求董太妃全力支持太子,他日太子一旦登基,董氏一族將會得到獎賞跟重用。


    董太妃對林哲畫的這個餅還是有點興趣的,畢竟她兩邊都掛著,無論哪邊得勝,她都穩坐釣魚台,董氏一族也將在她的帶領下更加壯大。


    “太子殿下,本宮一定全力支持太子,與陸中書保持距離,本宮的親哥亦會如此,董氏一族也會站在太子這一邊。”


    董太妃向趙寬做著保證,嘴上說的可真甜。


    太子趙寬自然要表態,他首先對董太妃表示了謝意,接著他也給董太妃畫了一個餅,反正餅又不要錢。


    這事似乎談妥了,林哲便準備跟董太妃告辭了,龐秋秋可能這會已經在大理寺了,答應一起午膳的,林哲必須盡快趕迴。


    意料之外的是董平安突然走了過來。


    這可真是怪了,都散朝這麽久了,這廝還沒走麽?


    林哲心一緊,董平安這個時候過來,肯定沒安好心,如果他這會不是來找茬的話,估計他不會過來。


    林哲現在就等著董平安出招,隻要別太過分,林哲不會還手,就當給董太妃的麵子。


    誰知過來的董平安根本沒理林哲,過來就給太子趙寬行大禮,。


    林哲有些意外,他沒想到董平安對太子這麽感興趣,看來董平安喜歡巴結權貴,凡是對他有用的他一律巴結。


    林哲看董氏兄妹的注意力全在太子身上,他也插不上話來,他準備告辭了,趙寬不讓,說一起走,再等等。


    董氏兄妹輪番纏著太子,生怕太子趙寬登基後會忘了他們。


    太子趙寬鄭重表態不會發生這樣的事情,董氏兄妹這才安心。


    好不容易跟董氏兄妹告辭了,林哲本想去內侍省去看看的,因太子趙寬在就不好去了,林哲於是便和太子趙寬一齊出宮了。


    路上,林哲邀請太子趙寬去大理寺坐坐,趙寬表示還有點私事要處理,今日就不去了。


    林哲不好問什麽事,便叮囑太子注意安全,無論什麽情況下都不能出城,在城內也必須做好安保,每次出府都帶夠護衛,至少帶二百人。


    趙寬答應的好好的,之後兩人分路而行了。


    和太子分手後,林哲惦記著如何清查那家黑店,便加快速度往大理寺趕。


    剛入東街便受阻了,前麵似乎出了點狀況,似發生了爭吵。


    衛立急忙上前了解情況,發現是刑部尚書曹百裏的小兒子曹千裏與人起了糾紛,正在那大展威風。


    已經趕到的開封府捕快調解不下來,曹千裏得理不饒人,似乎有點獅子大開口。


    林哲很驚訝,這官宦子弟就是牛,莫說吃虧,即便沒占到便宜那也是不得善罷幹休的。


    林哲好奇究竟是誰有這麽大能耐與尚書之子較量,待看清那人,林哲又是一陣驚訝。


    怎麽會是他?蘇首富之子蘇建在這和刑部尚書之子杠上了。


    按理蘇建是讀書人,又是朝廷命官,雖然官級不高但也是有俸祿領的,在大街上與人發生糾紛不丟臉麽?


    反觀刑部尚書之子曹千裏草民一個,活脫脫一個潑皮。


    但就這樣一個不學無術之徒,據傳曹百裏已經在積極行動了,要給這個小兒子謀個一官半職。


    曹百裏已經有兩個兒子在衙門任職了,雖然官級很低,但這己經很不錯了,很多官員的兒子都混不上一官半職。


    林哲不想管這檔子爛事,他想改道而行,這倆不是東西的東西一時半會爭不完。


    可等林哲一迴身,他才發覺後退之路也被堵死了。


    他官轎的後麵還有好幾頂官轎在那停著,從衣著打扮上看可能是刑部的官轎。


    林哲正想叫衛立去知會這些刑部官轎後移之時,刑部尚書曹百裏和刑部侍郎曾墨走了過來。


    這兩壞蛋過來肯定沒好事了,看他倆那氣勢洶洶的架勢,隻怕蘇建要倒大黴了,林哲沒有辦法,隻能停下靜觀其變。


    隻聽曹百裏說:“蘇大人,好雅興呀,與小兒發生爭執怎麽沒有想過謙讓?虧你還是狀元郎,怎麽一點肚量都沒有?”


    曹百裏一來沒問事情由來,便質問蘇建沒有謙讓,好似是蘇建欠他兒子的。


    蘇建隻是笑了笑。


    “曹尚書,下官讓有什麽用?貴公子咄咄逼人,已經讓下官讓無可讓了,其實事情不大,就是發生了點碰撞,互相體諒一下不就沒事了?”


    蘇建言外之意就是曹尚書之子太矯情了,屁大點的事鬧過沒完。


    曹百裏沒想到區區一個七品翰林敢這樣跟他講話,蘇建講他兒子其實就是講他,他豈能忍受?


    曹百裏本來想大發雷霆的,可老謀深算的他又怕引人非議,講他以大欺小,所以他先得忍。


    “蘇大人,你別總是挑別人的毛病,你自己也要好好反省一下,須知一個巴掌是拍不響的。”


    蘇建有點無奈。


    “曹尚書,咱閑話不扯了,誰對誰錯也不追究了,曹尚書你看這條街也堵了,現在是不是要重點考慮一下解決問題,而不是在追究問題。”


    蘇建以為曹尚書這麽大的官不會拘於小節,應該會很快解決問題,蘇建真是想多了。


    曹百裏打著很重的官腔。


    “蘇大人,事情都沒弄清楚,怎麽解決問題?你必須先把你的問題交代清楚,否則解決不了。”


    曹百裏幾十年刑獄生涯,早已經習慣把屁大的事情無限放大了。


    平日裏不這麽幹,怎麽撈得到錢?至於這條街堵了,那是另外一迴事了。


    蘇建聞言臉色都變了。


    “曹尚書,下官隻是與貴公子在街上不經意碰了一下,哪裏談得上交代問題,如果真要交待,也該貴公子先交待,所謂正人先正己,貴公子不但要先交代,還應反思一下,怎麽就碰到人了,以後該怎麽避免?”


    蘇建不是省油的燈,他見曹百裏要借題發揮了,他自然不能太軟了。


    曹百裏已經忍過蘇建一迴了,這會可不會再忍蘇建了,曹百裏必須給蘇建一個下馬威。


    “蘇大人,你是不是太猖狂了?明明是你撞了人?你不承認就算了,怎麽你還想訛人麽?”


    曹百裏眼一瞪,大聲喝道。


    曹百裏的大喝聲一下吸引了不少圍觀的人,大家都想看看這位刑部尚書如何對付狀元郎。


    蘇建一下緊張起來,眼前這位畢竟是刑部尚書,心狠手辣心眼還特別多,必須先下手為強對付了。


    “曹尚書,你不會這麽霸道吧??街頭一點小摩擦,你們刑部尚書和侍郎皆到場發威,你們不怕別人笑話你們麽?”


    蘇建以退為攻,企圖扳迴這一局。


    一直在旁邊看熱鬧的曹千裏忽然頭一歪,倒在了冰冷的地上。


    曹百裏大驚,他趕緊吩咐跟班去扶他的兒子曹千裏,圍觀的眾人立刻興奮起來了,大家都認為有好戲看了,當朝狀元把人撞昏了。


    刑部的幾個跟班扶起曹千裏後向曹百裏請示。


    “大人,公子好像昏迷了,需要請大夫。”


    曹百裏憤怒至極。


    “還問什麽,趕緊去請。”


    跟班馬上打飛腳去請大夫去了。


    曹百裏一刻未停,轉頭質問起蘇建來了。


    “蘇大人,瞧瞧你幹的好事,竟把我兒撞昏了,你知罪否?”


    曹百裏一副盛氣淩人的樣子,似乎要找蘇建算總賬了。


    蘇建這下有點急了,他沒料到曹千裏會來這麽一手,早知如此就該早早離去,那會離去什麽事都沒有。


    林哲看蘇建有點手足無措,知道這廝不曉得應付了。


    林哲想幫一幫蘇建,不為別的就是看曹氏父子不順眼,不想曹氏父子在這肆意胡來。


    林哲不動聲色走了過去,走到位便盯著曹百裏看,也不說話。


    正在氣頭上的曹百裏猛然看到林哲還是有點意外的,他知道林哲來者不善,是來找不痛快,他不由有點緊張。


    這真是冤家路窄,不過曹百裏出於禮貌還是跟林哲打了聲招唿。


    林哲冷冷迴應了一聲,開始說事了。


    “曹大人,你兒子這麽弱不禁風,虧你還想舉薦他出來為官,你不知他身子弱嗎?他出來做官除了禍害百姓還能幹啥,下次早朝林某一定上奏官家,不準你兒子做官。”


    林哲沒跟曹百裏廢話,直接把事挑明了講,林哲言下之意就是要曹百裏趕緊收場,別在大街上耍官威。


    曹百裏聽到林哲要起奏他兒子,他是有點著急的,不過他現在沒辦法對付林哲,他隻能尬笑了一聲。


    “林大人,不是小兒身子弱,實在是蘇大人下手狠,再說這隻是小事,小事哪用的著上奏。”


    曹百裏這會態度低了下來,他似乎怕林哲上奏。


    林哲才不會輕易放過曹百裏。


    “曹大人,閑話就不講了,你兒子與朝廷命官發生一點小摩擦就把大街堵了,這是什麽行為,你心裏沒點數嗎?”


    “你兒子還故意裝昏那就涉嫌欺詐了,曹大人你身為刑部尚書,不但不管教自己的劣子,反而放縱劣子行兇,你把大宋律置於何地了?如果人人都像你一樣,大宋朝豈不亂套了?”


    林哲沒給曹百裏留任何麵子,這雖然在曹百裏意料之中,但曹百裏還是有些怕的,因為圍觀的人有點多。


    就連曹千裏也不敢裝昏了,一骨碌從另一跟班懷裏爬了起來。


    此刻的曹氏父子此刻要多狼狽就有多狼狽,曹百裏想殺林哲的心都有。


    蘇建有點感激林哲,他等曹氏父子落荒而逃後便向林哲表示了謝意。


    蘇建心裏非常清楚,今日如果林哲不仗義相助,他有可能在劫難逃。


    雖然蘇建和林哲有過節有過不愉快,但那已然是過去式了,蘇建似乎改變了對林哲的看法。


    林哲沒心情在這作過多的停留,曹氏父子一走,街麵便通暢了,林哲簡單和蘇建打了一聲招唿便急衝衝往大理寺趕了。


    到大理寺一看,似乎還有點早,龐秋秋並未出現,看來她自己食言了,這就怪不得誰了。


    林哲馬上著手處理知諫院劉羽之事,打了劉羽二十大板便放了他。


    之後林哲抓緊時間聽取了大理寺主簿的稟告,黑店的財物己整理完畢了,大約有一百五十萬貫,這僅僅是黑店幾天的收入。


    林哲有些小驚訝,看了看賬冊,忙吩咐主簿將銀票套現。


    一百萬貫交給衛立轉送汴山書院,五十萬貫留在大理寺庫房內備用。


    主簿一一應承,跟著就去辦理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豐華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眾的讓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眾的讓步並收藏豐華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