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仲淹沒能把改革進行下去,但北宋尖銳的社會矛盾不會因為範仲淹的下台就消失。慶曆七年冬天,貝州(今河北清河縣)一名叫王則的基層小校反了。


    王則是個苦命的人,原本是涿州農民,由於災荒吃不上飯,來到貝州從軍,臨走之前王則母親害怕以後再也見不到兒子,便在兒子背上刺了個“福”字,王則這個人腦子活絡,從軍沒多久受到領導賞識升為小校。當了小校之後的王則開始接觸彌勒教,這個教跟佛教不太一樣,主要拜彌勒佛其他的佛不怎麽拜,信封彌勒教之後的王則如同開了掛一樣,不僅自己融會貫通,還向其他人講經布道,又利用自己背上的“福”字忽悠教眾說自己是彌勒轉世,沒過多久儼然成為貝州當地軍人團體的宗教領袖。


    軍隊一旦有了宗教思想的幹擾,朝廷就控製不住了。


    慶曆七年冬至,王則舉兵反叛,貝州和附近的士兵們紛紛響應,軍隊瞬間嘩變,王則把知州、節度判官、縣令、主簿殺了個精光,又把牢房裏的犯人放出來加入叛軍。


    王則部眾一下子多了不少,緊接著自稱東平郡王,建國號製百官,又把叛軍重新整編,臉上刺字“義軍破趙得勝”,誓要跟趙宋朝廷死磕到底。


    造反可是大事,朝廷不敢怠慢,派了一位名叫明鎬的樞密直學士前去平叛。明鎬來到貝州城一看好家夥,這貝州城城高池深哪兒那麽好打,琢磨了半天想了個招兒:製造距誾打上去。


    這個距誾到底是個啥我也不知道,大概就是個古代用來爬上去攻城的垛子,由於這玩意兒實用性太差後來被淘汰了,導致打出來的字體還是繁體字,連簡體字庫都沒有。明大學士找來兩萬農夫日夜不停的搞工程,距誾慢慢造起來了。可宋軍這邊造距誾,叛軍那邊在城頭上看見了也在同樣位置修建戰棚,正對著距誾,叛軍守將在城頭上對著宋軍喊話,說你們辛辛苦苦修距誾,我們修的戰棚叫做“喜相逢”,等你們的距誾修好了,我們就喜相逢,好好招待招待你們。


    果然,眼看著距誾就要修好了,宋軍就能踩著距誾打上城頭了,沒想到就在這節骨眼兒上叛軍從“喜相逢”裏打了出來,宋軍招架不住丟掉距誾,叛軍一把火把距誾給燒毀了。


    明鎬首戰吃癟,心想一計不成老子再使一計,上天幹不過你還可以下地,派人去貝州城南側挖地道,又派偏師去北側攻城吸引叛軍的吸引力。


    貝州城裏有幾名老百姓不想跟著王則叛亂,於是悄悄從城頭向下遞書信,約好晚上從城頭放下繩索來,好讓宋軍順著繩索爬上去然後打開城門大軍進入。


    老百姓想法是好的,當晚也確實把繩索放下來了,宋軍沿著繩索爬上去幾百人,然後上去的這幾百人看著源源不斷爬上城頭的宋軍,害怕後上來的人跟自己爭功,把繩索砍斷了。


    這就坑了大爹了,貝州是河北軍事重鎮,駐軍非常多,叛軍看到宋軍上來之後馬上過來圍剿,宋軍僅僅幾百人,號令也不統一都爭著想去搶城門,結果城牆都沒下來便被叛軍消滅完,由於繩索被砍斷,後續宋軍上不去,在城外眼睜睜看著城頭上的宋軍被包餃子幹著急沒辦法。


    就明鎬這帶兵水平,再這麽耗下去怕是要被叛軍出城給消滅掉。


    慶曆八年正月,朝廷派時任參知政事文彥博前去平叛,王則的皇帝夢做了一個多月,該醒了。


    文彥博是天聖五年進士,與其他傑出牛人一樣,高中進士的文彥博當年年僅二十一歲,短暫的地方任職之後文彥博迴到中央擔任禦史。由於經常就宋夏局勢向朝廷建言獻策,仁宗逐漸注意到這個年輕小夥子。


    三川口之戰後,唯一幸存的宋軍主將黃德和為了自保買通多人,共同誣陷已經戰死的劉平投降西夏,仁宗非常重視,安排文彥博親自到前線審理此案。文彥博經過多方求證,發現黃德和臨陣脫逃和誣陷劉平的罪證,但黃德和經營了多年人脈,朝中也有不少人替他說話,最後朝廷拿捏不定又派了其他禦史前來想接替文彥博審理,文彥博直接迴複朝廷,自己辦案證據確鑿,如有任何後果由他文彥博一人承擔,頂著壓力斬了黃德和。


    文彥博這個人,有點兒魄力。


    考慮到西北正值用人之際,朝廷不久之後又安排文彥博擔任轉運使給前線運糧食,文彥博做的非常到位,不僅糧草供應及時,還修複了之前損毀的糧道,給前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青年才俊的進士出身,地方任過職,中央當過諫官,又在西北經曆了考驗,這樣的履曆就是宰執的後備人選。果然,慶曆新政失敗後,杜衍範仲淹富弼韓琦等人全部被罷相,文彥博接替了樞密副使的職位進入宰執。


    慶曆七年年底,本該是過大年的好日子,王則的叛亂搞得仁宗心神不寧,明鎬在貝州圍剿了一個多月一點兒進展都沒有,文彥博主動請纓去平叛,慶曆八年正月剛過完春節,文彥博領兵出征。


    到了貝州城,文彥博先給全軍發賞錢。


    這就牛逼大發了,要知道當時宋軍圍困貝州一個多月毫無進展,大冬天人困馬乏的又趕上過年還得在城下挨凍,全軍上下一肚子怨言,可畢竟仗打的不好,隻能忍著。沒想到文大宰相一來根本不計前嫌直接發賞,宋軍一看有著落了,最起碼打完仗能帶著錢迴家,士氣煥然一新。


    文彥博將軍隊稍作整頓,繼續沿用明鎬的戰略,北城攻城,南城挖地道,叛軍慌慌張張去北城防禦,南城的地道終於挖完。文彥博派二百人口銜枚,悄無聲息進入城中,幹掉了南城城頭守軍,再一次放下繩索,宋軍陸續爬上城頭,向南門殺去。


    同樣的宋軍同樣的戰略,隻不過換了文彥博來帶兵,這一次沒有一個人斬斷繩索破壞計劃,可見優秀的統帥對一支軍隊來說多麽重要。


    王則反應過來時宋軍已經開始在攻打南門了,王則跟宋軍過招兩個月了,也不是傻子當然不會坐以待斃,眼看宋軍人多勢眾,王則放出了他的殺手鐧:火牛陣。


    一大群牛身上淋上油脂,尾巴上綁上稻草點燃,牛吃痛不顧一切對著南門向外衝去,一時間宋軍前軍大亂。


    王則顯然是懂得軍事理論的,他以為自己是田單,靠著火牛陣擊破敵軍數萬大軍,可文彥博顯然不白給,馬上傳令前軍分散開,中軍床子弩和長槍陣伺候。


    床子弩我們已經很熟了,當年澶淵之戰一弩幹掉遼軍主帥蕭撻凜,雖說牛這種動物皮糙肉厚一弩不一定能幹的掉,可就這麽射過去實在太痛,火牛吃痛紛紛掉頭奔走逃命,朝著叛軍狂奔過去。叛軍一看傻眼了,沒想到弄巧成拙,自己挖空心思搞得火牛陣反而衝向自己,一時間陣勢大亂,宋軍趁勢全軍殺進城去,叛軍全軍覆沒,王則被俘。


    王則被押到開封淩遲處死,文彥博凱旋而歸,仁宗非常高興,下詔升任文彥博為同平章事。


    仁宗高興的太早了,殊不知北方的叛亂雖然平定了,南方卻還有一場規模更大的叛亂即將打響。


    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西南蠻人首領儂智高興兵攻打邕州(今廣西南寧),北宋仁宗朝著名的儂智高之亂拉開序幕。


    西南邊境的儂智高是個極賦傳奇色彩的人物,儂姓是西南邊境一支大姓,到儂智高祖父這一代已經有錢有勢富甲一方,北宋因為應付北方遼國和西北西夏的軍事壓力,西南已邕州為界,再向西區域不再直接統治而是采取羈縻管理。


    到了儂智高父親儂存福這一代,農家儼然西南一支強悍的勢力,儂存福時任儻猶州(今廣西靖西縣)知州,為了爭奪地盤,幹掉了臨近州縣的其他宗族兄弟。景佑三年,儂存福以廣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廣淵縣)為根據地,建國“長生國”,自立為帝。


    自立為帝這種僭越放在任何古代封建王朝都是不可容忍的,然而北宋朝廷對儂存福根本漠不關心,直接無視。


    原因很殘酷,當時儂智高所在的廣西西部地區並非當時意義上的固有領土。


    西南地區自古以來以雲貴高原為中心存在多個少數民族政權,漢朝時候的哀牢國、夜郎自大的夜郎國,唐代南詔國,到了宋代這裏是大理國,與西北西夏占領的銀州、夏州和北方遼國占領的幽雲十六州不同,古代封建王朝對西南邊陲的這些個割據政權一向不感興趣,你管好你自己就行,別來給我找事兒。


    雲貴高原十萬大山,與中原漢地存在著天然的地理分割,直到元朝統一天下滅亡了大理才正式納入中央直接管轄,明朝統一後,朱元璋拒絕了大理段氏稱藩進貢的請求,廢除大理法定文字和語言,統一推行漢字和官話,才逐漸有了後來雲貴兩省中華民族的國家民族意識。


    北宋年間,大理那就是徹底的外國,而儂智高當時盤踞的廣源州(今越南高平省廣淵縣)屬於交趾、大理和北宋交界地帶,由於廣源州在邕州以西,北宋基本不管不問,離大理首都陽苴咩城(今雲南大理市)較遠,大理也不怎麽管,北宋大理都不管,交趾管上門來了。


    當時的越南屬於交趾李朝時代,交趾太宗皇帝李德政下詔,說“朕有天下”、“異域莫不來臣”、“存福妄自尊大”,要“行天討”。交趾皇帝這番措辭讓人看後感到無比魔幻,這口氣這視角,簡直就是中原大一統王朝皇帝的作風,不知道為啥,史書讀到這裏,總忍不住想笑,這交趾皇帝模仿我們正經皇帝總覺得有點兒東施效顰的樣子。


    不過雖然人家國家不大,做事可不含糊。寶元二年,李德政禦駕親征攻打廣源州,儂存福完全抵擋不住正規軍的進攻,廣源州很快被攻破,儂存福一家被交趾軍隊擒獲押往升龍城(今越南首都河內市)處決。


    儂智高和母親阿儂在戰亂中逃生,交趾軍退兵後,儂智高輾轉雷峒、火峒(今廣西大新縣一帶),東躲西藏最後迴到父親起家的儻猶州,在這裏收拾殘餘力量重振旗鼓。慶曆元年,儂智高力量壯大,重新舉兵自立為王,改儻猶州為大曆國。儂智高顯然不懂得亂世軍事鬥爭的要領,高築牆、廣積糧、不稱霸三條一條也不占。


    果然,儂智高再次稱王之後交趾又打了過來,儂智高一如既往的不經打,再次被交趾俘虜。李德政興許是對儂家一次又一次的舉兵也頭疼,這次沒有殺掉儂智高,而是采取了懷柔政策,給儂智高封官授爵把儂智高放了迴去,並且把北部原本儂家盤踞的土地分封給他,仍由儂家管理。


    儂智高迴到老巢之後,繼續積蓄力量,慶曆八年,在安德州(今廣西靖西縣安德鄉)再次建國,號稱南天國,年號景瑞。


    沒有意外,交趾軍隊很快又打了過來,儂智高再次被擊敗。不過這次交趾軍隊擊敗儂智高之後就迴師了,沒有追擊儂智高,儂智高又撿迴一條命。


    三番五次的被交趾教做人,儂智高非常鬱悶,交趾退兵後,儂智高決定改變軍事策略,南邊不是不好打嗎?我往東往北,往宋朝的方向打。


    開打之前其實儂智高原本是想向北宋內附,稱臣也行稱藩也行,給我個名分讓我好生存,我成了宋人了交趾也不敢來打我了。可北宋中央政府一直拒絕儂智高內附,儂智高幾次向朝廷進攻金銀、大象等貴重物品均被拒絕。


    無處可容,隻能造反。皇佑元年九月,儂智高首次發兵到邕州附近劫掠,北宋之前一直拿儂智高當空氣,這人家打到家門口了總算重視起來了。邕州指揮使亓贇平時沒什麽機會表現,儂智高出現之後想通過擊敗儂智高建功立業,於是不顧朝廷主守的戰略思想,主動出擊,一擊便被儂智高俘虜。


    儂智高心想沒想到堂堂大宋朝,兵帶的比我還差呢,打算殺了亓贇,亓贇為了保命忽悠儂智高,說他這次來不是目的不是為了跟儂智高交戰,而是朝廷有意詔安,派他過來摸摸儂智高的底細。


    儂智高一聽原來朝廷是來詔安的,那可太好了,趕緊以禮相待,倆人好酒好菜一頓商業互吹,末了亓贇向儂智高許諾,自己這次來到儂智高地盤上視察非常滿意,迴去後會立即上奏朝廷允許你歸附,以後做大宋朝的藩屬之地。


    投靠北宋當靠山那不比天天被交趾欺負強多了,儂智高非常高興,派了幾十名士兵專程護送亓贇迴到邕州,接下來又連續向宋朝上表請求歸附,又一次次的遭到北宋朝廷拒絕,直到最後一次朝廷傳來詔書,明確儂智高盤踞的廣源州一帶本屬交趾,如果跟著交趾國一起進貢稱臣,就接受,單獨進貢請求歸附,不再理睬。


    想當奴才不讓當,必須要當奴才的奴才,儂智高徹底憤怒了,皇佑四年四月,儂智高聚集部眾燒掉自己的房屋,對部眾說,得罪交趾,中國又不容我,隻能造反,現在我把平生積蓄全部燒光,所有人跟我一起東征,打下邕州、攻入廣州接著我們建國稱王,不打進廣州城就隻有死路一條。


    儂智高雖然一介粗人,但戰略眼光非常獨到,華南地區自古以來就以廣州為第一重鎮,珠江入海口為廣州帶來了巨大的漕運便利和富庶的土地,做個土皇帝沒一點兒問題,派人北上把韶關守住,整個廣東就是獨立的小天地,進可攻退可守,儂智高第一步先計劃這個小目標可謂是恰到好處,非常有執行價值。


    皇佑四年五月初一,儂智高率軍沿珠江而下,進攻邕州城,邕州城守將猝不及防城被攻下,拿下邕州城之後儂智高再次建國,這次國號叫大南國,又自稱仁惠皇帝,改年號啟曆。


    建國稱帝之後,儂智高沒有忘記初心,繼續沿江而下接著攻打北宋在廣東的各個州縣,廣東地區自南漢平定以後各地承平日久,幾十年沒發生過戰亂,各州縣日常沒什麽軍事防備。儂智高連下數個州縣,一路所向披靡,到了五月二十二日就打到了廣州城下。


    儂智高一路凱歌高奏,軍隊不斷壯大,到了廣州已經有了五萬餘人,這給了他一種錯覺:宋朝不堪一擊,隻要他一路打下去必定能兵鋒所指勢如破竹。


    廣州城是華南第一大城,跟之前所有的城池都不一樣,城高池深完全不是儂智高一蹴而就能夠一舉拿下的。儂軍剛剛圍困廣州時,守將高士堯領兵出戰結果大敗而歸,從此據城龜縮防守。儂智高在廣州城外久攻不下,軍心逐漸浮躁,為了防止北宋調兵遣將把自己包了餃子,儂智高果斷戰略轉移揮師北上,直撲嶺南門戶韶州(今廣東韶關),結果在韶州又吃了敗仗。儂智高接著揮師西進,九月裏連克賀州(今廣西賀縣)、昭州(今廣西平樂縣)、賓州(今廣西賓陽縣),野戰被儂智高消滅了幾路宋軍,除了龜縮防守之外毫無辦法,整個兩廣之地幾乎陷入失控狀態。


    儂智高在南方興風作浪長達半年北宋毫無辦法,此時交趾向朝廷上梳一封,表示願意出兵幫助大宋平叛,朝廷一時間拿不定主意,正在仁宗猶豫不決的時候,樞密副使狄青向仁宗上奏說,交趾李德政號稱幫我們平定叛亂不過是客套罷了,我大宋若連小小的儂智高都平定不了以後如何在兩廣長治久安?


    接著狄青又上奏仁宗,要求親自率軍到前線平叛,仁宗大喜,馬上下詔,安排狄青調兵遣將,前去邕州儂智高老巢剿滅叛黨。


    給出建議並給出落實建議的措施,甚至親自上陣幫助領導落實,這才是真真正正的好下屬,有狄青這樣的下屬,我是仁宗我也喜歡。


    然而國家領導人、樞密副使狄青熬到這一級別是經曆了重重坎坷的。


    狄青生於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汾州(今山西隰縣)的一個平民家庭裏,山西地區民風彪悍,狄青與兄長狄素從小練就一身武藝。狄青長到十六歲,兄弟倆跟同村村霸“鐵羅漢”打架,不小心把鐵羅漢打進了河裏。大家都說鐵羅漢被哥哥狄素打死了要綁了狄素去見官。狄青主動站出來告訴大家把鐵羅漢打進河裏的是自己,與哥哥無關,鐵羅漢落了水之後也被眾人救了上來,同村人手忙腳亂一通折騰鐵羅漢吐了水活了過來。最終因為沒鬧出人命,狄青兄弟倆也就沒受什麽處罰,就是鐵羅漢不敢再橫行霸道了。


    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十六歲的狄青展現出了超脫眾人的英雄氣概。天聖五年,貧困的狄青入伍加入拱聖營,拱聖營屬於北宋的皇家儀仗隊,隸屬於中央禁軍。在中央禁軍曆練近十年後,寶元元年(公元1038年),宋夏戰爭開打,狄青奉調加入西軍,駐守北宋河東路保安軍(今陝西誌丹縣)。


    之前我們講過,李元昊建國稱帝之後,三川口之戰、好水川之戰和定川寨之戰三次宋夏大規模戰役都是李元昊率兵南下在長安以北,當時北宋陝西路境內發生的戰爭。而當時除了陝西路與西夏接壤,北宋的河東路(今雁門關以南,陝西葭縣以北的陝西山西兩省地區)也與西夏接壤,李元昊在陝西路跟宋軍死磕,卻不在河東路跟宋軍開戰,除了攻打長安這個戰略目標外,還有個原因,就是他打不過河東路的狄青。


    真正的戰神都是天才,狄青就是這種天才。在中央禁軍十餘年的曆練雖然幫助了狄青成長,但畢竟儀仗隊不打仗,到了西軍之後,狄青憑借原職在西軍混了個指揮使的職務,指揮使屬於基層軍官,可以直接率領幾百人左右小股部隊,類似於營長。


    李元昊稱帝之後四處誘降宋軍邊境守將,其中就包括保安軍巡檢劉懷忠。劉懷忠是個忠臣,對李元昊不屑一顧,殺了李元昊派來招降的信使,李元昊大怒,寶元元年十一月發兵攻打保安軍,劉懷忠沒把李元昊放在眼裏,直接率部在城外列陣迎敵。宋夏兩軍交鋒,李元昊兵力遠超宋軍,夏軍作戰異常勇猛,宋軍完全招架不住,劉懷忠戰死,殘餘宋軍退入保安軍城中。


    李元昊下令圍困保安軍,想一舉拿下這一西北重鎮,夏軍正準備以逸待勞把保安軍守軍困死的時候,突然從西南衝來一支宋軍,軍容嚴整,氣勢旺盛,領頭的將領身材高大,麵帶一副猙獰的銅麵具,就跟個鬼一樣。


    這支宋軍就像一把尖刀插進了夏軍陣中,在主將帶領下往來衝殺,夏軍完全抵擋不住,李元昊見勢不妙,不敢再冒險硬拚,率軍退迴國內。


    狄青一戰成名,西夏那邊軍隊被狄青打怕了有了心理陰影,托人打聽出狄青的來曆,給狄青起了個外號“狄天使”。


    狄青這個天使可不是老天派來給夏軍送溫暖的,而是向夏軍討命的。


    三川口之戰,李元昊傾舉國之兵進犯,狄青負責防守安遠寨,夏軍擊潰多路宋軍卻依然打不下狄青的安遠寨隻能退兵,接著範仲淹領命來到西北邊境,得知了狄青在多次對夏作戰中的傑出表現,破格提拔,一路把狄青從指揮使提拔到了都監。


    都監是一支固定軍隊的主將,一般在萬人左右,規模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師級軍隊,狄青在範仲淹手下逐漸成為西軍高級將領。


    好水川之戰宋軍再一次大敗,範仲淹因此受貶,朝廷派龍圖閣直學士龐籍出任延州知州兼鄜延路安撫使,成為狄青的新上級。慶曆二年四月,在龐籍的授意下,狄青領兵出征,先是攻破了西夏頂在國境線上的金湯城(今陝西誌丹縣金湯城村),一戰俘虜夏軍兩千餘人、牲畜五千餘頭。接著狄青繼續領兵深入,夏軍一路望風而逃,狄青一直打到宥州(今內蒙古鄂托克前旗東南)。


    興慶府在銀川,宥州所在的鄂托克前旗與銀川就隔著一條黃河,狄青再往前進一步李元昊就要學習爺爺李繼遷跑路。


    李元昊再怎麽說也是稱過帝的人,被對麵追著屁股跑實在太沒麵子,隻好再次率主力親征解宥州之圍,狄青一看西夏主力傾巢出擊自己又是孤軍深入,能打到宥州已經完成了威脅李元昊的戰略目的,果斷撤迴國內。


    退迴去之後還不算完,龐籍安排狄青在延州西北的行軍必經之道橋子穀修建了一座堡壘名叫招安寨,李元昊得知後派人來強拆,結果在招安寨再一次被狄青打敗。


    在宋夏戰爭宋軍多次戰敗的情況下,狄青所部成了宋軍唯一的支柱,在西北數年間麵對西夏未嚐敗績。隨後西夏國力不支,李元昊稱臣講和,狄青憑借彪炳戰功繼續升遷,從地方到中央,最後進入宰執,做到樞密副使的職位。


    已經成為國家高級領導人的樞密副使狄青沒有忘記初心,得知儂智高在兩廣為害一方時,毅然向仁宗請纓,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


    帝國第一名將出征,仁宗非常重視,在垂拱殿設宴為狄青踐行,臨走之前仁宗問狄青需要什麽支持,狄青表示帶上原來的打西夏時候的西軍所部蕃兵對付反賊足矣。


    仁宗同意。


    當時有諫官提出狄青遠赴嶺南平叛,必須選任可靠監軍,狄青的老領導龐籍又站出來反對,號令不專,不如不遣。


    仁宗繼續同意,下詔狄青大軍不設監軍,兩廣所有將領全部受狄青節製。


    仁宗給予了狄青充分的信任,君臣一心,這場仗從一開始就注定了不會失敗。


    皇佑五年正月,狄青率一萬西軍來到賓州(今廣西賓陽縣),與北宋廣南西路廣南東路兩位安撫使孫沔、餘靖二人會師,宋軍兵力達到三萬。鑒於之前宋軍屢次被儂軍打敗亟需提振士氣,狄青下令就地休整,全軍沒有狄青的將令不得擅自迎戰儂軍。


    鈐轄陳曙趁著狄青還沒到前線,率部八千餘人攻打儂軍占據的昆侖關,結果大敗而歸。狄青聞訊把陳曙和其他參與冒進的將領全部抓了起來準備問罪,餘靖趕緊過來求情,說自己身為安撫使沒能節製好部下也有失誤,求狄青不要殺陳曙。


    狄青根本不吃這一套,軍令如山,不聽者斬,二話不說直接把陳曙一棒子將領全部砍了。


    這下子宋軍精神了,知道領導的威嚴,不敢不聽話了。


    砍了陳曙,狄青沒有布置進軍計劃,而是接著休整,宋軍在賓州原地待命等了十來天,所有人都不知道在等什麽,包括儂智高,他派去打探消息的探子連著幾天迴報都是宋軍在原地休整,儂智高以為狄青這次來不過是做做樣子,不會真打。


    正月十五上元節,狄青在軍中大設酒宴,款待全軍,自己也喝了個酩酊大醉,儂智高的探子繼續迴報,儂智高也繼續的放鬆了警惕。


    可惜他不知道,狄青酒量好得很,喝醉的樣子都是裝的。


    第二天剛一亮,狄青集結全軍開拔直指昆侖關,自己領軍在前,孫沔、餘靖各率所部在後。臨行前狄青召集全軍許願,拋銅錢預測天意,正麵朝上就能順利攻克昆侖關。然後狄青拋了一百枚銅錢,全部朝上,全軍士氣大振。


    一百枚銅錢是狄青特製的,銅錢兩麵都是正麵,為了防止騙局穿幫,狄青命令拋出來的銅錢全部用鋼釘釘死,等凱旋而歸後迴來起錠還願,狄天使比猴都精。


    昆侖關經過一整天的急行軍,當天夜裏到達昆侖關發動突襲,順利拿下關卡。


    昆侖關是廣西地區戰略要地,自古以來兵家必爭之地,狄青通過放煙霧彈麻痹敵人加上急行軍發動奇襲兵不血刃拿下關卡,盡顯名將風采。要知道後來在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革命軍三十萬大軍與日寇十萬軍隊在昆侖關血戰,反複廝殺了兩天兩夜才拿下昆侖關,我軍還付出了巨大的傷亡代價,可知狄青用兵真的棋高一著。


    昆侖關丟了,儂智高急了,趕緊組織主力前去迎戰,第二天,從昆侖關南下的宋軍在歸仁鋪(今廣西南寧東北)遇上了北上迎敵的儂軍。


    兩軍一見麵仇人見麵分外眼紅,直接開始對砍,儂智高主力約五萬,軍容嚴整,手持大盾標槍,全軍統一大紅色軍裝,看上去非常有氣勢。宋軍不足三萬人,打了一會兒漸漸不支,前鋒將領孫節戰死,宋軍氣勢受挫連連後退。


    危急時刻,狄青起身來到陣前,手執白旗揮動,宋軍左右兩翼騎兵向儂軍主力衝擊而來。


    儂智高看到兩翼衝來騎兵了,但他沒當迴事兒,因為兵力太少,狄青帶到南方總共一萬軍隊,其中隻有兩千騎兵,跟自己五萬大軍一比根本不足為患。


    狄青的殺手鐧就在這兩千騎兵上,這兩千騎兵是西軍的蕃落騎兵,在西北時就整建製的跟著狄青打李元昊,戰鬥力強悍還非常聽話,簡單來講就是指哪兒打哪兒。


    隨著狄青的旗子舉起又放下,宋軍騎兵從兩翼分別殺出直插進儂軍一陣衝殺後又迴到兩翼,接著狄青旗子再次舉起又放下,宋軍騎兵再一次從兩翼分別殺出直插進儂軍一陣衝殺後又迴到兩翼。


    儂智高驚恐的發現,這兩千騎兵殺進自己陣中就像過篩子一樣,自己的兵隻有被砍的份兒。宋軍的騎兵衝擊已經完全成了降維打擊,戰鬥慢慢變成了一邊倒的屠殺。


    在經曆了若幹次衝殺之後,儂軍徹底陣型大亂,宋軍全軍突擊一直殺到邕州城,儂智高眼看著守不住邕州便棄城而逃一直逃到大理。


    這一仗宋軍大獲全勝,儂智高之亂徹底平定,其母阿儂、軍師黃師宓等核心人物全部被俘,儂智高逃到大理之後北宋通過外交施壓,兩年後大理最終將儂智高處決。


    儂智高敗亡了,可他身後留下了巨大的話題,在廣西南部地區至今部分壯族村落裏還有著祭祀儂智高的民間活動。由於地跨中越兩國,這位在中國曆史上隻是小小叛亂的人物卻在越南有著巨大的影響力,越南對於儂智高看法一向都是:儂智高是越南人,抗擊宋朝,民族英雄。


    在今天的越南高平省高平市永光鄉板銀村有一座儂智高廟,被越南文化部門評為“文化曆史遺跡”,儂智高和其母阿儂都被當成神供奉了起來。關於儂智高的神話故事在越南、泰國、緬甸都廣泛流傳,原因無他,都是因為領導人民抗擊萬惡的北方宋朝。


    實際上,對於當時的北宋和交趾兩國而言,儂智高盤踞的地區都是羈縻地區,北宋由於國力有限,對羈縻地區基本不感冒,名義上羈縻實際上管都不管。北宋不管交趾管,可儂智高又不服管,不服管你就打,打贏了你就有主權,可儂智高同誌沒跟交趾打明白,卻跑到北宋境內打了個翻天覆地,最後身死國滅。


    無論儻猶州、廣源州當時百姓生活是否困苦,都應該從自身發展抓起,教員說過,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你儂智高統治下的老百姓生活困苦了,就發兵來打其他州,難道被你攻打的邕州、廣州、韶州這些地方老百姓生活就不困苦了?就活該受到戰爭的災難?


    主動發起侵略戰爭的,就是罪犯,無論他有多麽冠冕堂皇的理由。


    與越南老百姓崇拜的神不同,儂智高統治階級其實是很殘忍的,史書記載,儂智高母親阿儂有吃小孩的習慣,儂智高為了滿足阿儂的飲食習慣經常殘殺百姓幼子。


    他儂智高算什麽英雄,一個反賊而已,狄青千裏迢迢奔赴南疆平叛拯救黎民百姓,一戰功成,這才是我們的民族英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何所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猛男與拖拉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猛男與拖拉機並收藏大宋何所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