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長江黃河運輸移民乃是常洵恢複意識,發現自己成為悲劇的福王第一代,經考慮仍然就封洛陽最下策,爭奪太子也非上策,隻有先退一步去大員島種田,才是一開始就最大限度把握自己命運的辦法。


    隻是這辦法有二個最大的困難,第一個為必須讓萬曆同意,不過讓萬曆同意隻是一捶子買賣,行就行不行就是不行,差不多立竿見影隻要借口合理行不行還要看天意。


    第二個困難為移民,這個困難中包含一:華夏人被稱之為最戀鄉土的民族;二:海外三島更讓大陸民族畏懼;三:大明區域廣大遠處移民以常洵身份有些麻煩,成本不計一開始常洛太子位未穩固還好一些,穩固了沿途官吏有一作梗也不好辦;四:數千移民聚一起沿途有了意外更成文臣反對常洵借口。


    可僅在天津衛、長江口設立移民籌集地一開始有些再無生路的人肯冒險,後麵沒有災難疫病饑荒之類這樣的人漸漸減少,沿長江黃河去中上遊才能籌集到足夠的移民外,用船順流而下時間短,與地方不接觸,乃是最為妥當的辦法。


    辦法早有了常洵為什麽不用呢,原因很簡單缺人缺船。一開始就是天津衛、長江口等幾個收攏移民的基地也都是他與鄭貴妃身邊的宦官,還有為鄭貴妃辦事的人,甚至是由他們介紹的人。


    後來常洵才在社會上招了一些讀書人、店員之類,而且說是招了一些讀書人其實十之八九連童生也沒有考上,用後世標準也就是語文初高中,數學小學三四年級而已。


    秀才也有幾個願意也是多年拖尾巴,根本不可能考中舉人甚至是連考舉人的資格也未必有過。為什麽秀才卻沒有資格原因在於秀才名額幾次放寬,開始隻有正牌秀才,後麵增加了名額稱增生,再增加名額叫增廣生。


    如此一來秀才多了補助名額不增加,以考試決定誰在名額內有補助可拿稱廩生。鄉試因為秀才太多各縣有名額,如要求參加的人超了大多會舉行一場考試,不考試也會以平時成績決定,別以為成了秀才一定可以參加鄉試的。


    不少秀才才成為秀才時參加了鄉試後麵再無機會的人也有不少,願意為常洵幹的秀才主要是這一類或年齡大了,同樣再無希望了。


    至於常洵也學小說心想既然孫承宗、徐光啟等人找到了,也未成進士,招攬他們不正是小說爽點或至少讓讀者見到一些熟悉的名字。但太可惜所有的人都拒絕了,不光他們就是年青考試成績較好的秀才常洵試了幾次未成功才不再費這力氣。


    那些秀才不肯為常洵幹非常好理解,就是跟著藩王沒前途。此時連分配給藩王的官員也是本來沒什麽前途了才肯,如有一點可能都不會願意,何況還有機會的秀才。


    人員方麵如此一開始怎可能將攤子鋪到長江黃河中上遊,另外一開始常洵連一條船也沒有。到第一次移民大部分還是雇用的,現在自己造船廠子設立了大船下半年才能下水一二條。


    但通過購買與長期雇用移民用船已經有了,可一開始那裏有船去長江黃河中上遊。好在現在常洵與沙船幫的關係越來越好,從開始向他們買船雇船,現在應該可以委托他們從長江黃河中上遊將移民運輸到移民基地。


    為什麽要委托沙船幫呢?首先沙船幫乃是商幫而不是江湖幫派,它的船主要是適宜江河運輸的沙船,而不是適宜沿海的福船之類才稱沙船幫的。


    沙船幫自己有一些商業活動需要船,也承接用船運輸任務,乃是一個包括造船、承運,及自己從事商務的聯盟組織。後來沈廷揚提議漕運改海運就是期望沙船幫承擔,而且此提議他作為沙船幫聯盟中實力強大的家族之一的子弟,此舉有利於大明朝廷於沙船幫的發展也有好處。


    此時漕運年四百萬石左右,海運一船萬石隻需四百船次,減半再算上雜貨年千船次。一船每年來迴三四趟隻需要三百條船左右,每船船工百人三萬人,倍之六萬,與現在船工也不差多少。


    何況漕運十萬多纖夫,運河維修費用等等,從經濟角度對大明財政確實是好處頗多。隻是此舉讓十萬多纖夫怎麽辦?沿運河經濟怎麽辦?這樣的決斷或非常時期,或立朝未久才能為之所以沈廷揚的提議幾經沉浮,在試行效果非常好的情形下仍然無疾而終了。


    提到漕運海運之爭並非其它而是沙船幫乃是此爭最大的利益攸關方之一,它的業務已經到頂,拓展業務衝動極大,可惜大明這經濟模式下卻是一個個重複的圈。


    為移民要的船常洵讓人南北找遍,沙船幫也不可能放過。而且整個大明隻有這一個船務方麵的大聯盟,不論什麽原因繞開它並不可取,即便是他們的船絕大多數不適宜在沿海航行。


    而且沙船幫就在長江口,他們的船也不是全都無法在沿海航行。在常洵的人找上沙船幫時他們也願意出售一些船並接受雇用一些船,還有在常洵自辦造船廠時願意幫忙。


    如此態度不論出於什麽原因常洵都是非常滿意的,還有早在計劃從長江黃河中上遊移民時,他就考慮過兩種方案,對比過利弊得失。


    兩種方案不外用自己的船還是別人的,用自己的當然可靠性強,還可以借此了解沿途各種情況。缺點就是需要人手多,加因為利用率不高實際上人均移民費可能更高。


    雇別人隻要一句話的事,缺點乃是有時叫不應。可是讓沙船幫幹他們的船多不大可能需要的時候派不出船,至於沿途了解各種情況常洵考慮到他與其他人不同。


    其他人如欲一點一點發展勢力如此確實重要,可他發展力量都在海外三島,''''奪權''''後一有大名義在,二有大軍在,地方上山川地理、地方勢力至少大明範圍內對他不重要。


    還有沙船幫紮根長江口樹大根深,黃河上也沒什麽船在搞運輸。所以沙船幫進入黃河沒什麽其它勢力阻礙,長江中上遊也是他們的業務範圍內。


    如此將移民運輸任務交給沙船幫完全沒什麽問題,隻是常洵考慮到一開始大員島無法接受大量移民,移民一下湧入隻要有糧食雖不可能餓死他們,可畜力與工具不足墾荒效率下降。


    更麻煩常洵手下人手不足還缺乏經驗,他又希望在大員島建設一個新秩序新生態新生活,移民人多了就顧不上管不好,後麵費勁整頓反倒是事倍功半還可能有後遺症。


    因此一開始常洵決定一切掌握在自己手上外,不急不貪,有了基礎有了經驗再擴大不遲。如此初期慢一點卻是如造房子基礎牢固了。


    所以之前沒考慮啟動從長江黃河中上遊移民,現在基礎打好了,每月去一萬移民也問題不大了,這事也可以啟動了。


    但經過這時間移民常洵考慮到啟動這個計劃運力委托沙船幫沒問題了,可之前在大城市周圍需要的人手已經很吃力,這一下布網如此多人手還要接觸各地勢力太困難了。


    為此常洵考慮是否連人帶船一起交給沙船幫,為此他邀請沙船幫上層到京城來談談。沙船幫上層聞訊也沒有遲疑,在五月底就來到京城,雙方在王府見麵討論起這方麵的合作。


    經過幾次討論雙方同意合作並馬上開始,因此常洵向大員島移民即將進入一個新階段,一個引入外力擴大移民的新階段。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新福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翔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翔的羊並收藏大明新福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