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能安逸在一起議論,包括移民放風在甲板隨意活動主要是這時的航程太順了。登船時、出天津衛還有點寒冷稍帶側風船也顛簸一些,眾旱鴨子多少有點暈船隻是不嚴重。


    在成山頭折向正南完全順風又沿岸不遠浪微船也頓時平穩,且順風南下一下暖和不少並一日比一日暖和,船艙密封人多大家很快隻穿初秋外套,上甲板也隻披了薄棉襖敞懷也沒什麽問題。


    移民大多為赤貧,有棉衣也是鶉衣百結,每逢冬天十分難熬。這也是寒冷地帶的人有計劃性心思長原因之一,不僅要為冬季糧食儲備還要為禦寒衣物準備,稍微不足饑寒交迫丟了性命十分正常。


    因此隨著船行愈見暖和眾人已經鬆口氣了,風順船穩所有的人除了船工剩下的隻能是聚談了,隻是扯什麽而已。


    從成山頭折向才第二天最前麵大船也是馬守義所乘的那條桅鬥了望水手向下喊話,靈山島已經可以望見。聞語馬守義、所在船船老大、其他幾個軍官都用一個長筒物向前方偏東望去。


    不用說那就是單筒望遠鏡,隻是它們的來曆並非一處。其中有澳門購到讓驛站係統帶來京城,也有常洵用水晶仿製與改進品,就算是用水晶磨製鏡片一樣有整塊水晶切割琢磨而成,及用熔鑄鏡片之分。還有已經研製的幾架望遠鏡這時都在這裏,原因很簡單就是在實踐中對比一下性能。


    這一來對比項目較多,有自製與外購;有仿製與改進;有完全天然原料切割與熔鑄。這些對比常洵在京城也做過了卻不理想,沒有儀器在平地幾乎難於對比至少感覺不明晰。


    在海上望遠能否見到或初步見到誰遠十分明顯,個人眼力有高低也可以輪流用,如此實踐雖不可能百分之百客觀也可以作為產品選擇參考了。


    還有望遠鏡本來也會配備軍隊,此去大員島出現土著襲擾之類可能性極大,遍布哨兵人力成本大且危險,如多建一些了望塔用望遠鏡效果會好幾倍不止。且了望塔放一個班也就是普通三個哨位的士兵,卻可以替代二三十個哨位還隱蔽安全,土著根本不可能知道三五裏外就有人在監視了。


    ''''呀呀,我見到了、、、''''


    ''''我看看,呀!真的、、、''''


    ''''幾號幾號、、、''''


    ''''3號。''''


    ''''我說3號最好,1號差點兒,其它差不多。''''


    對望遠鏡進行測驗軍官與船老大們都熱心,一上手都知道這東西對自己的事有莫大好處。船上更遠發現目標非常要緊,不然也不必在很危險受熱又受凍的桅杆上部設立望鬥,派水手上去了望了。


    或者說遠一點用處也有限,如泰坦尼克有望遠鏡發現冰山時也來不及反應致成慘劇。可那是速度快了觀察手段跟不上了,而這時船速慢外終究有比無好。


    雷達發明之前望遠鏡是航行最重要的輔助工具之一,而望遠鏡在軍事上直到無人機普及作用才下降了一截。在這之前觀察敵情、觀察地形都要用它。所以這時在用望遠鏡的人對此是都恨不得自己有一支,軍官還心願自己手下多裝備幾支。


    區別在於馬守義等軍官知道常洵準備為軍隊逐漸配發望遠鏡,船老大心慕之又心動是否買得起買得到一支。當然了解這望遠鏡性能也是關鍵,性能越好心裏越迫切,因此這幾天這些人一有機會就用於對比。


    而這幾支望遠鏡為什麽編號不是標示它們的來曆,常洵那是一方麵為了保密,所以馬守義也不知道它們的來源,還有知道來源可能因偏愛而不客觀。


    望遠鏡測試為了上述原因所有的人都不知道,除了一支外其它都是常洵下令研製,並由他王府中製作老花鏡的新設工匠磨鏡師,加玉器匠、銅匠等試製出來的。可有一樣他們卻是知道常洵讓王府工匠研製出來的,那就是一一桅燈。


    桅燈又稱風燈、馬燈、氣死風等,從這名字就知道它用途廣泛性能強大。可這燈這時還未出世有了玻璃加火油才發明出來,與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占中國照明燈主流的美孚燈差不多同時。


    那麽沒有這燈時用什麽?那就是燈籠。隻是燈籠可防風在野外也可用,防風性能遠不如桅燈外,因為燈籠透光材料為紙、絹之類肯定不如玻璃;燈籠用蠟燭體積小不了;蠟燭一支點燃時間有限,中間換麻煩又有被吹滅可能;蠟燭插不牢斜了會引燃燈籠,甚至是引起火災;燈籠隻能掛著,火苗大小不可調;蠟燭貴。


    燈籠如此多不足卻少了不行,還有這時室內照明就是蠟燭與清油為主。這兩樣都不抗風,那蠟炬成淚並非傷心而是風呀。還有蠟燭太貴,油盞燈草光線太暗。


    恰巧也在後世飯店裝飾品中見過桅燈的常洵,手下又有各種工匠加玻璃初步成功為產品開發動腦筋,才想起玻璃做燈罩生產室內燈與室外燈如桅燈的。


    再則常洵在努力之後找到了一些實際上為石油的''''猛火油'''',加熱分離出上麵水似的部分,不管它們該可以再分汽油、火油、柴油都當作火油,以此為燃油研製起室內室外燈來。


    這室內燈有玻璃底座、黃銅底座兩種;室外燈全部銅外殼銅部件,除了燈罩例外也無法不用玻璃了。主要是室內燈一般不易碰碎,玻璃也是新材料可以溢價高許多。


    還有這火油燈比清油燈明亮乃是油好一點外,這燈防風加燈芯有保溫罩使得燃燒充分,火苗溫度高火色更白,所以這個結構非常重要或關鍵。其實沒有了保溫罩火油燈光線會低不少,還有煙如蠟燭一樣,蠟燭有煙就是燃燒未盡。


    有煙無火火旺煙少實際上乃是常識,可什麽道理這時的人肯定不會知道。所以火油燈研製常洵最大的貢獻就是讓工匠加上保溫罩試試,至於具體形狀、大小等都是工匠試出來的。而隻要工匠聽從常洵吩咐試了幾次確實有效,下麵隻不過多試少試而已。


    如此生產了十幾隻桅燈,常洵見了覺得也太笨重醜陋了,但王府其他人卻是以為這燈神了。亮度可比中等蠟燭卻無煙無味不必剪芯亮度還可調又不怕風。就是使用費用因火油價值還無法確定外,常洵暫時不可能自己去延安打油井擴大火油產量,這東西也不大好推廣。


    不過可以向商人采購,還有煤焦油也可以利用一部分,暫時少量運用起來沒什麽問題。於是這十幾盞桅燈讓馬守義他們帶走試用,這時掛在船上用也是試驗之用。


    可用下來船上之人無不認為這東西太好了,比燈籠好用還更安全又不必半夜換蠟燭。隻是常洵就試製這些證實一下,正式生產肯定不可能用鑄銅那麽笨重的材料,帶來正式生產拖後不短時間。生產了也是高檔產品或自己用為主,火油也供應有限大量上市遙遙無期。


    這一來此時船上的船員在馬守義把桅燈帶走後,就是有心買一時也不大可能。這些不提船隊在望遠鏡見到靈山島不久肉眼也漸可以看到這島,船上之士兵、移民在甲板的也都望著此島。


    那乃是船隊漸漸向島靠近還降帆放慢了速度,大家都可以看到靈山島正在施工的一切。如防波堤向島的胳膊在向海中伸出,島嶼外圈都在削補砌牆之中,可以看出是在削山坡為城牆。


    對此馬守義等軍官看得更用心,那是他們作為常洵手下的一員,也有可能會來這裏防守甚至是作戰,此時路過於了解一下至少比移民更關切。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新福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飛翔的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飛翔的羊並收藏大明新福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