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鏡弦早早換上帝君命人送來的官服,往戶部赴任去了。
想到昨日那送官服太監的話,鏡弦臉上又升起一抹冷意——陛下口諭,官職給了,能不能升上去,就看楚大小姐的了。
那太監悄悄說完,不動聲色地把官服往鏡弦手中一塞,退開兩步,似笑非笑看了眼鏡弦,行了一禮,便狐假虎威地帶人離開了。
想到這,鏡弦就恨帝君恨地牙癢癢的,自己雖對入朝並沒有太大排斥,但這般被帝君半逼迫,就另當別論了。
若不是父親對帝君忠心一片,自己早帶著父親遠走高飛了。
隻是,鏡弦並不知道,楚靳在得知帝君為一己私欲毀了鏡弦聲譽之時,一切已經變了。
鏡弦進入戶部府衙,守衛看了鏡弦一眼,竟齊齊道:“見過主事!”
“嗯。”鏡弦有些驚異地看了守衛一眼,自己入朝為官的事居然就人盡皆知了,想來也是,女子為官這種新奇之事,傳的還能慢了不成。
緩步走進朱漆大門,鏡弦並沒有忽視他們眼中的不屑,楚家大小姐原來聲名不顯的,這突然做了官,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靠父親的權勢才入朝的,這能不讓人既鄙視又嫉妒嗎。
鏡弦無心理會那些人的看法,隨便叫來一名衙役,問了配給自己的辦事屋子,便自行尋了去。
早朝還有一段時間才會結束,等尚書和侍郎迴來了再去正堂拜見就行。
鏡弦兜兜轉轉進了自己的屋子,這屋異常簡潔,沒有仍何裝飾擺件,卻也還算收拾的幹淨。
轉到案前悠悠坐下,拿出一卷官員資料開始翻閱,不覺便一個時辰過去了。算來尚書也快要下朝迴來了,鏡弦便收起資料,往房梁上一拋,轉身出門去了。
梁上的辰三一臉無奈地接住書卷收好,如同影子一般緊跟了上去。
鏡弦到了正堂,還未坐下,一個五十多歲仿佛懷胎九月的官員,和一個年方弱冠的儒雅男子走了進來,看官服是尚書和侍郎二人。
侍郎本有兩人,其中一人似乎是因為前兩日的風波,被革職查辦了,因此便隻剩那個頗為年輕的侍郎,稍微落後尚書一步,與尚書交談著走向堂內。
那尚書眼神都未給鏡弦一個,徑直走到主位坐了下來,倒是侍郎還友善地對鏡弦笑了笑,才坐到了左首首位上。
見到戶部尚書自顧自地端起茶杯品起茶,鏡弦隻得上前施了一禮,先開口打破僵局:“鏡弦第一日赴任,還有諸多事務不懂,日後還望史大人、溫大人多多提點。”
史尚書仿佛沒有聽到鏡弦的話一般,細細品完手中的茶水,才抬起頭來,似乎是才看到鏡弦,震驚地道:“哎呀,楚主事什麽時候來的,本官都沒注意到,不必如此拘禮,快請坐。”
鏡弦不屑地皺了皺眉,也沒有拆穿史尚書拙劣的偽裝,微微一禮,便依史尚書所言,毫不拘禮地坐到了右首第二位上,看得史尚書眉頭狠狠跳了幾下,終於還是說不出話,惡狠狠地灌了口茶,卻發現茶杯空了,尷尬地僵了一瞬,又若無其事將茶杯頓到桌上,兇神惡煞地瞪了一眼旁邊的侍從。
隨著鏡弦坐下,氣氛便又詭異地安靜下來,鏡弦懶得敷衍尚書,尚書也不屑搭理鏡弦,溫瑜侍郎隻好微笑著調和道:“楚主事初來戶部,自然不了解,不過也不必擔心,若有不懂的,不嫌棄的話可以來問我。平日無事也不必日日到,隻需每月逢五前來議事便可。”
“多謝溫大人告知。”感受到溫瑜的善意,鏡弦也友好地朝溫瑜笑了笑,真心地謝過。
“哼!無事便散了吧。”史尚書似乎是很不滿溫瑜對鏡弦如此溫和,冷哼一聲,便獨自拂袖去了。
“楚主事不必在意,尚書大人他就這脾氣……”溫瑜無奈地一笑,為上司解釋著,也擔心鏡弦因為受到冷落而失落。
“無妨,倒是日後還要勞煩溫大人指教了。”
感覺到鏡弦地輕鬆隨意,溫瑜發現自己的擔心顯然多餘了,笑著搖了搖頭:“楚主事過謙了。”
鏡弦也未對史尚書的態度有絲毫糾結,略作沉吟,抬頭問道:“今日還真有事要請問一下溫大人,不知,前日朝中關於北疆軍需的問題似乎並不嚴重,陛下震怒卻是為何?”
頭頂上一個不知名的暗處,辰三無聲嫌棄著:“熙月前日就將消息拿來了,自己不看卻去問別人……”
“哦?”溫瑜略帶驚異地看向鏡弦,不過想到她是楚靳嫡女,知道朝中之事也不奇怪,連忙收迴有些失禮的目光,恢複了平和繼續道。
“事件經過想必楚主事大概清楚了,無非是軍餉被克扣了一部分,本來這也沒什麽,這麽多年來,貪汙的事多了去了,甚至連帝君也是清楚的,但是無法杜絕,於是數目小一點的貪腐,也算是被默許了。”
說到這,溫瑜一直溫和的神情終於變得有些憤怒,不由自主地就想訓斥那些不顧民間疾苦,一心斂財的官員,但終是忍住了沒有脫口而出。一向鎮定自若的溫瑜接連失態兩次,也有些暗自著惱,定了定心神又繼續為鏡弦講述。
“克扣軍餉一事最初是大將軍一黨提起的,本來未受重視,拖了兩個月,前幾天竟突然深究起戶部的責任,連史尚書也因為禦下不嚴,被罰了一年的俸祿。明麵上說是因為貪腐數目巨大,但那被免職的王侍郎是丞相夫人的親弟,史尚書平日也與丞相私交甚密,如此想來,應該是帝君覺得丞相太過勢大,借此打壓一下丞相的勢力罷了,說到底還是兩黨相爭。”
“多謝溫大人告知了。”鏡弦道了謝,兩黨的紛爭持續了這麽久,帝君也隻是勉強維持住了平衡,若皇女登基,恐怕很難鎮住丞相和大將軍,也怪不得帝君一直都迫切地想要替皇女安排親信入朝。
鏡弦心念電轉,瞬間想了個通透,隻是以後要如何處事,卻有些猶豫,自己爹爹肯定是偏向帝君的,可自己實在不想為帝君那樣的人效力。
現在的話,還是暗地建立起自己在朝中的勢力,至少能與丞相和大將軍分庭抗禮,否則什麽時候被他們利用犧牲了,自己都無力反抗。
想到昨日那送官服太監的話,鏡弦臉上又升起一抹冷意——陛下口諭,官職給了,能不能升上去,就看楚大小姐的了。
那太監悄悄說完,不動聲色地把官服往鏡弦手中一塞,退開兩步,似笑非笑看了眼鏡弦,行了一禮,便狐假虎威地帶人離開了。
想到這,鏡弦就恨帝君恨地牙癢癢的,自己雖對入朝並沒有太大排斥,但這般被帝君半逼迫,就另當別論了。
若不是父親對帝君忠心一片,自己早帶著父親遠走高飛了。
隻是,鏡弦並不知道,楚靳在得知帝君為一己私欲毀了鏡弦聲譽之時,一切已經變了。
鏡弦進入戶部府衙,守衛看了鏡弦一眼,竟齊齊道:“見過主事!”
“嗯。”鏡弦有些驚異地看了守衛一眼,自己入朝為官的事居然就人盡皆知了,想來也是,女子為官這種新奇之事,傳的還能慢了不成。
緩步走進朱漆大門,鏡弦並沒有忽視他們眼中的不屑,楚家大小姐原來聲名不顯的,這突然做了官,所有人都會認為自己是靠父親的權勢才入朝的,這能不讓人既鄙視又嫉妒嗎。
鏡弦無心理會那些人的看法,隨便叫來一名衙役,問了配給自己的辦事屋子,便自行尋了去。
早朝還有一段時間才會結束,等尚書和侍郎迴來了再去正堂拜見就行。
鏡弦兜兜轉轉進了自己的屋子,這屋異常簡潔,沒有仍何裝飾擺件,卻也還算收拾的幹淨。
轉到案前悠悠坐下,拿出一卷官員資料開始翻閱,不覺便一個時辰過去了。算來尚書也快要下朝迴來了,鏡弦便收起資料,往房梁上一拋,轉身出門去了。
梁上的辰三一臉無奈地接住書卷收好,如同影子一般緊跟了上去。
鏡弦到了正堂,還未坐下,一個五十多歲仿佛懷胎九月的官員,和一個年方弱冠的儒雅男子走了進來,看官服是尚書和侍郎二人。
侍郎本有兩人,其中一人似乎是因為前兩日的風波,被革職查辦了,因此便隻剩那個頗為年輕的侍郎,稍微落後尚書一步,與尚書交談著走向堂內。
那尚書眼神都未給鏡弦一個,徑直走到主位坐了下來,倒是侍郎還友善地對鏡弦笑了笑,才坐到了左首首位上。
見到戶部尚書自顧自地端起茶杯品起茶,鏡弦隻得上前施了一禮,先開口打破僵局:“鏡弦第一日赴任,還有諸多事務不懂,日後還望史大人、溫大人多多提點。”
史尚書仿佛沒有聽到鏡弦的話一般,細細品完手中的茶水,才抬起頭來,似乎是才看到鏡弦,震驚地道:“哎呀,楚主事什麽時候來的,本官都沒注意到,不必如此拘禮,快請坐。”
鏡弦不屑地皺了皺眉,也沒有拆穿史尚書拙劣的偽裝,微微一禮,便依史尚書所言,毫不拘禮地坐到了右首第二位上,看得史尚書眉頭狠狠跳了幾下,終於還是說不出話,惡狠狠地灌了口茶,卻發現茶杯空了,尷尬地僵了一瞬,又若無其事將茶杯頓到桌上,兇神惡煞地瞪了一眼旁邊的侍從。
隨著鏡弦坐下,氣氛便又詭異地安靜下來,鏡弦懶得敷衍尚書,尚書也不屑搭理鏡弦,溫瑜侍郎隻好微笑著調和道:“楚主事初來戶部,自然不了解,不過也不必擔心,若有不懂的,不嫌棄的話可以來問我。平日無事也不必日日到,隻需每月逢五前來議事便可。”
“多謝溫大人告知。”感受到溫瑜的善意,鏡弦也友好地朝溫瑜笑了笑,真心地謝過。
“哼!無事便散了吧。”史尚書似乎是很不滿溫瑜對鏡弦如此溫和,冷哼一聲,便獨自拂袖去了。
“楚主事不必在意,尚書大人他就這脾氣……”溫瑜無奈地一笑,為上司解釋著,也擔心鏡弦因為受到冷落而失落。
“無妨,倒是日後還要勞煩溫大人指教了。”
感覺到鏡弦地輕鬆隨意,溫瑜發現自己的擔心顯然多餘了,笑著搖了搖頭:“楚主事過謙了。”
鏡弦也未對史尚書的態度有絲毫糾結,略作沉吟,抬頭問道:“今日還真有事要請問一下溫大人,不知,前日朝中關於北疆軍需的問題似乎並不嚴重,陛下震怒卻是為何?”
頭頂上一個不知名的暗處,辰三無聲嫌棄著:“熙月前日就將消息拿來了,自己不看卻去問別人……”
“哦?”溫瑜略帶驚異地看向鏡弦,不過想到她是楚靳嫡女,知道朝中之事也不奇怪,連忙收迴有些失禮的目光,恢複了平和繼續道。
“事件經過想必楚主事大概清楚了,無非是軍餉被克扣了一部分,本來這也沒什麽,這麽多年來,貪汙的事多了去了,甚至連帝君也是清楚的,但是無法杜絕,於是數目小一點的貪腐,也算是被默許了。”
說到這,溫瑜一直溫和的神情終於變得有些憤怒,不由自主地就想訓斥那些不顧民間疾苦,一心斂財的官員,但終是忍住了沒有脫口而出。一向鎮定自若的溫瑜接連失態兩次,也有些暗自著惱,定了定心神又繼續為鏡弦講述。
“克扣軍餉一事最初是大將軍一黨提起的,本來未受重視,拖了兩個月,前幾天竟突然深究起戶部的責任,連史尚書也因為禦下不嚴,被罰了一年的俸祿。明麵上說是因為貪腐數目巨大,但那被免職的王侍郎是丞相夫人的親弟,史尚書平日也與丞相私交甚密,如此想來,應該是帝君覺得丞相太過勢大,借此打壓一下丞相的勢力罷了,說到底還是兩黨相爭。”
“多謝溫大人告知了。”鏡弦道了謝,兩黨的紛爭持續了這麽久,帝君也隻是勉強維持住了平衡,若皇女登基,恐怕很難鎮住丞相和大將軍,也怪不得帝君一直都迫切地想要替皇女安排親信入朝。
鏡弦心念電轉,瞬間想了個通透,隻是以後要如何處事,卻有些猶豫,自己爹爹肯定是偏向帝君的,可自己實在不想為帝君那樣的人效力。
現在的話,還是暗地建立起自己在朝中的勢力,至少能與丞相和大將軍分庭抗禮,否則什麽時候被他們利用犧牲了,自己都無力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