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幾日,洛陽行宮。
議事堂大廳中人頭攢動,黑壓壓一片,河南道下轄州縣的相關吏員聚之一堂。
以河南道宣撫使許敬禮為首,另有河南道下轄十幾個州縣的官吏。
這些人都是在前幾日聽到了詔令,然後安排好手邊上的事情,趕到了洛陽城,等待著太子殿下的宣召。
蕭奕坐在條案後,看向下方一眾河南道官吏,差不多是三十多人。
並未要求州太守、縣縣丞這些官員必須到場,而是誰有時間,誰能來,誰來。
但是必須也要是州、縣的重要官員,能說得上話的那種。
當然啦,好不容易能得太子殿下召見,太守、縣丞都是紛紛安排好事物,便趕了過來。
“拜見太子殿下,殿下恭安。”河南道的官員,在三寶太監的山唿之下,躬身施禮。
蕭奕麵色沉靜,目光逡巡過下方眾官吏,道:“免禮,來人,賜座。”
三十來位官員分列兩旁的一張張椅子上坐下,正襟危坐。
這裏有見過太子殿下的,也有第一次見到太子殿下的。
有一些算是老臣,有一些,是最近兩三年提拔起來的新人。
這些新人,算得上是太子蕭奕的堅定支持者。
為啥?
因為太子整頓吏治,才鏟除了貪官汙吏,提拔了他們啊!
蕭奕道:“孤於東南問政之時,得到了一個奏章,上麵描述了兩河水患之影響甚大,百姓深受其害,故此,從今天開始孤會在洛陽停留半個月,出詔令、招賢才,以治理兩河水患,重點之事有二,其一點檢河南道相關糧田、水利事宜,以備農事;其二,招賢納才、治理兩河水患,尋一個能減輕,甚至是解決水患之影響的治河良策。”
河南道的宣撫使許敬禮、幾個太守、幾十個縣丞、縣尉等,都是連忙躬身施禮道:“喏。”
蕭奕直接把自己召見這些官吏的意圖說出來,也好讓他們有一個準備,知道此番召見是為了什麽。
然後看向禦史中丞房宣,問道:“河南道這一次的秋收、錢糧征收、刑名道議,諸般匯總簿冊都查看的如何?”
房宣迴道:“迴殿下,都已經清查完畢,河南道秋收糧食總共是……錢糧征收也按時完成,刑名道議也未曾出現什麽差錯,相對來說,今年的河南道,除了夏季之時,因為黃河洪水決堤,導致不少良田被淹沒,從而影響到了收成,比之去年,要減產了十萬石。”
蕭奕點了點頭,道:“許卿治理河南道有功,當嘉獎。”
許敬禮連忙拱手謙虛道:“此乃殿下英明神武,河南道的官吏們上下一心,堅定地實施殿下頒布的仁政,臣之功勞甚微。”
蕭奕說道:“有功必賞,你就不必謙虛了,河南道的所有官吏,孤也會有嘉獎。”
許敬禮也就不再堅持推辭了。
他若是不受。
那河南道的其他官員自然也不敢接受嘉獎了。
而這些官員若是沒能接受嘉獎,事後,必然會有一些說辭。
他隻好當好這個宣撫使。
況且,這一年來,他確實是盡心盡力治理河南道。
蕭奕繼續道:“此外,無商不興,無農不穩,河南道處於黃河下遊,深受水患之影響,諸縣都要興修水利,開鑿引河、蓄水湖,以備不虞,孤也說過,將其作為政績考核之要,但諸卿切記,不得濫發徭役,除發刑徒外,由官府以米糧錢財雇人。”
作為監國太子,這種原則性的問題,自然要擺在台麵上。
也能起到幾個警示的作用。
若是藏著掖著,來一個事後諸葛,那官吏們做事情,也都是猶猶豫豫、瞻前顧後。
官廳中眾人,紛紛施禮。
“喏。”
蕭奕又問道:“兩河水患如今也被朝廷列為大乾中興五大重要之事,必定要得到一個很好的治理,爾等在兩河之地為官,可有什麽建言?”
許敬禮拱手道:“殿下,臣要推薦一人,此人名為陳潢,乃是江東秀水人,年少時,便攻讀農田水利之書籍,後來,又是遊曆隴右道、安西都護府之地,勘察黃河上遊之情況。”
“此人如今就在開封,任河中尹。”
“陳潢有建言,說想要徹底治理黃河,深挖河道是行不通的,隻能治得了一時,卻治不了一世。”
蕭奕立即道:“好,三寶,立即帶人去開封,把此人招來,孤要當麵問政。”
隻是聽其名。
蕭奕就知道此人是誰了。
前世,清朝時期的治水之名臣,後來,在黃河水域,還能見到此人的神像、石碑等。
關鍵是,蕭奕為何會知道一些治水之策,比如束水攻沙?
其實就是前世的時候,看了一個影視劇,裏麵就是以陳潢為主,講述了清朝時期治理黃河水患的曆史。
當然,影視劇到底是影視劇,自然是經過了劇本的改編,具有商業化的影視劇的特性了。
不過也不妨蕭奕的腦海中還記得其中所講述的幾條治理黃河水患的法子。
而如今,他卻能擁有這樣的治水之名臣。
自然是激動無比。
民以食為天。
治理黃河水患,不僅僅是為了防止河水決堤帶來的水災,造成的巨大損失。
同時,也能更好地利用兩河周邊的田地。
那可是一望無際的濕地啊!
可以耕種出更多的稻田來,讓百姓能吃上大米。
而蕭奕若想要中興大乾,建立盛世,起碼不能再餓死人,那麽就需要尤為重視農耕水利。
於此同時,蕭奕也在思忖著礦業。
他在前世就有了解,河南道這邊,和河東道差不多,也存在著不少的石炭,也就是煤。
若是能在這裏建立一些煤礦,到時候,也就可以以河東道、河南道為主,開采石炭,再運往北地,好讓將士們在大冬天,都能燒炕取暖。
思索片刻,蕭奕收了心思,說道:“河南道也算是地大物博,其中也有一些盛產石炭的地方,你們可以請一些專業的人勘察一下,然後建立石炭礦,招收礦工開采,也能提升一些賦稅收入。”
“這些收入,也能填補到治理黃河的大工程中。”
“諸卿也可放心,治理黃河既然是頭等重要之事,是關乎於百姓們的生產之大計,朝廷不會強行征加什麽餉銀。”
“一切費用,孤會想辦法。”
“諸卿隻要是配合好朝廷治理黃河,也要監督好其他官吏們。”
“不得讓那些工人在參與了治理黃河的大工程之後,卻身無分文。”
一眾官員連忙做出保證。
議事堂大廳中人頭攢動,黑壓壓一片,河南道下轄州縣的相關吏員聚之一堂。
以河南道宣撫使許敬禮為首,另有河南道下轄十幾個州縣的官吏。
這些人都是在前幾日聽到了詔令,然後安排好手邊上的事情,趕到了洛陽城,等待著太子殿下的宣召。
蕭奕坐在條案後,看向下方一眾河南道官吏,差不多是三十多人。
並未要求州太守、縣縣丞這些官員必須到場,而是誰有時間,誰能來,誰來。
但是必須也要是州、縣的重要官員,能說得上話的那種。
當然啦,好不容易能得太子殿下召見,太守、縣丞都是紛紛安排好事物,便趕了過來。
“拜見太子殿下,殿下恭安。”河南道的官員,在三寶太監的山唿之下,躬身施禮。
蕭奕麵色沉靜,目光逡巡過下方眾官吏,道:“免禮,來人,賜座。”
三十來位官員分列兩旁的一張張椅子上坐下,正襟危坐。
這裏有見過太子殿下的,也有第一次見到太子殿下的。
有一些算是老臣,有一些,是最近兩三年提拔起來的新人。
這些新人,算得上是太子蕭奕的堅定支持者。
為啥?
因為太子整頓吏治,才鏟除了貪官汙吏,提拔了他們啊!
蕭奕道:“孤於東南問政之時,得到了一個奏章,上麵描述了兩河水患之影響甚大,百姓深受其害,故此,從今天開始孤會在洛陽停留半個月,出詔令、招賢才,以治理兩河水患,重點之事有二,其一點檢河南道相關糧田、水利事宜,以備農事;其二,招賢納才、治理兩河水患,尋一個能減輕,甚至是解決水患之影響的治河良策。”
河南道的宣撫使許敬禮、幾個太守、幾十個縣丞、縣尉等,都是連忙躬身施禮道:“喏。”
蕭奕直接把自己召見這些官吏的意圖說出來,也好讓他們有一個準備,知道此番召見是為了什麽。
然後看向禦史中丞房宣,問道:“河南道這一次的秋收、錢糧征收、刑名道議,諸般匯總簿冊都查看的如何?”
房宣迴道:“迴殿下,都已經清查完畢,河南道秋收糧食總共是……錢糧征收也按時完成,刑名道議也未曾出現什麽差錯,相對來說,今年的河南道,除了夏季之時,因為黃河洪水決堤,導致不少良田被淹沒,從而影響到了收成,比之去年,要減產了十萬石。”
蕭奕點了點頭,道:“許卿治理河南道有功,當嘉獎。”
許敬禮連忙拱手謙虛道:“此乃殿下英明神武,河南道的官吏們上下一心,堅定地實施殿下頒布的仁政,臣之功勞甚微。”
蕭奕說道:“有功必賞,你就不必謙虛了,河南道的所有官吏,孤也會有嘉獎。”
許敬禮也就不再堅持推辭了。
他若是不受。
那河南道的其他官員自然也不敢接受嘉獎了。
而這些官員若是沒能接受嘉獎,事後,必然會有一些說辭。
他隻好當好這個宣撫使。
況且,這一年來,他確實是盡心盡力治理河南道。
蕭奕繼續道:“此外,無商不興,無農不穩,河南道處於黃河下遊,深受水患之影響,諸縣都要興修水利,開鑿引河、蓄水湖,以備不虞,孤也說過,將其作為政績考核之要,但諸卿切記,不得濫發徭役,除發刑徒外,由官府以米糧錢財雇人。”
作為監國太子,這種原則性的問題,自然要擺在台麵上。
也能起到幾個警示的作用。
若是藏著掖著,來一個事後諸葛,那官吏們做事情,也都是猶猶豫豫、瞻前顧後。
官廳中眾人,紛紛施禮。
“喏。”
蕭奕又問道:“兩河水患如今也被朝廷列為大乾中興五大重要之事,必定要得到一個很好的治理,爾等在兩河之地為官,可有什麽建言?”
許敬禮拱手道:“殿下,臣要推薦一人,此人名為陳潢,乃是江東秀水人,年少時,便攻讀農田水利之書籍,後來,又是遊曆隴右道、安西都護府之地,勘察黃河上遊之情況。”
“此人如今就在開封,任河中尹。”
“陳潢有建言,說想要徹底治理黃河,深挖河道是行不通的,隻能治得了一時,卻治不了一世。”
蕭奕立即道:“好,三寶,立即帶人去開封,把此人招來,孤要當麵問政。”
隻是聽其名。
蕭奕就知道此人是誰了。
前世,清朝時期的治水之名臣,後來,在黃河水域,還能見到此人的神像、石碑等。
關鍵是,蕭奕為何會知道一些治水之策,比如束水攻沙?
其實就是前世的時候,看了一個影視劇,裏麵就是以陳潢為主,講述了清朝時期治理黃河水患的曆史。
當然,影視劇到底是影視劇,自然是經過了劇本的改編,具有商業化的影視劇的特性了。
不過也不妨蕭奕的腦海中還記得其中所講述的幾條治理黃河水患的法子。
而如今,他卻能擁有這樣的治水之名臣。
自然是激動無比。
民以食為天。
治理黃河水患,不僅僅是為了防止河水決堤帶來的水災,造成的巨大損失。
同時,也能更好地利用兩河周邊的田地。
那可是一望無際的濕地啊!
可以耕種出更多的稻田來,讓百姓能吃上大米。
而蕭奕若想要中興大乾,建立盛世,起碼不能再餓死人,那麽就需要尤為重視農耕水利。
於此同時,蕭奕也在思忖著礦業。
他在前世就有了解,河南道這邊,和河東道差不多,也存在著不少的石炭,也就是煤。
若是能在這裏建立一些煤礦,到時候,也就可以以河東道、河南道為主,開采石炭,再運往北地,好讓將士們在大冬天,都能燒炕取暖。
思索片刻,蕭奕收了心思,說道:“河南道也算是地大物博,其中也有一些盛產石炭的地方,你們可以請一些專業的人勘察一下,然後建立石炭礦,招收礦工開采,也能提升一些賦稅收入。”
“這些收入,也能填補到治理黃河的大工程中。”
“諸卿也可放心,治理黃河既然是頭等重要之事,是關乎於百姓們的生產之大計,朝廷不會強行征加什麽餉銀。”
“一切費用,孤會想辦法。”
“諸卿隻要是配合好朝廷治理黃河,也要監督好其他官吏們。”
“不得讓那些工人在參與了治理黃河的大工程之後,卻身無分文。”
一眾官員連忙做出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