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兩河,治的是人心。


    隨著日月變遷,兩河的河沙會越來越高,特別是黃河,泥沙量很多。


    泥沙量年年增多,導致的就是河床被抬高,水位也會變高,最終就會導致黃河決堤。


    到目前為止,朝廷為了防止兩河的河水決堤,采用的也是大禹治水時期的辦法,那就是堵不如疏。


    開溝掘渠,深挖河道,讓水位下降,水流變緩。


    這個法子自然也是有效的,可是治標不治本,每年深挖河道,每年泥沙就會重新抬高河道。


    抬高一次,挖一次。


    抬高一次,挖一次。


    年年如此,隻會是勞民傷財。


    就現在,還有幾萬餘人一直參與深挖河道的大工程中,並且,還是以徭役的形式存在,朝廷不會給工錢,甚至是每天吃的都是粗糧淡飯。


    因為這本就是一個每個朝代都會做的事情,也都是必須要做的事情。


    所以不管是監察禦史也好,還是狄晏等人,那都是沒有過多去關注。


    而這一次。


    當蕭奕開啟了東南問政之後,才有東南的士大夫,終於提到了治理兩河這個問題。


    奏章之中的建言,其實也不過是建議朝廷要關注,建議太子殿下要能重視起來。


    至於具體的治理黃河的建議,還是老一套。


    “兩河下遊因為泥沙每日俱增,導致河床被抬高,就好比是這樣。”


    蕭奕直接當著國子監、弘文館的大學士、六部的幾個侍郎等,講述黃河水位上漲的原因。


    “因為上遊乃是河套之地,還有這個黃土高原。”


    “黃河之所以叫黃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黃河的河水之中含著很多的黃泥沙。”


    “這些泥沙慢慢地堆積在河道地下,會慢慢地抬高河道,從而讓黃河水位上漲。”


    “特別是夏天,因為降雨量的增多,導致黃河的泥沙更多。”


    “若是暴雨連連,洪水泛濫,黃河這些地方必然會決堤,從而讓兩邊的百姓遭受洪災。”


    “良田被淹沒、房屋被衝毀,居無定所、顆粒無收。”


    “這是孤剛剛收到的一個奏章。”


    “你們看完之後,可有什麽想法?”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最後還是韓愈站出來,躬身道:“殿下,臣以為,今後朝廷必須要把治理兩河之事,當作是國朝大事。”


    “沒了北地蠻夷之患,從此天下太平,百姓不必再擔憂戰火。”


    “可是兩河的每一次決堤,就好比是那北地蠻夷吹響了號角一樣,當地的百姓們深受其害。”


    “就算是搬遷,可這麽大一片良田,這麽大的地方,豈能不管不顧?”


    “況且,都是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豈能說是搬遷就直接搬遷?”


    “若是真的能搬遷,這些年來,當地的百姓們早就搬走了。”


    “故此,治理兩河水患,和壯大海商一樣,都應該是同等的重要之事。”


    “治理好了兩河的水患,大乾就會多出很多的耕地,兩河附近的百姓們,也能從此安居樂業。”


    韓愈是第一個站出來支持的,可要提出什麽好的建議,說實話,沒有。


    術業有專攻,他擅長的是寫文賦,而不是治水患。


    蕭奕點點頭。


    接著,又有人站出來,表示韓愈說的對。


    說了等於沒說。


    總結起來,那就是三個字。


    俺也一樣。


    但是,蕭奕還是稱讚了他。


    不能因為對方沒有提出有效的建議,就要打擊對方的建言的積極性吧?


    若是如此,以後誰還會提建言?


    況且,這樣的官員,其實更好用,因為他們是站在蕭奕這一邊的。


    水至清則無魚。


    朝廷還是需要一些會阿諛奉承的人。


    可想而知。


    蕭奕是不太可能在這些侍郎、大學士中聽到一些有關於治理兩河水患有用的建言。


    所以,他打算一邊開小課堂,讓人記載下來他的想法,一邊來拓寬這些人的眼界。


    怎麽說呢。


    現在還有時間,等到了後麵,若是沒時間,想要講這樣的小課堂,也未必會有今天這樣的效果。


    不如趁著自己想到的那些東西,全部說出來,讓人去整理整理。


    到時候,直接交給工部尚書,讓他去想辦法,再讓人去尋找治理兩河水患的人才,提拔起來,讓他們去治理。


    監國太子,最主要的任務,自然是監國,是要任人唯賢,卻也要能讓所有人都能發揮出來他的最大的才能,讓他們能夠才配其位。


    “想要治理黃河水患,首先就要弄清楚,黃河水患為何會年年發生。”


    “孤一開始便說了,泥沙抬高了河道。”


    “那為何會有泥沙抬高了河道呢?”


    “因為在黃河的上遊,是一片黃土高原,河水衝刷,泥土流失。”


    “這就是黃河水患會年年出現的最大的原因。”


    “若想要治理黃河水患,那就要想辦法,阻止黃河上遊的水土流失。”


    “而想要阻止黃河上遊的水土流失,除了拓寬河道,減輕黃河河水的衝刷力度之外,還可以種樹,從而防風固沙。”


    “這可能是一個長期的大工程,可能一兩年的時間,見不到成效,但若是堅持下去,讓黃河上遊的河道兩邊長滿了鬱鬱蔥蔥的草木,到時候,水土流逝自然也就減輕很多。”


    “這是一個辦法。”


    “還有一個就是束水攻沙,在上遊建立更多的水庫,在雨季到來之前,放水衝沙,直接把黃河河道中的泥沙衝走,衝到東海之濱。”


    “再設置減水壩,減水壩的作用是更好的節流,也能夠更好地控製兩河的水量。”


    “幹旱時候放水灌溉,雨季的時候,節流防洪。”


    “這也是一個辦法。”


    “至於深挖河道,隻能說,治標不治本,每年河道被泥沙抬高,每年都要耗費人力、財力、物力去挖泥沙。”


    “必然是勞民傷財,也必然是治的了一時,卻治不了一世!”


    蕭奕一邊說著,一邊直接拿著炭筆,在木欄上的白紙畫了起來。


    這樣更能直觀地讓侍郎、大學士們看到治理兩河的法子。


    除此之外。


    自然還有修建運河。


    堵不如疏。


    若是能在下遊開出更多分支,從而達到分流的效果,也是不錯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