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奕放下手中的奏章,平靜地說道:“很好,出頭鳥有了。”


    說真的。


    以蕭奕現在的聲望以及他手中的權柄,還真的不怕那五個戍邊親王謀反。


    就算是他們聯合一起,他也能輕鬆鎮壓。


    甚至是都不需要他親自率兵出擊,隻需要讓嶽紅翎、王翦兩人聯手就行了。


    白起在燕城、王賁、章邯也在燕雲駐兵山海關以南,以準備以後直搗黃龍之戰。


    而現在,不過是一個小小的景王罷了。


    既然在江東,那就直接下令,讓王翦帶兵去平亂。


    如今,蕭政在江東那邊努力造船,訓練大乾海軍,自然也有不少兵力。


    甚至是可能不需要王翦親自帶隊。


    所以,蕭奕直接就一封詔令,讓蕭政看著辦就行。


    在解決了宗室親王,也就是藩王的隱患之後,蕭奕還是把目光放在了航海發展上。


    事實上,對於海外的認知,大乾上下如今已經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特別是開海這兩年來,海商的發展壯大,對於海外的了解也就越來越多,越來越全麵了。


    因此,關於海洋貿易的巨大利潤,大乾的高層是一清二楚的。


    但是清楚是清楚,真要是發展壯大,卻也有著阻力,這個阻力和有一些事情一樣,不是蕭奕這位監國太子一聲令下,憑借著自身的威望,就能說發展起來就發展起來的。


    這其中涉及到的方方麵麵,其實也很多,比如海軍還沒能發展起來。


    海商們遠航,需要護航,這個護航和大乾海軍綁在一起,是不是就代表著軍隊也在經商?


    已經有好不少武勳盯上了這塊蛋糕了。


    畢竟一次護航下來所得的護航費用可是不菲,這在以前,自然是蕭政掌控。


    那時候,他算得上是江東王。


    如今,蕭政也放了權,江東也算是迴歸朝廷懷抱,不然,大乾那裏算得上是什麽一統?


    可能真的和那慕容胤想的一樣,還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死戰呢。


    然而,並沒有。


    蕭奕對蕭政表現出來的善意,釋放出來的兄弟情義,再加上,蕭奕自身的實力,還有大乾火炮,以及,連嶽山、嶽紅翎都是站在蕭奕這邊。


    蕭政自然有著自知之明。


    爭?


    用什麽爭?


    當年的父皇,是因為大乾皇太孫的昏庸無能,是因為他咄咄逼人,登基大位的第一時間就是削藩,連張久陵都看不下去了。


    所以,蕭棣才能舉旗謀反,跟隨者雲雲,張久陵也在暗中出了不少力氣呢。


    而現在,他的大哥監國太子聲望之高,不在父皇之下。


    他的爭,必定會引起很多人的反抗。


    不說能不能贏到最後,就說贏了,又拿什麽來穩固自己的位子?


    關鍵是,蕭政在聽了蕭奕對於大乾未來幾十年,甚至是幾百年的發展藍圖之後,就徹底放棄了。


    服了。


    真的服了。


    他從未想到未來幾十年的大乾該如何發展,而自己甚至是想到了幾百年之後,其目光長遠、雄心壯誌,他不如也。


    既然如此,何不當一個大乾賢王,也能流芳百世,更能夠看一看,大乾在大哥這位掌權者的帶領下,會走向一條什麽樣的路。


    大哥所說的那個大乾,能不能出現。


    這也是蕭政當初給李斯、白起等人所說的話,也堅決地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江東現在有著蕭政,大乾海軍也有著蕭政,包括東海之濱,對於東瀛的貿易往來,都有著他在主持,也能讓蕭奕放一百個心了。


    他隻要是當好一個總工程師的角色,為大乾構建一個發展的大型框架出來。


    “你們看看吧,這是監察禦史、錦衣衛京察之後的書麵報道,自漢之後,就出現了世家大族,晉朝之時,世家大族逐漸壯大,直到前朝,已經積累了幾百年的底蘊,他們擁有著大量的土地田產,到現在還在想法設法地搞土地兼並。”


    “他們有著很多良田,成為了地方上的糧商,然後,又傳個美名,叫做什麽耕讀傳家,如此一來,就能參加科舉取士,家族之中,就會有越來越多的讀書人,也就有了更多的官員,從此在地方上直接一手遮天,他們壟斷了土地,控製了人口,掌握了輿論導向,甚至控製了下層科舉考試的考題。”


    “相信你們也是深有感受吧,朝野上下的官員,有多少人是出身於名門世家,又有多少人出身於鄉紳,他們已經形成了一股盤根錯雜的力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無法斬斷。”


    “孤已經打算下詔令,禁止土地兼並,同時,也要想辦法,抑製這種事情的發生。”


    政事堂。


    如今這裏差不多變成了六部尚書、九寺卿正、秘書部、監察禦史、錦衣衛等重要官員們的小課堂了。


    這些都是蕭奕信得過,並且也是有意要培養的官員。


    其中,也有一些,是出身於世家大族的。


    不過嘛。


    蕭奕也沒有因此而避嫌,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相信這些大臣,會一直跟在他的後麵。


    若是跟不上,那就自然讓賢。


    “之所以會出現土地兼並的情況,說白了,還是因為土地帶來的利益很大。”


    “土地每一年能產出糧食,而糧食能賣一個好價錢。”


    “他們也不用親自耕種,直接把土地交給農戶,每一年都能夠坐享其成。”


    “若想要阻止土地兼並,出現像是張家這樣的大家族,一個家族所擁有的土地,加起來,已經快要占據大半個山南道了。”


    “那就隻能加大力度發展海商。”


    “海外貿易利益非常大,光靠朝廷來主持和運作,多少有一些人手不足,也有一些力不從心。”


    “關鍵是,既然利益很大,那就不能隻是掌握在朝廷手中,還是要放開,不管是你們也好,還是其他人,隻要是手中有貨物,又或者是船隻,甚至是人力的,都可以參與進來。”


    蕭奕這是效仿前世偉人的做法。


    治國理政,不能為了維護皇帝一個人的手中的權力,為了九五之尊,為了蕭家的天下,就要閉關鎖國,又或者是搞封建。


    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人來構建大乾的發展藍圖,那自然是知道,封建的下場是什麽。


    正所謂,皇帝輪流轉,今年到我家。


    皇帝的這個位置帶來的權力的野心,終究是一個最大的隱患。


    這也是為何,蕭奕要開民智,建立邸報,還要建立公辦學校,慢慢地開展掃盲了。


    不僅如此,以後,可能還會想著,把皇帝這個寶座,變成一個大乾的吉祥物。


    如此一來,應該會傳的更久一些。


    而不管如何起紛爭,如何亂,天下依然是大乾,依然是漢家天下。


    政事堂的小課堂繼續。


    “大力發展海商,也就要造船,要水手,要組建海軍以護航,需要很多的錢。”


    “而這個錢,孤打算帶個頭,拿出一筆錢,算作入股,之後,也會讓宗室親王們拿出錢來,至於你們,那就看你們自身還有多少錢了。”


    “別談什麽官不能與民爭利,更不要提什麽,孤乃是大乾監國太子,怎麽能夠從商。”


    “這不叫從商。”


    “孤也不會以自己的名義參與其中,隻是把錢交給秦家,以皇商的名義來吧。”


    “你們也可以讓自家之人出來一個,成立商號,記載在冊,然後以商號的名義參股。”


    “以後得海商將會越來越壯大,也就有更大的利益可以獲得。”


    “孤並不是讓自己,讓你們賺錢,發家致富,而是說,不能隻是讓你們拿著一點兒俸祿當官。”


    “當官不為發財,發財不能當官。”


    “參股是參股。”


    “也請你們謹記,同時,也要告知其他的官員,不能越過了紅線。”


    蕭奕這麽做的原因,自然是要進行一次資本積累。


    因為以現在國庫的財政來發展海商,實在是太慢了。


    就算是大乾大部分的世家大族都參與其中,卻也有一些緩慢,一次海商,貨物量並不高。


    所以,他打算徹底放開,連宗室親王、朝中大臣們都參與進來。


    這樣一來,大家都能喝上湯。


    也能解決財政問題啊。


    大乾的絲綢、瓷器、香料,賣往海外之地,統統都是天價!


    人人參與其中。


    也就不會盯著中原的一畝三分地。


    這叫做矛盾轉移。


    當然,該鼓勵農桑的還是要加大力度鼓勵農桑,不能人人都盯著海商,連地都不種了。


    後期肯定還是要找到機會,來一個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又或者是,直接良田租賃。


    承包商直接把田地都租過來,沒有田地的人,也能有個機會去種田。


    再想辦法,多多改善農具。


    加大機械化耕種。


    若是在海外找到了玉米、土豆、紅薯這樣的高產農作物,絕對可以讓大乾的發展再上一層樓。


    在座的官員們,必然是有著他們的思想的局限性。


    聽完了蕭奕的講述,也就好像是撥雲見日一樣,豁然開朗了,還能這樣做?


    戴光第一個站出來,躬身道:“殿下當真是聖明,臣等佩服的五體投地啊,調整宗室供養製度,和海外貿易,便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前幾日的調整宗室供養製度,不僅僅是減輕了大乾國庫的財政壓力,也對他們施以仁政,乃是千古未有,足以展現殿下的廣闊胸懷。”


    “如今,又允許他們參與海商,便是實現了其中之一,允許宗室人員經商一策。”


    “自此之後,王公貴族也能通過海商來賺錢養家。”


    “不僅安撫了他們的心,也能人盡其才,讓他們為大乾創造更大的財富。”


    蕭奕欣慰地點了點頭。“正是如此。”


    削弱了宗室親王們的俸祿,也就斷了他們的經濟來源,那總要給他們一條養活自家人的路吧?


    不然,真的就鬧出監國太子逼死了宗室親王們的醜聞來,也有損自身聲譽。


    而現在對待宗室親王們的國策,在邸報上一一做了解釋說明,連篇連篇的報道,也讓百姓們明白了這一個國策的意義。


    那自然是無數人叫好。


    憑什麽?


    憑什麽那些人生下來,就能拿著朝廷的俸祿,就是人上人,就能夠衣食無憂一生?


    如今,這叫做,親王也要為自家生計而奔波勞累了。


    百姓們仇富仇貴的心理,自然也就得到了一個釋放,豈能不叫好?


    這個國策,真的是極大地減弱了貧富差距、身份差距等帶來的一個非常大的王公貴族和平民百姓之間的矛盾點。


    什麽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這個說法的公信力,也就減弱了。


    咋地。


    王侯將相現在也要想辦法養家呢!


    隨著對海外貿易的國策討論,時間也就來到了快要點卯。


    蕭奕隨即道:“孤這裏還有一問,便在這裏提出來,諸卿迴去之後,也想一想,思考思考,有想法的,可以寫個奏章,遞上來,孤且看看。”


    “今後幾日的議題,第一是海商的發展,第二個議題,就是一代一代王朝更替,真的是五德相克天道循環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乾監國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鄴餘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鄴餘並收藏大乾監國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