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暴躁的晉王朱棡
大明:我的祖父是朱元璋 作者:大明第一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http://.biquxs.info/
</p>
晉王朱棡說這話沒毛病,畢竟他老朱家就是這樣。
朱棡的祖上是句容人(元朝屬集慶路,明朝屬應天府)。
後來曾祖朱百六遷居到泗州盱眙。
祖父朱五四又遷居濠州鍾離。
父親朱元璋打下金陵建立大明,又定居金陵。
朱棡受封晉王後,在太原開府定居,後世子孫也會在太原。
人家祖輩幾代不斷遷徙,就移民這件事,山西的官員根本沒法反駁朱棡。
“你們都聽著!”
朱棡的耐心不是很多,他掃視山西眾官:“各衙門把兵丁和差役都派出去,按照移民的名單一家家的上門請,不肯來的就捆了押來!”
說完大步向前走去。
許多官員不以為然地對視了幾眼,跟了上去。
在他們眼裏,晉王再強勢也是統兵的藩王,平日裏管不著文官。
等朝廷的這次差事忙完了,誰也不鳥誰!
咱們隻聽皇太孫的!
山西布政使關賢,十年前曾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是東宮屬官。
山西文官一把手是東宮門人,下麵的官員自然對晉王沒好臉色。
誰讓晉王先前開罪皇太孫的?
廣濟寺,禪房。
天已經黑了,房裏透出一縷燈光。
朱棡實在是累得乏極了,不一會兒竟躺在竹椅上沉沉地睡了過去,頃刻間已是鼾聲如雷。
這是他第一次處理政事,一天到晚忙的不行。
可是效果甚微。
又過了數日,朱棡詢問負責移民的官員:“遷徙的人來了多少?”
那官員答道:“大概五百戶。”
“這麽少?”朱棡的臉更青了。
合著老子忙這麽久,才這點人?
這事要是傳到京師,讓父皇知曉,豈不又遭責罵?
更讓百官們質疑:就這水平還想當太子?
朱棡第一次感覺政事真麻煩,還不如統兵在草原上大殺四方來的痛快。
但一想到自己辦差無能,還不如十六歲的侄子,心中不由竄出一頭怒火。
這時,小吏遞上一杯茶來。
朱棡“啪”的一聲將杯摔得粉碎,咬著牙道:“這幫狗娘養的官員,辦事不力個個都是廢物!”
接著盯著小吏問道:“你叫什麽名字?是何官職?”
小吏哪裏見藩王發這麽大火,聽說晉王喜歡虐殺,更是嚇得臉色煞白。
他忙跪了下來:“迴晉王爺,卑職叫丁題,是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都事。”
都事,掌管受發文件,從七品。
朱棡臉上毫無表情,一字一板地說道:“這山西移民之事,孤交給你了!”
“啊?”丁題嚇了一跳,忙叩頭道:“卑職隻是個從七品官,與布政使大人的從二品差了十多級呢,實在不敢......”
朱棡一口截斷了他的話:“什麽從七品從二品的,又沒讓你去布政使衙門坐堂!”
“那晉王殿下您的意思是?”都事小心翼翼地問。
朱棡道:“你現在就書寫告示,就說朝廷將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對太原、平陽二府州縣進行全麵遷徙。”
“凡移民者都必須到洪洞縣的廣濟寺辦理遷移手續,領取憑照川資,不願遷者也必須到這裏向官府央情。”
朱棡的臉色越發陰沉,狠狠地道:“凡是逾期不來的,官府上門抓人,到時全家不論幾口人,一律強行遷走!”
小吏還在發愣,朱棡猛然喝道:“就這樣寫,告示以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名義發出去!每條街每個村都要貼上!”
說完,朱棡迴頭看向身邊的山西都司指揮僉事:“趙將軍,你現在帶人,將洪洞縣那些遲遲不來的人家,不困貧富全給抄了,帶來此地!”
殺雞儆猴!
強行移民!
那趙將軍小心地躬身道:“晉王殿下,這抄家可是要向朝廷請旨的……”
朱棡不耐煩地擺手道:“都什麽時候了還請旨?叫你抄你就抄,執行軍令就行,有什麽事孤一身擔著!”
“是!”
趙將軍答應一聲,便去點上兵馬。
既是軍令,那就沒有顧慮了。
明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驟大體有遣返、軍屯、商屯、民屯等幾種。
朱棡打仗和治理軍隊厲害,軍屯搞得很漂亮,商屯也勉強。
每年有大量商人因開中法往九邊運糧,以糧換鹽引,朱棡節製山西所有軍隊,難免會接觸到不少以糧換鹽的商人。
可民屯,朱棡就不行了。
他沒接觸過。
民屯與軍屯分屬兩個管理係統。
民屯“領之有司”,即歸府州縣所管,上達行政的省布政使司;
軍屯“領之衛所”,隸屬軍事部門的省都司。
因民屯係由官府組織,通常發給耕牛、種子、農具,而且關係到朝廷政策和稅收。
朱棡不懂這些,此時唯有粗暴解決!
不管怎麽屯,首先要有人,把人遷徙來分地進行開墾。
官府不聽話,那隻能上軍隊了!
洪洞縣城。
大街上,就見山西都司的官兵們,在一戶人家進進出出。
不時抬著扛著大籠小箱往門外的車上搬。
“軍爺,你們做什麽?我們沒犯事啊!”
這戶人家一見官府來抄家,一個個嚇得不行。
領頭的趙將軍道:“誰說你家犯事了?我們是響應朝廷移民政策,免費幫你們搬家!”
這戶人家更急,大聲唿喝道:“朝廷政策是針對那些窮苦百姓,我家是士紳啊!”
“士紳怎麽了?士紳就該帶個好頭!”
趙將軍繼續指揮著:“都快些!”
兩名官兵放下箱籠又急忙跑了進去,忙的不亦樂乎,比搬家公司還專業。
眼看著家裏的東西要被搬空了,那家主急道:“將軍有話好好說,我與太原知府周大人有舊......”
趙將軍頭也不迴:“我等隻是奉命行事,你有話去對晉王殿下說吧!”
這時幾名官兵抱著幾隻首飾箱從裏麵走了出來。
身後幾個姨太太哭喊著追了出來:“天殺的!你們是強盜嗎!”
“強盜?”
趙將軍霍然轉頭,冷笑道:“來呀,將這幾個臭婆娘全部帶走!”
幾個姨太太全部坐在了地上,連哭帶叫地鬧了起來。
“軍爺!”鄉紳大驚。
趙將軍大聲道:“按照朝廷移民政策,八口之家留三,你家八口人,隻能有三口人留下,其餘五口人必須全部遷走!”
晉王朱棡殺雞儆猴,先拿洪洞縣開刀。
按照朝廷製定的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將各家強製抓走。
包括城中的士紳。
至於那些大街上的難民,乞丐什麽的,更是被全被抓走,一個不留!
</p>
晉王朱棡說這話沒毛病,畢竟他老朱家就是這樣。
朱棡的祖上是句容人(元朝屬集慶路,明朝屬應天府)。
後來曾祖朱百六遷居到泗州盱眙。
祖父朱五四又遷居濠州鍾離。
父親朱元璋打下金陵建立大明,又定居金陵。
朱棡受封晉王後,在太原開府定居,後世子孫也會在太原。
人家祖輩幾代不斷遷徙,就移民這件事,山西的官員根本沒法反駁朱棡。
“你們都聽著!”
朱棡的耐心不是很多,他掃視山西眾官:“各衙門把兵丁和差役都派出去,按照移民的名單一家家的上門請,不肯來的就捆了押來!”
說完大步向前走去。
許多官員不以為然地對視了幾眼,跟了上去。
在他們眼裏,晉王再強勢也是統兵的藩王,平日裏管不著文官。
等朝廷的這次差事忙完了,誰也不鳥誰!
咱們隻聽皇太孫的!
山西布政使關賢,十年前曾任詹事府右春坊右庶子,是東宮屬官。
山西文官一把手是東宮門人,下麵的官員自然對晉王沒好臉色。
誰讓晉王先前開罪皇太孫的?
廣濟寺,禪房。
天已經黑了,房裏透出一縷燈光。
朱棡實在是累得乏極了,不一會兒竟躺在竹椅上沉沉地睡了過去,頃刻間已是鼾聲如雷。
這是他第一次處理政事,一天到晚忙的不行。
可是效果甚微。
又過了數日,朱棡詢問負責移民的官員:“遷徙的人來了多少?”
那官員答道:“大概五百戶。”
“這麽少?”朱棡的臉更青了。
合著老子忙這麽久,才這點人?
這事要是傳到京師,讓父皇知曉,豈不又遭責罵?
更讓百官們質疑:就這水平還想當太子?
朱棡第一次感覺政事真麻煩,還不如統兵在草原上大殺四方來的痛快。
但一想到自己辦差無能,還不如十六歲的侄子,心中不由竄出一頭怒火。
這時,小吏遞上一杯茶來。
朱棡“啪”的一聲將杯摔得粉碎,咬著牙道:“這幫狗娘養的官員,辦事不力個個都是廢物!”
接著盯著小吏問道:“你叫什麽名字?是何官職?”
小吏哪裏見藩王發這麽大火,聽說晉王喜歡虐殺,更是嚇得臉色煞白。
他忙跪了下來:“迴晉王爺,卑職叫丁題,是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都事。”
都事,掌管受發文件,從七品。
朱棡臉上毫無表情,一字一板地說道:“這山西移民之事,孤交給你了!”
“啊?”丁題嚇了一跳,忙叩頭道:“卑職隻是個從七品官,與布政使大人的從二品差了十多級呢,實在不敢......”
朱棡一口截斷了他的話:“什麽從七品從二品的,又沒讓你去布政使衙門坐堂!”
“那晉王殿下您的意思是?”都事小心翼翼地問。
朱棡道:“你現在就書寫告示,就說朝廷將按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對太原、平陽二府州縣進行全麵遷徙。”
“凡移民者都必須到洪洞縣的廣濟寺辦理遷移手續,領取憑照川資,不願遷者也必須到這裏向官府央情。”
朱棡的臉色越發陰沉,狠狠地道:“凡是逾期不來的,官府上門抓人,到時全家不論幾口人,一律強行遷走!”
小吏還在發愣,朱棡猛然喝道:“就這樣寫,告示以山西承宣布政使司的名義發出去!每條街每個村都要貼上!”
說完,朱棡迴頭看向身邊的山西都司指揮僉事:“趙將軍,你現在帶人,將洪洞縣那些遲遲不來的人家,不困貧富全給抄了,帶來此地!”
殺雞儆猴!
強行移民!
那趙將軍小心地躬身道:“晉王殿下,這抄家可是要向朝廷請旨的……”
朱棡不耐煩地擺手道:“都什麽時候了還請旨?叫你抄你就抄,執行軍令就行,有什麽事孤一身擔著!”
“是!”
趙將軍答應一聲,便去點上兵馬。
既是軍令,那就沒有顧慮了。
明初大移民的方法和步驟大體有遣返、軍屯、商屯、民屯等幾種。
朱棡打仗和治理軍隊厲害,軍屯搞得很漂亮,商屯也勉強。
每年有大量商人因開中法往九邊運糧,以糧換鹽引,朱棡節製山西所有軍隊,難免會接觸到不少以糧換鹽的商人。
可民屯,朱棡就不行了。
他沒接觸過。
民屯與軍屯分屬兩個管理係統。
民屯“領之有司”,即歸府州縣所管,上達行政的省布政使司;
軍屯“領之衛所”,隸屬軍事部門的省都司。
因民屯係由官府組織,通常發給耕牛、種子、農具,而且關係到朝廷政策和稅收。
朱棡不懂這些,此時唯有粗暴解決!
不管怎麽屯,首先要有人,把人遷徙來分地進行開墾。
官府不聽話,那隻能上軍隊了!
洪洞縣城。
大街上,就見山西都司的官兵們,在一戶人家進進出出。
不時抬著扛著大籠小箱往門外的車上搬。
“軍爺,你們做什麽?我們沒犯事啊!”
這戶人家一見官府來抄家,一個個嚇得不行。
領頭的趙將軍道:“誰說你家犯事了?我們是響應朝廷移民政策,免費幫你們搬家!”
這戶人家更急,大聲唿喝道:“朝廷政策是針對那些窮苦百姓,我家是士紳啊!”
“士紳怎麽了?士紳就該帶個好頭!”
趙將軍繼續指揮著:“都快些!”
兩名官兵放下箱籠又急忙跑了進去,忙的不亦樂乎,比搬家公司還專業。
眼看著家裏的東西要被搬空了,那家主急道:“將軍有話好好說,我與太原知府周大人有舊......”
趙將軍頭也不迴:“我等隻是奉命行事,你有話去對晉王殿下說吧!”
這時幾名官兵抱著幾隻首飾箱從裏麵走了出來。
身後幾個姨太太哭喊著追了出來:“天殺的!你們是強盜嗎!”
“強盜?”
趙將軍霍然轉頭,冷笑道:“來呀,將這幾個臭婆娘全部帶走!”
幾個姨太太全部坐在了地上,連哭帶叫地鬧了起來。
“軍爺!”鄉紳大驚。
趙將軍大聲道:“按照朝廷移民政策,八口之家留三,你家八口人,隻能有三口人留下,其餘五口人必須全部遷走!”
晉王朱棡殺雞儆猴,先拿洪洞縣開刀。
按照朝廷製定的四口之家留一,六口之家留二,八口之家留三,將各家強製抓走。
包括城中的士紳。
至於那些大街上的難民,乞丐什麽的,更是被全被抓走,一個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