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石敬瑭依靠契丹奪得帝位後,每年除了向契丹貢奉大量的財物外,吉兇慶吊也未遺忘,使者相望於道。


    石敬瑭稱子稱臣,其實他比耶律德光還要大十歲。契丹太後、太子、諸王、元帥以及重要大臣韓延徽等,也都有賄賂相送。每有契丹使者至,必於別殿拜受詔敕,契丹使者稍不如意,多出不遜之語。對於這一切石敬瑭隻能默默忍受,但朝野上下鹹以為恥,有的大臣因此拒絕出使契丹。如兵部尚書王權,石敬瑭派他出使契丹,向契丹主跪獻徽號,王權寧願丟官也不願充使。


    石敬瑭為人辯察,多權術,好自矜大,所聚珍異窮奢極麗,宮殿悉以金玉珠翠為飾。他對契丹百依百順,對百姓卻如狼似虎兇狠惡毒,用刑殘酷。石敬瑭晚年尤為猜忌,不喜士入專任宦官,於是宦官大盛。由於吏治腐敗朝綱紊亂,以至民怨四起。


    晉昌節度使趙在禮靠兵變起家,聚斂財富不遺餘力。他先後曆任十餘鎮,所到之處開設邸店,經營商業積財巨萬。他在宋州任上所為不法,百姓苦之,不久有詔移鎮永興,百姓聽到後歡欣鼓舞,互相慶賀說:“此人若去,可謂眼中拔去釘子,何快哉!”趙在禮聽到後惱怒異常,特意上表請求再留任一年,昏庸的後晉王朝竟然同意了。於是他下令境內按戶每年增收一千文錢,謂之“拔釘錢”,並且嚴令各地官吏催督,如不按數交納嚴刑拷打。


    涇州節度使張彥驕橫不法,慕僚張式直言相勸,張彥欲加殺害,張式逃走。朝廷為安其心,竟將張式判處流刑。但張彥還不滿足,公然威脅說:“若不得張式,恐致不測。”後晉朝廷姑息藩鎮,全然不顧朝廷顏麵,竟將張式押迴送給張彥,結果張式被以“決口、割心、斷手足”等非常殘酷的手段殺害。


    後晉的將帥們多有不服石敬瑭者,他們也想憑借自己的實力奪取天子之位。比如成德節度使安重榮,他一直在觀望中原王朝的變局。經過李嗣源的細心打理,中原王朝正在向好的方向發展,可是李嗣源剛死,他的兒子、養子、女婿就打得不可開交。


    公元935年,石敬瑭在太原起兵。不過石敬瑭兵力不足,特別缺乏具有攻擊性的騎兵。於是石敬瑭派人到多個藩鎮聯絡,大開空白支票拉人。在振武軍呆夠了的安重榮,覺得老石這個人不錯,就率領手下1000騎離開振武趕赴太原,投入石敬瑭的麾下創業。


    後來石敬瑭如願登上皇帝寶座,他也沒有辜負安重榮這員猛將,命其擔任成德軍節度使,承擔著鞏衛北疆的重任。


    安重榮通曉做官的事務,下麵的人不能騙他。有一對夫婦控告他們的兒子不孝順,安重榮拔出劍交給那位父親,讓他自己殺掉兒子,那位父親哭著說:“我不忍心啊!”婦人在一旁大罵,奪下他的劍追殺兒子。安重榮聽說婦人是繼母,嗬斥婦人出去,最終沒殺他們的兒子。


    契丹扶持石敬瑭上位,他們本著無利不起早的原則,收獲遠遠超過支出。他們不僅獲得了夢寐以求的幽雲十六州,還當上了石敬瑭的爸爸,每年變著花樣索要幹兒子的孝敬。


    安重榮對此堅決反對,上表直斥“詘中國以尊夷狄,困已敝之民,充無厭之欲,此晉萬世之恥也。“他的表章引起不少朝臣的共鳴,可是石敬瑭卻置之不理。


    安重榮這個人很有意思,在石敬瑭兵不滿萬,地隻有太原一處的情況下,押寶石敬瑭,和他一起反抗李從珂;後來石敬瑭上位,他又打著抗遼的旗號反對石敬瑭。要知道,李從珂就是被他和遼人一起趕下台的。他以此為旗號反晉,頗為吊詭。


    安重榮力大無比,擅長騎馬射箭,府署立有幡竿,高數十尺,嚐挾弓自詡道:“我若射中竿上龍首,必得天命。”說著即將一箭射去,正中龍首。投弓大笑,侈然自負。於是召集亡命采買戰馬,意欲獨霸一方,每有奏請往往逾製,朝廷稍稍批駁,他便反唇相譏。指揮使賈章一再勸諫,安重榮誣以他罪推出斬首。賈章家中隻遺一女,年僅垂髫,因此得釋。女慨然道:“我家三十口俱罹兵燹,獨我與父尚存。今父無罪見殺,我何忍獨生!願隨父俱死。”


    安重榮也將該女處斬。鎮州人民稱之為烈女。


    老實說,作為粟特人的安重榮和作為沙陀人的石敬瑭都不是漢人,石敬瑭甘當孝子,但安重榮不甘臣伏,這就決定了二人對待契丹大相徑庭的態度。


    契丹認為後晉皇帝是自己一手扶持的,所以就可以予取予求。石敬瑭本著將兒子做到底的堅定決心,毫無原則地滿足契丹權貴的各種要求。竭中華之物力,結契丹之歡心。


    這讓安重榮非常光火,決定出手懲治一下不可一世的契丹使者。契丹使者路過鎮州時,一旦被安重榮見到,他不僅不會遠接高迎,反而對使者箕踞謾罵,如果使者非要和他較勁,他便借機殺之。一來二去,契丹使者都不敢正視鎮州。


    安重榮上表晉廷,略言“陛下臣事北虜甘心為子,薄海臣民無不慚憤。何不變計誓師北討,上洗國恥下慰人望,臣願為陛下前驅”雲雲。晉主覽奏卻也心動,屢召群臣會議。劉知遠勸他毋信安重榮;桑維翰調鎮泰寧軍,聞知消息後密疏諫阻道:


    陛下得有天下,皆契丹之功,不可負也。今安重榮恃勇輕敵,吐穀渾假手報仇,皆非國家之利,不可聽也。臣觀契丹數年以來,士馬精強,吞噬四鄰,戰必勝,攻必取。割中國之土地,收中國之器械,其君智勇過人,其臣上下輯睦,牛馬蕃息,國無天災,此未可以與敵也。今天下粗安,瘡痍未複,府庫虛竭,兵民疲敝,靜而守之猶懼不濟,豈可妄動乎?


    桑維翰字國僑,洛陽人,長相醜陋身材短小,曾參加科舉考試,主考官不喜歡桑維翰的姓氏,認為他的姓與“喪”同音,所以一直得不到錄用。後來他的父親向張全義極力推薦,桑維翰在27歲才中了進士。


    桑維翰進士及第後,投奔到石敬瑭門下。後來支持石敬瑭與契丹勾結,同時為石敬瑭辦理各項事宜,石敬瑭順利地滅了後唐建立後晉,所以桑維翰頗得石敬瑭的重用。


    桑維翰表達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契丹勢大不可圖,現在雖然屈辱,但是固本練兵以待天時。可以說相當務實。為了照顧石敬瑭的麵子,他還列舉漢、唐和親求發展的故事,寬慰石敬瑭忍辱負重。


    桑維翰的第二個觀點就是:讓石敬瑭北巡河北鄴都防備安重榮。因為鄴都是北國重鎮,戶口殷實。但是此處的節度使楊光遠正在汴梁敘職,此人同樣驕橫,不可托付此地給他。萬一安重榮起兵造反,奪了此地就會成為汴梁大患。所以桑維翰建議石敬瑭坐鎮此處,或剿或撫都比較靈活。


    收到秘奏後石敬瑭一下子就安穩了。他深知不把安從榮辦了,他的位子就不穩。於是任命心腹元從劉知遠為北京太原留守、河東節度使,作為西麵藩籬。然後留侄子石重貴為汴梁留守坐鎮後方。自己親自帶著杜重威移軍河北鄴都。杜重威是五代武將貪鄙暴虐的典型代表。有個綽號叫“瘟侯”。意思是百姓見他如瘟疫,避之不絕。後麵我們可以看到他的一係列“騷”操作。


    石敬瑭詔諭安重榮道:


    爾身為大臣,家有老母,忿不思難,棄君與親。吾因契丹得天下,爾因吾致富貴,吾不敢忘德,爾乃忘之。何耶?今吾以天下臣之,爾欲以一鎮抗之,不亦難乎!宜審思之,毋取後悔!


    安從榮收到詔書後氣得發抖,他以為石敬瑭認契丹為老子不過是權宜之計,一俟中原王朝穩定,石敬瑭一定會幡然悔悟。哪知道曆經風雨後的石敬瑭早已是“蒼然老賊,皓首匹夫“,隻要能夠保證皇位不失,一切國家利益與榮譽皆可出賣。安重榮失望以極,更加堅定了造反的決心。


    安重榮正當壯年,他不甘心像個孫子似地拜倒在異族的鐵蹄之下,他要為那些慘遭契丹壓迫的各族百姓張目,也要追求更高的人生理想,於是他高唿“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這與陳勝在大澤鄉喊出的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異曲同工,都是催人造反的戰鬥口號。


    饒陽令劉岩獻五色水鳥,安重榮妄指為鳳畜諸水潭。又使人製大鐵鞭置諸牙門,謂鐵鞭有神指人輒死,自號鐵鞭郎君,每出必令軍士抬鞭作為前導。於是收聚亡命屯積糧草,收市戰馬準備起事。又聯合契丹境內的吐穀渾等族為援,吐穀渾首領白承福率本族三萬人內遷,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契丹的實力。


    此時的石敬瑭已經垂垂老矣!他不敢違拗給他戴上皇冠的契丹,也不想和手握重兵的安重榮翻臉。無奈之下,他隻好派出殿前供奉官張澄率兵2000,將已南下至並、鎮、忻、代州的部族百姓驅逐迴原地。這些百姓好不容易逃離契丹魔爪,怎麽願意再迴去呢?於是他們相約來到成德軍治所,希望得到安重榮的庇護。


    安重榮此時已經心生反意,對於這些無家可歸的部族百姓,立刻編成隊伍進行訓練。一時間百姓歸者如潮,誰也不再搭理石敬瑭的詔旨。


    這下石敬瑭再也坐不住了,他拿出自己當年笑傲沙場的那股猛勁,親自坐鎮鄴都,召集各路藩鎮討伐安重榮。


    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與安重榮同姓,恃江為險隱蓄異謀,安重榮陰相結托互為表裏。晉主既慮安重榮,複防安從進,乃遣人對安從進說:“青州節度使王建立來朝願歸鄉裏,朕已允準。特虛青州待卿,卿若樂行,朕即降敕。”安從進答道:“移青州至漢江南,臣即赴任。”晉主聽他出言不遜,頗有怒意,但恐兩難並發,權且含容。


    公元941年,安重榮致書安從進,說一筆寫不出兩個“安“字,希望安從進乘京城空虛之際北進,與成德軍南北夾擊共圖大事。


    這裏順帶說一下,二安雖然同姓,但安重榮是粟特人,安從進是沙陀人,二人八竿子都打不著。不過沙陀與粟特人長期通婚,所以二人雖不同族,但是卻交心已久。


    卻說有一人名叫和凝,字成績,鄆洲須昌人,和凝從小聰明伶俐,姿態俊秀神采奕奕。天成年間,朝廷授予和凝郎中侍禦史一職,後來多次升官至主客員外郎,主管皇帝的詔書;又擔任翰林學士,主管貢舉等。和凝錄取的都是當時最優秀的人才


    後晉朝廷授予和凝端明殿學士,兼管度支,同時任翰林院學士承旨,天福五年,朝廷授予他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官職。


    高祖將要到鄴都,當時安從進已表現出要謀反的跡象。和凝對石敬瑭說:“您要到鄴都去,安從進必然反叛,您看怎麽辦?”高祖反問道:“你說怎麽辦?”和凝迴答道:“您先寫十幾封詔書授給鄭王,有急事就命令將領進攻安從進.”高祖一聽就授給鄭王十幾封詔書。


    高祖到了鄴都,安從進果然謀反,鄭王就以詔書命令騎將李建崇、焦繼勳等人征討安從進。安從進認為高祖剛去鄴都,沒料到晉兵會迅速出動,安從進以為有神靈相助,於是敗逃,萬餘人統行潰散。安從進單騎走脫,連山南東道的印信都弄丟了。


    安從進兵敗,安重榮尚未得知,竟集境內饑民數萬南向鄴都,聲言先除國賊再滅外寇。百姓對石敬瑭辱國害民切齒痛恨,立刻忘乎所以地追隨安大哥起兵,義軍迅速膨脹到數萬之眾。


    安重榮的義軍行至宗城,與石敬瑭派出的鎮壓大軍不期而遇。狹路相逢勇者勝,安重榮和石敬瑭的妹夫杜重威殺在一起。


    杜重威率領的都是後晉的精銳,加上石敬瑭在後麵坐鎮,這時的他隻能拚命死戰。


    時間一長,安重榮吃不住勁了,一唿百應的義軍畢竟不如職業軍人。眼看形勢不利,成德軍將領趙彥之突然倒戈,向晉軍大隊玩命奔去。晉軍看見他的鎧甲鞍轡俱用銀飾,不由起了貪心,雖然他倒戈來降,也把他亂刀分屍,所有鎧甲鞍轡當即分散。


    安重榮始料未及,義軍陣腳大亂,兩萬將士盡皆潰散,大部分被凍餓而死,還有的被杜重威殺死。安重榮帶著十餘騎親將逃入鎮州,杜重威隨即率兵圍住鎮州。


    安重榮不甘束手就縛,他知道自己同時得罪了兩大強敵,無論是契丹還是後晉都不會放過他。


    安重榮動員城中百姓共同禦敵。鎮州百姓強忍亡夫喪子之痛,義無反顧地奮力死戰。


    杜重威見強攻不成,就大撒銀彈收買城中將校,一個家夥見錢眼開,從城西水碾門放晉軍入城。守城軍民寡不敵眾,兩萬餘人倒在血泊之中。


    安重榮又一次突出重圍,率領數百名騎兵退入牙城,準備與晉軍做最後的搏殺。


    公元942年正月,天寒地凍滴水成冰,糧盡多時的安重榮再也拉不起自己的強弓,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晉軍潮水般地衝入牙城。


    安重榮兵敗被俘,石敬瑭下令斬首,並將他的首級快遞給耶律德光報功。


    安重榮被殺後,晉廷以為自己無罪,哪知遼使複來詰責,問晉主何故招納吐穀渾?晉主說安重榮將他們徙入內地,我又不知道。遼使索要白承福頭顱,晉主無從應命,為此憂鬱盈胸,漸漸地生起重病來了。


    天福七年,高行周攻克襄州,安從進戰死,高行周執住他的兒子及將佐四十三人送往大梁。晉主在鄴都病已不起,傳令將他們全部處死。


    石敬塘生有七子,四子被殺,二子早歿,隻剩幼子石重睿尚在衝齡。晉主臥疾,宰相馮道入見。晉主令宮女把四歲的石重睿交到馮道懷中後說道:“大晉社稷全交愛卿,望愛卿效仿周公之德顧命輔政,勿負朕心。”馮道口稱遵旨伏地叩首。


    石敬塘死後,馮道與侍衛馬步都虞侯景延廣商議,馮道說:“自大晉開國,向契丹稱臣稱子奴顏婢膝,實乃奇恥大辱。若立年幼之君必被契丹訛詐,不如選年長宗室繼承君位?”


    景延廣最恨契丹,就與他議定擁立石重貴,飛使奉迎。後人有詩歎曰:


    智短才疏石敬瑭,


    閨閫嫌隙禍蕭牆。


    結連北虜顏何厚?


    反下三關罪莫當。


    屈膝稱臣甘恥辱,


    請封割地壞綱常。


    奸臣阿附桑維翰,


    十二年來盡滅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宋傳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洪劉華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洪劉華並收藏唐宋傳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