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首充滿夏日情趣的小詩出自於一位殺人狂魔高駢之手。高駢寫詩雲淡風輕,現實中卻是殺人如麻。
高駢祖籍渤海蓚縣,出身於漢族名門-渤海高氏(東魏建立者高歡、東魏名將高傲曹、唐代詩人高適等皆來自此家族)。
高駢爺爺是晚唐名將高崇文,曾憑借一己之力平定西川,榮封南平郡王。高駢本人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但詩文頗有造詣,書法超群,且熟讀兵書,箭無虛發。
高駢某日出行,聞聽空中雕鳴聲聲,一抬頭,隻見兩隻大雕展翼並飛,撲翅掠過,箭術嫻熟的高駢說了聲:“我後大富貴,當貫之”!隨即挽弓搭箭,箭如流星,直指長空,雙雕應聲而落,眾人大驚,歡唿聲響遏行雲,人稱“落雕侍禦”。
一箭雙雕,確要有過硬的本領,這位射雕英雄,果然在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聲名日隆,曆任數鎮節度使,驗證了自己當初射雕時的預言。
高駢作為武人,他破黨項,退吐蕃,平安南,收交趾,戰功累累。後期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名冠侯藩之右,名兼卿相之崇“,但他又喜好文學,有不少詩詞傳世,是晚唐舉足輕重之人。高駢有詩一首《言懷》:
恨乏平戎策,
慚登拜將壇。
手持金鉞冷,
身掛鐵衣寒。
主聖扶持易,
恩深報效難。
三邊猶未靜,
何敢便休官。
年輕時的高駢,在家國的感召之下,信奉祖輩留傳的傳統,滿腔熱血,南征北戰,化做聲聲長嘯,確有勢不可擋、英氣勃發的射雕雄心,在荒無人煙的邊陲,一心平虜保國。
但是在平定南詔後,因為與從前鎮守成都的“突將“發生“俸祿“衝突,高駢竟然帶人闖入這些“突將“家中,上至白發蒼蒼的老人,下到繈褓中的嬰兒,一個不留全部處死。一時間血流成河,哭聲動天,仿佛人間地獄,慘不忍睹。一夜間竟然殺死數千人。
後來黃巢兵起,直指長安,朝廷對身在揚州統兵,肩負宰相之職的高駢十分依賴,舉國上下都希望他能出兵護國,扭轉乾坤。高駢“下令將出師”。心腹畢師鐸替他出了一個餿主意,說,將軍您現在功勳卓著,賊尚未平,而朝廷中已有口舌是非,一旦賊平,則有功高震主之嫌,何不坐山觀虎鬥,自求多福呢?
黃巢軍入長安時,唐僖宗急調高駢勤王,他不服朝廷節製,並未奉詔出兵,隻是命其幕客新羅人崔致遠作《檄黃巢文》,出兵至揚州東塘百餘日,以虛張聲勢,此後又上表請唐僖宗巡幸江淮,被唐廷質疑為挾天子以令諸侯。
高駢的小心眼壞了大事。盡管朝廷對其“倚若長城”,奔送詔諭的使者相望於道。但他仍然擁兵不出。唐僖宗終於對這名大唐宿將心灰意冷。無奈之下,隻得將都統的兵權移交給曾遭罷相的王鐸,對高駢則進行加爵削權的冷處理。
高駢一向瞧不上眼的王鐸號召各鎮諸侯討伐流賊。中和三年四月,長安被官軍收複。捷報傳來,高駢頓感顏麵盡失、威望一掃而光。
高駢從此意誌消沉,他在《寫懷二首》中吐露心思:
漁竿消日酒消愁,
一醉忘情萬事休。
卻恨韓彭興漢室,
功成不向五湖遊。
花滿西園月滿池,
笙歌搖曳畫船移。
如今暗與心相約,
不動征旗動酒旗。
高駢從此沉湎於崇道之術。他所信任的呂用之等人假意說他將歸上清,羽化登仙,將高駢引入歧途。
畢師鐸原是黃巢大將,投降高駢後任淮南都知兵馬使.畢師鐸高大威猛無人可比,不過英雄難過美人關,揚州城內有一歌伎,名曰玉琴,這女子年方妙齡,長得花容月貌,國色天香。畢師鐸見玉琴美貌出眾,歌舞俱佳,倍是心愛,包養於城中聚鳳樓中。美女也是愛英雄,玉琴靠上畢師鐸這樣有權有勢的武將,自然吃穿不愁,富貴自得。
一日畢師鐸來到玉琴住處,忽聞閣樓上麵傳來陣陣哭泣之聲,畢師鐸定睛一瞧,原來是美人坐在床邊手帕遮容以淚洗麵。畢師鐸依偎在玉琴身旁問道:“愛妾因何哭泣?”
玉琴答道:“將軍莫問,賤妾已無顏再見將軍。”依舊哭泣不止。
畢師鐸一陣遲疑後問道:“究竟何事?莫非有人欺負你了?”
玉琴扭頭哭道:“昨日那妖道呂用之來妾住處,言妾宅有狐妖侵擾,說要為妾驅魔。怎知妖道所言驅魔,竟是將妾奸汙,所以妾無顏再見將軍。”
畢師鐸聞言火冒三丈,怒摔花瓶罵道:“牛鼻子老道欺人太甚!”言罷便往樓下走去。玉琴拉住畢師鐸問道:“將軍要往哪裏去?”
畢師鐸甩開玉琴怒道:“我當為愛妾殺此妖道,挖心剝皮以謝蒼生!”言罷下樓遠去。
畢師鐸滿膛怒火來見高駢,高駢不知緣故。畢師鐸道:“妖道呂用之借驅鬼降魔,奸汙了下官的愛妾玉琴,請都督為末將做主,誅殺妖道。”
高駢道:“畢將軍所指玉琴老夫也曾耳聞,她不過是一青樓女子而已,何必因一妓女傷了和氣。”畢師鐸聞言暗想這高駢如今老邁昏庸,與妖道交情勝過部下將領,便懷恨而去。
畢師鐸越想越氣,便招來副將秦彥、秦稠兄弟,對二人說起玉琴被呂用之奸淫之事。秦彥怒道:“大丈夫可殺不可辱,高駢早已被幾個妖道蠱惑,將軍何不造反?與其縱容妖道害人,不如自立江淮成就霸業。”此言正合畢師鐸心意,三人商議已定,便往高郵大營調兵造反。三日後,畢師鐸帶領一萬八千人,以“誅殺妖孽,匡扶政律”為名起兵,直逼揚州。
呂用之聽說畢師鐸起兵造反,便向高駢告密。高駢聽信一麵之詞,慌忙遣妖道劉守一往廬州刺史楊行密處求援兵。
楊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湣,廬州人,二十多歲便揭竿而起,參加起義,後被捕。廬州刺史鄭綮被他的英雄氣質打動,釋放了他。
公元883年,楊行密被征募戍邊,調遣官史假惺惺地問他有何需求。楊行密大吼道:“需要你的頭顱!”隨即殺死官吏,號令諸營。南征北戰,出生入死,不久占據了廬州全境。
楊行密造反本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因為碰上了高駢的好心情,不僅無罪,而且還被高詩人實授為廬州刺史。
楊行密是五代人物中被埋沒最深的一位英雄,很少有人知其大名,下麵這首詩頌揚的就是五代英雄楊行密:
聲震江淮托鼎王,
名揚天下追風將,
三十六雄誰為首,
不記當年俊楊郎。
楊行密接到高駢的書信,便讓劉守一暫住驛館。楊行密請來謀士袁襲問道:“今高都督邀我發兵討伐畢師鐸,不知可去不可去?”
袁襲答曰:“下官恭喜刺史大人,此乃天賜淮南於主公呀!”楊行密不解地問道:“先生此言何意?”
袁襲答道:“高駢年老不理政事,迷信妖魔,乃昏庸之人;呂用之等不學無術,以神鬼欺民,乃殘暴之輩;畢師鐸等本為王仙芝義軍,今又反主。這三種無道之人自相殘殺卻向將軍求援,實乃把淮南拱手相贈。將軍以畢師鐸造反起兵,出師有名。”
楊行密聞言大悅,次日拜袁襲為軍師,部將孫端為先鋒,同時斬下妖道劉守一的首級祭旗!然後率一萬五千人馬浩浩蕩蕩前往揚州。
此時妖道呂用之在揚州強征壯年男子組成一支人馬,遇到畢師鐸大軍一戰即潰。畢師鐸誅殺高駢左右所有妖道。高駢年老無能,無奈讓位於畢師鐸。
畢師鐸自封節度使,但高駢舊部多有不服;且高駢做官多年,私藏金銀寶物甚多,都被畢師鐸一人侵吞。高駢舊部心懷怨恨,便放棄要衝,紛紛投靠楊行密。
楊行密率領大軍圍困城下,耀武揚威。隻見畢師鐸將高駢一家滿門押至城鐸之上,畢師鐸對城下楊行密等人叫道:“你等既然說我造反,我現在就殺高駢全家,讓你名正言順。”說完畢師鐸把手一揮,高駢的人頭頃刻落地,其滿門盡遭梟首。
高駢被殺,楊行密心裏高興壞了!這比自己動手好多了!但楊行密為了感動人心,即令全軍將士為高駢戴孝,並於中軍設立香案靈位,自己向著揚州城放聲大哭。隨行將士都被楊行密的大義之舉感化,三萬人馬同仇敵愾,誓言決戰。楊行密連哭三日,見將士已生決戰之心,即下令攻城。
畢師鐸率領城內守兵突圍,一員大將堵住西營門,隻見他濃眉虎目,寬臉方口,頭戴赤金盔,身披金鱗火紅甲,手中一柄紫金大刀,跨下一匹純白駿馬名曰登山雪,此人正是廬州刺史楊行密。楊行密喊道:“畢師鐸,哪裏逃?”副將秦稠來戰楊行密,兩個迴合便被斬於馬下;秦彥也被亂槍刺死。畢師鐸拋下大部兵馬,率精騎兩千人拚死殺出揚州,往蔡州投奔。
秦宗權被滅之後,孫儒為蔡州刺史,依附於朱溫麾下。
得知畢師鐸率兵來歸,孫儒對部將馬殷說道:“畢師鐸常有反主之心,且威猛勇武,留於左右必為我等大患。”
馬殷道:“以末將之見,將軍可設個‘鴻門宴’,到時我以舞劍助興,將軍摔杯為號,席間誅殺此賊,以除後患。”
孫儒以為此計可行,即命士兵大開城門,列隊迎接畢師鐸。畢師鐸見孫儒麵如噀血,目若朗星,雕嘴魚腮,板牙無縫,立即躬身執禮,孫儒也相待甚厚。刺史府內,孫儒宴請畢師鐸,賓主互敬,眾人暢飲甚歡。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馬殷起身扶劍說道:“畢將軍久戰知兵,末將願舞劍請將軍品評。”說著拔出腰中寶劍舞動。畢師鐸有勇無謀之人,見他舞劍反倒看得入迷。
馬殷舞劍眾人稱好,隻見他離畢師鐸越舞越近,孫儒見時機已到,將手中酒杯摔在地上。馬殷一劍刺懷。這一劍本想畢師鐸必死無疑,怎知畢師鐸用竹筷夾住寶劍,一聲大吼掀翻酒案。酒宴一片大亂,左右侍衛紛紛來圍畢師鐸,畢師鐸以竹筷為武器,竟然連殺數人。畢師鐸衝至門口,一將猛然冒出,此人正是馬殷。馬殷一條蠍尾鞭打向對方天靈蓋,畢師鐸躲閃不及,命喪門檻。
畢師鐸死後,孫儒吞並了他的兵馬。接著令馬殷為先鋒率兵五萬進犯揚州。楊行密聞報對軍師袁襲說:“今得揚州如同雞肋,守護不易,舍棄不忍。孫儒大軍將至,真是進退兩難。”
袁襲曰:“孫儒想趁亂奪取揚州。自畢師鐸作亂以來,揚州饑民成群難以維濟,主公可退避宣州,把這凋零之城讓孫儒鎮守,以後再見機行事。”
楊行密退出揚州,揚州人民立即遭到了一場塌天大禍。蔡州軍一旦闖入曾經富甲天下的揚州城,立刻兇焰大張,將燒殺搶掠的戰爭慘禍演繹到了極致。
孫儒進駐揚州,麾下有一部將肖仁對他說:“當初畢師鐸因一歌伎與高駢反目,未想世間竟有如此美貌女子,將軍何不招這女子來見。”
此言正合孫儒之意,即令肖仁去城中尋找歌伎玉琴。未幾玉琴被士卒押來,孫儒見其果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於是對她說:“人言畢師鐸因你興兵造反,美人容貌果然不差。今畢師鐸以死揚州大亂,我欲與愛姬共保富貴,不知意下如何?”
玉琴被抓嚇得不知如何是好,聞聽此言隻好答道:“賤妾能夠侍奉將軍,真是三生有幸。”孫儒見這風塵女子倒也明白,遂令玉琴當夜侍寢。
不久孫儒軍中糧食開始短缺。雖然孫儒歸附於朱全忠,但並非朱全忠嫡係,汴梁靜觀其變。此時軍中又發生瘟疫,孫儒不聞不問,整日與玉琴共暖春宵。正是:
風塵歌伎嫵媚嬌,
多有豪傑為折腰。
亂世河山傷玉腕,
風雨江淮斷絲絛。
孫儒軍中發生瘟疫之事傳至楊行密軍中,參軍戴友規言道:“孫儒軍中發生瘟疫,孫儒不聞不問,可見潰敗隻在旦夕,主公此時發兵正逢時機。”軍師袁襲也讚成出兵。楊行密就按二人之勸,率兵三萬人大舉反攻。揚州因三麵被困,漕運商路堵塞,民不聊生,軍隊雖多卻無戰心。楊行密率兵攻城,雲梯高聳,箭弩頻射,揚州兵馬難以抵擋潰敗而散。
馬殷死守西門,有士卒來報敵兵從南門攻入,孫刺史被擒。馬殷拔劍猛砍城垛恨道:“孫儒若不是貪戀妓女,豈有今日被擒之辱!傳我將令撤迴蔡州。”
馬殷率領所部兵馬逃迴蔡州。朱全忠認為馬殷膽識過人,久留中原必成大患,奏請天子加封馬殷為荊南節度使。
楊行密端坐揚州帥府,有士卒將孫儒和玉琴捆綁押來。楊行密問孫儒:“我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我興兵殺反賊,你卻舉旗來犯我,是何居心?”
孫儒答道:“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要殺便殺,何需多言!”
楊行密道:“好,既然如此,我就借你人頭以安民心。左右,將孫儒街市斬首。”
楊行密再看玉琴,果然美貌不凡令人愛憐,有心放她一馬。袁襲在旁小聲說道:“若非此女,畢師鐸、孫儒焉有殺身之禍?”楊行密聞言豁然大悟,乃大聲道:“快將此女推出斬首!”
玉琴聽說楊行密要將自己斬首,不由看著他柔聲說道:“將軍殺一柔弱女子,豈是大丈夫所為?”
楊行密道:“你若是貞潔烈女,我尚可饒你性命;但你乃揚州歌伎風塵女子,有何可憐?”
玉琴答道:“孫儒興兵來犯揚州,楊將軍尚且棄城而逃,又何必怪小女子不守貞潔呢?我不從孫儒,其必殺我;我從了他,將軍又要殺我!小女子裏外是死,豈不可憐?”
楊行密聽她說得有理,於是說道:“本官念你孤零飄泊,受孫儒欺淩也是走投無路,今日饒你一死。”楊行密放過玉琴饒她迴家。
風塵女玉琴虎口餘生,另一位忠貞不渝的奇女子卻命喪夫君劍下,她就是江淮名將張訓的妻子。一襲真珠衣,出入夢幻境。可惜筆者無從查考她的尊姓芳名,隻能用張訓妻代之。
張訓,生卒年不詳,清流(今安徽滁州)人,從小就勇敢強悍。聽說楊行密造反,張訓覺得“你可反得,我也可反得“,於是毅然來到廬州,加入了楊行密的造反隊伍。
楊行密見到大老遠趕來投奔的山裏人張訓,很是喜歡,就與其暢談起來,很快他發現這個小夥子不僅嘴大,而且本事也不小,特別是舞得一手好劍,非常欣賞,就將他留在身邊當了一個親隨。
楊行密在宣州躲避孫儒之際,有一次打了個勝仗,繳獲頗豐。楊行密一高興,立馬分發給諸將。哪知道分給張訓的鎧甲又破又舊,張訓覺得很沒麵子,其妻見狀不以為意地說:“夫君不必在意,這一定是主公發錯了,等到他明白了,一定會給你換新的!“果然第二天楊行密就問張訓所得戰利品的成色如何?張訓實言以告,楊行密二話不說就給他換發了新的鎧甲。後來楊行密進占揚州,又發了筆橫財,本著有福同享的原則,楊行密遍賜諸將戰馬。誰知道發給張訓的卻是駑弱之馬。張妻知道丈夫又因分馬之事不高興,就用宣州時所說的話安慰丈夫。和上次的事如出一轍,楊行密果然問他戰馬如何,並且問他:“你們家是不是供有神靈啊?當年我在宣州賜給眾將甲胄後,當夜夢見一個婦人,穿著一件真(珍)珠衣對我說''公賜張訓甲甚弊,當為易之'',第二天,我問你果然如此。今天我再賜諸將戰馬,又夢見那婦人對我說''張馬非良馬也'',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
這下輪到張訓迷惑了,他一腦門問號地迴到家裏。幾天後張訓妻出門,張訓找尋自家衣物,偶然翻開其妻的衣箱,發現裏麵赫然藏著一襲珍珠衣,這下張訓更加蒙圈了。想到自己竟然有這樣一個能入夢境的“妖人“妻子,張訓決定殺之而後快。哪知他的殺心才起,其妻竟然說:“夫君欲負我耶?你雖然能夠一劍下城,卻仍然不是我的對手。我們之間你死我活,還是讓我先你而去吧!“其妻接著指著自己的貼身女婢說:“如果你殺了我,她一定會為我報仇!還是把她也殺了吧。“說完引頸待戮。張訓也不手軟,長劍一揮殺死主仆二人。
張訓在楊行密麾下曆任數州刺史,是一位頗受軍民愛戴的地方長吏。公元907年,楊行密撒手人寰,張訓當即告老。楊吳朝廷下令慰留,遷其為黃州刺史,沒過幾年,張訓便去世了。楊吳朝廷追贈其為太傅、清河郡公。
後來張訓的兒子遷居父親曾經一劍成名的常州,號稱“常州三傑“之一的中共早期領導人張太雷烈士便是張訓的後裔。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這首充滿夏日情趣的小詩出自於一位殺人狂魔高駢之手。高駢寫詩雲淡風輕,現實中卻是殺人如麻。
高駢祖籍渤海蓚縣,出身於漢族名門-渤海高氏(東魏建立者高歡、東魏名將高傲曹、唐代詩人高適等皆來自此家族)。
高駢爺爺是晚唐名將高崇文,曾憑借一己之力平定西川,榮封南平郡王。高駢本人更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不但詩文頗有造詣,書法超群,且熟讀兵書,箭無虛發。
高駢某日出行,聞聽空中雕鳴聲聲,一抬頭,隻見兩隻大雕展翼並飛,撲翅掠過,箭術嫻熟的高駢說了聲:“我後大富貴,當貫之”!隨即挽弓搭箭,箭如流星,直指長空,雙雕應聲而落,眾人大驚,歡唿聲響遏行雲,人稱“落雕侍禦”。
一箭雙雕,確要有過硬的本領,這位射雕英雄,果然在日後通過自己的努力,聲名日隆,曆任數鎮節度使,驗證了自己當初射雕時的預言。
高駢作為武人,他破黨項,退吐蕃,平安南,收交趾,戰功累累。後期擁兵自重,割據一方。“名冠侯藩之右,名兼卿相之崇“,但他又喜好文學,有不少詩詞傳世,是晚唐舉足輕重之人。高駢有詩一首《言懷》:
恨乏平戎策,
慚登拜將壇。
手持金鉞冷,
身掛鐵衣寒。
主聖扶持易,
恩深報效難。
三邊猶未靜,
何敢便休官。
年輕時的高駢,在家國的感召之下,信奉祖輩留傳的傳統,滿腔熱血,南征北戰,化做聲聲長嘯,確有勢不可擋、英氣勃發的射雕雄心,在荒無人煙的邊陲,一心平虜保國。
但是在平定南詔後,因為與從前鎮守成都的“突將“發生“俸祿“衝突,高駢竟然帶人闖入這些“突將“家中,上至白發蒼蒼的老人,下到繈褓中的嬰兒,一個不留全部處死。一時間血流成河,哭聲動天,仿佛人間地獄,慘不忍睹。一夜間竟然殺死數千人。
後來黃巢兵起,直指長安,朝廷對身在揚州統兵,肩負宰相之職的高駢十分依賴,舉國上下都希望他能出兵護國,扭轉乾坤。高駢“下令將出師”。心腹畢師鐸替他出了一個餿主意,說,將軍您現在功勳卓著,賊尚未平,而朝廷中已有口舌是非,一旦賊平,則有功高震主之嫌,何不坐山觀虎鬥,自求多福呢?
黃巢軍入長安時,唐僖宗急調高駢勤王,他不服朝廷節製,並未奉詔出兵,隻是命其幕客新羅人崔致遠作《檄黃巢文》,出兵至揚州東塘百餘日,以虛張聲勢,此後又上表請唐僖宗巡幸江淮,被唐廷質疑為挾天子以令諸侯。
高駢的小心眼壞了大事。盡管朝廷對其“倚若長城”,奔送詔諭的使者相望於道。但他仍然擁兵不出。唐僖宗終於對這名大唐宿將心灰意冷。無奈之下,隻得將都統的兵權移交給曾遭罷相的王鐸,對高駢則進行加爵削權的冷處理。
高駢一向瞧不上眼的王鐸號召各鎮諸侯討伐流賊。中和三年四月,長安被官軍收複。捷報傳來,高駢頓感顏麵盡失、威望一掃而光。
高駢從此意誌消沉,他在《寫懷二首》中吐露心思:
漁竿消日酒消愁,
一醉忘情萬事休。
卻恨韓彭興漢室,
功成不向五湖遊。
花滿西園月滿池,
笙歌搖曳畫船移。
如今暗與心相約,
不動征旗動酒旗。
高駢從此沉湎於崇道之術。他所信任的呂用之等人假意說他將歸上清,羽化登仙,將高駢引入歧途。
畢師鐸原是黃巢大將,投降高駢後任淮南都知兵馬使.畢師鐸高大威猛無人可比,不過英雄難過美人關,揚州城內有一歌伎,名曰玉琴,這女子年方妙齡,長得花容月貌,國色天香。畢師鐸見玉琴美貌出眾,歌舞俱佳,倍是心愛,包養於城中聚鳳樓中。美女也是愛英雄,玉琴靠上畢師鐸這樣有權有勢的武將,自然吃穿不愁,富貴自得。
一日畢師鐸來到玉琴住處,忽聞閣樓上麵傳來陣陣哭泣之聲,畢師鐸定睛一瞧,原來是美人坐在床邊手帕遮容以淚洗麵。畢師鐸依偎在玉琴身旁問道:“愛妾因何哭泣?”
玉琴答道:“將軍莫問,賤妾已無顏再見將軍。”依舊哭泣不止。
畢師鐸一陣遲疑後問道:“究竟何事?莫非有人欺負你了?”
玉琴扭頭哭道:“昨日那妖道呂用之來妾住處,言妾宅有狐妖侵擾,說要為妾驅魔。怎知妖道所言驅魔,竟是將妾奸汙,所以妾無顏再見將軍。”
畢師鐸聞言火冒三丈,怒摔花瓶罵道:“牛鼻子老道欺人太甚!”言罷便往樓下走去。玉琴拉住畢師鐸問道:“將軍要往哪裏去?”
畢師鐸甩開玉琴怒道:“我當為愛妾殺此妖道,挖心剝皮以謝蒼生!”言罷下樓遠去。
畢師鐸滿膛怒火來見高駢,高駢不知緣故。畢師鐸道:“妖道呂用之借驅鬼降魔,奸汙了下官的愛妾玉琴,請都督為末將做主,誅殺妖道。”
高駢道:“畢將軍所指玉琴老夫也曾耳聞,她不過是一青樓女子而已,何必因一妓女傷了和氣。”畢師鐸聞言暗想這高駢如今老邁昏庸,與妖道交情勝過部下將領,便懷恨而去。
畢師鐸越想越氣,便招來副將秦彥、秦稠兄弟,對二人說起玉琴被呂用之奸淫之事。秦彥怒道:“大丈夫可殺不可辱,高駢早已被幾個妖道蠱惑,將軍何不造反?與其縱容妖道害人,不如自立江淮成就霸業。”此言正合畢師鐸心意,三人商議已定,便往高郵大營調兵造反。三日後,畢師鐸帶領一萬八千人,以“誅殺妖孽,匡扶政律”為名起兵,直逼揚州。
呂用之聽說畢師鐸起兵造反,便向高駢告密。高駢聽信一麵之詞,慌忙遣妖道劉守一往廬州刺史楊行密處求援兵。
楊行密,字化源,原名行湣,廬州人,二十多歲便揭竿而起,參加起義,後被捕。廬州刺史鄭綮被他的英雄氣質打動,釋放了他。
公元883年,楊行密被征募戍邊,調遣官史假惺惺地問他有何需求。楊行密大吼道:“需要你的頭顱!”隨即殺死官吏,號令諸營。南征北戰,出生入死,不久占據了廬州全境。
楊行密造反本是十惡不赦的大罪,因為碰上了高駢的好心情,不僅無罪,而且還被高詩人實授為廬州刺史。
楊行密是五代人物中被埋沒最深的一位英雄,很少有人知其大名,下麵這首詩頌揚的就是五代英雄楊行密:
聲震江淮托鼎王,
名揚天下追風將,
三十六雄誰為首,
不記當年俊楊郎。
楊行密接到高駢的書信,便讓劉守一暫住驛館。楊行密請來謀士袁襲問道:“今高都督邀我發兵討伐畢師鐸,不知可去不可去?”
袁襲答曰:“下官恭喜刺史大人,此乃天賜淮南於主公呀!”楊行密不解地問道:“先生此言何意?”
袁襲答道:“高駢年老不理政事,迷信妖魔,乃昏庸之人;呂用之等不學無術,以神鬼欺民,乃殘暴之輩;畢師鐸等本為王仙芝義軍,今又反主。這三種無道之人自相殘殺卻向將軍求援,實乃把淮南拱手相贈。將軍以畢師鐸造反起兵,出師有名。”
楊行密聞言大悅,次日拜袁襲為軍師,部將孫端為先鋒,同時斬下妖道劉守一的首級祭旗!然後率一萬五千人馬浩浩蕩蕩前往揚州。
此時妖道呂用之在揚州強征壯年男子組成一支人馬,遇到畢師鐸大軍一戰即潰。畢師鐸誅殺高駢左右所有妖道。高駢年老無能,無奈讓位於畢師鐸。
畢師鐸自封節度使,但高駢舊部多有不服;且高駢做官多年,私藏金銀寶物甚多,都被畢師鐸一人侵吞。高駢舊部心懷怨恨,便放棄要衝,紛紛投靠楊行密。
楊行密率領大軍圍困城下,耀武揚威。隻見畢師鐸將高駢一家滿門押至城鐸之上,畢師鐸對城下楊行密等人叫道:“你等既然說我造反,我現在就殺高駢全家,讓你名正言順。”說完畢師鐸把手一揮,高駢的人頭頃刻落地,其滿門盡遭梟首。
高駢被殺,楊行密心裏高興壞了!這比自己動手好多了!但楊行密為了感動人心,即令全軍將士為高駢戴孝,並於中軍設立香案靈位,自己向著揚州城放聲大哭。隨行將士都被楊行密的大義之舉感化,三萬人馬同仇敵愾,誓言決戰。楊行密連哭三日,見將士已生決戰之心,即下令攻城。
畢師鐸率領城內守兵突圍,一員大將堵住西營門,隻見他濃眉虎目,寬臉方口,頭戴赤金盔,身披金鱗火紅甲,手中一柄紫金大刀,跨下一匹純白駿馬名曰登山雪,此人正是廬州刺史楊行密。楊行密喊道:“畢師鐸,哪裏逃?”副將秦稠來戰楊行密,兩個迴合便被斬於馬下;秦彥也被亂槍刺死。畢師鐸拋下大部兵馬,率精騎兩千人拚死殺出揚州,往蔡州投奔。
秦宗權被滅之後,孫儒為蔡州刺史,依附於朱溫麾下。
得知畢師鐸率兵來歸,孫儒對部將馬殷說道:“畢師鐸常有反主之心,且威猛勇武,留於左右必為我等大患。”
馬殷道:“以末將之見,將軍可設個‘鴻門宴’,到時我以舞劍助興,將軍摔杯為號,席間誅殺此賊,以除後患。”
孫儒以為此計可行,即命士兵大開城門,列隊迎接畢師鐸。畢師鐸見孫儒麵如噀血,目若朗星,雕嘴魚腮,板牙無縫,立即躬身執禮,孫儒也相待甚厚。刺史府內,孫儒宴請畢師鐸,賓主互敬,眾人暢飲甚歡。酒過三巡菜過五味,馬殷起身扶劍說道:“畢將軍久戰知兵,末將願舞劍請將軍品評。”說著拔出腰中寶劍舞動。畢師鐸有勇無謀之人,見他舞劍反倒看得入迷。
馬殷舞劍眾人稱好,隻見他離畢師鐸越舞越近,孫儒見時機已到,將手中酒杯摔在地上。馬殷一劍刺懷。這一劍本想畢師鐸必死無疑,怎知畢師鐸用竹筷夾住寶劍,一聲大吼掀翻酒案。酒宴一片大亂,左右侍衛紛紛來圍畢師鐸,畢師鐸以竹筷為武器,竟然連殺數人。畢師鐸衝至門口,一將猛然冒出,此人正是馬殷。馬殷一條蠍尾鞭打向對方天靈蓋,畢師鐸躲閃不及,命喪門檻。
畢師鐸死後,孫儒吞並了他的兵馬。接著令馬殷為先鋒率兵五萬進犯揚州。楊行密聞報對軍師袁襲說:“今得揚州如同雞肋,守護不易,舍棄不忍。孫儒大軍將至,真是進退兩難。”
袁襲曰:“孫儒想趁亂奪取揚州。自畢師鐸作亂以來,揚州饑民成群難以維濟,主公可退避宣州,把這凋零之城讓孫儒鎮守,以後再見機行事。”
楊行密退出揚州,揚州人民立即遭到了一場塌天大禍。蔡州軍一旦闖入曾經富甲天下的揚州城,立刻兇焰大張,將燒殺搶掠的戰爭慘禍演繹到了極致。
孫儒進駐揚州,麾下有一部將肖仁對他說:“當初畢師鐸因一歌伎與高駢反目,未想世間竟有如此美貌女子,將軍何不招這女子來見。”
此言正合孫儒之意,即令肖仁去城中尋找歌伎玉琴。未幾玉琴被士卒押來,孫儒見其果有閉月羞花之貌,沉魚落雁之容,於是對她說:“人言畢師鐸因你興兵造反,美人容貌果然不差。今畢師鐸以死揚州大亂,我欲與愛姬共保富貴,不知意下如何?”
玉琴被抓嚇得不知如何是好,聞聽此言隻好答道:“賤妾能夠侍奉將軍,真是三生有幸。”孫儒見這風塵女子倒也明白,遂令玉琴當夜侍寢。
不久孫儒軍中糧食開始短缺。雖然孫儒歸附於朱全忠,但並非朱全忠嫡係,汴梁靜觀其變。此時軍中又發生瘟疫,孫儒不聞不問,整日與玉琴共暖春宵。正是:
風塵歌伎嫵媚嬌,
多有豪傑為折腰。
亂世河山傷玉腕,
風雨江淮斷絲絛。
孫儒軍中發生瘟疫之事傳至楊行密軍中,參軍戴友規言道:“孫儒軍中發生瘟疫,孫儒不聞不問,可見潰敗隻在旦夕,主公此時發兵正逢時機。”軍師袁襲也讚成出兵。楊行密就按二人之勸,率兵三萬人大舉反攻。揚州因三麵被困,漕運商路堵塞,民不聊生,軍隊雖多卻無戰心。楊行密率兵攻城,雲梯高聳,箭弩頻射,揚州兵馬難以抵擋潰敗而散。
馬殷死守西門,有士卒來報敵兵從南門攻入,孫刺史被擒。馬殷拔劍猛砍城垛恨道:“孫儒若不是貪戀妓女,豈有今日被擒之辱!傳我將令撤迴蔡州。”
馬殷率領所部兵馬逃迴蔡州。朱全忠認為馬殷膽識過人,久留中原必成大患,奏請天子加封馬殷為荊南節度使。
楊行密端坐揚州帥府,有士卒將孫儒和玉琴捆綁押來。楊行密問孫儒:“我與你往日無怨,近日無仇,我興兵殺反賊,你卻舉旗來犯我,是何居心?”
孫儒答道:“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要殺便殺,何需多言!”
楊行密道:“好,既然如此,我就借你人頭以安民心。左右,將孫儒街市斬首。”
楊行密再看玉琴,果然美貌不凡令人愛憐,有心放她一馬。袁襲在旁小聲說道:“若非此女,畢師鐸、孫儒焉有殺身之禍?”楊行密聞言豁然大悟,乃大聲道:“快將此女推出斬首!”
玉琴聽說楊行密要將自己斬首,不由看著他柔聲說道:“將軍殺一柔弱女子,豈是大丈夫所為?”
楊行密道:“你若是貞潔烈女,我尚可饒你性命;但你乃揚州歌伎風塵女子,有何可憐?”
玉琴答道:“孫儒興兵來犯揚州,楊將軍尚且棄城而逃,又何必怪小女子不守貞潔呢?我不從孫儒,其必殺我;我從了他,將軍又要殺我!小女子裏外是死,豈不可憐?”
楊行密聽她說得有理,於是說道:“本官念你孤零飄泊,受孫儒欺淩也是走投無路,今日饒你一死。”楊行密放過玉琴饒她迴家。
風塵女玉琴虎口餘生,另一位忠貞不渝的奇女子卻命喪夫君劍下,她就是江淮名將張訓的妻子。一襲真珠衣,出入夢幻境。可惜筆者無從查考她的尊姓芳名,隻能用張訓妻代之。
張訓,生卒年不詳,清流(今安徽滁州)人,從小就勇敢強悍。聽說楊行密造反,張訓覺得“你可反得,我也可反得“,於是毅然來到廬州,加入了楊行密的造反隊伍。
楊行密見到大老遠趕來投奔的山裏人張訓,很是喜歡,就與其暢談起來,很快他發現這個小夥子不僅嘴大,而且本事也不小,特別是舞得一手好劍,非常欣賞,就將他留在身邊當了一個親隨。
楊行密在宣州躲避孫儒之際,有一次打了個勝仗,繳獲頗豐。楊行密一高興,立馬分發給諸將。哪知道分給張訓的鎧甲又破又舊,張訓覺得很沒麵子,其妻見狀不以為意地說:“夫君不必在意,這一定是主公發錯了,等到他明白了,一定會給你換新的!“果然第二天楊行密就問張訓所得戰利品的成色如何?張訓實言以告,楊行密二話不說就給他換發了新的鎧甲。後來楊行密進占揚州,又發了筆橫財,本著有福同享的原則,楊行密遍賜諸將戰馬。誰知道發給張訓的卻是駑弱之馬。張妻知道丈夫又因分馬之事不高興,就用宣州時所說的話安慰丈夫。和上次的事如出一轍,楊行密果然問他戰馬如何,並且問他:“你們家是不是供有神靈啊?當年我在宣州賜給眾將甲胄後,當夜夢見一個婦人,穿著一件真(珍)珠衣對我說''公賜張訓甲甚弊,當為易之'',第二天,我問你果然如此。今天我再賜諸將戰馬,又夢見那婦人對我說''張馬非良馬也'',這到底是怎麽迴事呢?“
這下輪到張訓迷惑了,他一腦門問號地迴到家裏。幾天後張訓妻出門,張訓找尋自家衣物,偶然翻開其妻的衣箱,發現裏麵赫然藏著一襲珍珠衣,這下張訓更加蒙圈了。想到自己竟然有這樣一個能入夢境的“妖人“妻子,張訓決定殺之而後快。哪知他的殺心才起,其妻竟然說:“夫君欲負我耶?你雖然能夠一劍下城,卻仍然不是我的對手。我們之間你死我活,還是讓我先你而去吧!“其妻接著指著自己的貼身女婢說:“如果你殺了我,她一定會為我報仇!還是把她也殺了吧。“說完引頸待戮。張訓也不手軟,長劍一揮殺死主仆二人。
張訓在楊行密麾下曆任數州刺史,是一位頗受軍民愛戴的地方長吏。公元907年,楊行密撒手人寰,張訓當即告老。楊吳朝廷下令慰留,遷其為黃州刺史,沒過幾年,張訓便去世了。楊吳朝廷追贈其為太傅、清河郡公。
後來張訓的兒子遷居父親曾經一劍成名的常州,號稱“常州三傑“之一的中共早期領導人張太雷烈士便是張訓的後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