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堡因為天時地利人和,完美擊退蝗蟲,糧食悉數歸倉。


    這次的蝗災,沒對大夏堡造成半點損失。


    相反的是,養雞鴨的人家天天有蛋撿。


    糧食豐收,紫玉借出去的糧食和該收的租子,如數收迴。


    三萬多擔糧食,填滿了府中的所有空房間和閣樓,連主院的走廊上都堆滿了麻袋。


    房間多的好處,一下便體現了出來。


    不然,這一季的糧食還真沒地方放。


    為了騰出房間,府中除了盛管家和陳大兩家人外,其他下人都搬到山穀的套房去住。


    諾大的院子,常住的隻有十一口人。


    其他的下人跟上班兒一樣,卯時到戊時走。


    有了各自的小家,下人們的積極性也是高漲。


    因為各處都堆放著糧食,為了防止老鼠出沒,紫玉又交給雪狼又一個新的職責,抓老鼠。


    …


    大夏灣家家戶戶都糧滿倉,收迴去的糧食足夠一年的口糧,這還不算地裏沒收的紅薯和棒子。


    餓怕的村民,每家都有種兩三畝棒子。


    又在陳大的指導下,在棒子地裏插扡紅薯。


    兩種作物混種在一起,對大夏村人來說是第一次所見。


    世代傳下來的經驗,讓大夏村人認為兩種農作物混種在一起隻會互搶養份,最終什麽也得不到。


    剛開始有許多人是不信這一種植方法的,但在陳大的一再保證下,他們才跟種。


    事實證明,他們以前的經驗是錯誤的。


    一畝地種出兩畝地的收成,是很多人不敢相的。


    地裏的紅薯雖沒到收獲期,個頭卻比他們以前種的大,個數更是不會少。


    一掌多長的棒子,顆粒飽滿緊實,一看就是好收成。


    …


    “哈哈哈,一季的收成足夠兩年的口糧,咱們這是都過上好日子了啊!”


    胡老頭兒從棒子地裏鑽出來,正好與邱老根遇上,兩人蹲在地頭說起莊稼的事兒。


    兩家人因為兒孫眾多,都將成家的人分出去,分得的田地在大夏村是排得上名號的。


    兩家都是勤快人,將莊稼伺候都很好,收成自然不會差了。


    可說是大夏村收成最多的兩家人,全家人敞開肚皮吃兩年都不會有問題。


    胡老頭兒家因為有手藝,進項明顯高於邱家人,是大夏村的頭號富裕人家。


    因此,在大夏村中還是很有些麵子。


    …


    “可不是嘛!


    咱們能有現在的好日子,都是托了堡主的福。


    像堡主這樣的大善人,世間難尋!”


    邱老根摸出一支裹好的葉子煙點燃,與胡老頭兒你一口我一口地吸著。


    也不知這人,從哪兒找來的煙葉,硬是吸出大麻的感覺。


    “堡主是什麽人,那是神仙下凡。


    專門來救窮苦百姓脫離苦海的,我們這才好運地遇上堡主收留。


    不然,骨頭都不知被人熬了多少迴湯了。”


    胡老頭兒對此是深有感慨,新安縣被毀,多少人死於非命。


    逃出來的人,誰也沒提過迴新安縣的話頭,張縣令一家也是如此。


    自由富足的生活,讓他們徹底地放棄迴去的念頭。


    眾人都把大夏灣,當成了他們的第二個故鄉。


    好些人,原來的故鄉是一輩子都迴不去了,想也沒用。


    胡老頭兒吐出幾個煙圈兒,一臉高人的樣子。


    “我老胡真是三生有幸,堡主住的房子就是我帶人蓋出來的。”


    兩人吹捧的大嗓門,引來附近地裏的人。


    家中有糧,心中不慌的大夏村人,蹲在地邊七嘴八舌地各抒己見。


    眾人對胡老頭兒的話是百聽不厭,特別是開荒建房那一段。


    可說是一有空,就喜歡聚在一起聽胡老頭兒大談當初的事兒。


    有了聽眾的胡老頭兒,那也是來者不拒。


    那一段經曆,成了他人生中最有意義的時段,也倍受眾人尊敬。


    這些對一個手藝人來說,是從未有過的榮耀。


    連帶大夏灣所有的手藝人,都受到尊重。


    大夏灣人的觀念也在慢慢發生改變,在他們眼中讀書人不再是高不可攀。


    因為家中隻要有適齡孩童,都可以接受免費進書院學習的待遇。


    再加上每隔七天,便有一次掃盲識字。


    讓願意學的人,都有了識字的機會。


    他們也跟著堡主,稱這樣的機會叫掃盲學習。


    接觸到後世理念的大夏灣人,在這遠離人世喧囂的大山中,過著富足與安定的生活。


    邱德貴聽到一群人的八卦嘴角直抽,一群男人比女人還能吹。


    “明日開始,壯勞力都上山修防禦工事,管飯!


    抽調六十個女人上山幫忙做飯,各自安排好家中事務。


    別以為糧食豐收了,就可以不幹活。


    空地裏該種菜的就種菜,別到了冬天又嚷嚷沒菜吃,拉不出屎來。”


    邱德貴粗俗易懂的話,逗得一群人哈哈大笑。


    這些人再也沒了當初對皇宮之人的恐懼,隻因大家都要一樣的吃喝拉撒。


    …


    秋收完成肯定是要上山幹活,修海堤的事隻能暫時放下。


    糧食一收完,紫玉和離白便召集管事開會,將修防禦工事的事布置下去。


    因此,才有邱德貴今日一說。


    不然,這些人都會安排去修海堤。


    大夏灣的海堤,經過幾百人的不懈努力,已建成大半。


    建成的海堤,每隔一段距離便有石台階,也是方便大家去趕海。


    …


    夏日的海灣,成了許多人閑暇時戲水的樂園。


    偶有迴來的小香,便成了紫玉的專屬坐騎。


    讓所有人都羨慕得不要不要的,卻沒有第二人能享受到此待遇,連離白也不行。


    在大夏灣安家的海豹一家,已發展成八口之家,成了大夏灣的新寵。


    不服氣的雪狼,最是喜歡欺負海豹一家。


    不過,聰明的海豹每次都要到紫玉家來告狀。


    那人性化的動作,讓女人們恨不抱在懷裏當孩子疼。


    聰明的海豹得了幾次紫玉給的賠償後,不時地會給府裏送魚過來,偶爾也會送魚討好雪狼。


    時間一長,兩個牛馬不相及的物種竟能和平共處。


    樂趣多的大夏灣豐收後,有著充足的糧食。


    為了自身的安全,開始在大山上修建石頭牆。


    轟轟烈烈的勞動場麵,整齊的號子聲震得秋日的樹林紛紛落葉。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搬空仇家庫房後,攜物資度過災年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鍋蓋小玉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鍋蓋小玉並收藏搬空仇家庫房後,攜物資度過災年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