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妃


    孝端文皇後,博爾濟吉特·哲哲(所有博爾濟吉特氏都是蒙古科爾沁部人)。正宮皇後。生三女,下嫁額哲、奇塔特、巴雅思祜朗。


    孝莊文皇後,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永福宮莊妃。生一子,順治帝。三女,三女分別下嫁弼爾塔哈爾、色布騰、鏗吉爾格。


    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哈日珠拉。關睢宮宸妃。生一子,二歲而殤。


    懿靖大貴妃,博爾濟吉特·娜木鍾。麟趾宮貴妃。生一子,博穆博果爾。一女,下嫁噶爾瑪索諾木。


    康惠淑妃,博爾濟吉特·巴特瑪璪。衍慶宮淑妃。改嫁給皇太極


    元妃(1593―1612),鈕祜祿氏。弘毅公額亦都的女兒,皇太極元配夫人,首任大福晉。生一子,洛博會,幼殤。明萬曆四十年卒,年二十。


    繼妃,烏拉納喇氏。生二子,豪格、洛格。一女,下嫁旺第。


    側妃,葉赫那拉氏。生一子,碩塞。


    側妃,紮魯特博爾濟吉特氏,戴青貝勒女。生兩女,一女固倫公主下嫁誇紮,一女下嫁哈尚。天聰九年十月初七日,紮魯特博爾濟吉特氏被皇太極給了葉赫部的南褚[10]。


    庶妃,納喇氏。生一子,高塞。二女,下嫁輝塞、拉哈。


    庶妃,奇壘氏。察哈爾部人。生一女,第十四女建寧公主,下嫁吳應熊。


    庶妃,顏紮氏。生一子,葉布舒。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生一子,常舒。


    庶妃,生一子,韜塞。


    庶妃,生一女,下嫁班第。


    折疊子女


    皇太極生有11子14女。


    子


    豪格,長子,肅武親王。


    洛格,次子,活至十一歲死亡。


    洛博會,三子,活至七歲死亡。


    葉布舒,四子,輔國公。


    碩塞,五子,承澤裕親王。


    高塞,六子,鎮國愨厚公。


    常舒,七子,輔國公品級。


    八子,早殤。(1637年8月27日—1638年3月13日),崇德二年七月初八日生,生母為敏惠恭和元妃博爾濟吉特氏(蒙古族人)。崇德三年正月廿八日殤,年二歲,未封,未命名。他們母子最受清太宗皇太極寵愛。


    福臨,九子,清世祖,順治帝。


    韜塞,十子,輔國公。


    博穆博果爾,十一子,襄昭親王。


    女


    長女:敖漢固倫公主,母繼妃烏喇那拉氏,嫁蒙古敖漢部郡王班第。


    次女:固倫溫莊長公主,名馬喀塔,母孝端文皇後,先嫁蒙古察哈爾部林丹汗之子額哲,再嫁額哲弟阿布奈。


    三女:固倫靖端長公主,母孝端文皇後,嫁蒙古科爾沁部奇塔特。


    四女:固倫雍穆長公主,名雅圖,母孝莊文皇後,嫁蒙古科爾沁部弼爾塔哈爾。


    五女:固倫淑慧長公主,名阿圖,母孝莊文皇後,先嫁正黃滿洲旗人索爾哈,再嫁蒙古巴林部色布騰。


    六女:固倫公主,母側妃博爾濟吉特氏,嫁滿洲旗旗人誇劄。


    七女:固倫淑哲長公主,母孝莊文皇後,嫁鑲黃滿洲旗旗人喇瑪思。


    八女:固倫永安長公主,母孝端文皇後,嫁蒙古科爾沁部巴雅斯護朗。


    九女:母側妃博爾濟吉特氏,嫁博爾濟吉特氏哈尚。


    十女:縣君,母庶妃納喇氏,嫁滿洲旗人瓜爾佳氏輝塞。


    十一女:固倫端順長公主,母懿靖大貴妃,嫁博爾濟吉特氏噶爾瑪索諾木。


    十二女:鄉君品級,母不明,嫁博爾濟吉特氏班第。


    十三女:母庶妃納喇氏,嫁滿洲旗人瓜爾佳氏哈拉。


    十四女:和碩建寧長公主,母庶妃察哈爾奇壘氏,嫁吳三桂之子吳應熊。


    為政舉措


    對本族


    改女真族名為滿洲族。


    對漢民


    他提出“治國之要,莫先安民”,強調滿洲、蒙古、漢人之間的關係“譬諸五味,調劑貴得其宜”。他決定:漢人壯丁,分屯別居;漢族降人,編為民戶;善待逃人,放寬懲治——“民皆大悅,逃者皆止”。


    對漢官


    漢官原從屬滿洲大臣,自己的馬不能騎,自己的牲畜不能用,自己的田不能耕;官員病故,妻子要給貝勒家為奴。皇太極優禮漢官,以此作為籠絡漢族上層人物的一項重要政策。對歸降的漢官給予田地,分配馬匹,進行賞賜,委任官職。皇太極重用漢官,範文程是一個例子。“太宗即位,召直左右”,參與軍政大計。每逢議事,總問:“範章京知道嗎?”遇有奏事不當之處,總是說:“為什麽不和範章京商量呢?”大家說:“範章京也這麽說。”太宗就認可。有一次範文程在皇宮裏進食,看著滿桌佳肴美味,想起老父親,停箸不食。太宗明白他的心思,立即派人把這桌酒席快馬送到範文程家裏。後來,範文程做到內秘院大學士,這是清朝漢人任相之始。


    對漢儒


    “士為秀民,士心得,則民心得矣”,誰占有更多的優秀人才,並發揮其才能智慧,誰就能戰勝對手。大明有人才卻不能用,大順沒有鴻儒俊彥,牛金星不過是個舉人,而決定大清能否在這場龍虎鬥中取勝的關鍵也在於能否大量地占有人才。努爾哈赤對明朝生員屠殺過多,對所謂通明者“盡行處死”,其中“隱匿得免者”約有300人,都淪為八旗包衣下的奴仆。皇太極下令對這些為奴的生員進行考試,各家主人,不得阻撓。這是後金科舉考《清太宗聖訓》試的開端,結果得中者共200人。他們從原來為奴的身份,盡被“拔出”,獲得自由,得到獎賞。後又舉行漢人生員考試,取中228人,從中錄取舉人,加以重用。這項舉措,反響強烈,“仁聲遠播”。


    族名滿洲,建號大清。皇太極做了兩件大事,影響千古,史冊永存。一件是改族名女真為滿洲。天聰九年(1635年)十月十三日,天聰汗皇太極發布改族名為滿洲的命令,從此,滿洲族(簡稱滿族)的名稱正式出現在中華和世界的史冊上;另一件是改國號大金為大清。天聰十年(1636年)四月十一日,皇太極在沈陽皇宮大政殿舉行即皇帝位的典禮,改國號“大金”為“大清”,改年號“天聰”為“崇德”。因為皇太極有兩個年號:一個是天聰,另一個是崇德,所以清朝出現十二帝十三朝的現象。皇太極為什麽改國號為“大清”呢?有一個傳說:努爾哈赤早年逃難時騎著一匹大青馬,慌急趕路,馬被累死。努爾哈赤難過地說:“大青啊,大青,將來我得了天下,國號就叫大清!”當然這是一個傳說故事,不必深究。皇太極改國號、稱皇帝意在表明:自己不僅是滿洲的大汗,而且是蒙古人、漢人以及所有人的大汗,是大清國臣民的皇帝。


    “南麵獨坐”,完善體製。隨著後金的發展,皇太極改革並完善政權機構。一是,除掉二貝勒阿敏、三貝勒莽古爾泰,又挾製大貝勒代善,廢除大汗同三大貝勒並坐製,改為皇太極“南麵獨坐”,強化君主極權;二是,鞏固和完善八旗製度,逐步設立八旗漢軍,以管理漢軍及其眷屬的軍、政、民等事宜,並擴編八旗蒙古,加強對蒙古的統轄;三是,創設蒙古衙門(崇德三年改稱理藩院),以專門處理民族事務;四是,仿效明製,設立內三院、六部、都察院,形成內三院、六部、都察院和理藩院所謂“三院六部二衙門”的政府架構,基本完善了政府組織的體製和架構。


    繼位之迷


    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八月二十一日,努爾哈赤毒疽發作而死,皇太極繼承汗位。關於皇太極是如何繼位的問題,有不同的說法。


    據朝鮮史籍《魯庵文集》記載:“老汗(努爾哈赤)臨死曰:洪佗始(皇太極)能成吾誌。終無所命而死。”因而皇太極得汗位,是符合努爾哈赤臨終之命的。


    長期以來,一些明清史專家認為,皇太極汗位是從其幼弟多爾袞手中篡奪來的。清人蔣良騏的《東華錄》順治八年(1651)二月己亥詔內載,多爾袞聲稱“太宗文皇帝(皇太極)之位原係奪立”,暗示皇太極篡奪汗位。據說,努爾哈赤生前已立多爾袞為嗣子,而皇太極用陰謀狡詐的手段從其幼弟手中奪取了汗位,為去除篡位障礙,還逼迫多爾袞生母大妃納喇氏死殉。此說受到一些人懷疑,因為努爾哈赤痛恨多爾袞生母不忠,去世前特命她死殉。當時多爾袞才十五歲,既無功業,亦無威望,故不可能立多爾袞為嗣。皇太極即位後,對多爾袞“特加愛重”,大力培養提拔,多爾袞對皇太極的恩育萬分感念,盡心盡力輔佐皇太極,勳勞卓著,成為皇太極最得力的助手。總之,皇太極與多爾袞兄弟感情較好,無法想像皇太極對多爾袞幹下篡位、殺母的勾當。


    有的則認為,皇太極的汗位是通過激烈爭鬥,力克競爭對手而得到的。努爾哈赤死後,皇太極與諸貝勒爭奪汗位的鬥爭白熱化,最後皇太極擊敗對手自立為汗。其間,皇太極與代善的爭鬥尤為激烈,代善有勳績,有聲望,也有勢力,長期以來一直是汗位的有力競爭者,皇太極抓住一切機會打擊代善,如利用代善與大妃納喇氏的曖昧關係,推波助瀾,借助輿論,促使努爾哈赤罷黜大妃,代善威望遭受損害。努爾哈赤死後,又逼大妃死殉,削弱代善的勢力,最後壓服代善,奪取汗位。


    還有學者認為,皇太極汗位並非奪立,而是由諸貝勒推舉產生。太祖努爾哈赤生前未立嗣子,而是確立了八和碩貝勒共治國政的製度,為汗者須請貝勒推舉產生。當時諸貝勒中,數皇太極實力最強,努爾哈赤死去當天,代善長子勸代善說:“四大貝勒(皇太極)才德冠世,深契先帝聖心,眾皆悅服,當速繼大位。”代善表示同意。次日,在諸貝勒大臣聚於朝時,代善提議舉皇太極為汗,請貝勒“皆喜曰善。議遂定,乃合詞請上即位”。《魯庵文集》所記更富戲劇性:代善表示,按努爾哈赤遺願,當立皇太極為汗。皇太極推辭,主張代善當立,並“相讓走避”。國不可一日無一君,大臣們一會兒去請代善,一會兒去拉皇太極,“號唿奔走於兩間者再三,凡三日”,最後還是代善使人“群擁”皇太極即位。這裏不見刀光劍影、不擇手段的權力爭鬥,代之以和平友好的互相謙讓。這與貫串清朝特別是其前期血腥的最高權力之爭,形成強烈反差,令人難以置信。其中雖有言過其實之處,但按當時情況,民主推舉皇太極為汗,還是有可能的。因為,當時人們相當崇尚武功,而皇太極的武功遠遠超過才十幾歲的多爾表,與代善比也不相上下;此外,在政治識見、軍事才能和個人威望上,皇太極都高出請貝勒一籌,由於君主專製製度尚未發展完善,遇大事須協商辦理,因而推舉才能卓著的皇太極即位,是不足為怪的。


    傳國玉璽


    據野史記載,天聰九年九月初六,察哈爾林丹汗之子額爾克孔果爾率眾歸附皇太極,並獻上曆代傳國玉璽。為此,皇太極特率眾貝勒迎至盛京城外南岡,設香案拜天受之。這塊傳國玉璽出自漢代,後數傳至元代,至元順帝被明洪武帝所敗,棄都城,曾攜玉璽逃至沙漠,後死於應昌府,玉璽遂遺失。據傳說二百年後,有牧羊人在一處山岡下放羊,見一頭山羊三日不齧草,而不斷用蹄子刨一個地方,牧羊人很奇怪,就在那塊地方挖起來,發現了漢代的這塊傳國玉璽。後被元後裔博碩克圖汗所寶藏,察哈爾林丹汗打敗了博碩克圖汗,傳國玉璽再易其主。這塊傳國玉璽以璠璵為質,雕交龍紐,上有漢篆“製誥之寶”四字,並非是卞和得於荊山下的和氏璧。史上赫赫有名的和氏璧,由楚文王得到後,流傳於戰國時期的趙國,秦昭王曾允以15城換取此無價之寶,趙國使臣藺相如憑借大智大勇,終於使之完璧歸趙。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命良工將和氏璧琢為玉璽,秦相李斯書大篆“受命於天,即壽永昌”由玉工孫壽雕刻於璽上,其形如魚龍鳳鳥。西漢末年王莽篡位,逼竇太後交出傳國玉璽,竇太後怒罵而用玉璽擲之,使和氏璧一角殘破,遂用金鑲之,由此便有金鑲玉一說。東漢末年,群雄爭霸,孫堅袁術曹操先後曾擁有此傳國玉璽,後歸為西晉,再流傳於北方十六國至隋唐,公元936年後唐廢帝李從珂帶玉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玉璽至此失蹤,其後世典籍再無記載。


    去世原因


    關於皇太極之死,曆史上有很多爭議。有關清代官書上記載“無疾而終”: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農曆八月九日,已勤於政務一天的清太宗晚上亥時(21點至23點),在清寧宮南炕突然死亡。但據史料記載,崇德五年,皇太極“聖躬違和”,崇德五年農曆七月到鞍山溫泉療養。崇德六年鬆山大戰前夕,前線告急,皇太極原定於崇德六年農曆八月十一日親征,卻因鼻衄推遲三天。崇德七年,因“聖躬違和”,在大清門外大赦人犯;崇德八年又“聖躬違和”,不但正月初一免了慶賀禮,而且再次大赦,並向各寺廟禱告,施白金。皇太極一生勤於政事,事必躬親,導致積勞成疾,加之宸妃之死,悲痛不已,使潛伏的重病一朝突發,瞬間猝死,遂引起諸多猜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國色芬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下任縱橫1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下任縱橫1並收藏國色芬芳最新章節